2022年家鄉端午節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2年家鄉端午節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年家鄉端午節的作文1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聽到這首童謠,必須會想到端午節。今日,我就來講一下端午節吧。
一般人認為端午節起源于偉大的愛過主義詩人屈原投江自盡,被后人所紀念,也有一些人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伍子胥自殺后,被吳王投入江中?傊,類似的傳說五花八門,但最流行的說法是紀念屈原說了。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我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后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向激勵著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端午節已經成為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日她仍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就拿我們寧波來說吧,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聽老人說這樣能夠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著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還沒等粽子出籠,饞嘴的我們早已掂起腳,準備大吃一場了。
《我們的節日》一書,還為我們介紹了植樹節,勞動節,母親節,建黨節,建軍節,七夕節,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重陽節,元旦節等節日的來歷和活動方式,讓我們在愉快的閱讀氣氛中領略了我們所生活的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節日,對各地的民俗文化有了必須的印象,更讓我們有理由為中華文化而自豪!
2022年家鄉端午節的作文2
端午節于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后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錐體,然后先放一個棗,接著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后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粽子包完后,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粽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粽子時,我總是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拿著槳,奮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著。“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聽了不得不更加使勁劃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非常壯觀、熱烈。
2022年家鄉端午節的作文3
今天是端午節。
人們都忙活起來了。為了包粽子,有的摘蘆葦葉子,有的準備糯米,還有的去準備花生米、蜜餞和咸肉等。
只有我一個人閑著沒啥事好干,跑去河邊玩,老家河邊長著一叢象茭白葉子似的植物,我掐了幾株拿回去給爺爺瞧瞧。爺爺一看,說:“這是昌莆。你知道這種植物有什么作用嗎?”我說:“這個我在網上查了,昌莆是一種可以驅蟲的植物,在端午節同艾葉放在一起可以驅邪。但我不懂這里是不是有什么傳說或故事?”
爺爺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個無惡不作的老龍王,經常興風作浪,使天下黎民不得安寧。玉皇大帝聽說以后,龍顏大怒,命魏征在五月初五午時三分去斬了它。
龍王知道了,嚇壞了。立即趕到李世民宮里去求情,并答應事成之后,給李世民無數珍寶。李世民滿口答應。
于是,到了五月五日這天午時前唐太宗把魏征早早請來,讓他陪自己一邊下棋,一邊喝酒。眼看要到時間了,可他又不能在太宗面前暴露天機。由于有心事,下棋都輸了,酒喝多了。結果醉倒在地。做了一個夢,在夢中,他拿著昌莆做的刀,艾葉做的馬鞭,終于按時殺了龍王,為天下民眾除了一大害。人們為了紀念他,在端午這天把昌莆和艾葉掛在門前,用來驅邪保平安。
聽了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一個傳統節日的神話傳說。
下午,我們去曲江樓參觀。門前的宣傳欄對端午節作了詳細說明,不過沒有爺爺給我講的這個故事。而它讓我明白了在我的家鄉龍舟比賽已經移到四月去了,是為了紀念北宋抗金的英雄。成了遠近聞名的溱潼會船節。
在曲江樓聽到服務人員的解說:“現在正是菜籽和麥子收獲的時間,鄉農開心地忙著收獲豐收的喜悅。節日的氣氛不是很濃,平淡祥和的生活是真正的幸!。
2022年家鄉端午節的作文4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在我們家鄉還把端午節叫做“五月端午”,因為它是陰歷五月初五這一天。而我更愿意把它叫做“粽子節”,因為在這幾天,我都可以吃到美味香甜的大粽子。不僅如此,端午節的習俗也很多呢。
在我們家鄉端午節雖比不上春節、中秋那般隆重,但是家家戶戶也是很重視的。就拿我們家來說吧,在進入陰歷五月初一這一天,媽媽就把提前買好的紅葫蘆貼在了門口,和窗欞外面。貼葫蘆也有講究,葫蘆的口要朝上,我就不明白了,問媽媽為什么要貼葫蘆,還要這樣去貼。媽媽說:“端午節貼葫蘆,掛葫蘆是為了趨災避邪保安寧的!薄澳菫槭裁纯诔夏?”“聽老人們說是為了把毒蟲,災難全都收起來,讓家家戶戶安寧!眿寢屝χf。原來如此啊。當然貼葫蘆只是一個開始,因為到了五月,正是蚊蟲開始活躍的時候了,家里的老人們,也愛把剪好的葫蘆縫在小孩的衣服后背上。在肩頭還要縫上一個小布老虎,以求平安。媽媽說我小時候就有這樣的衣服,但是我已經不記得了。初一這一天我們還要吃雞蛋,至于什么原因我就不知道了。反正媽媽這天早晨要煮上一大盆,家里的每個人都要吃上幾個。到了初五這一天,家家門口都插上艾草,也是驅蚊避邪的。曬干的艾草還被姥姥做成了小香包送給我,當然這也是保平安的。這一天重頭戲就是吃粽子。媽媽早早的就把米、棗、葉子泡上。泡好后大家就開始包,一個個粽子就在大人們的手中包好了。煮熟的粽子透著葉子的清香,咬一口,米黏黏的,棗甜甜的,真好吃!
我真的很喜歡端午節,更喜歡傳統節日中蘊含的美好祝福。
2022年家鄉端午節的作文5
我的家鄉是個半島,有綿長的海岸線,是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好地方。家鄉最熱鬧的節日莫過于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直到現在,這三個節日仍成為家鄉人最有意義的日子。
家鄉人自古與大海打交道,有著與海一樣熱情豪放的性格。粽子也體現了這一特點,家鄉有一種粽子叫枕頭粽,枕頭粽顧名思義形如枕頭,長方形,大個兒,吃時需用線割成片,有時家里幾口人也吃不完一個。
每逢端午一定去外婆家,看外婆包又大又香的枕頭粽。我們一起把新鮮的筍殼洗得干干凈凈,幾張筍殼平攤在桌上,只見外婆左手按住筍殼,右手輕輕舀起浸泡好的糯米放在筍殼上,有時會加上紅豆或紅棗,在桌子上包成長方形,用線繩捆得結結實實,再用大火煮上幾小時,然后燜上一晚,煮的時候滿屋子飄香,真叫人垂涎三尺。
家鄉人過端午節,也必吃麥餅筒,父母會去市場買來或自己攤成薄如紙張的麥餅,再做一大桌子的菜,有魚有肉,最重要的是各種包麥餅的配菜,比如姜肉、炒米面、蛋皮……孩子們喜歡自己包來吃。先把一張麥餅平攤在桌子上,放自己喜歡的菜,然后順著一個方向卷成卷,有貪吃的孩子往往海塞海包一個,父母便急急提醒:“少包點,少包點,別撐著了!比绻愠赃^我家鄉的麥餅筒,它的別有風味一定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家鄉人過端午節,也會保留些傳統的習慣,比如人們會在門上掛艾葉、菖蒲,說是避邪氣,其實按中藥原理來說就是殺菌除濕氣。小孩子也會掛上各種五顏六色的小香袋,額頭涂上些雄黃。
家鄉的端午節真叫人喜歡。
2022年家鄉端午節的作文6
五月五,雄黃燒酒過端午。五月五,劃龍船,過端午。
這一天又到了端午節,充滿粽香飄逸。傳說在端午節這天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肮濓w端午誰自言,萬古傳聞為屈原”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端午節是中華傳統節日,凝聚這老祖先的智慧的結晶。故鄉在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小孩子的手臂上要寄上午五彩線,帶上漂亮的香包,額頭上畫雄黃酒畫一個王字可以祛五毒。
今年夏天我去奶奶家過端午節,看見奶奶正在包粽子。包粽子是很講究的,需要碧綠碧綠的新鮮的竹葉,散發著淡淡的竹香,聞起來很好聞;“相思豆紅豆、甜甜的紅棗、浸泡在水里的潔白的糯米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我看著奶奶,輕車熟路的包著粽子。這時奶奶挽起袖子,把一張張粽葉卷成圓錐形,錐底鋪滿糯米,并且放一些甜甜的紅棗紅豆等等,并在上面再鋪一些糯米。然后熟練地用白線把它包裹成一個一“枕頭娃娃似的。我迫不及待地從奶奶手中拿起工具,嘗試著包粽子,由起初的包的不熟練到后來的完美。當粽子在蒸籠上蒸熟的時候,我拿起來吃的那一瞬間滿口的香甜和對屈原的敬意油然而生。
在故鄉我們,吃完粽子還要去看賽龍舟。來到湖畔,看到湖中都是龍舟,隊員們個個都在摩拳擦掌,似乎有些迫不及待。直線裁判一聲令下,這些龍舟都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快的沖出去。隊員們穿著紅白相間的衣服個個士氣昂然。他們頭上還帶著白手巾,上面寫著奮斗,奮斗,再奮斗。在湖邊的人們的加油聲和緊密的鼓點聲中,隊員們個個你追我敢的,都要沖向終點獲得勝利。
故鄉的端午真精彩啊!我還想再過端午節。
2022年家鄉端午節的作文7
全世界有很多節日,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于異的。
我的家鄉唐山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著屬于我們的傳統節日。我最喜歡端午節。我以后要學習屈原,一定要做一個能為祖國做貢獻的人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
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于自家包的,對于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劃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
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后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裝著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里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2022年家鄉端午節的作文8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它的歷史可以追述到兩千多年前。在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有吃粽子、插艾葉、賽龍舟等。
在我的家鄉,每逢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有咸肉粽、白米粽、花生粽等。相傳粽子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當年屈原頭汨羅江而死,岸邊的人們為了不讓魚蛟蝦蟹傷害屈原的遺體,就用粽葉裹著這種食物扔進汨羅江,漸漸也就演變成今日的粽子。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手藝加上現代人的不斷創新,這些粽子被大家包得花樣繁多,有三角形的、八角形的……遠遠我就能聞到一股濃濃的粽葉香味,淡淡的清香,彌漫了整條街道,飽含著人們對逝者的思念之情。這翠綠色的外表,各種各樣的形狀,誘人的香味,讓人不禁垂涎三尺,忍不住的要多吃上幾個。
家鄉的孩子們在這天就更開心了。除了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孩子們還能穿上外婆買的新衣服,以及系在手腕和腳腕上的五色絲線。聽爸爸說,這是給孩子們壓邪氣的。端午正值一年的夏季,各種各樣的毒蟲都出來活動。俗里稱蟾蜍、蝎子、毒蛇、蜈蚣、螞蟻為五毒。大人們給孩子扎上絲線,是寄希望孩子們能夠健健康康的成長。
最遺憾的是如今的揚州沒有了賽龍舟搶彩頭的活動了。老師說以前揚州的賽龍舟活動十分有趣。富豪們在空碗中放上一定的彩頭,然后讓許多龍舟去奪,場面很是熱鬧。不過百來年前由于圍觀的群眾太多,以致有許多人落水溺亡,揚州的賽龍舟也就漸漸消失了。
我真希望能夠有一天,我的家鄉能夠重拾賽龍舟的活動。我們一邊吃著香噴噴的粽子,穿著各自的新衣,過上一個快樂的、完美的、有聲有色的端午節呀!
2022年家鄉端午節的作文9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每當聽到這首《端午》,自然想到香飄萬里的人間美味——粽子。
粽子,一個神奇的美食;一個獨特的美食;一個富有傳奇故事的美食。
以竹葉或河塘嫩蘆為皮,糯米為餡,植物為味,蒸熟后脫去那墨綠的外衣,露出白玉般肌膚的“粽子小姐”,遠遠就能聞見陣陣清香,沁人心脾,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
相傳,愛國詩人屈原因楚國滅亡,投江自盡。百姓為了江中魚蝦不食屈原尸首,向江中投放食物,引開魚蝦,后來就有了粽子的出現。
粽子不僅有白玉糯米粽,還有紅棗白玉粽。在粽子里加入紅棗,叫棗粽,諧音"早中",喻意學子金榜題名。這色味俱佳的粽子,寓意無窮,隱藏著人們的勤勞與智慧!我愛這個神奇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不僅在粽子,還隱藏在植物中。每年端午,家家戶戶門頭都要掛艾葉。據說端午這一天,百草皆是藥,艾葉更是可以去百毒,治百病,新鮮艾葉散發出的強烈芳香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殺菌素,能有效起到驅蚊殺菌的作用。小孩洗藥浴,便可以“百毒不侵”。
洗藥浴,那清新的草藥香伴隨著深褐色的水面,本以為會十分舒適,所以就“一蹦三尺高”地跳進去。但下去才發現這湯的味兒可真大,簡直“銷魂”,原來“欲要練就金剛身,必經皮內苦”。這復雜的滋味,讓端午的味道別具一格,我愛這個獨特的味道……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端午就是一個以味道為載體,寄托人們對家的愛,對民族的愛,對家國的愛。粽子包的是乾坤與大地,包的是中華民族魂,還有永不褪色的習俗。
【家鄉端午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端午節作文08-20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03-18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05-25
家鄉端午節的作文06-02
家鄉端午節日作文03-12
家鄉的端午節的作文03-11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06-29
家鄉的端午節端午節作文03-24
家鄉的端午節03-25
描寫家鄉端午節作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