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學生作文錦集3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生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學生作文 篇1
“大學”一個每個人學生都夢寐以求的地方,也是無數人通往理想道路的階梯,對于這個大學,我也曾做過無數次的幻想,在幻想中描繪出了一幅幅宏偉壯麗的人生藍圖,在藍圖中大學就是一座金碧輝煌的殿堂。
“大學”這個詞語說來沉重也輕松,在它的里面不知包含了多少的知識,和多少需要我們去學習的法則,那里有良師益友,那里有無盡的知識寶庫,那里還將會有值得我們一生回味的記憶。當面對學習時或許我們會感覺到它的沉重,因為有太多是我們以前所沒有接觸過的,這讓我有一點頭疼?墒撬鼘τ谖覀儊碚f也比較輕松,因為它已不像初、高中那樣做一些“強輸”教育,并且也能選修一些自己所喜愛的專業課程,所以這點來說,大學相對而言要自主自由一些。
曾也聽一些朋友談論起大學生活,有的說在大學里能學到許多的知識,并且在面對突發事件時,處理起來也要相對的成熟,理性一些。有的說大學就像是一個游樂園,到了大學之后我一定要好好痛痛快快的玩一場,以前都太束縛了,都不能夠放松自己。等等……聽了這么多的談論,而我心中的大學生活卻并不能與他們言同,至少在我心中的大學生活應該是像大鵬展翅一樣,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和舒展抱負的。可朋友們卻并不這樣的認為,他們還給了我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說大學生活是很“無聊”的,這是我所聽到的唯一震撼我,也使我懵懂不明了的答案,然后就有點開始糊涂了,難道我夢寐以求的就只是他們所說的“無聊”而已的大學生活嗎,帶著這個未知答案的問題,我就這樣進入了大學,開始探尋著它的答案。
剛開學的第一天,感受著學長,學姐們熱情的幫助,也看見許多以前學校同學的笑語相迎,這使得我落空的心里在陌生的地方尋到了一些溫暖的氣息。接下來的什么院上、系上的部門開始招新,我為了能夠鍛煉自己的膽量去嘗試了一下,雖然是無功而返,但是心里卻有了一種說不清倒不明的東西在涌動,這種感覺讓我的心里很充實。
在學習上,剛開始有一點困難可是經過自己的努力奮斗,困難也不在像以前那樣困難了,而且老師還教會了我們許多的東西。不知怎地,總感覺自己所學到的好像并不只是書本上那一些知識而已,好像還在精神領域的某個地方得到了啟發。當我回家與媽媽共同探討未來時,媽媽便說我“你已不在是以前的你,大學還真是大學呀”,我雖并不是很明白她的意思,可是從媽媽的話語中,我能夠體會到自己已經成熟了許多,思考問題也全面了許多。
在人際關系方面,或許剛開始時和同學們不太熟悉,有許多的地方大家都不知道怎么避免,但是經過一個月的相處,和同學們也建立起了一種新型的'關系,也不像剛來時那樣關系很緊張了,在同學們面前也能夠大膽的表現出自己。和以前的老朋友之間也是不用言語就能明白的,彼此之間也不像以前那樣不懂人情世故,動不動就和朋友發脾氣,現在有的只是能和老朋友在一起聊聊天,談談心里的面的苦悶,就已經是很快樂的事情了,這使得我們之間的那份友情更加的難能可貴。
在這僅僅不到兩個月的大學生活當中,我學會了很多,無論是在精神方面、學習方面、還是在人際關系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大學給我的收獲,也在這明明之中找到了自己最初想要尋找的答案。
“大學”就是一個人生路上十字路口處的路標,它讓我們不至于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處迷失自己,是它讓我們可以定位自己,從而能夠尋找到真正的自己,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大學一個充滿幻想、希望、理想的殿堂,能夠在其中去走上一回,所得到的收獲就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自己所想象出來的。
一個大學,一個路標,一個茫然的人,一個理想,創造出的卻是一座金碧輝煌的殿堂。
大學生作文 篇2
來到山東英才已有兩天時間,離鄉的寂寥之感在所難免,但是,我們在這兒并不孤單,因為四海之內皆兄弟嘛。
軍訓如期而至,頭頂烈日,同學們都一絲不茍地做著每個動作,盡管膝蓋發麻,盡管雙腿發軟,盡管汗流浹背,但教官口令一下,全隊同學無不肅然,無不全神貫注,我們盡管來自五湖四海,但動作協調一致,彼此配合默契,同學間關系融洽,互幫互助,互相糾正錯誤,毫不遮遮掩掩,才幾天的時間,我們已親密無間,成了好戰友,好伙伴。在英才學院的幾天,讓我們有一種賓至如歸之感,親切,熱情洋溢在我們的中間。
軍訓,被許多人稱為魔鬼訓練,不錯,我們經受烈日風雨的考驗,我們還要接受教官的檢驗,盡管汗水打濕了衣衫,盡管雨水迷住了雙眼,但同學們都站如松,坐如鐘,巋然不動,穩如泰山。這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委實讓我欽佩,讓我震撼,這種精神,正是新世紀年輕人應該繼承和發揚的'優良作風,認真訓練,吃常人不吃之苦,成常人不為之人。向社會,向學校,向父母證明,我們長大了,有能力開創我們自己的新天地。
我相信,通過這短短半個月的軍訓,我們一定會成為英才學院新一代的主力軍,我們回攜起手來共同迎接美好的明天。
大學生作文 篇3
今天下午奉派聽取學生代表對學院的意見。與會學生代表32人多為二十歲出頭的男女青年,一個個胖乎乎的,營養都不錯。
學生提了一百多條意見,我做了記錄,以備隨后向有關院領導匯報。學生提的多數意見還算合理,但其中一條我覺得不算合理:校車數量不足,發車時間也不夠及時,搞得他們到校本部時坐不上校車。
這條意見的背景是:原來我校只有一個校區——北校區,后來在高校“大躍進”式擴招的過程中,學生由三四千人增加到一萬二千多人,這就使得原來的.校區不夠用了。后來費了很大勁,才在原校區南部3公里左右又征得二百多畝地,建設了一個新校區——南校區,將文科專業搬到了南校區。但學校的諸多管理機構不可能也設兩套,這就造成了文科專業的近6000名學生需要經常去北校區辦事。為此,學校專門購置了兩輛中型大轎車,在固定時間拉學生往來于北南連個校區之間。但大轎車只有兩輛,開車班點也不夠多,這就造成了學生有時坐不上車的情況。
我不能說學生提的意見完全不合理,但我聽了覺得不太不順耳。我想:
一、北、南兩個校區相聚不過三四公里,沿途都是寬闊的馬路,汽車也不算多;步行不過需半個多小時;騎自行車,只需10分鐘左右。這對這些二十歲出頭的小青年來說實在不是什么負擔。
二、我以為學生還是培養培養吃苦精神為好。近二三十年以來,中國的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太嬌嫩了,從幼兒園父母開始接送,有的一直接送到高中畢業。更有甚者,父母還一路陪讀到大學畢業,陪讀到留學歐美。我不知道這樣的青年將來會有多么強的生活能力和競爭能力。
三、在這一點上,現在的青年遠遠不如解放前的學生和一前的學生。以我自己為例:一、我上小學一年級7歲時,剛解放沒幾年,父親只領我到過學校一次,開學后就是我一個人每天背著書包穿街過巷自己去上學。二、到小學三年級我10歲時,父母因為工作忙,沒時間給我做飯,就把我轉到了寄宿小學。然后從10歲到18歲高中畢業,我就一直吃住在學校。當時的學校條件極差,吃不飽、住不好,冬天教室和宿舍只生一個濕煤火爐,室內溫度最多有七八度。我星期六下午回家,每次都是步行十幾公里。我這算近的,還有許多同學家在鄉下,星期六回家要步行三四十公里呢。他們還得背上行李、糧食呢。就這,從未見一個學生叫過苦。那時的學生都很愿意吃苦——在那個時代,人人以能吃苦、能勞動為榮。就這,大多數學生還學習很好,我們那個班最少有90%可以考上二類本科大學。
四、我在這所大學教書32年,每星期代8至20節課,我家距離學院有六七公里。32年來,無論冬日嚴寒,還是夏日炎炎;無論是飛雪飄飄,還是暴雨如注,我們上課是一點也遲到不得的。但我從未坐過轎車、公交車,從來都是步行或騎自行車。記得有一次,半路上下起暴雨,淋了個濕透,和洗了一次天然淋浴似的,也并沒有什么。窟有一次,雪后結冰道路奇滑,我不小心剎車,竟在冰面上滑行了二十多米,竟沒有滑倒!可見我天天騎車,平衡能力自然較強。就是現在我已年過花甲,我每次來學校照樣是騎自行車。我覺得悠哉悠哉地騎著自行車順路觀看景色,順便買點東西,還能動動眼睛、大腦、腿腳,只有好處而無壞處,為什么要坐車呢?我現在身手還算靈活,快步如飛,很可能和我堅持步行、騎車半個多世紀有關。一會兒散會后,我照樣還是要騎自行車在夜色中回家。
五、當然,我并不是主張學校可以不改善辦學條件,而是說國家也應該同時盡量注意培養學生的吃苦精神、勞動觀點。不然,我們的青年畢業后到了社會上如何參與殘酷的市場競爭呢?如何投入激烈的地球村競爭呢?
現在的大學生確實有點太嬌生慣養了。依我看,這種教育環境實在是于國于民于學生自己都毫無益處!
【大學生作文】相關文章:
大學生作文11-04
大學生的作文11-04
【推薦】大學生作文07-13
實用大學生作文09-20
必備大學生作文09-06
大學生開學作文12-15
【熱】大學生作文11-22
大學生作文【熱門】11-17
【薦】大學生作文11-17
大學生作文【精】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