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古詩的作文匯總7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古詩吧,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煉和跳躍的特點。古詩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古詩的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詩的作文 篇1
快看快看,我校的古詩游園會開始啦!看,那邊的教室彩旗飛揚,看,這邊教室里的氣球五顏六色,那邊的教室里還有彩帶,我們班的黑板上還寫了“詩句背靠背,暢游古詩園”這幾個大字。
隨著音樂,我們爭先恐后地摘取自己喜歡的詩句。一會兒,我們班的卡片就沒了,幸好我摘了十個,要不然就得不到滿分了。林老師說:“還可以到別的班級去摘。”話還沒說完,一些人就迫不及待地去了樓下,去摘別的班級卡片了。我去了四(1)班摘了2張卡片。四(2)班好可惡喲,他們把門關著,不讓我們進去。我就氣沖沖地上了樓。然后我到座位上把卡片一一粘在紙上,然后給組長背,哪!全對,通過了!還有的人更可惡,有人把紙放在桌上,有些“小偷”就趁他不注意,把他紙上的一個粘在一起。我心里想:就算他們得的分數再高,也不算是他們爭取得來的。然后,老師讓我們回到自己的座位,報自己的分數。哇,最高分是210分,陸曉曉和陳子玥竟然找到了21張,太厲害了!
今天,雖然是傾盆大雨、電閃雷鳴。但是我的心里卻陽光明媚,歡聲笑語一定會留在我心里。
古詩的作文 篇2
在我三四歲的時候,就開始接觸古詩詞了,是爺爺教我背的《靜夜思》,爺爺教一句,我背一句,我只覺得瑯瑯上口,并不理解其中的意思。
后來,我上了小學的時候,鄧老師要求我們背很多古詩,老師每天往黑板上抄一首古詩,要求我們第二天會背,可我背詩的速度很慢,半個小時才背一首詩,還有一些寫的作業,每天總是很晚睡,我不明白老師為什么每天讓我們背古詩,心里十分不愿背誦。但隨著背誦古詩越來越多,我逐漸理解了作者的心,通過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我明白了王維身在異鄉孤獨飄零,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那顆鄉愁之心。也理解了《靜夜思》中李白深夜孤枕難眠,思念故鄉的情懷。《清平樂?村居》中辛棄疾通過通俗易懂的幾句話,便描繪出了一個農村五口之家的溫馨生活畫面,尤其是小兒無拘無束地剝蓮蓬吃的那種天真活潑的神情狀貌,饒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謂是神來之筆,古今一絕!讓我嘆服不已,我更理解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我終于明白了老師為什么要求我們背那么多的古詩。我也越來越愛背古詩了。
古詩雖然帶給我了煩惱,但它也教會了我很多知識,讓我長了不少見識,古詩啊,我愛你。
古詩的作文 篇3
在被黑暗統治的夜晚,天空中掛著皎潔的月亮,就如同一盞明亮的燈,在為夜行者照明。這月亮勾起了許多人各種各樣的夢,讓古人寫下了許多栩栩如生的贊美月亮的`詩。
我記得李白大詩人曾經寫過一首詩是〈把酒問月〉:&ldqu;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過人。&rdqu;今天的月亮與古時的月亮是同一個,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都對月亮抒發感情。長年在外的人一見到月亮就想起了家,今人對月亮是一種欣賞,代代人都對月亮贊美,我也常常站在門口看月亮。
在李白小的時候,不知道月亮是什么,常常把月亮比做盤子,掛在天空上,在云末端。正如他寫的〈古朗月行〉:&ldqu;小時不識月,呼做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白云端。&rdqu;他對月亮做了多種想象,把月亮寫的生動,形象,逼真。但是白居易就從另一個角度寫月亮,在江邊上有一輪殘陽,江水微微顫動,月亮在可愛的九月初三這天像弓一樣彎,掛在天上。白居易的詩把人引到夢中去,享受月亮的美麗,讓我們陶醉。&ldqu;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日,露似珍珠月似弓。&rdqu;〈靜夜思〉這首詩同學們一定聽過:&ldqu;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rdqu;床前有明亮的月光,地上好似有一層霜,抬頭看看月亮,回想起了故鄉。好似月亮就是故鄉的象怔。張九齡也寫了贊美月亮的〈望月懷遠〉:&ldqu;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rdqu;海面上升起了月亮,遠在天邊的兩個人同時看著月亮。用月亮互相想念。月亮對游子就如同家一般,讓人們看到月亮,想到家鄉。
月亮也可以激發邊關將士的激情和斗志。盧綸在〈塞下曲〉中寫道:&ldqu;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rdqu;黑黑的夜空中掛著月亮,天上還飛著大雁。將士想去追逃跑的敵人,他們看到弓箭和刀上都落滿了雪花。王昌齡在〈出塞〉中寫到:&ldqu;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rdqu;月亮是秦時的月亮,邊關也是漢朝的,將士們都前仆后繼。在夜晚打仗時,總有月亮的陪伴。
月亮啊,你在夜晚為我們付出,我們用贊美來回抱你。你讓我們值得欣賞,讓我們值得思鄉,讓我們打倒敵人,我們永遠贊美你。讀了古詩,我心中的月亮更明亮,更多情了。
古詩的作文 篇4
初夏的季節,日里夜里總傳來孤單而嘹亮的鷓鴣聲,在這熱風冷雨的無賴光陰中亂人心腸。
“唯有鷓鴣啼,獨傷行客心”,鷓鴣在中國古詩中是感傷的象征,聲聲鷓鴣曾喚起一代代文人的多少愁怨。
翻開歲月塵封的歷史長卷,發黃的夾帶一股濃厚的書香氣味的詩集,一種深刻的精神直入骨髓,那便是感傷。喜或者怒最多只是人心而已,感傷卻能徹骨。
楊柳依依,雨雪霏霏的《詩經》,厚地天高,癡男怨女的《紅樓夢》,從它們那邊透出的是一種哀愁,一種傷感。
古文學史上,那感傷的身影隨處可見。傷心淚,斷腸聲,傳達的是感傷的心聲。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這人生苦短,天地蒼茫的痛楚不時地襲上心頭,使那無所依憑的凄涼揮之不去。《古詩十九首》紀錄著那感傷,那孤寂,有一種天啟般的意味。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聲聲催人動情的歌聲承載著李后主的絲絲無奈。后主失去江山,道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使人不禁悲從是中來,感傷情緒一發不可收拾。
李后主的感傷或許只有秦少游的哀愁能與之相比吧?“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少游失去了愛人,無奈的悲苦融入如此美麗的詩句里。也許這種感傷詩他們對人世的控訴又是他們在人世的寄托。
不知何時,手中的古卷早已潮濕了一片。回想人生,感傷的生活比比皆是。置身詩人的內心世界,周處一切都具有那些許的無可奈何。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一本《青玉案》有的是離愁別緒的感傷;“二十四前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一首《揚州慢》呈現的是愛恨情仇的感傷;“六朝舊事如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唱出的是國家凋零的感傷。
要說感傷的文人,或許李清照是當選的人物吧?一名柔弱的女子,面對的是國破家亡的悲慘命運,但她卻沒有半分懼怯。“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陪伴她的是無盡頭的孤獨與傷心。“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夜夜孤寂,傷感滿懷,在這位奇女子的身上有著道不盡的憐憫與無奈。
夜里忽然下起了小雨,冷風吹起窗戶陣陣聲響,也吹干了眼角的淚水,手中的長卷。細耳傾聽,孤獨的心情,傷感的心境,躍然于或明或滅的燈光里。
鷓鴣聲又傳來,手捧書卷,雙眼漸合,卻不知何時睡著了,夢里或許又回到詩人的傷感世界里,和他們共同經歷那生活的無奈。
傷心淚,斷腸聲,傷感的精神,又一種徹骨的涼意。
古詩的作文 篇5
春天是什么?春天是孟浩然筆下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春天是什么?春天是朱熹手中的“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春天是什么?春天還是杜甫心中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讓我們看看古詩中的春天――
春天邁著穩健的步伐向我們走來,小草在春的哺育下茁壯成長。在曠野上,放眼望去,一片新綠,但如果低頭一看,那小草就顯得格外稀疏,真是“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向池塘邊走去,只見幾只鴨子在河里嬉戲,濺起無數水珠,真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春天氣息,腳步不停。
向花叢走去,各種各樣的花競相開放,爭奇斗艷。看到可愛的桃花,我想到: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看到活潑的杏花,讓我想到: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看到了艷麗的牡丹,我又想到: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春天不但靜有香,而且動百形。看到那田野里金黃色的菜花,我不禁想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抬起頭,望著那純潔的藍天,我還想到: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春天萬物復蘇,動物也不例外。聽那悠揚清亮的蛙聲,我輕聲念道: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看到重返故鄉的燕子和正在鳴叫的黃鶯,我會想到: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人們在寒冷的冬天里,早就期盼春天的到來,心里總在想著,春天在哪里呢!其實春天就在古人的詩句里。它們涵蓋了整個春天,并超出了整個春天,蘊含著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
古詩的作文 篇6
夏天不像春天那樣萬紫千紅,也不像秋天那樣果實累累,更不像冬天那樣寒風刺骨。但是也有她獨特的美,夏天在涼快的空調房里,在開滿荷花的荷塘里,在清涼的冰棍里,夏天還在一首首古詩里。
夏天的大樹郁郁蔥蔥,正如秦觀在《三月晦日偶題》中寫的:“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花開花落,有什么好怨的呢?我看那濃密的夏日綠樹也讓人很喜歡嘛!夏天的樹非常大,像一把綠油油的大傘,樹的葉子也非常多,密密麻麻,樹上有知了在叫。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葉接天,一望無際的碧綠。荷花映日,呈現出異樣的嬌紅。沒錯,荷塘里的荷花就是這樣的美,荷葉就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荷花的顏色多種多樣,有粉的,有淡紫的,還有雪白的。姿態也是多種多樣,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露出了嫩黃的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的馬上就要破裂似的……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遠處天上涌來一片片黑云,它們翻滾的像潑灑的墨汁,尚未擋住山,白花花的雨點兒,似珍珠亂蹦亂跳竄上船。
古詩中的夏天可真美啊!
古詩的作文 篇7
以前我對唐詩宋詞的印象并不是很喜愛,甚至有一些嫌惡。因為我還在幼兒園時,連幾個漢字都不認識呢。詩詞在我腦海之中的印象就是我的媽媽天天逼著我朗讀背誦,我在那時特別討厭。因為我就是鸚鵡學舌,根本不理解詩人的暗含的心情。特別是在有人的時候,媽媽還讓我給她的一些朋友和親戚背誦聽,媽媽看上去很高興的樣子,我卻痛苦,但是在我媽媽的逼迫下,還是背了幾十首詩詞。由于這種方式不有趣,所以后來差不多都忘記了。
既然我對詩詞的十分討厭,后來是如何喜歡上了呢?有了三件事徹底改變我對詩詞的態度。
今年寒假期間,東方小學布置了一項背誦詩詞的作業,并且開學后還要考試默寫。我背誦起來很困難,都想放棄了。爸爸正好放假在家,就帶著我一起背誦,并且給我講解每首詩詞的意境。比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首詩的意思,就是當你走過了重重的山巒,曲折的河水,正懷疑前面沒有道路時,突然出現了一個花紅柳綠的小山村。比喻永遠不要放棄,也許你再努力一下就可以成功。我經常在寫作業時還使用這句話激勵自己,千萬不要放棄,在堅持一下,就可以完成作業。爸爸還經常和我比賽背詩詞,他背上一句,我就要背誦下一句。我還自己創作了一首詞。
網絡上的各種資料也幫助我很多。比如《了就讀書》我就感覺非常有趣,因為他們使用非常幽默的方式介紹詩人的生平,和一些詩詞背后有趣的小故事,每一期最后都選出一首詩人的經典作品進行詳細講解。我非常喜歡這種方式,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我又仔細閱讀了《樂死人的文學史—唐詩》,《樂死人的文學史—宋詞》這兩本書,這本書采用漫畫,超級訪談,各種八卦故事,和我們的以前的圖書有很多不同。正好今年春節期間熱播《中國詩詞大會》,爸爸給我看了幾期,我覺得這個節目非常的好,它不僅可以給我帶來新的知識,還幫我練習了很多我以前背過的詩詞。我發現,竟然可以回答很多他們的問題。我感覺自己很有信心,將來我也要參加詩詞大會。
開學后,我們班主任張老師,特別舉辦了詩詞演講系列活動。我們班每位同學都在講臺前演講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詩詞。我特別精心準備了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為了我這個演講,我還特別看了百家講壇《金戈鐵馬辛棄疾》節目。還看了《辛棄疾鐵血傳奇》的電影,通過這些方式,我對辛棄疾有了很深的理解和認識,當我讀到“可憐白發生!”的時候,我感受了辛棄疾的無奈,他對南宋收復中原的絕望。我們班的其他同學還講解了很多詩人和作品。比如白楚伊講解了岳飛的《滿江紅》,知道了“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警句,何家齊講解李清照的《夏日絕句》,影響特別深刻的是“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豪邁,韓孟成講解的孟郊《游子吟》,背誦“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他還落淚了。韓儲赫講解了蘇軾的《水調歌頭》,程石講解的李白的《將進酒》等。通過這些演講我知道了更多的詩人,和詩詞的意境。張老師還把我們的演講視頻放在我們班級的群里,對我們每一位同學進行點評和指導,我們全班同學都變得喜歡上了詩詞。
有了這些新穎有趣的讀書方式,使我對唐詩宋詞有了濃厚的興趣。古詩詞不再是枯燥無味的文字。現在我每當讀詩詞時,我感覺詩詞那一份優美。并且我在寫作文時,還會引用很多詩詞。今年我對詩詞的改變,給我很多啟發。不要死讀書,連最基本的含義都不理解的背誦就是死背誦,這是枯燥乏味的。古人說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雖然我們不能有機會去行萬里路,但是我們現代人可以使用多種方式去讀書,去理解書。
【古詩的作文】相關文章:
古詩的作文12-11
古詩與作文12-11
古詩競賽作文07-25
古詩賞鑒作文05-20
古詩大戰作文09-27
作文古詩“變味”了02-28
古詩詠柳作文02-06
與古詩相擁-作文02-25
古詩的奧秘作文03-03
古詩比賽作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