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描寫小吃的作文集錦七篇
無論在學(xué)習(xí)、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描寫小吃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描寫小吃的作文 篇1
參觀完西安的名勝古跡,可別忘了嘗嘗西安的小吃;西安的小吃也是非常有名的,它一定會讓你大飽口福的。
現(xiàn)在我給大家講講西安的臊子面。臊子面是西安獨具風(fēng)味的小吃之一,臊子面口感酸而辣,也不油膩。從面上看,浮著一層紅紅的辣油,非常誘人。一聞感覺有點酸酸的,而且非常開胃。面條長而扁,呈乳黃色,湯里加上蔥蒜,香味撲鼻。臊子面吃起來口感又精又滑,再加上又酸又辣的湯,一吃起來就想一口氣把它吃完。不過在吃臊子面時,有個特別的規(guī)矩:臊子面只能吃面,不能喝湯。
接著講講西安的肉夾饃吧。肉夾饃是將面團煎至金黃,之后做成面膜,切開兩半,里面加以上好的羊肉。饃香而脆,加以羊肉的淳厚,味道特別香脆,非常好吃。一咬“嘎吱”一下,口里含著羊肉的濃香,再加上饃饃的脆爽,變成一道好吃的美食。
最后與大家一起分享的美食是西安的涼皮
涼皮雖然是涼的,但是吃起來肚子里一點也不覺得里涼。因為里面放了些辣椒和蔥,剛一入口,覺得冰涼冰涼,過了一會,咽下肚,感覺肚子里像火燒了一樣,特別是冬天吃起來也不覺得冷。涼皮非常爽、嫩、滑,口感十分好,而且有點彈。涼皮加上面筋、黃瓜絲、蔥蒜、芝麻、香油拌在一起,讓你胃口大開。很可惜沒吃上西安的羊肉泡饃,下次有時間一定再去嘗嘗。
朋友們,去了西安,一定要多嘗嘗西安的美食哦!
描寫小吃的作文 篇2
不同的地方,風(fēng)俗不同,吃的講究也不同。我們寶雞一帶自古嗜好酸、辣、香等“上勁”食品。于是,面皮、臊子面、鍋盔便成了寶雞的三大地方風(fēng)味特產(chǎn)。而其中的面皮,每逢年節(jié),更是家家必備,深受人們喜愛。
面皮的制作并不復(fù)雜,原料只需面粉、鹽、水、紗布、鑼即可,制作時先用水把面和成一個軟面團,然后一次次放水往外洗面筋,洗出來的面筋蒸熟,切碎。洗出的白湯是做面皮的原料,舀一勺放到鑼里,在大火上蒸三分鐘,取出來就是面皮,把面皮和面筋放碗里,再放一些黃瓜絲、熟豆芽,放上調(diào)料即可。
寶雞面皮的特點是薄、筋、光、酸、辣、香。首先是薄。用筷子夾起來,像紙一樣晶瑩剔透,顫顫悠悠不斷。其次是筋。放到嘴里有嚼頭。第三是光。面皮上像抹了一層油,入口覺得滑滑的,爽爽的。
吃面皮時一定要配以特制的岐山醋。這種醋完全是用糧食做的,又酸又香,入口適中。再配上油潑辣子。這種辣子油是陜西的秘制,吃起來特別辣,但是每次還讓你想著吃它。再配上味精、醬油、蒜汁等調(diào)料,一碗精美的,色澤鮮紅的,香氣撲鼻的面皮就調(diào)好了。看一眼就能使人饞涎欲滴,食欲大增。尤其是夏天,吃面皮更是陜西人的最愛,吃一口那叫舒服啊!軟軟的、滑滑的、筋筋的、辣辣的、香香的,太醉人了。面皮也可稱得上是地地道道的思鄉(xiāng)面皮,許多原籍寶雞的海外游子,在價值千金的家書中,想吃家鄉(xiāng)的面皮。他們說,每當(dāng)月圓之時,把酒賞月,吃上家鄉(xiāng)寄來的面皮,細細品嘗,就能更加勾起對家鄉(xiāng)、對祖國的緬懷之情。
朋友,如果你有機會到寶雞來做客,千萬不要忘了品嘗著正宗的寶雞面皮!
描寫小吃的作文 篇3
臺州是個依山傍海的城市,這里有許多山珍海味,也有各種民間小吃。元宵節(jié)前后,家家都會做一種特別的小吃——山粉糊。
可元宵節(jié)吃山粉糊又起源于什么時候呢?為此,我特意去問了媽媽:“媽媽,山粉糊盛于哪個朝代?”“明朝。”媽媽說,“那時戚繼光帶領(lǐng)大軍在前線抗敵。農(nóng)歷正月十四的天氣還是很冷,后方的老百姓為了讓前方的戰(zhàn)士及時吃上熱乎乎的飯食,又不用太麻煩,就把米磨成糊,和各種菜拌在一起送上去,戰(zhàn)士們吃了熱乎乎的山粉糊就有力氣戰(zhàn)斗了。”
最讓我著迷的就是山粉湖獨特的味道,今天我特意向老師學(xué)做山粉糊。山粉糊以紅紅的棗子,珍珠般的湯圓,長條的葡萄干,小小的芝麻等為佐料,主料是山粉和水。先把紅棗、湯圓和葡萄干放在水中煮熟,再把山粉和水混合,攪拌均勻。鍋里的水開始沸騰了,就可以倒入奶白色的山粉糊,用文火慢慢煮,并用筷子均勻攪拌。這鍋山粉糊,越攪越稠,越稠越香,最后整鍋山粉糊都變得晶瑩剔透,再撒上一層芝麻,真是色香味俱全。
這芳香四溢的山粉糊,早已經(jīng)讓我垂延三尺,接過山粉糊,也顧不得燙,直接往嘴里送。啊!真甜!那一個個如珍珠般的湯圓格外糯,長條的葡萄干格外甜,紅紅的棗子格外香。
今年,這一碗香甜可口,口味獨特的山粉糊,讓我回味無窮。
描寫小吃的作文 篇4
我的家鄉(xiāng)是美麗的海邊城市------廈門,這里的小吃有很多,有春卷、土筍凍、沙茶面等,都非常好吃。我最愛吃的是土筍凍,它的樣子像果凍,里面的沙蟲味道也十分鮮美,聽媽媽說有美容的功效呢。春卷菜顏色鮮,味道美,黃的像金子,綠的像草地,紅的像太陽。你一定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做成的吧?春卷其實是用高麗菜、胡蘿卜、冬筍、炒蛋、海蠣……奶奶說喜歡吃的菜都可以抱進春卷里。最后說說沙茶面吧。我們學(xué)校邊上就有一家非常有名氣的沙茶面店,叫“四里沙茶面”。它的面QQ得,湯也非常香,可以加魷魚,豆干,米血,內(nèi)臟等配料。我經(jīng)常加魷魚,豆干和米血,這些可是我愛吃的東西。廈門的小吃還很多,有空就多來嘗嘗吧! 指導(dǎo)老師 蔡彩燕
描寫小吃的作文 篇5
在我的印象里,最具地方特色的小吃就數(shù)家鄉(xiāng)的山藥魚了。每次想起它那令人難忘的味道,我都會垂涎三尺。
“櫻桃好吃樹難栽,不下工夫花不開。”山藥魚也是如此,做這道佳肴,是需要花費很長時間的,但是,有時為了一飽口福,還是要不惜代價。
今天一大清早,媽媽便起床忙碌了,好奇的我不由得問:“媽媽,你起這么早干什么呀?”誰知,媽媽還賣了個關(guān)子:“保密!”
只見媽媽把兩只衣袖往上一搭,便熱火朝天地干了起來:先將土豆蒸熟打成泥,與筱面和在一起,再放人一個結(jié)實的袋子里。這要干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接著,媽媽開始用撰面杖反復(fù)敲打袋子。就這樣過了二十多分鐘,媽媽將弄好的面團倒出來,一一捏成類似小魚的形狀。噢!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媽媽是在做我最喜歡吃的山藥魚呀!
做完一個個“小魚”,媽媽又將大塊的豬肉切成小丁,放人各種調(diào)味料:酸菜、醬油、鹽、蔥、姜等,與山藥魚一起下鍋蒸。與此同時,媽媽還熬出一鍋骨頭湯,這是為了與出鍋后的作料相調(diào)拌,使山藥魚風(fēng)味更濃。
對饞嘴的我來說,蒸的過程是很漫長的。我不時地問媽媽:“熟了沒有?快了嗎?還剩幾分鐘了?”媽媽不斷地說:“別急,還早著呢!”
就這樣,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著,轉(zhuǎn)眼間已是正午了,媽媽這才揭開山藥魚的“神秘面紗”——一個個山藥魚并排躺在蒸屜里,熱氣騰騰的,晶瑩、透亮。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山藥魚夾到碗中,就著骨頭湯和豬肉丁吃起來。一口咬下去,令人回味無窮:山藥魚的筋道,豬肉丁的嫩滑,骨頭湯的香濃……美味至極,無與倫比。
我的筷子不斷向碗里夾著,最后吃得我肚皮圓溜溜的。我的一聲長長的飽嗝,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雖然已經(jīng)這副模樣了,但是我還意猶未盡,“此肴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嘗”呀!
山藥魚——堪稱民間一絕。
描寫小吃的作文 篇6
家鄉(xiāng)的特色小吃—板栗我的家鄉(xiāng)是上虞南邊的一個小鎮(zhèn)——下管。這里雖無都市的繁華,卻有著自己獨特的韻味。尤其是家鄉(xiāng)的板栗,更是小鎮(zhèn)上的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瞧,到了10月份,山上的板栗成熟了。街道、村口到處停滿了大大小小的汽車。天剛亮,整個下管就沸騰了。街道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穿梭來往,好不熱鬧。那些慕名而來的外地商人,正在挑選那些價廉物美的下管拳頭產(chǎn)品—板栗。不一會兒,幾十萬斤的板栗被人們裝上各色各樣的'車中,載著人們豐收的喜悅,運往四面八方。嗨,是不是也想嘗嘗呢,那就給你透露一下板栗五花八門的吃法吧!清蒸板栗清蒸板栗可是既簡單又最受歡迎的。先把帶殼的板栗對中切開一條縫,在高壓鍋中放入適量的水和糖,然后放上一塊砧板,把切好的板栗放在砧板上,用中火慢慢地蒸十來分鐘,香氣撲鼻而來,即可食用了。一顆顆又大又飽滿,金黃金黃的肉露出來了,咬一口,燙燙的,甜甜的,脆脆的,“咯吱咯吱”地響,誰聽了不嘴饞?板栗燉肉板栗燉肉也是家家都愛吃的。方法也不復(fù)雜。鍋里加油,等油熱后,再把小塊小塊的肉放進去燉,等肉色有點變后,再把剝了殼的板栗放入,然后燉呀燉呀,等到那一個個硬硬的板栗肉漸漸地軟了下來,一道美味可口的板栗燉肉就出爐了:顏色黃中帶亮,放入口中,稍嚼就化,味道久久不能忘懷。誰看了不嘴饞?鮮嫩可口的生吃板栗,香飄十里的炒板栗……還有更多美味的吃法等著你來品嘗呢!啊,家鄉(xiāng)的板栗,因為有你,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因為有你傳統(tǒng)的文化源遠流長……浙江省上虞市下管鎮(zhèn)小六一班 陳 穎指導(dǎo)老師王華娟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 第二單元習(xí)作
描寫小吃的作文 篇7
南翔的小籠是中國最好吃的小籠,我特別愛吃南翔小籠饅頭。
南翔小籠饅頭馳名中外,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它以皮薄、餡大、汁多、味鮮、形美著稱。小籠饅頭的皮是用精白面粉做成的。選用純精肉為餡,不用味精,而是用雞湯燒肉皮成凍,還加入了少量芝麻粉,并根據(jù)不同季節(jié)加入蟹粉或春筍。每只小籠大約重15千克,折裥14層以上,小巧玲瓏。薄薄的皮,是半透明的,可以隱約看見里面淌著汁水的餡。整個小籠看上去像一塊潔白的工藝品。
小籠饅頭看著美,那滋味就更美了。你要是去品嘗,保證你撐圓了肚子還要吃。我去古漪園游玩,總要光顧一下那里的餐廳飽飽口福。上個星期天,阿姨帶我和弟弟去吃小籠。我和弟弟見了,一邊抽筷子,一邊咽口水,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只往嘴里送。忽然,“哇”的一聲,弟弟大哭起來。原來弟弟吃小籠沒經(jīng)驗,一口咬開皮子,滾熱的汁水流出來,燙痛了嘴皮。我見了忍不住笑起來,馬上向弟弟傳授經(jīng)驗:“吃小籠時,先用牙將皮輕輕咬破一點,然后慢慢吮吸汁水,細細地品嘗鮮美的味道,再送進嘴里,慢慢咀嚼品嘗。”弟弟照我的辦法吃,高興地直笑。
小籠饅頭太鮮美了,不僅中國人愛吃,就連外國人也愛慕不已,甚至用重金聘請中國名師去傳藝呢。
【描寫小吃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描寫蘇州小吃的作文05-30
描寫大同的小吃作文12-20
描寫小吃的作文300字05-10
描寫的小吃作文三篇03-22
描寫家鄉(xiāng)泉州小吃的作文08-08
描寫的小吃作文5篇07-09
精選描寫的小吃作文4篇07-11
描寫的小吃作文10篇07-08
描寫的小吃作文9篇06-23
【精選】描寫的小吃作文4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