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春節的傳說》作文3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的傳說》作文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春節的傳說》作文 篇1
“過年了,過年了”在喜慶的節日里,我們又長大了一歲。按照習俗,小的該給長輩們拜年,而年長的則要給小的們紅包。
這不,今天是大年初一。小明去給奶奶拜年。于是奶奶就跟小明講了年的傳說。小明不信,大聲叫道:“這些都是迷信,是人們的一種自我心里想法而已。”小明話音未落,便忽然來到另一個世界。這里一切都是綠色的,再也沒有其他顏色。
小明急了,大聲喊道:“奶奶,媽媽,你們在哪里?”“不要白費口舌了,她們不可能知道你在這的。”“你是說?為什么帶我來這里?”“那是因為你觸犯了我!”“快現身,不然我要打110了!”“110是什么東西?”年終于現身了。“你是什么動物,我怎么從未見過?”“什么動物,我是神獸年。”小明聽了,臉色大變,心里想到,這世上莫非真有年。小明想了想說:“好!我信你。可你總該放我回去呀!”“觸犯了我,我肯定要給你點顏色看看,你想‘文斗’還是‘武斗’。”小明打量了一下眼看這年,心里想到:武斗肯定不行,只有文斗了。“我選文斗!”“好!接題。”請你不排列,在一分鐘以內算出123和453的最小公倍數?
小明想到,不能排列,只能試試新學的短除法了。于是,小明做了起來。
年正自鳴得意。見小明做好了,而且還是對的,簡直氣死了。年立刻上前請教“你是怎么做的?”小明得意地說:“無可奉告。”按照諾言,年送小明回到了家。
《春節的傳說》作文 篇2
年的產生與農耕生活密切相關。它最初是指莊稼的一個生長周期。西周的農夫在農歷的十一月間慶祝豐收和新年的到來,這被認定為是新年的習俗起源。但這時的年沒有固定在某一天。到漢武帝時期,才正式確定農歷的正月初一為一年的開始,春節開始定型。
“年”是什么呢?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于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199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頒布了禁放煙花爆竹的法律,使這一沿續了幾百年的習俗成為歷史。
中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年者,為人類社會紀歷。伏羲以前稱為“載”。伏羲時期稱為“歲”。繼伏羲之后稱為“年”。
“年”是神農氏炎帝所創造出來的用以指導農耕勞作的紀歷稱謂,也叫農歷年。
為什么稱為年呢?
炎帝的名字叫石年,石年誕于烈山石室,其母安登,其父少典。少典父母即是伏羲和女媧。石年意為其壽如磐石,萬歲不倒,亦稱之為萬年壽。所以人們以炎帝“石年”的“年”字做為地球繞太陽一周約365日的紀歷方法,并把此紀歷演算到萬年以后,叫“萬年歷”。
《春節的傳說》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新年終于快要來到了,孩子們是最快樂幸福的啦!因為可以吃到很多想吃的.東西和收到很多紅包。
相傳過年有一個傳說:從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獸,它心狠手辣,等到冬天的晚上,地上積滿了雪,羊群、牛群都睡了的時候,年這個怪獸就悄悄來到它們中間……
早上人們來放牛羊,發現死了很多,只剩下一根根骨頭,人們都非常想知道是誰吃了牛羊。一天晚上,人們提著燈籠等在羊圈旁,只見一個怪物出現了,它指甲長長的尖尖的,向前舉起,腳大大的。更定人驚訝的是它還會飛。兩只眼睛像星星一樣一閃一閃的。
人們看到了互相討論:怪獸最怕什么?經過不斷的觀察,發現它最怕紅紙、鞭炮還有紅燈籠。
第二天晚上,人們在家里的門上貼上紅紙、掛好燈籠,還在門前掛好鞭炮。等年獸來了到時候果然被嚇跑了。
從此,人們過新年都要貼上紅紅的對聯,掛上燈籠,還要打鞭炮!人們吃餃子、湯圓,開心極了!更讓小朋友高興的是還能收到一個個紅包,裝滿了壓歲錢!
過年真熱鬧,喜氣洋洋的,并且我們又大了一歲!
【《春節的傳說》作文】相關文章:
春節傳說作文08-24
春節的傳說作文04-22
春節的傳說02-21
春節的傳說故事01-17
春節的習俗及傳說10-27
春節的由來及傳說08-28
春節傳說作文三篇02-22
春節傳說作文9篇03-28
《春節的傳說》作文5篇04-07
春節傳說作文五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