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春節的作文三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春節的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春節的作文 篇1
我的家鄉在正寧,這是我們一個企業比較喜歡熱鬧的小城市。在家鄉的民族文化傳統節日中,重視最熱鬧的就是中國春節。
正寧人把過春節可以叫做中國過年。春節,人們生活非常值得高興。各家都是各戶在春節活動前幾天就忙著自己籌辦過程中各種準備年貨。買吃的、喝的、年畫、春聯、鞭炮等。除夕以及中午,各家各戶都貼上大紅色的春聯。遠方的游子回來了,在外地企業工作的親人們回來了,除夕之夜,全家人應該一起高高興興的吃著團圓飯。
我喜歡中國過年回家。
家鄉春節的作文 篇2
時光的細沙從指間飛速流過,不帶一絲留念。它本應是極為細膩的,卻總有那么一兩粒用鋒利的棱角,將你的手心劃得生疼。有一粒,是那個春節。
兒時的記憶里,總是最期盼著春節,家家門前貼滿了桃符,連屋后的小片竹林也沾染上火焰的色彩。臘八粥和灶糖是小孩子們垂涎已久的美食,分散在四地的小伙伴們也只有在春節期間才能再次團聚,從村東到村西都回蕩著輕快的腳步聲與清脆的玩鬧聲。除夕夜的煙火、團圓飯,大年初一的拜年、紅包,樣樣都讓我期盼在心。
人抵擋不住時光的'流逝,終會成長、衰老,可心心念念的春節似乎也抵擋不住了,它變了……
猶記得去年那個春節……
年前十幾天,跟著爸媽回去收拾老屋。一路上總覺得有些冷清,毫無記憶中熱鬧喜慶的模樣。汽車在新澆的柏油路上平穩地行駛著,整個村子靜悄悄的。現在的人嫌麻煩,大多不貼桃符了,目所能及之處,只有幾點微弱的紅,甚是可憐。村子里的人也少得出奇,除了常年待在村里的阿公阿婆,只有偶爾駛過的汽車才能多添一份生機。爸爸說,抓緊時間收拾一下屋子,吃頓晚飯我們就回城里。
再一次回來便是除夕,煙火幾乎沒有了,人倒是比上次多了些。團圓飯的大魚大肉平時就已吃膩了,本應歡聲笑語的飯桌上只有簡短的瑣碎問答和冰冷的碗筷碰撞聲。有時只是匆匆吃了幾口,便掏出手機當起了低頭族,不一會兒便全桌都是了。爺爺奶奶似乎并沒有察覺到今日的不同,臉上的笑容漾起了貝加爾湖的漣漪,讓人倍感溫暖。可這笑容越溫暖,那一幕幕卻越讓人心寒。
火紅的桃符沒了,取而代之的是光滑冰冷的瓷磚;伙伴間的嬉笑玩鬧沒了,取而代之的是或輝煌或暗淡的成績單;飯桌上的歡聲笑語沒了,取而代之的是操控大腦的小板磚……有人說,春節變了,越來越沒有年味了。那么,春節真的變了嗎?
村口那一道道期盼的目光,我們不耐煩但從未休止的噓寒問暖,家人團聚時心中的無比欣慰與滿足。這一切,都說明春節沒有變,它原原本本地就在那里,變的是我們自己。讓電子產品駐扎在我們內心,排斥長輩雖嘮叨卻滿是關切的話語,習慣了現代快捷先進的生活,抵制自以為煩瑣過時的傳統。正是因為我們,往日的溫暖與幸福才愈走愈遠。
記住那個春節,那個被我們冰凍的春節,從現在起,嘗試著找回當初的自己,別讓所謂的流行占據你的內心,用最誠摯的心迎回過去的春節,迎回往日的溫暖與幸福。
家鄉春節的作文 篇3
我的家鄉在呼和浩特。我4歲的時候,我們全家搬到了北京。20xx年春節時,我們回呼和浩特在那里過了一個難忘的春節,到現在我都記得清清楚楚。
除夕的晚上,我、弟弟、爸爸和姨夫一起去樓下放鞭炮。當時,大家都在高興地看著春節聯歡晚會,忽然我聽到了一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聽完之后,我飛快地跑到爸爸面前,激動地說“爸爸,我們下去放鞭炮吧!”爸爸說:“好”!于是,我和弟弟飛快地換好衣服,我倆一起抬著一大箱花炮來到樓下。剛出樓道門口,我就看到天空上綻放出了橙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紅色的花朵,五光十色,美麗極了!
我和弟弟也毫不示弱,跑到爸爸那里每人拿了兩只“小棍”,然后請姨夫幫忙點燃。只見那根小棍上冒出了橙色的火花,我和弟弟一起配合努力在空中畫出五環的形狀,呵呵!真好玩!接下來還有“竄天猴”、“天女散花”、“大公雞”和一些我不認識的特大的花炮,這下我和弟弟就不敢燃放了。姨夫用打火機把“天女散花”的引線點燃后,立刻撤到了很遠的地方。在樓上的媽媽看見我們點燃的花炮后,也興奮地叫了家里的其他人一起到窗前來看。
伴隨著震天動地的花炮聲,我仿佛看到了天空中綻放出了最迷人的微笑!
【家鄉春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作文春節02-27
春節家鄉作文11-13
家鄉春節作文01-19
家鄉的家鄉的春節作文02-25
家鄉春節04-02
家鄉春節的作文12-18
【薦】家鄉春節作文12-21
春節家鄉習俗作文02-21
家鄉的春節作文02-25
寫家鄉春節作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