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介紹美景作文3篇
在平日的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介紹美景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介紹美景作文 篇1
我早就聽說山西省五臺山是個有名的佛教圣地。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這不放了假我和爸爸媽媽來游玩了。
我們來到了五臺山,只見群山起伏,云霧迷蒙。我們被群山包圍著,等我們上了山,云被我們踩在腳下,給人一種騰云駕霧的感覺,在這仿佛仙境一般。
后來我們來到了太螺頂,進(jìn)去拜了拜五爺,五爺就是龍王的五太子,傳說:“拜拜五爺可以保佑家人平平安安,五谷豐登。”所以進(jìn)香的中外游客比較多。在那我們看見對面雪山上有一座廟,于是我們商量明天去哪上面。晚上,我們吃的是山西省最有名的特產(chǎn)“臺蘑”。聽說臺蘑營養(yǎng)豐富,吃了有益健康。我一下子吃了兩大碗!
第二天,誰知下起了鵝毛大雪,因為山道比較滑,所以沒有去雪山,我很遺憾。不過我們?nèi)チ宋幕拢幸粋和尚給我們誦經(jīng),還讓我點了一盞智慧燈,保佑我學(xué)習(xí)越來越好。之后,我們來到了文化區(qū),因為文物見光容易損壞,所以這間房子沒有安窗戶,全都是封閉的。我們進(jìn)去看了許多文物,有開心佛、濟公、佛祖等。不過我最喜歡的是開心佛,開心佛是躺著的,一般躺著的佛比較少見,開心佛肚皮上還有一個小佛,這表示心中有佛,告訴人們面對人生要笑口常開。由于時間關(guān)系,有很多地方我沒有游覽,我感到特別遺憾。
這兩天我看到了五臺山的美景,又了解到了有關(guān)五臺山的佛教文化,我玩的很開心,有機會我一定還來五臺山游玩!
介紹美景作文 篇2
我去過東陽的橫店影視城,去過臺州的神仙居,還去過了武夷山、淳安的千島湖……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杭州的西湖。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假如把杭州比作天堂,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
來到西湖邊,四面到處是花朵。湖中央開滿了荷花,有的還是花骨朵,不想露出美麗的'笑臉;有的只張開了一兩片花瓣;有的把全部的美麗展示給大家,美麗極了。
正當(dāng)我和爸爸、媽媽正在船上欣賞美景時,三潭映月映入眼簾。聽講解員說,每到中秋之夜,三潭映月可以同時出現(xiàn)真的、假的、虛的、實的三十六個月亮。真是美不勝收啊!
天黑了,當(dāng)西湖那沉魚落雁的容貌就要被暮色掩去時,我和爸爸媽媽就來到了音樂噴泉。還沒開始表演,這里就里三層外三層的圍滿了人,時間一到,音樂響起,噴泉就隨著音樂的旋律噴出水來,看得人們眼花繚亂,拍手叫好,音樂停了,人群才漸漸散去。
西湖,是一首詩,是一幅天然圖畫,是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是天下文人墨客的寵兒。能與“淡妝濃抹總相宜”傾國女子西施相比的,恐怕天下唯有此湖!
介紹美景作文 篇3
山西省,顧名思義,意為大山之西,即地處太行山之西。山西省古稱河?xùn)|,意為大河之東,即地處黃河之東。
山西省簡稱晉,是因為西周、春秋時期為晉國之地。春秋末年,韓,趙,魏三家卿大夫把晉國一分為三,所以歷史又把韓趙魏三個諸侯國并稱為“三晉”。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山西省這一名稱的由來。
我們的家鄉(xiāng)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陜西省、河北省、河南省之間。南北兩端長約682千米,東西兩端寬約385千米。土地總面積為15.6579萬平方千米,約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63%,在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qū)劃中居于第19位。
山西省省現(xiàn)行行政區(qū)包括太原、大同、陽泉、長治、朔州、晉城、晉中、忻州、臨汾、運城和呂梁11個省轄市,共119個區(qū)、市、縣,省會設(shè)在太原。
堅持以人為本,促進(jìn)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全世界的共識。目前,山西省人口的增長已經(jīng)基本得到控制。近年來,隨著科教興晉戰(zhàn)略的實施,山西省人口的文化素質(zhì)得到迅速提高。山西省人口的分布特點與人口的不斷遷徙有著極為密切的關(guān)系。改革開放后,山西省的人口流動日趨活躍。山西省很久以前就是一個多民族分散雜居的地區(qū)。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在少數(shù)民族中,以回族居多。
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山西省,現(xiàn)在聽了我的介紹后你應(yīng)該對它有所了解了吧!
【【精華】介紹美景作文3篇】相關(guān)文章:
介紹美景作文八篇04-02
【精華】美景作文四篇05-25
【精華】美景作文3篇05-20
【精華】美景作文三篇05-17
【精華】美景作文10篇05-11
【精華】美景作文4篇05-10
【精華】美景作文6篇04-21
【精華】美景作文八篇04-16
【精華】美景作文8篇04-16
【實用】介紹美景作文3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