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節日作文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節的節日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的節日作文 篇1
貼春聯自然是新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家戶戶對春聯都要精挑細選,貼于門上,增加喜慶的氣氛,尤其是祖父祖母那輩的,對于這種美好的遐想,自是十分憧憬的。在貼春聯的同時,人們在窗上等其余地方貼“福”字,“福”字充分表現了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演變至今,已經成了倒貼“福”字,象征幸福到了,福氣已到。
傳統的新年,無非是包餃子,放鞭炮,穿新衣服,走親戚……而現在,這樣的習俗是越來越少了,更多的,是取而代之的潮流,一些青少年組成一個旅游團,邊旅游邊團圓。雖說一個時代要有一個時代的東西或代表,可那些習俗,畢竟是集結了當時中華人民的智慧,更重要的,是老人希望子女早點回家的一份心意,它連接著你與父母彼此的關心。
團圓夜,遠在他鄉的游子也會不遠千里而趕回家來,坐下來陪父母一起吃個團圓飯,大家一起動手包餃子,用早就搟好的皮包著肉餡,也偶爾會包些蔬菜或海鮮。因餃子酷似元寶,大有“招財進寶”等吉祥寓意,因此,餃子是飯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
新年倒計時的時候,就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尤其是男孩子,左手拿著打火機,右手拿著鞭炮,“噼噼啪啪”,頓時,整個天空鋪滿了鞭炮,被映得亮堂堂,猶如白晝。有一個傳說:有一只妖怪名叫“年”,人人都望而生畏,只有一位老人,點燃了爆竹,驅趕走了“年”,從此之后,“年”就永遠消失。不過現今,鞭炮給大家帶來更多的還是快樂與喜慶吧。
分壓歲錢,無疑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光。拿著那一個個紅包,錢摸在手里的感覺可真好。我曾經不止一次的想著,我相信,這也使孩子們最真實的想法吧。當你在偷偷地數錢時,這種感覺別提多美了。按舊時的說法,有一只妖怪名叫“祟”,人人避而遠之,而有一位老者,拿了一枚銅板,壓在一位孩子的枕頭下,“祟”來侵犯不成,于是,這個方法便沿襲下來。
新年的食俗也是很有講究的。走親戚時,飯桌上總是少不了一碗年糕,因為年糕又稱“年年糕”(年年高),象征著你的親戚對你新的一年工作與生活更上一個臺階的美好祝愿。另外,我們通常把餃子叫做“萬萬順”,酒水叫做“長流水”,金魚叫做“年年有余”,這條魚只能看,不能吃,名為“看余”。每一份食品都寄托著親人們對你新的一年生活和和美美,事業飛黃騰達的美好祝愿。吃在嘴里,暖在心里。
新年自是喜慶的,團圓飯中家人的歡笑;伴隨著鞭炮聲聲的孩子的嬉鬧;門楣上一幅幅大紅春聯……但歸根結底,是親人們那千叮萬囑的關懷。
春節的'節日作文 篇2
中華民族有許多的節日,像端午節、重陽節、中秋節等等。但在這數不清的節日中我最喜歡的還要數春節了。春節是一個盛大的節日,在這個節日里我們舉國歡騰,有關這個節日的風俗是數不勝數,什么吃餃子啦,舞龍舞獅啦,放鞭炮啦等等,都是從古一直流傳至今的。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因此春節舞龍是必不可少的節目。有一年的大年初一,我和父母一起去逛街,這時,一陣鑼鼓喧天的熱鬧聲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拉著父母聞聲來到了一條小巷子里,定睛一看,原來是一群舞龍的小伙子呀!我立刻來了興趣,因為這舞龍只是在電視里見過,平日里根本沒有。
不一會兒,原本冷清的巷子里聚滿了人。舞龍開始了,只見十幾個人舉起巨龍便舞了起來,金龍時而騰空,時而下地,時而搖頭,時而擺尾,一條威武的龍被小伙子們舞的在天空中自由的穿梭,好不氣派!引得在場的觀眾都拍手叫絕,這舞龍真不愧為中華民族的瑰寶啊!正當在場的人都贊不絕口的時候,爸爸面帶微笑的問:“你知道在春節時舞龍代表了什么意思嗎?”我搖了搖頭。爸爸繼續講:“春節舞龍象征著幸福安康,有好運氣呢!”我立刻來了精神:“那說不定來年我會考一個好成績呢!”爸媽一聽立刻大笑起來,一家子其樂融融。春節期間不但有許多民間藝術表演,而且還有許多其他民俗呢。放鞭炮和吃餃子就是春節的重要民俗。“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每到除夕,家家戶戶都會放鞭炮來慶祝這喜慶的日子,象征著辭舊迎新。伴隨著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餃子就要出鍋了。“開飯了——”隨著媽媽的喚聲,我也端起了餃子,一陣香氣撲鼻而來,我恨不得一口全部吃光。“咯嘣”一聲我咬住了一個硬硬的東西,我心中一陣歡喜大喊道:“我吃著錢了!”父母一聽,連忙來祝賀我:“太好了,在春節的餃子中包上硬幣,誰吃著誰就會在來年有好運氣呢!”我一聽,一下子樂開了花,原來春節期間在餃子中包上硬幣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啊!中華民族有許多的節日,每一個節日都蘊含了豐富的民族文化,春節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愛我的祖國!我愛我的節日!
春節的節日作文 篇3
小年,即每年農歷臘月23或24,它是慶祝整個春節活動的開始和伏筆,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灶. 掃年,即掃塵,實際上就是搞家庭環境衛生。北方人以臘月23為小年,稱“掃房”;南方人以臘月24為小年,稱“撣塵”.這一天每家每戶黎明升起,掃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鍋瓢,實行徹底的衛生大掃除.據《拾遺記》記載這個習俗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當時先民驅役鬼,祈福安康的宗教儀式.后“塵”與“陳”諧音,故掃塵就是一掃而光陳舊的東西,這既指庭院里的陳年老垢,也指舊歲中碰到的不快。
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古代,科技不發達,人們奉灶神為了控制家庭飲食的神明,認為灶神要在小年晚上向玉帝述職,玉帝對這家的賞罰全在灶神的匯報了.祭灶的祭品中最具民俗的是“糖瓜”,一說糖瓜是甜的,可使灶神在玉帝面前只說甜言蜜語;一說糖瓜是粘的,可以粘灶神的牙,使他的壞話出不了口.祭祀時,將供奉一年的灶神像揭下,焚化,算是送祭升天.至今民間仍有“糖瓜祭灶,新年來到”之說。
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后一天(今年公歷二月六日),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舊歲至此而除,新年明晨而始”,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禳災祈福為中心。 除夕的主要活動有三項:吃團圓飯,祭祀,守歲。其中最有特點的還是守歲。
守歲,俗稱“熬夜”,即除夕之夜,達旦不眠。傳說,遠古時侯有一種兇猛的怪物叫“年”,它每到臘月的最后一天夜里出來吞食人畜,危害百姓。后來,人們發現它的弱點是怕火光,怕聲音,于是人們便在除夕之夜,通宵不眠,燃起火堆,焚燒青竹,使其發出爆響,年這個怪物也就不敢出來為非作歹了。從此就留下了除夕晚上熬夜和放炮的習俗。不過,守歲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包餃子,而且還必須包素餡的餃子,這是為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素素凈凈,平安順利”。還有人在餃子里放糖,花生等物,吃到糖者意味著生活甜蜜,吃到花生者意味著長壽。
注意,守歲還有不少禁忌,如禁掃地,過小年時,平時很難觸及的角落都要打掃干凈,而進入除夕至大年初一早晨,即使地面再亂也不能掃,習慣上認為那樣會“破財”。再如,禁用剪刀,禁說“沒有了”凡此種種,都是人們盼望吉祥的心理反映。
春節的節日作文 篇4
有人喜歡驅惡辟邪的端午節,有人喜歡闔家團圓的中秋節,有人喜歡登高賞菊的重陽節,而我喜歡的是張燈結彩的春節!
除夕那天,我們全家人都忙得不可開交。奶奶佝僂著腰,在客廳賣力地拖地。爸爸拿出春聯,興沖沖地跑到門口張貼起來。爺爺高高地舉起雙臂,在陽臺掛起了紅燈籠,那兩個燈籠像小精靈一樣,左搖右擺,好看極了!我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購買水果和蔬菜。超市里人山人海,商品應有盡有,讓人目不暇接。過了好一會兒,我和媽媽才買好東西開始排隊。可是隊伍如長龍一樣,我們排了半個小時才走出來,真是太擠了!
晚上,“當當當……”隨著新年鐘聲的敲響,爆竹便炸響起來,煙花也一束束地飛上夜空,好像一朵朵美麗的花兒一樣綻開了笑臉。邊上有幾個小孩吵吵鬧鬧的,在比誰的煙花更美。我暗暗地想:我的煙花比你們的好看幾十萬倍!可是我一點燃煙花就呆若木雞了,爸爸買的煙花根本就不會像別人買的一樣開出美麗的花兒,真是一點兒也不好看!不過,處處都喜氣洋洋的,我也被熱鬧的氣氛感染了,心里很高興。
第二天早上,爸爸媽媽帶著我四處拜年,我還收了不少的紅包呢!看著鼓鼓囊囊的荷包,我心滿意足地回家了。
春節里的新鮮事兒真是數不勝數,等下次有機會,我再和你說一說吧!
春節的節日作文 篇5
新年我們玩的可開心了。玩的最開心的還屬和表姐一起去歡樂園玩。
歡樂園里面有好多好玩的。有搖搖馬,蹦蹦床,過山車,蕩秋千,劃船器等等。我最喜歡的就是蕩秋千。剛上去輕輕的飄著,秋千就慢慢高了,不一會兒秋千就又低了。表姐比我蕩的高。她腳向上一踢 一用力,不一會兒就好像飛到天上去了。可是我怎么練也趕不上表姐蕩的好。我還喜歡玩蹦蹦床,剛一上去就被表姐推倒 。因為有一個小朋友碰了她一下,她一下子推住我,把我給推倒了。一會兒,又 來一群大朋友來玩。我和表姐趕緊跑了出來。因為我們看見了一個個頭大的小孩子。一會兒,這個大個頭小孩走了,我們又重新上去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蹦蹦床。一會我跳的腳都麻了。休息了一會兒我們 又去玩其它的了。
今天真是快樂的一天。
【春節的節日作文5篇】相關文章:
節日春節的作文四篇05-16
我們的節日春節手抄報圖片10-16
關于春節節日補貼發放的申請04-29
春節節日小報版面設計02-28
節日的意義作文03-31
春節日小報內容設計簡單又美觀11-23
【熱】媽媽的節日作文03-03
【精】媽媽的節日作文02-27
媽媽的節日作文【熱門】04-07
中國傳統節日的翻譯:春節和元宵節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