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端午節的日記集合六篇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是時候認真地寫好日記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日記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寫端午節的日記6篇,歡迎大家分享。
寫端午節的日記 篇1
五月五日 星期二 晴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關于端午節的歌。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頸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包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帶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的早上,人們起得非常早,人們去草地上收集露水,人們相傳用露水洗臉可以讓皮膚變白。中午,全家人聚在一起,在院子里邊曬太陽邊吃粽子。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賽龍舟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寫端午節的日記 篇2
今天是端午節,鄉下的太太生病了,我和媽媽回家看看太太,在車上的時候有點暈車特別想吐,到家了以后還是覺得十分難受,就到門外蹲著,結果真的吐了,感覺也好多了,暈車真痛苦!
在鄉下的家的院子里,有好多農家蔬菜,有辣椒、西紅柿、山芋、玉米,還摘了新鮮碧綠爽口的黃瓜,哎呀!被黃瓜的刺扎到了,還挺厲害的。
中午吃的都是菜園摘得蔬菜,真好吃,我吃了一大碗飯。吃完飯后,太太叫我和奶奶進房間,我很好奇:太太要干什么呢?只見太太掀開一條布毯,哇!我看到了好多毛絨絨的小腦袋,嘰嘰喳喳的叫,一只、兩只、三只、、、、、太可愛了,剛出生的小雞寶哦 !有的身上的毛還沒干呢!太太拿起一只給我玩,我小心翼翼的把它捧在了手心里,暖暖的、軟軟的、嘴很尖,爪子上還有指甲,放在手心里還癢癢的,真可愛!好想把它帶回家養起來啊!不過太太說太小了,還不能吃東西,叫我下次等大點在給我帶走。我看了又看,舍不得極了,太好玩了,下次一定再去看小雞。
寫端午節的日記 篇3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習慣。關于端午節的由來以紀念屈原的說法最為廣泛。相傳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因為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抱石投汨羅江自殺。人們為了紀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為端午節。
說到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要數吃粽子。雖然商店里的粽子品種很多,但是,我還是喜歡家里包的粽子。在端午節的前兩天媽媽就會把包粽子的蘆葦葉買回來用清水煮好,然后準備包粽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紅棗等。接下來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每次奶奶都會選取兩三片葉子,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里一卷,卷成一個圓錐體的形狀,卷好后就往里面放準備好的原料,最后用棉線把粽子捆結實,一個有模有樣的四角粽“寶寶”就誕生了。
在這一天,人們還會插艾葉、賽龍舟。端午節真是個充滿神奇、充滿喜悅、充滿熱鬧的節日。
寫端午節的日記 篇4
今天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據說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古時候一位叫屈原的人。今天,我家也過端午節。
昨天晚上媽媽就去超市買來了粽子,放在冰箱里速凍。今天一早,媽媽就拿出粽子放在鍋里燒。媽媽還買來了許多小菜,有蛋、有菜、有蝦、有蟹、還有魚和肉……啊,真豐富啊!買來小菜后,媽媽就開始忙活起來。我看見媽媽在廚房里忙碌的身影,我不禁也想動手干起來。于是,我對媽媽說:“媽媽,我來幫你吧!”媽媽聽了高興地微笑著說:“好啊!”說完,我們便干起來。我來放水,傳遞東西,媽媽主要就是炒菜,誰讓媽媽手藝好啊,最后就是爸爸了,爸爸主要是洗的任務。我們一家人越干越歡。
時間飛快,轉眼間一上午過去了,活也干完了,一盤盤飯菜和那誘人的粽子已經放在桌上,媽媽說了聲:“開飯了!”我們便開始吃起來。啊,真好吃呀!
今天我家過端午,我開心極了!
寫端午節的日記 篇5
五月五日 星期一 晴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這些活動也反映了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個大紅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可是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話,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我經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后的一個步驟——扎粽繩。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粽繩,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奶奶。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展于中國,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寫端午節的日記 篇6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每當我唱起這支歌,便想起即將到來的,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由來,可有意思了,我來講給大家聽聽吧!愛國詩人屈原,很不同意楚王管理百姓的方法,便去向楚王說理,結果楚王不同意見屈原,屈原很生氣,一怒之下投了汩羅江,老百姓很尊敬屈原,為了不讓魚蝦蛟蟹吃屈原的遺體,就用粽葉包著米,投入江中。以后,每年五月初五,老百姓都會坐舟投粽子,慢慢地就變成了吃粽子,賽龍舟。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頭上寫一個大大的“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有表驅怪避邪保平安之意。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讓我們所有人在今年的五月五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吧!
【寫端午節的日記集合六篇】相關文章:
寫端午節的日記集合9篇04-30
寫端午節的日記集合8篇04-18
寫端午節的日記集錦8篇05-12
【實用】寫端午節的日記4篇05-09
【精品】寫端午節的日記3篇05-06
【精品】寫端午節的日記三篇05-05
寫端午節的日記匯總9篇05-05
寫端午節的日記匯總九篇05-04
精選寫端午節的日記四篇05-03
寫端午節的日記集錦7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