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活動簡報(精選16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簡報,簡報是具有匯報性、交流性和指導性特點的簡短、靈活、快捷的書面形式。你知道什么樣的簡報才能算得上是好的簡報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活動簡報,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活動簡報 篇1
端午節即將到來,又臨近兒童節,各大公園將舉行豐富多彩的端午游園活動,邀市民和小朋友共享主題民俗紀念、龍船水上體驗、童年科普文創的樂趣。
端午游園,游客不僅能感受到初夏時節的悠閑,還可參與念先賢典故、賞古樹古樂、制香粽香囊等活動。頤和園、北海、中山公園、陶然亭、紫竹院、玉淵潭六大水域公園,新增游船百余條,近2000條游船供游客市民端午泛舟。
民俗藝術家將在陶然亭水榭廣場展示非遺手工藝品制作,如剪五毒、制作香囊、纏五彩絲線、畫風箏、插艾葉掛菖蒲、抖空竹、掛鐘馗像、畫臉譜等;中國園林博物館將舉辦體驗鐘馗版畫拓印、辟五毒雄雞、端午五色虎、宮廷蠟果、布綾貼、五福捧壽風箏6項非遺互動活動,孩子們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體驗傳統香囊制作,了解老北京的端午習俗;玉淵潭里將開展端午科普活動,小朋友還可以利用周邊的材料,手工制作“龍舟”。
此外,文物展、花卉展、攝影展、書畫展等也將在各市屬公園舉辦,如北海公園“漪瀾堂歷史文化展”,北京動物園“生物多樣性數碼攝影賽優秀作品展”,中山公園“端午精品蘭花展”,頤和園“中國古典音樂文化藝術展”等。北京植物園5月30日將開展“昆蟲最愛那朵花”主題活動,通過室內課堂和室外觀察,介紹植物傳粉使者蜜蜂的逸聞趣事,講述“花兒為什么這么美”等動植物協同進化的知識,激發孩子們對環境的熱愛;景山公園為孩子們準備了放飛天敵、觀鳥愛鳥等科普活動,小朋友可以親手放飛害蟲天敵異色瓢蟲。
端午節活動簡報 篇2
粽子香飄中華人,五幼親子樂呵呵。一年一度的“六一”兒童節及端午節即將到來,為了讓孩子們通過各種親子趣味游藝活動感受屬于自己節日的快樂,同時增進孩子們對端午節傳統文化習俗的了解,引導孩子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更好的發掘、傳承和創新端午節的文化內涵,使之與現代社會相融合。5月31日上午,青竹湖幼兒園將兩個節日相融合,舉辦了以“歡樂童心,玩轉端午”的親子游藝慶祝活動。
龍騰獅舞慶端午,鑼鼓喧天迎佳節。隨著大班組孩子們精彩的舞龍舞獅表演,活動拉開了帷幕。隨后,美麗端莊的黃佳園長獻上了她對孩子以及家長們美好的節日祝福。致辭過后是中班組孩子們進行的龍舟表演賽,只見一條條形態各異的“龍舟”在操場上穿梭著,加油聲、鑼鼓聲、孩子們的笑聲充滿著整個校園。精彩從不停歇,懸艾葉、掛菖蒲、點雄、佩香囊、食粽子,小班組家長與孩子以獨特的方式為大家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端午民俗風景秀。而后便是期待已久的古裝走秀,園長、老師、部分家長及孩子身著各種古裝,伴隨著悠揚而耐人尋味的古典音樂,開始了一場古裝穿越SHOW。精彩別樣的開幕式結束后,便是趣味親子游藝活動,家長和孩子們自由選擇老師們精心設計的游藝項目游戲,贏取獎券兌獎。游戲中,不僅孩子們快樂游戲,還隨處可見家長們開心笑顏,童心滿滿,歡樂一片。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活動中所有來參加活動的家長孩子均是著各種傳統服飾,皇帝服、格格裝、漢服、旗袍等,獨具特色,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伴隨著端午音樂,家長們、孩子們歡樂游戲著,校園內一片祥和與溫馨。
這次活動不僅增強了家園互動,增進了家長與幼兒之間的情感,也讓孩子們在濃濃的親子氛圍中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
端午節活動簡報 篇3
6月20日,“百年西街濃情端午”民俗活動在重慶秀山自治縣“十里花燈·錦繡武陵”城市旅游景區成功舉辦。
據了解,“十里花燈錦繡武陵”城市旅游景區是秀山自治縣近年重點打造的城市旅游景區,該景區是深度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秀山花燈,巧妙利用花燈文化將鳳凰山花燈民俗旅游區、梅江河“一江兩岸”和百年老街“西街”,這“一山一水一街”串連在一起進行聯合打造的城市旅游5A級景區。
此次“百年西街濃情端午”民俗活動包括民俗體驗、美食大賽、攝影展覽、百桌宴席及文藝晚會等內容,吸引了大批游客、群眾參與。
據統計,此次民俗活動共吸引市內、外游客共7萬余人,贈送香囊2萬余個,開設宴席150余桌,市內外6家媒體實地進行參觀采訪。
今年十月國慶節期間“西街”將正式開街,屆時西街將會上演更多精彩!
端午節活動簡報 篇4
端午節前夕,遵化市地北頭鎮組織開展了以“鄰里守望”志愿服務活動、醫療志愿服務活動、文明窗口建設、愛國教育基地建設等為主要內容的“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
開展“鄰里守望”志愿服務活動。為使留守兒童、空巢老人過一個溫馨的端午節,地北頭鎮對23戶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進行慰問。動員社會愛心力量為張洪嘉和張洪源姐妹倆捐款2750元,捐助米、面、學習用品等價值1300元的愛心物品。
開展了“關愛女性健康”醫療志愿服務活動。邀請遵化市二院的醫務人員對全鎮17個村3600多名育齡婦女進行生殖健康免費體檢,包括乳腺檢查、B超、節育措施檢查、婦科檢查等,共查處婦科疾病患者720例,大大提高了育齡婦女的健康水平。
開展文明窗口建設活動。對便民服務中心重新進行布置,辦事部門分別設立標識牌,配置群眾座椅、飲水機等。同時,民政部門還專門設置婚姻登記系統,并和全國聯網,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更好的服務村民。
開展愛國教育基地建設活動。為使廣大市民在愉快過節的同時感受愛國主義的教育,地北頭鎮對全鎮范圍內的38處文物進行實地走訪,拍照,并繪制分布圖,積極申報市級文物,并對洪麟閣故居的門窗進行了修繕,對魯家峪紀念館破損瓦片進行了更換,對烈士洞鐵門進行加固,保證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節日期間的安全開放。
端午節活動簡報 篇5
為進一步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充分利用傳統節日傳播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促進學生進一步了解民族傳統節日,豐富學生節日文化生活,成都高新和平學校組織開展了“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教育活動。
活動前期,學校國旗下講話、廣播站進行端午節的宣傳和介紹;各班也圍繞“端午節”主題,利用黑板報、班級宣傳欄、午會、班會等宣傳陣地,大力普及端午節日知識,積極開展教育活動,讓同學們了解傳統節日習俗和相關故事,營造出“我們的節日·端午”的濃厚氛圍。
19日,各班開展了端午節體驗活動,班主任和家長代表們向學生講解如何包粽子并做示范,同學們在老師、家長的指導下學習了包粽子,同學們都積極參加到此項活動中,還表示要把包好的粽子帶回家跟家人一起分享勞動的成果,感受節日氣氛。
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體驗、感受、熟悉了解了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培育了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學生動手自己包粽子,開展實踐活動,品味端午,傳承了傳統文化,讓全體學生在參與活動中接受愛國主義熏陶,提升了文明素養。
端午節活動簡報 篇6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佩香囊,賽龍舟,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為了讓幼兒對端午節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本班在此次端午節到來之際開展了,粽子分享及手工制作“粽子”的活動,首先我們讓幼兒觀察粽子的外型是否相同,再打開粽子品嘗味道,讓小朋友們自己發現、總結,原來粽子不僅外觀多種多樣,味道也有所不同,不僅有肉餡、花生餡、豆沙餡,現在還增加了紫薯、水果味的粽子。品嘗完粽子后就是手工折紙”包粽子“,通過小朋友自己動手包粽子后,對粽子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認識。也進一步認識到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對中國人民的重要性和意義所在。
通過本次活動,不僅讓幼兒知道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同時激發幼兒從小的愛國熱情!
端午節活動簡報 篇7
端午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為了進一步弘揚和培養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楊浦區市光一小大隊部在端午節來臨之際,組織開展了“知我端午節,弘揚愛國情”主題教育活動,讓“端午”文化走進校園。
學校為了營造端午傳統節日氛圍,開展“話端午”主題升旗儀式,讓師生進一步感受到屈原的愛國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之情,鼓勵、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參加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在隨后的十分鐘隊會課上,隊員們在輔導員老師的帶領下,一同講述“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與民族情懷;學校大隊部倡議隊員在端午節的長假里,向長輩學習粽子的各種制法,自己動手制作“粽子”,感受民俗文化。
通過開展一系列的端午節主題教育活動,同學們了解了端午節的相關來歷、傳說故事和習俗活動,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折射出的濃郁的文化氣息,并在活動中展現了自我,張揚了個性。與此同時,學校還倡導同學們在節日期間與家人一起掛菖蒲、戴香包、看龍舟賽、包粽子、吃鹽蛋……在“小手牽大手”歡度節日的過程中,一同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端午節活動簡報 篇8
3月12日,我校少隊組織開展了以“呼喚明天的綠色”為主題的植樹活動。在活動前,少隊輔導員任守洋把活動方案報請學校審議,在學校行政會上得到了李永剛校長和全體行政人員的大力支持,并決定購置了2500元的花苗進行栽植。之后在周一的教師例會上為每個班劃定了綠化區域,并對各班學生的.綠化任務作了具體的安排。為了確保此次“植樹活動”正常、有序的開展,安排了行政人員跟隨班級作現場指導和督促。 活動過程中,同學們個個熱情高漲,有的同學忙著搬運樹苗,有的同學賣力的挖坑,有的小心翼翼地將不規范的植物移植到指定地點,有的在老師的帶領下紛紛動手栽種小樹苗,還有的老師掄起鋤頭給同學們作示范。他們個個干得熱火朝天,不怕勞累,不怕泥土,爭先恐后地鏟土、栽種、澆水,干得不亦樂乎。整個植樹活動進行得井然有序,到處洋溢著歡聲笑語。
通過這次植樹活動,孩子們在植樹的過程中真正體會到了勞動的歡樂和意義,讓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了勞動的樂趣,增強了對植物的喜愛;同時這次活動還讓孩子們明白了自己的雙手就可以創造綠色,因為只要我們愿意,世界到處都是綠的。
端午節活動簡報 篇9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又是一年植樹時。在這大地回春,世界萬物呈現勃勃生機之際,公司以植樹節契機,開展“創綠、愛綠、護綠”創意、實踐體驗系列活動。號召各部門積極參與,增強環保意識,為創建綠色品牌添加風采。
3月12日下午,全廠各部門代表一起行動起來,開展以“建綠色環保、樹綠色理想”為主題的植樹活動;為綠化地做好保潔工作,親手栽下一棵小苗,為花草澆澆水、松松土。人人為公司、公司添綠色,為凈化、美化環境出一份力。讓我們在這三月里播種綠色,播撒文明,使我們的廠區、家園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新載種的小苗需要雨水的呵護,連天空也情不自禁的下起雨來,細雨如天女散花般的飛揚在略帶昏沉的天空中,風中暗含了一股泥土的味道,太陽的余暉仍掛在天際,映紅了半邊天空。大家在細雨纏綿的歡笑中植樹;在斜陽余暉的幸福中完工。洋溢的幸福、播種的喜悅,讓人回味。
童話說:雨和陽光是不會同時出現的,可有時上帝也會發發善心,于是這個世界就有了太陽雨!凡是下太陽雨的地方是會帶來幸福的。雖然它很短暫,至少有段屬于自己的回憶。愿讓此景此景留于我心,讓播種的幸福長出一片未來。
端午節活動簡報 篇10
為進一步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充分利用傳統節日傳播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促進學生進一步了解民族傳統節日,豐富學生節日文化生活,成都高新和平學校組織開展了“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教育活動。
活動前期,學校國旗下講話、廣播站進行端午節的宣傳和介紹;各班也圍繞“端午節”主題,利用黑板報、班級宣傳欄、午會、班會等宣傳陣地,大力普及端午節日知識,積極開展教育活動,讓同學們了解傳統節日習俗和相關故事,營造出“我們的節日·端午”的濃厚氛圍。
19日,各班開展了端午節體驗活動,班主任和家長代表們向學生講解如何包粽子并做示范,同學們在老師、家長的指導下學習了包粽子,同學們都積極參加到此項活動中,還表示要把包好的粽子帶回家跟家人一起分享勞動的成果,感受節日氣氛。
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體驗、感受、熟悉了解了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培育了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學生動手自己包粽子,開展實踐活動,品味端午,傳承了傳統文化,讓全體學生在參與活動中接受愛國主義熏陶,提升了文明素養。
端午節活動簡報 篇11
5月26日,在端午節到來之際,裕華區第二幼兒園舉辦了“濃濃端午情,片片棕飄香”的端午慶祝活動,“說端午”、“唱端午”、“畫端午”、“親手包粽子”、“品嘗粽子”……孩子們通過實際操作,親身體驗,進一步了解了端午節。
活動中,各班老師借助生動形象的課件向孩子們介紹了端午節的來歷,孩子們知道了詩人屈原的故事,了解了全國各地的人們在端午節賽龍舟、喝雄黃酒、吃粽子、掛艾草等風俗習慣,在濃濃的節日氣氛里,孩子們和老師一起包起了粽子。
整個活動中,孩子們感知端午、走進端午、品味端午,體會著傳統節日的快樂與童趣。通過這些孩子們喜聞樂見,妙趣橫生的活動,孩子們提前度過了一個輕松、愉快而又收獲頗豐的端午節。
端午節活動簡報 篇12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賽龍舟、吃粽子、戴香囊、采艾蒿等這些都是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傳統文化的積淀。為了讓這些優秀的文化得到傳承,并讓孩子們直觀地了解和體驗端午節,過一個有意義而又難忘的節日,在端午節到來之前,鄭州市實驗幼兒園開展了“傳承端午節日文化”主題教育活動。
活動中,老師們結合多媒體課件、兒歌,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習俗等;根據幼兒的不同年齡特點,設計出了豐富多彩的參與式體驗活動。大班的孩子們拿起小畫筆,畫出了形態各異的龍舟,色彩明朗、線條流暢;中班的孩子根據老師提供的材料自制出了美麗的香囊,造型優美、艾草飄香;中班和小班老師組織的大帶小活動“我和弟弟妹妹一起品粽子”讓每一位孩子都沉浸在歡樂之中。
通過此次活動,不僅讓幼兒在與同伴的愉快體驗中直觀的感受到了端午節豐富的傳統文化,使孩子感受到了傳統節日帶來的樂趣,更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相互合作能力,并升華了幼兒的情感經驗。箬竹芬芳飄遠行,濃濃愛意伴心田。端午節系列的活動匯集著幼兒園對幼兒成長的期待和美好祝愿。
端午節活動簡報 篇13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它有著許多獨特的風俗,為了讓孩子們了解端午節,從小培養孩子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景成實驗幼兒園“陽光寶寶”親子育兒營的小寶寶和爸爸媽媽們也開展了慶端午的活動。
活動中,爸爸媽媽們向寶寶們講述了端午節的來歷,介紹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佩香囊等傳統文化習俗。隨后老師組織大家一起利用廢舊的紙芯筒、彩色皮筋、彩紙等親子制作了小香袋,小寶寶們對自己制作的香袋愛不釋手,家長們也很喜歡這個變廢為寶的香袋。之后大家還一起聽著音樂,模仿了劃龍舟的動作,做了賽龍舟的游戲。
活動結束后,爸爸媽媽都說回家還要和寶寶們再去做一做香袋,帶寶寶們去欣賞一下真正的賽龍舟,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活動簡報 篇14
綠粽飄香,又是一年端午節,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增強社區溫馨感和凝聚力,區東升街道東興社區以“民族節日,代代相承,同享端午,共品棕香”為主題,組織社區黨員、志愿者端午節包粽子愛心傳遞活動。活動當天,街道、社區提供包粽子原料,由社區會包粽子的黨員、志愿者現場制作粽子并煮熟后,這些滿載深情厚誼的特殊的粽子通過社區黨組織送到了困難家庭、獨居老人、重度殘疾人和孤寡老人手中,并詢問了他們的近期生活、身體狀況,關心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讓他們真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愛,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這次活動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宣揚,得到了轄區居民的好評,讓社區居民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更讓關愛弱勢群體的美德得到傳遞,進一步推進和諧東升建設。
端午節活動簡報 篇15
“五月五,過端午,粽葉青,糯米香;掛菖蒲,帶香包……”為了讓孩子們感受端午節獨特的習俗,近日,星辰幼兒園施家橋園區開展了“濃情端午,粽葉飄香”的主題活動。
教師組織小朋友通過觀看視頻了解了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接著各平分班開展了相關的主題活動:大班組的哥哥姐姐用開展了“粽葉大變身”的活動;他們用靈巧的小手進行畫,剪,貼等方法,把粽葉變成了一幅幅精美的:粽葉畫”。
中班年級組請來了巧手奶奶和媽媽,教小朋友們包粽子。巧手奶奶和媽媽先向孩子們介紹了包粽子的材料,然后示范包粽子的方法,并且指導孩子們自己嘗試動手包粽子,教室里散發著濃濃的粽香味。
小班的孩子一邊朗誦端午節的兒歌,一邊品嘗哥哥姐姐們包好的粽子,分外香甜可口。
通過這次活動,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還增進了孩子們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孩子們感知端午、走進端午、品味端午,體會著傳統節日的快樂與童趣。
端午節活動簡報 篇16
為了讓幼兒了解我國傳統文化,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6月8日,鎮巴縣各幼兒園開展了慶祝端午節主題活動。
城關幼兒園首先通過老師、孩子和家長們一起收集、整理有關端午節的資料,讓幼兒們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其次,在活動讓孩子們了解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傳統的端午佳節,人們通過賽龍舟、吃粽子紀念屈子,在門口插艾葉,孩子們帶香囊寓意清除疾病。最后再通過看課件、聽故事、看圖片讀兒歌、畫龍舟、用橡皮泥捏粽子等多種方式呈現,使孩子們進一步了解更多的端午節特有的習俗。
三元鎮中心幼兒園則開展了“端午節”主題繪畫活動,組織全校幼兒開展了親子游戲及拔河比賽。
幼兒們在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同時鍛煉了認知能力、動手能力、繪畫能力,增進了親子關系,增強了端午節的情趣,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
【端午節活動簡報(精選16篇)】相關文章:
端午節活動簡報(精選31篇)05-20
端午節活動信息簡報(精選24篇)05-26
學校端午節活動簡報(精選11篇)05-27
端午節系列活動簡報(精選27篇)05-24
端午節活動開展簡報(精選17篇)05-30
社區端午節主題活動簡報(精選10篇)05-26
端午節開展活動簡報(精選11篇)05-12
端午節送溫暖活動簡報(精選11篇)05-23
學校端午節系列活動簡報(精選6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