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學習作文錦集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習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習作文 篇1
我有一個好朋友,它有與眾不同的外形。一米七幾的長度,右邊有一個琴盒,里面裝著“指甲”、調音器,膠布等一些東西。琴由二十一根琴弦組成,中間豎著有一排碼子,是用于撐弦的,它就是古箏。
記得一年級時,音樂老師辦了一個古箏班。那次,老師彈了一首曲子,我立刻被美妙的琴聲迷住了,那優美的琴聲,優雅的動作,啊,太美了!我想:只要在琴上彈一彈,就能出現美妙的聲音,真是很簡單。回到家,我急急忙忙的對爸爸媽媽說了我想彈琴的事,他們很爽快的答應了。我心里高興的不得了。
開始學琴的第一節課,真的好苦!老師教我們認琴弦,一樣顏色的琴弦卻要分出哆、啦、咪、發、嗦、啦、唏,并且還要分高音部、中音部、低音部、低低音部。我看的頭都暈了。而且彈得時間一長,手指上的皮爛了,老師還不讓我們戴“指甲”,我只好用我嬌嫩的小手忍著疼痛一下一下地彈著。幾天之后,老師才開始讓我們裹上膠布彈。心里好想放棄啊,但卻從來不好意思對別人說,只把它埋在心底最深的地方。
一周過去了,兩周過去了,在第三周的時候,老師終于讓我們戴“指甲”了,想到從此以后手再不會疼,真高興!可是真的戴上的時候,發現一彈就打滑,好像穿上了溜冰鞋。啊,又得重新找感覺!
五個月過去了,我再不想放棄,準備好好練琴,因為我已經可以準確地、熟練地彈幾首曲子,聽到老師、同學和家長的表揚了。
一級、二級,。曲子越來越難,老師決定讓我練一首對于當時的我來說具有高難度的曲子,雙手配合一起彈。可是無論怎樣練,我都配合不到一起。一次次失敗,一次次重來,當我可以彈一小段時,兩個小時已經過去了。
現在,我已練到八級,很難很難的曲子,如《雪山春曉》、《高山流水》等我都能不看譜子彈下來,這都是堅持的結果。
去年暑假,老師帶著我們古箏班的同學到北京參加“星星火炬”的比賽。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取得了金獎的好成績。帶著這樣的好成績,把首都北京好好轉了一圈,別提多美了!
學了古箏這樣樂器,我懂得了很多啟示:在實現人生目標的途中,不要希望今天剛種下一棵樹,明天就能結果;今天剛讀書,明天就能成才;今天剛抬腿,明天就能到達終點。只有堅持,成功才會來敲門。
現在,古箏已經成為我最要好的朋友,我要和它永遠在一起,不離不棄!
學習作文 篇2
這周大概是學生們的幸運之周吧,一連四天的假期耶,對我們這些“責任重大”的初三學生來說,更可謂是天賜良機,機會得呀!
這不一個個學生的臉上蕩漾著“幸福之花”,有人在進行著口頭計劃,而有些人則真的動筆寫起了計劃書,還有些人,聽說兩天前就開始睡不著覺……我沒有加人任何一個行列,因為我很清楚,這四天的作業一定不會少,而爸爸也絕不會允許我把這大好的光陰浪費在玩兒上面,更重要的是,本人已對瘋玩兒提不起任何興趣了。這種現象,美其名日,就是長大了,懂事了,實際上呢?是我正試著如父母所愿,變成一臺學習機器。
是的,現在還沒有找到比考試更好的辦法來挑選人才,所以,我們的命運就掌握在一張張輕飄飄的試卷上。這是每個人心里都明白的事,但有些老師偏偏愛說,別把分數看得太重。騙鬼喲!不把分數看得太重,我們辛辛苦苦做的考前復習有何意義?老師們辛辛苦苦地批閱試卷又有何意義?那么那些老師辛辛苦苦排出來的名次表又有何意義呢?
所以“同理可證”:我們的確是一些“如假包換”的學習機器。我討厭做一臺學習機器,從心底里厭惡,但是,我能夠選擇嗎?爸爸說等我到了20歲時,我就可以有自主權了,這么說,我還得再做5年半的學習機器,誰來救救我啊!萬般無奈之下,我只能長嘆一聲:“我真的不是學習機器!”
學習作文 篇3
這個學期我光榮地被評為了“三好學生”,還得到了三獨舞蹈比賽三等獎。老師對我的評價是:這個學期進步非常大。得到老師的肯定,我心里很高興,我覺得我能夠取得這么好的成績是和老師對我的教育、家長對我的支持、同學對我的幫助分不開的。
記得有一次,在學校教室做功課的時候,我有一道數學小題怎么也不會做,于是我就向坐在我身后的桂林同學請教,桂林耐心地告訴我如何解答,我連忙謝謝了桂林,桂林熱情地說:“這是我應該做的,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還有一次,在寫作業的時候,由于我的粗心大意,把眉毛的“眉”字下面的“目”字寫成了“日”字,一眼看上去是很難看出來的,可是這沒能逃出郭老師的火眼金睛。正是由于許多像郭老師這樣的園丁,在教學上對我們一絲不茍,我們才能取得進步。
我從三月份開始參加了三獨舞蹈比賽,每天下午五點都要進行訓練,因為爸爸、媽媽要上班,所以每天下午都是奶奶先到學校來接我,然后把我送到舞蹈學校,奶奶接著趕緊回去準備晚飯,再送過來給我吃,她自己都沒時間坐下來吃一餐完整的飯。在我比完三獨比賽以后才能有時間休息,為此她瘦了好幾斤,我心里特別感動。
看見貼在墻上的獎狀,我就想起爸爸對我說的話:榮譽、成績代表著過去,我們不能總是想著過去,我們必須向前看。為了將來我要更加努力。
學習作文 篇4
70 年前的教育,是“先念書、后讀書”的教育,是四兩撥千斤的教育——中學生花200 小時學英語,一年能讀林肯傳;今天的教育,是老師辛辛苦苦、滿頭大汗,“替學生學習”的教育,是千斤撥四兩的教育——中學生花4000 小時學英語,七年而不能讀安徒生。
那時候的老師,幾乎沒有人得咽炎;今天的老師,幾乎沒有人不得咽炎!
猶太人格言說:“學習就是重復。”
猶太法典《塔木德》說:“只要把一本書念100 遍,你就有能力讀懂世界上的任何一本書。”
猶太小孩在12 歲的時候,要都把相當于《三國演義》那么厚的《舊約全書》讀100 遍。《舊約全書》不僅僅是圣經,更是一部文學名著。
在中國,把三國那么厚的一部書讀100 遍的人很少,大概只有三人:一位是巴金,把《古文觀止》讀了100 遍;另一位是茅盾,把《紅樓夢》讀了100 遍;再一位是蘇步青,童年放牛時把鄰居家一部殘缺不全的《三國演義》讀了100 遍。
為什么把一本書讀100 遍,就能讀懂世界上的任何一本書?
念書,就是重復。
重復是人類語言的規律。
盡管英語單詞數量巨大,然而,1%的單詞構成99%的文字,99%的單詞構成英語1%的文字。1000 常用單詞的重復,構成任何一份報紙、書刊、試卷90%的文字;1000 個常用單詞最重要,掌握這1000 個單詞就掌握了英語90%的天下,這就是四兩撥千斤。20xx 個基礎單詞的重復構成任何一份報紙、書刊、試卷95%的文字。
20xx 個基礎單詞是鋪路石,念書就是把簡單的事情重復做,用鋪路石把羊腸小路鋪成高速公路。
蘇霍姆林斯基對念書與讀書有一段精彩的論述:判斷一個學生會不會學習,一是看他有沒有達到200 小時的朗讀積累,二是看他有沒有達到20xx 小時的閱讀積累。
七十年前的中學生,把印度人的英語課本當《三字經》念,念了100 遍,恰好是200 小時的朗讀積累;楊振寧、李政道等西南聯大的學生剛到美國時,讀200 本英語小說,200 本500 頁的書,恰好是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20xx 小時的閱讀積累,也是中國古人所說的“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學習作文 篇5
稻盛和夫被譽為日本“經營之圣”,是“日本經營四圣”中目前唯一健在的一位。他從27歲創辦“京瓷”、52歲創辦第二電信公司,一人創建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而且締造了京瓷40余年從未虧損的奇跡,帶領企業沖破了兩次石油危機、日元升值危機和日本泡沫經濟危機,深諳危機中的經營之道和企業經營的智慧哲學。他的經營理念和“六項精進”,樸實而易懂,是做企業、做人的真諦和所具備的基本素質。近日,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江衛在認真研讀了被譽為日本“經營之圣”的稻盛和夫的經營理念和“六項精進”之后,做出重要批示,要求礦區各單位、部門組織各級管理人員和廣大員工認真學習稻盛和夫的經營理念和“六項精進”。使之成為我們今后提高素質、凝聚力量、忠于企業、感恩社會、促進發展的必修課。我們田陳煤礦也于20xx年8月21日下發了田煤發(20xx)57號文《關于認真學習“六項精進”企業經營智慧哲學的實施意見》,我通過認真的學習和研讀,深刻認識到稻盛和夫的“六項精進”雖沒有華麗的語言、激情的口號、獵奇的理論,但卻閃耀著智慧的光芒,通俗之處顯深奧,樸實之中見真諦,對于提升企業素質、人的素質,催生兩方面的發展管用有效。當前,我礦正處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鞏固發展礦井經濟企穩向好局面、增強企業發展活力的關鍵時期。能否實現預期目的,促進企業不斷進步、持續上升,很重要的一條,要靠境界的提高、理念的提升、經營之道的把握和經營智慧的升華,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對企業發展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六項精進”的哲理內涵正是解決這個重大問題的鑰匙,能夠開啟智慧之門、打開悟性總開關,對于樹立新境界、制訂新思路、謀求新跨越,使企業永葆青春、立于不敗必定大有裨益。
那么,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稻盛和夫吧。稻盛和夫是日本戰后經濟奇跡的締造者,唯一在世的“經營之圣”,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創始人 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兒島,鹿兒島大學工學部畢業。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名京瓷Kyocera),52歲創辦第二電電(原名DDI,現名KDDI,目前在日本為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訊公司),這兩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進入世界500強,兩大事業皆以驚人的力道成長。在日本四大“經營之圣”(另三位分別是松下公司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創始人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創始人本田宗一郎)中,他是年齡最小(也是目前唯一在世的)而被尊為“圣”的。人們常說:經營戰略最重要,經營戰術不可少。其實,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不存在第二條通向成功之路。當人們常常爭論企業經營是戰略決定一切還是戰術或細節決定一切時,稻盛和夫卻斷言:“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世界上不存在更高明的經營訣竅。”他在年輕時就提出了“六項精進”,認為只要做好,就能搞好企業。不僅是企業經營,而且為了創建美好的人生,這“六項精進”也是必不可少的。稻盛和夫的所謂“六項精進”指的是:1。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2。要謙虛,不要驕傲;3。要每天反省;4。活著,就要感謝;5。積善行,思利他;6。忘卻感性的煩惱。在他看來,“六項精進”是搞好企業經營所必須的最基本條件,同時也是度過美好人生必須遵守的`最基本條件。如果人們能夠日復一日地持續實踐這“六項精進”,人生必將更加美好,美好的程度甚至超乎我們自己的能力和想象。稻盛先生說:“我自己的人生就是如此。”
我們為什么強調要“拼命工作”呢?因為自然界存在的前提,就是一切生命都在拼命求生存。大家知道,在夏天烈日炎炎之下,雜草會從柏油馬路的裂縫中發芽生長。如果一星期干熱不下雨,雜草就會干枯,就是在這樣既缺水又缺土的地方,雜草卻在發芽生長。在自然界中,即使是在這種嚴酷的環境下,只要有種子飄落,就會在那里發芽,長葉,進行光合作用,然后開花結果,結束它們短暫一生。即使是在石頭墻的縫隙之間,只要有一點兒土壤,雜草就會發芽、開花。我看過一個電視節目。在環境嚴酷、灼熱的沙漠里,一年也會下幾場雨。有些植物趁著這雨,很快發芽、長葉、開花、結果,然后枯萎,生命過程只有短短的幾周。它們在沙漠里頑強地生存,為了留下子孫,只要有一點雨水,它們就要開花結果,把種子留在地表,以待來年下雨時再次發芽。盡管生命短暫,只有幾周,它們照樣拼命地生存并留下子孫。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它們都在嚴酷的條件下頑強地生存。馬虎懶惰、不負責任的動植物并不存在。遵照自然界的規律,我們人類在地球上生存,也必須認認真真、竭盡全力地工作。
在學習中,我要做到坐下來、深進去,認真研讀,細心體會,搞好記錄,做到學有收獲。要按照全面學、專題學、聯系實際學、帶著問題學的步驟,解決好步步深化問題。全面學就是完整學好整個體系、總體把握豐厚內涵,原原本本、逐句逐字地通讀原文;專題學就是對六項內容分別列出專題,逐一學深學透、掌握精髓實質;聯系實際學就是聯系我們本單位、本崗位的工作實際和個人的思想實際,在對照分析、開闊思路、學以致用上下功夫;帶著問題學,就是接觸思想,查不足、找差距、提升認識、促進問題的解決。在學習中要圍繞貫徹批示精神,融會貫通、掌握運用“六項精進”,提高基本素質,確立討論題目,提出目的要求,營造出勤學善思、立說立行、見賢思齊、追求卓越的濃厚氛圍。在學習中要做到先學一步、深學一步、精學一步,把學習、研讀、感悟、思考結合起來,并努力把學習所獲反映到工作中來。在學習中要做到學有所用,學用結合,要立足實際,創造性地解決好“六項精進”學習同善始善終地搞好學習實踐活動、貫徹落實好下半年工作會議精神、搞好“六抓”、搞好“降耗提效”,搞好安全生產相結合,在學習中提升自己,在學習中謀求發展,為集團公司和我礦的發展建設再做新的、巨大的貢獻!
學習作文 篇6
學習是為了得到更多的知識,考上大學,找到好的工作,為社會做出一點貢獻。劉老師說得好,“學習能讓你生活充實,個人的學習修養,可以煥發人生的光彩,放飛無限的光芒。學習不僅是為了父母,不僅為了利益,更是為了讓你擁有精彩的人生。”可見,學習是多么重要,可是有的同學還是執迷不悟,把學習看成一種負擔,一種累贅,就是不為祖國,不為父母,不為親人,只是為了你自己有一個謀生的能力,也應該好好學習。
學習只是你自己的事情,學習的快樂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為了體現自身的價值,提高自己的素質,我每天都要讀書、學習;我一天不讀書,好像就沒有方向感,不知道想要的是什么。不要笑我,這是我真實的想法。學習,不僅僅是課本上的知識,它仿佛就是一個社會課堂。我每天在上學放學的路上,都要路過一個菜市場,它讓我體會到了世間百態,看到賣菜賣魚的菜農們,知道了我們桌上可口的飯菜都是他們辛辛苦苦種的;看到辛勤的清潔工,我知道了美麗的環境都是他們創造的……
我看到的越多,我的內心就越充實。如果我們從現在開始好好學習,那你的前途會是光明一片,假如有一天你取得了驚人的成績,你不要驚奇,這就是和你每天的學習換來的回報呀!人既然學習可以獲得快樂,我們為什么不可以快樂學習呢?
學習作文 篇7
孫云曉,男,1955年出生于山東青島,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少年兒童研究》雜志總編輯。1999年被國務院表彰為有突出貢獻的教育科學研究專家。1993年發表報告文學《夏令營中的較量》震撼全國,引發熱烈持久的教育大討論,推動了教育改革。他的一系列教育觀點影響重大,如“教育的秘訣是真愛”“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良好習慣是健康人生之基”“德育為何成了一壺燒不開的水”等。
《向孩子學習》一書,本書由61篇家人互動與成長的感人故事組成,每個小故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個故事中的小主人公,都讓我驚嘆,讓我看到了孩子的另外一面,而這一面,正是我在生活中忽視的,也正是我在教學活動中尚未體會到的。
《向孩子學習》一書中,有這樣一篇文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題目叫做:蛋筒冰淇淋。全文敘述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在一個炎熱的星期六下午,一位父親決定去鎮上買雪茄,一上車子,就發現兩個女兒已經象女皇般的坐好了,并異口同聲地宣布:“我們也要去。”到了鎮上,父親下了車,并告訴女兒,待在車里別走開,臨走前女兒請求道:“買一個蛋筒冰淇淋,好嗎?爸爸?”,那位父親沒加思考地脫口而出:“我沒有錢”。當那位父親拿了一盒雪茄回去的時候,幾乎已經把剛才兩個孩子的要求忘得干干凈凈,父親打開包裝著的雪茄,抽出一支,想點燃它,打了好幾下,沒打著,這時,小女兒細小卻無比傷感且直率的質問;“爸爸,你怎么有錢給自己買雪茄?就沒有錢給我們買冰淇淋?”這個問題讓那位父親慚愧而且無法回答,后悔、懊惱之情溢滿了整個心靈。那位父親鄭重的說道:“是我搞錯了。我實在是有錢買冰淇淋。要什么味的?”……當那位父親拿著2支冰淇淋回到車子上時,他吐掉了雪茄,因為此時雪茄的味道已經變的苦不堪言。自那以后,那位父親竟然奇跡般的戒掉了煙。在這個小故事里面,孩子一句無心的話,讓自己的父親的心靈受到了一次思想的洗禮,受到了一次心靈的震撼。孩子這句無心的話,充分體現了孩子純真的一面。完全沒有惡意,完全沒有想到會有什么后果,但正是這份純真讓給自己的父親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課,也正是這一份純真給我們讀者上了一堂有意義的人生之課。
讀完這篇小故事,我不禁自問:孩子的這份純真我還有嗎?模糊記得孩提時,也曾這么天真,也曾這么純真。簡單的思考問題,簡單的生活,簡單的用一顆純純的心來對待每一個人。孩提時的我們,就象一張白紙,一片空白,沒有受到任何的涂鴉,所以思考問題的方式,往往比較單純,往往想的比較簡單,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也一天天豐富起來,受到各方面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此時,思考的模式就變的復雜了,沒有那么單純,沒有那么簡單。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會想前想后,我們會顧左顧右,我們會考慮到問題周邊的任何一個小細節,我們會設想問題產生的后果,我們會……瞧瞧,解決一個問題,竟然需要這么多工序,有時顧多了往往會有事與愿違的結果。所以有時純真點,簡單點未償不是一件壞事。
現在的我們長大了,腦子復雜了,思維空間大了,但往往卻丟掉了寶貴的純真。還記得《國王的新衣》嗎?那些愚昧的大臣們,那些膽小的百姓們,明明知道國王什么都沒有穿,但是個個都不敢言,只有一個孩子喊著;“國王怎么什么都沒穿。”一個純真的孩子,導出了事實的真相,說出了大多數人不敢說的內心話,象這個孩子一樣的純真你還有嗎?
學習作文 篇8
在我五歲的時候,看見了哥哥跟他朋友在歡快的騎著單車,看得我好羨慕。于是我跟哥哥說:“我也想學騎車。”哥哥說:“騎單車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還要有膽量,不怕摔跤才行。”我不怕,于是我就跟哥哥學騎單車了。
剛開始要學的時候心跳得很快,很緊張。但是我沒放棄,我暗想著我一定要學會踩單車。哥哥先教我怎樣上單車。哥哥先給我做個示范:先把兩個腳放在車兩旁,然后抬起右腳踩在腳踏板上,一蹬,車子就開始走了。
但是叫我去踩的時候,才知道,之前覺得好簡單的事,真的踩起來卻那么難。剛開始車子總是會倒,害我摔倒了好多次。但是我沒放棄,一直在練。經過不知道多少次的失敗,才讓我抓到感覺。終于,我能踩動單車了。我好開心啊,一路踩著踩著,突然,我大哭大叫起來,原來我不知道該怎樣下車了,我一路尖叫著。這時,突然有一只有力的手抓住了我的車頭,一只手抓住了我的車尾,穩穩當當地把車停了下來。
我大哭著回頭一看,原來是爸爸,是他把車抓停下來了。爸爸摸著我的頭笑著對我說:“你好厲害哦,這么快就學會踩單車了。但是爸爸不放心,一直在后面跟著你。所以你一哭,我就知道你碰到困難了,就幫你停下車了。”
爸爸的安慰和表揚,讓我忘記了害怕,也讓我流著淚水笑了起來。爸爸說:“我陪著你練吧。”爸爸跟我說了踩單車的要點,然后就扶著單車一路小跑地陪著我踩單車。有了爸爸的陪伴,我就更加放心的踩單車了,因為我知道有爸爸在,我就不會有危險了。而爸爸有時會偷偷放手,讓我自己踩,但還是一直跟在后面。
經過大半天的練習,雖然有驚險,很累,但是,我終于掌握了踩單車的技巧了。從上車到踩車到剎車,還有停車。我都掌握得很好,看見爸爸笑了,我也笑了。終于我也可以像哥哥一樣,自由的跟周圍的小伙伴們騎來騎去了。
【【精選】學習作文錦集8篇】相關文章:
【精選】學習計劃作文錦集6篇05-02
【精選】學習快樂作文錦集8篇04-29
【精選】學習生活作文錦集5篇04-29
【精選】學習快樂作文錦集6篇04-27
【精選】學習快樂作文錦集7篇04-23
【精選】學習雷鋒作文錦集9篇04-23
【精選】學習快樂作文錦集10篇04-21
【精選】學習作文錦集六篇04-19
【精選】學習作文錦集5篇04-18
【精選】學習計劃作文錦集八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