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疫先鋒個人先進事跡材料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抗疫先鋒先進事跡材料(精選7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跡了吧,事跡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想擬事跡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抗疫先鋒先進事跡材料,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抗疫先鋒先進事跡材料 1
自2月2日接到通知后,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11名志愿者便前往濱江新區長林社區配合當地同志開始了他們的防疫抗疫工作。他們中有年逾50的“老革命”、也有剛剛入職的“小同志”;有年富力強的“大丈夫”、也有敢打敢闖的“巾幗英雄”。
2月3日,第一輪入戶調查和宣傳工作開始了。此時正值疫情高發期,家家門庭緊閉,叩門時要么半天無聲、要么大聲一句“搞么子的!”面對群眾的不理解,52歲的鐘濤不停地往返于門房和樓棟間,一遍遍地敲門、打電話,直到業主理解配合調查為止,一天下來衣衫已經不知道被汗水浸濕了幾次。陳瑞靜,一名年輕的“90后”,聽說一位同志因交通受阻無法參加時,便主動請纓承擔長林安置小區25戶近100人的入戶調查工作。該小區屬無人看管小區,人員混雜,沒有基礎數據,入戶難度大。陳瑞靜沒有半點怨言,耐著性子挨家挨戶敲門,逐一宣傳解釋。在她的努力下,長林安置小區是該社區中最早一批完成入戶調查任務的小區。
隨著疫情的發展,第二輪疫情防控大走訪大排查工作于2月8日啟動。這一輪的走訪排查將居民的健康狀況納入調查范圍,要求更高,內容更細,任務更重。為更好地完成調查任務,退伍老兵燕曉軍同志自掏腰包購買紅外線測溫計,冒著可能被感染的風險逐門逐戶地為居民測量體溫,他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深深地感動了每一位住戶。年強的小伙熊鑫負責洪森新世界61戶195人的摸排工作,是所有摸排任務量最重的',涉及到的外地返鄉人員也最多。為了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結果精準,他在完成入戶任務后,還需要認真核對體溫數據,反復確認摸排結果,經常到夜深了才回家。
2月9日,根據防控工作需要,全縣對住宅小區、家屬區實行更加嚴厲的“211”管制措施,憑臨時通行證出入。元宵節當天,為了不影響電信和發改局家屬區42戶住戶正常出入,志愿者陳鵬、王慧敏互相配合著,把剛剛到手的臨時通行證加班加點地送到每位住戶手上,直到6點半才在家人的催促中回到家中歡度元宵。
這些只是自然資源和規劃和規劃局志愿者們的工作瞬間,他們全身心地為濱江新區疫情防控工作奉獻自己心血。他們聚在一起,為了那共同的目標——“疫情早點結束,春暖花開的日子早點到來!”
抗疫先鋒先進事跡材料 2
周淑陽同學寒假返鄉期間報名成為了社區的一名志愿者。在社區內,她對出入的居民和車輛進行體溫測量記錄,對返鄉人員進行上門詢問登記,幫助社區做好疫情防控的工作。春節期間,她積極宣傳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禁止電動車入單元樓的通知,為社區居民普及消防安全知識,輔助社區居民過上一個安全祥和的幸福年。在她看來,寒假期間的志愿服務活動不僅為社會做出了貢獻,還有利于自身實現自身價值,疫情期間,大學生更應當義不容辭地為家鄉抗疫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奉獻青春力量,我義不容辭。”做好安全防護的黃思嶸同學隨居委會挨家挨戶宣傳病毒知識,貼宣傳標語,發病毒防護宣傳單,告誡居民盡量不要外出。她還在春節期間參與送春聯的暖心活動,為市民送去祝福和快樂。“在志愿服務過程中,我們不但自身能力得到了提升,精神和心靈也得到了滿足。志愿服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我們每個人都應當積極參與”黃同學這樣說道。
假期里,陳淼同學作為新城社區的志愿者服務活躍在幫扶群眾、奉獻社會的一線,用自己平凡的`行動溫暖著需要幫助的人。她參加了社區組織的溫暖鄰里志愿服務,年前參與了印刷版畫、寫對聯等活動,在活動的參與中,她深刻認識理解到了黨對于人民群眾的關心愛護,并感覺到自身的文化內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各奮愚公之愿,即可移山;共懷精衛之心,不難填海。”面對疫情,但黃學婷深知功薄蟬翼也好過無動于衷。因此她決定成為蘇州圖書館雛鷹志愿者的一份子,為抗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為期一周的志愿者活動中,她的主要任務是管理閱覽室。在學習了排架的相關知識后,她認真檢查每本書的編號并將其按序排放整齊,同時協助工作人員掃描、整理、擺放圖書資料,為讀者測量體溫,查看健康碼,維持圖書館的秩序。黃同學表示,希望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承擔起青年的責任,把小我融入大我當中,為社會做出一份貢獻。
抗疫先鋒先進事跡材料 3
王利明,男,36歲,舞鋼市朗誦協會會長,河南省演講與口才學會會員。在疫情期間,他組織帶領舞鋼市朗誦協會全體成員策劃組織了一系列活動。
一是用朗誦作品為防疫防控作宣傳。在線上推出了以“誦讀傳遞真情——用聲音溫暖一座城”為主題的抗擊疫情系列朗誦節目30余期,協會會員傾情誦讀舞鋼詩人創作的.原創作品,通過舞鋼朗誦公眾號、舞鋼融媒體中心云上舞鋼客戶端、舞鋼圖書館公眾號等平臺,推送舞鋼聲音,傳播舞鋼力量。提振了全市戰勝疫情的信心,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注入強大的正能量。
二是慰問防控一線人員。2020年2月18日,他自費購置音響、方便面等物資到棗林鎮政府、鐵爐王村、張卜莊村等值守卡點看望慰問棗林鎮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向堅守在這里的工作人員送上愛心。
抗疫先鋒先進事跡材料 4
葉校寧,女,31歲,中共舞鋼市委辦信息科工作人員,2020年2月抽調至舞鋼市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至今。葉校寧同志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一線卡點抗疫工作。服從組織安排,抽調到市聯防聯控指揮部辦公室綜合協調組,專門負責疫情聯防聯控戰報的編寫工作。每天十幾個小時的盯著手機、電腦,認真、仔細的整理材料,60多天來,從未休息過一天,以實際行動扛起“為人民群眾筑起疫情防控安全線”的使命擔當。至目前,已參與編寫戰報66期。
參與整理上報的信息受到平頂山市委書記的專門批示,多篇信息被平頂山市委辦采用下發。至今依然堅持在防控一線,按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要求,繼續從事著疫情防控工作,爭取把舞鋼市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更多的好做法推廣開來,實現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與當擔。
抗疫先鋒先進事跡材料 5
李晶瑩,女,30歲,舞鋼市衛健委醫政科科員。李晶瑩同志作為疫情防控醫療救治組的`一名成員,第一時間進入工作狀態,自1月24日農歷春節當天開始,迅速投入戰斗,從制定應急預案到抓具體落實,事無巨細均認真完成。
一是每天梳理匯總上報我市各醫療救治點發熱門診就診數量,認真仔細、從無遺漏,自1月24日起至今已累計上報將近3個月,從未間斷,確保了我市疫情防控相關信息數據下情上報。
二是迅速按照要求安排部署我市9個臨界執勤卡點,指導醫療組具體人員迅速進入工作狀態,按照工作流程開展工作任務,確保“外防輸入”在我市得到堅決貫徹落實。
三是按照上級要求,及時將關停和開放個體門診醫療機構的要求進行安排傳達,同時不間斷進行監督檢查,確保疫情期間就醫秩序穩定。
四是開展日常工作有條不紊,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確保醫師資格考試報名、醫患糾紛調解等相關工作正常開展。
抗疫先鋒先進事跡材料 6
張凱亮,男,40歲,平頂山藍天救援隊舞鋼分隊隊長,疫情期間他主動請纓帶隊到埡口街道疫情卡點值班,時常活躍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各個“戰場”。他參與疫情防控宣傳、入戶排查、向進出的人員耐心解釋防控知識,是他每天工作的一部分。同時,他每天扛著重重的消毒桶,對街道各個角落進行消殺,社區的每條道路都能見到他的身影。
他常說:“我是一名退伍軍人,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只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以前在部隊站崗是為了國家,現在站崗是為了群眾的健康安全,肩上的使命和責任是一樣的。保持軍人退伍不褪色的本質,我會竭盡全力貢獻自己的力量。”近日,學生開學之際,他還帶隊為舞鋼市一高,二高、王店中學等學校的教室,辦公樓,餐廳,衛生間,宿舍樓進行了全面消毒,為學生開學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和安全保障。
抗疫先鋒先進事跡材料 7
張俊磊,男,1987年9月出生,漢族人,2008年服役于中國人民解放軍,2018年從部隊轉業,成為舞鐵公司保衛部的一名職工,2013年加入舞鋼市義工聯合會,2015年注冊成為義工聯正式會員。我個人始終秉承“助人為樂,提升自我”的服務理念和“愛心獻社會,真情暖人心”的原則,積極投身青年志愿者活動中。
除了參加單位組織的志愿活動外,我還在植樹節給貧困戶捐贈樹苗、為無法上網課的'貧困生捐贈智能手機等。今年疫情期間,為響應團組織號召,積極投入舞鋼市疫情防控工作中,在寺坡九九山社區卡點,我每天早上第一個到崗,晚上最后一個回家,對社區進行全面消毒,幫助清掃社區生活垃圾,每天工作十三四個小時。雖然的妻子膽結石發作需進行手術治療我竟因防疫工作無法陪伴,但是我并不后悔,因為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在黨和國家需要的時候勇敢站出來,是我的責任和義務,我愿意做疫情面前人民的一道屏障。
【抗疫先鋒先進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抗疫先鋒先進事跡(精選7篇)09-10
抗疫先鋒個人先進事跡(精選22篇)08-30
抗疫先鋒的先進事跡(通用5篇)09-14
抗疫先鋒先進事跡(通用27篇)01-13
最美抗疫先鋒先進事跡(精選16篇)09-10
學校抗疫先鋒先進事跡(精選5篇)09-19
抗疫先進事跡材料11-15
抗疫先鋒個人先進事跡(通用6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