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疫情幼兒園復課準備方案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疫情幼兒園復課準備方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組織保障和制度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學校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全面領導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各崗位職責明確,任務到人。多校址辦學的中小學校,每校址必須指定明確的疫情防控工作責任和工作聯絡人。
2.加強聯防聯控。教育部門和學校加強與衛生健康部門、疾控機構、就近定點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溝通協調,配合屬地街道(鄉鎮)、社區(村)等有關部門積極開展聯防聯控,衛生健康部門加強專業指導和人員培訓,形成教育、衛生、學校、家庭與醫療機構、疾控機構“點對點”協作機制。
3.落實學校主體責任。學校應圍繞關鍵環節和重點措施,制訂專門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應急處置預案和工作制度,包括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晨午檢制度、因病缺勤追蹤登記制度、復課證明查驗制度、健康管理制度、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風消毒制度、環境衛生檢查制度和免疫預防接種查驗制度等。做好應急演練,與當地醫療衛生機構做好溝通銜接。
4.做好保障物資儲備。根據學校規模、學生及教職工數量,結合應急方案儲備足夠數量的疫情防控物資,包括消毒設備、消毒用品、口罩、手套、非接觸式溫度計、洗手液等。
5.校園內清潔消毒。開學前對學校環境和空調系統進行徹底清潔,并開展預防性消毒,教室、食堂、宿舍、圖書館等公共場所開窗通風。
二、人員管控要求
1.登記排查入校全體人員。提前掌握教職工(包括教師,以及食堂、保潔、保安等后勤服務人員)和學生健康狀況,建立健康狀況臺賬,做好健康觀察。要求所有師生員工做好入校前至少14天的自我健康監測和行蹤報告,并如實上報學校。對有發熱、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癥狀的人員,應督促其及時就醫,暫緩返校,嚴禁帶病上課、工作。
2.開展每日健康監測。加強對教職工和學生的晨午檢,住宿學生增加晚檢,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重點監測學生和教職工有無發熱、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癥狀,對因病缺勤的教職工和學生要密切跟蹤其就診結果和病情進展。有條件的學校可使用信息化手段進行報告、監測。
3.相關人員風險排查。建立學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的家庭成員及相關人員健康狀況和風險接觸信息報告制度,每日由家長向班主任報告。學生或共同生活人員出現發熱等可疑癥狀時,要及時、如實報告學校,并送醫就診。
4.加強巡查。學校應每日開展校門口、食堂、廁所、教室、宿舍等重點區域、重點崗位、重點環節的巡查,發現潛在風險并及時通報和督促整改。
5.控制校內人員密度。學校實行相對封閉的管理措施,錯時安排校內各班級作息,在入校離校、課間休息、用餐、如廁、進出宿舍等環節加強對學生的組織管理,人與人之間保持安全距離,所有可能引起人員排隊聚集的場所均設置1米線,引導學生不追逐打鬧、不握手、不擁抱。
6.嚴格控制聚集性活動。可通過錯峰開會、網絡視頻或提前錄制會議材料等方式召開學生會議,適當開展網絡教育課程或線上展示交流活動,確需開展現場活動的,需按規定向學校相關部門申請。
7.開展健康教育與技能培訓。將新冠肺炎及傳染病防控知識與技能等納入開學第一課內容,讓學生和教職工掌握相應知識和技能,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做好自我防護。通過微信、校園網、校訊通等多種途徑將相關知識技能信息推送給師生和家長,提高師生、家長對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意識和應對能力。
8.加強師生員工心理疏導。關注師生員工的心理狀況,通過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培訓,開設心理咨詢、公布心理求助熱線等方式給予適當心理援助。對未能及時開學的師生員工,更要做好心理疏導。
9.加強家校聯動。提醒家長加強自我防護,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動,做好親子溝通。學生在校外出現發熱等可疑癥狀,家長要及時、如實報告學校,并送醫就診。在學校正式通知返校前,不得提前返校,安心居家,做好線上教學或學習、返校前物資準備。
10.勤洗手。隨時保持手衛生,餐前、便前便后、接觸垃圾后、外出歸來、使用體育器材、電腦等公用物品后、接觸動物后、觸摸眼睛等“易感”部位前、接觸可疑污染物品后,均要洗手。采用正確洗手方法用流動水和洗手液(肥皂)洗手,也可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11.科學佩戴口罩。學生應隨身備用符合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標準或相當防護級別的口罩;低風險地區校園內學生不需佩戴口罩。口罩佩戴應遵循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原則。
12.加強近視防控。疫情期間,學生戶外活動減少,電子產品使用過多,增加近視發生和進展的風險,師生家長要引導學生注意做好近視的防控。適當科學運動,平衡營養膳食,安排好作息,提高機體免疫力。
13.途中防護要求。上、下學途中要堅持家庭、學校“兩點一線”,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動。最好采取步行、自行車、私家車方式上下學,乘坐公共交通或校車時應注意個人防護,不與他人交談,與他人保持合理間距,途中盡量避免用手觸摸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物品。上學到校或下學到家應及時洗手。
14.對住校生要求。在疫情防控期間不得出校,如必須出校,須嚴格履行請假程序,并告知家長,規劃出行路線和出行方式。外出時,按相關規定做好個人防護和手衛生。
15.注意工作人員防護。老師授課時不需戴口罩,校門值守人員、清潔人員及食堂工作人員等應當佩戴口罩。食堂工作人員應穿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潔和定期洗滌、消毒。妥善保管消毒劑,標識明確,避免誤食或灼傷。清潔消毒人員在配制和使用化學消毒劑時,應做好個人防護。
16.鼓勵具備條件的中小學校教職工開學前自愿接受核酸檢測。
三、重點區域防控要求
1.校園門口。實行校園相對封閉式管理,全面梳理所有進校通道,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校,師生進校門一律核驗身份和檢測體溫。通過實行錯時上下學、劃定1米等候線等方式,避免人員聚集。校園封閉管理要做到專人負責、區域劃分合理、人員登記排查記錄齊全。
2.臨時等候區。在校門口就近設置臨時等候區,入校排查時若出現發熱等可疑癥狀,應由專人帶至臨時等候區,復測體溫,及時聯系家長,做好基礎防護后,按規定流程送發熱門診。定期常規消毒,若有可疑病例或發熱人員進入,需在專業部門指導下進行消毒處理。
3.教室。有條件的學校應保證學生一人一桌,每名學生前后左右間距保持1米,對學生人數較多的班級可分班教學或錯時上學,調整教學時間和學生行進路線,避免人員聚集,做到學習、生活空間相對固定,接觸人員清楚。
4.食堂。實行學生錯峰就餐,開餐前半小時完成就餐區域桌椅、地面及空氣消毒,并通風換氣,就餐排隊時與他人保持1米距離,應遵循分時、錯峰、單向就餐的原則,避免扎堆就餐、面對面就餐,避免交談。餐前餐后必須洗手。加強餐(飲)具的清潔消毒,重復使用的餐(飲)具應當“一人一用一消毒”,就餐人員要做好餐余垃圾的清理、分類和投放。做好食品留樣,專人管理,嚴格執行消毒時間、程序,制定就餐、消毒等管理臺賬。
5.飲用水設備與洗手設施。飲水設施應每天進行必要的清潔工作,每天對出水龍頭至少消毒一次。要確保操場、廁所、食堂、宿舍等場所或附近洗手設施運行正常,原則上中小學校每40-45人設一個洗手盆或0.6m長盥洗槽,并備有足夠數量的洗手液、肥皂等,也可配備速干手消毒劑或感應式手消毒設施。
6.學生及教職工宿舍。寄宿制學校學生宿舍不應設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每個宿舍居住人數原則上不超過6人,人均宿舍面積不少于3平方米;學生宿舍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設置通風設施。加強對教職工和學生宿舍的清潔通風,一般每天開窗通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每天對宿舍地面、墻壁、門把手、床具、課桌椅等物體表面進行預防性消毒,消毒后要保持宿舍內外的環境衛生保潔,每天專人巡查清掃并進行登記。寄宿制學校應建立學生宿舍專人負責制,嚴格學生宿舍樓門管理,實行憑證出入和體溫排查。
7.廁所。學校廁所由專人管理,設置符合標準的便器。落實廁所保潔措施,保持空氣流通,及時清洗地面,做好包括水龍頭、門把手等重點部位的消毒,增加沖洗和消毒頻率。廁所的洗手設施應完備,宜配洗手液,有條件的使用感應式水龍頭、擦手紙或干手機。
四、環境衛生要求
1.開展校園環境整治。對學校進行徹底清潔,加強校園內教室、食堂、宿舍等學生重要聚集場所和洗手間、洗漱間的保潔和消毒,徹底清理衛生死角。認真做好學校室內外的環境衛生。正常情況下,以清潔為主,日常預防性消毒為輔。
2.加強通風換氣。各類學習、工作、生活場所要加強通風換氣,每次通風時間不少于30分鐘,每日不少于3次。除特殊天氣情況外,教室、辦公室應保持全天開窗通風。如使用空調,應當保證空調系統供風安全,保證充足的新風輸入,所有排風直接排到室外。
3.做好清潔消毒。加強物體表面清潔消毒。應當保持教室、宿舍、圖書館、學生實驗室、體育活動場所、餐廳等場所環境衛生整潔,每日定期消毒并記錄。對門把手、課桌椅、講臺、電腦鍵盤、鼠標、水龍頭、樓梯扶手、宿舍床圍欄、室內健身器材、電梯間按鈕等高頻接觸表面,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劑進行噴灑或擦拭,也可采用消毒濕巾進行擦拭。應當加強學校食堂、浴室及宿舍等重點場所地面的清潔,定期消毒并記錄。可使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4.加強垃圾分類管理。校園垃圾做到日產日清,分類收集并及時清運各類垃圾。日常使用廢棄口罩按生活垃圾處理。做好垃圾盛裝容器的清潔和消毒工作,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定期對其進行消毒處理。
五、出現疑似感染癥狀應急處置
1.教職工或學生每日入校前如出現發熱、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癥狀,應及時向學校報告,采取居家觀察或就醫排查等措施。
2.教職工或學生中如出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學校應立即啟動應急處置機制,在專業機構指導下采取相應疫情防控處置措施,并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密切接觸者的排查管理。對共同生活、學習的一般接觸者要及時進行風險告知,如出現發熱、干咳等癥狀時要及時就醫。
3.在校期間,教職工或學生如出現發熱、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癥狀,應當立即上報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時間采取隔離,嚴格按照“點對點”協作機制有關規定及時去定點醫院就醫。盡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醫院,并全程佩戴口罩。
4.學校要安排專人負責與接受隔離的教職工或學生家長進行聯系溝通,掌握其健康狀況。教職工和學生病愈后,返校要查驗復課證明。
六、境外師生返校要求
1.境外師生未接到學校通知一律不返校,新生不報到。
2.境外師生返校前確保身體狀況良好,返校途中做好個人防護和自我健康監測。
3.入境后嚴格執行當地規定進行核酸檢測和隔離醫學觀察,每日健康監測并填報健康卡,解除隔離后且身體健康方可返校學習和工作。
拓展:小學疫情開學復課教學方案
教育行政及教研層面
1.以縣為主,做好學科教學銜接方案。加強監督,及時了解學校線上教學動態和進度,指導學校做好線下與線上教學工作銜接。
2.建立線上學習資源庫,方便教師查找已學內容,學生能隨時回看,自主學習,查漏補缺。
3.掌握學校開學教學銜接狀況,發現典型,為其他學校提供借鑒。組織線下與線上混合教學模式研討,將線上教學作為線下教學的有益補充。
學校管理層面
4.根據學校問卷星調查、學生作業狀況、參與率、學生座談等,全面了解本校學生線上學習情況,了解學情,制定學校線下與線上教學銜接方案。
5.制訂并優化學校教學計劃和學科教學計劃及課程安排表,合理安排教學進度,防止因趕教學進度加重學生課業負擔。
6.全員掌握,針對學情做好集體補學和個體補學計劃。摸清未參與線上學習的學生對象與人數,制訂切實可行的補學方案。“線上教學”期間已經完成的作業(如課堂作業本),不能要求學生重新做一次。
7.開學前,把“線下與線上教學銜接”作為校本教研的重心,認真制訂學校開學后的教學銜接計劃。指導教師要結合線上作業反饋和在線答疑情況,做好統計分析,做到線上與線下教學銜接“一學科一方案”。
8.利用平臺數據、調查問卷、訪談交流、各學科任課教師反饋的作業等數據表揚“居家學習”優秀學生。對全體學生進行一次視力檢查,提出針對性的視力保護措施。
教師教學層面
9.加強班級管理,各學科任課教師形成合力,充分結合疫情的課程資源,上好開學第一課,做好始業教育。
10.把握教學節奏,開學后不可因學習周期短、學習任務重就急于進行新課教學。要加強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養成,讓學生盡快從居家學習轉換到正常的校園學習狀態,以最佳狀態進入線下學習。
11.各學科要梳理線上教學內容,結合班級實際精準分析學情,對學生在線學習質量進行診斷性評估(不能簡單窄化為紙筆測試的手段)。結合作業情況發現問題,調整教學內容,重新制訂學科學期教學計劃。不主張開學后,各學科任教教師對線上教學內容進行重講。
12.制訂針對性的學科補學計劃,對學生學習上的共性問題,要專題備課,實行集體補學。對學生個別問題,鼓勵學生通過回看線上教學視頻,自主復習、針對性練習等辦法進行解決。個別學生要實行一對一的個別化輔導工作。
學生和家長層面
13.開學前,孩子要在家長的指導下,按照正常復學后的作息時間管理自己的居家生活,整理線上學習情況。
14.開學后,家長要嚴格控制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防止孩子對電子產品形成依賴,保護孩子的視力。
15.家長要積極與班主任、任課教師取得聯系,反饋孩子居家學生生活狀況,合力做好孩子開學后學習與生活的適應。
初中線上線下教學銜接建議
教研層面
1.通過課堂檢測、問卷調查及訪談等及時了解本縣區線上教學的效果和存在的問題,結合線上教學進度,指導本學科教師做好線下線上教學的銜接工作,包括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的銜接等。
2.建立線上學習資源庫,并對其進行精選,形成線上教學精品資料庫,并提供給本學科教師使用,以便學生結合實際選擇性回看,以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查漏補缺,溫故知新。
3.提煉線上教學、線上教研的工作經驗,并將這些經驗與本縣區教師分享。在線下教學的起始階段,引導本縣區教師有選擇地使用這些工作經驗,以便教師、學生能從線上教學順利地過渡到線下教學。
學校管理層面
4.對本校的線上教學情況開展多種形式的調查,以準確把握線上教學的目標達成情況,及時了解線上教學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問題解決策略,幫助師生解決問題,鞏固和提升線上教學效果。
5.結合各學科線上教學的進度和各單元的教學效果,調整線下教學計劃,做好線下教學計劃與線上教學計劃的有效銜接,線下教學內容、方法與線上教學的銜接。
6.做好九年級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消除對中考復習的焦慮。加強對九年級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在不過度增加學生學習負擔的前提下,提升教學效果。
7.針對學情做好集體補學和個體補學計劃。準確了解未參與線上學習的學生情況,并制訂切實可行的補學方案。準確了解線上學習效果不佳的學生情況,采取適當的補助措施。
【疫情幼兒園復課準備方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疫情復課方案05-27
疫情幼兒園復課方案12-15
疫情期間復課方案03-22
小學疫情復課方案03-23
學校疫情復課方案12-11
幼兒園疫情期間復課方案03-21
幼兒園疫情復學復課方案03-21
幼兒園疫情過后復課方案12-10
疫情期間幼兒園復課方案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