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挺立呻吟高潮av全片,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性欧美极品v,A片高潮抽搐揉捏奶头视频

幼兒園大班教研組長學期計劃

時間:2022-11-02 16:18:57 學期計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教研組長學期計劃(精選7篇)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該為接下來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什么樣的計劃才是好的計劃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研組長學期計劃(精選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研組長學期計劃(精選7篇)

  幼兒園大班教研組長學期計劃1

  總目標:

  全面穩步提高全年級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在統一部分教學基礎上突出各班特色,以培養幼兒學習興趣為基礎,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幼兒入小學做好準備。

  具體計劃:

  一、 牢固樹立安全意識,持之以恒地抓好幼兒常規習慣培養。

  由于本屆大班幼兒人數多,各班應以安全為首要任務,一期來教保人員應統一思想、統一做法,持之以恒地堅持抓好幼兒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的培養。

  二、 全面抓好各班各項教育教學活動。

  1、 積極響應幼兒園“五個統一”,特別是統一數學、語言、音樂三個領域的部分教材,鼓勵各班團結一致,資源共享,努力在共性中求特色。

  2、 每班預定培訓一名舞蹈教師,爭取在一期內全面提高全年級幼兒舞蹈水平。

  3、 加大表演游戲力度,并結合“迎新年元旦慶祝會”進行每班童話劇表演比賽。

  4、 積極邀請專職體育教師趙欣老師共同探討大班幼兒體育活動的有效開展與指導。

  5、 計算與舞蹈課研討,每名教師申報一個活動并邀請幼兒園教研老師做工作指導。

  6、 走進社區,與社區居委會取得聯系,通過有意義的活動擴大幼兒園在社區中的影響。

  7、 每班劃分一個公共區,定期進行公共衛生大掃除,培養幼兒動手能力及服務意識。

  三、 家長工作。

  1、 白托班教師應經常全面性地與家長交流幼兒情況,對因故沒來園的幼兒及時電話與上門家訪。

  2、 全托班制定幼兒夜間睡眠情況表,每周張貼出來,并發放家園聯系冊,讓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在園狀況。

  3、 按時召開家長會與家長開放日,調動家長的教育潛能。

  幼兒園大班教研組長學期計劃2

  一、情況分析

  我們大班教研組共有教師4名,其中高級教師2名,一級教師2名,其中一名新入園教師。上學期我們教研組開展了在運動中如何體現師幼互動及生生互動的問題研究。通過研究我們感到材料提供的多樣性,活動過程的游戲性,是促進師幼互動,生生互動的有效途徑。

  實施二期課改以來,通過我們教研組對《指南》與《綱要》的不斷學習,教師對于活動中的預設與生成有了一定的理解。我們認識到:幼兒的興趣點隨著教師為其提供的內容及客觀環境所受的刺激而生成與轉換。那么如何更好的預設課程,如何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系,如何對幼兒的興趣點進行價值判斷等等問題成為我們新的困惑,并急待解決。《指南》中指出:“教師的預設與幼兒的生成是幼兒園課程形式的主要方式,在幼兒園實際的教育活動中,應該加強預設與生成的相互滲透,有機結合!辫b于以上問題及理論知道,我們大班教研組將從學習活動入手,探討如何提高幾高教師預設活動的能力。另外,結合我園科研課題與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我們級組還制定了主題活動中的趣味手工活動的實踐研究這一子課題。

  二、教研目標

  1、加強教師預設與幼兒生成的問題研究,提高教師在學習活動中的預設及為幼兒留有生成空間的能力。

  2、研究探討主題活動中的幼兒趣味手工活動,提高教師的綜合教育能力。

  三、具體措施

  1、加強理論學習,建立教研組資料庫。

  圍繞課題研究,進行相關理論學習,鼓勵教師通過各種途徑收集相關資料,資源共享。

  2、開展“三課兩反思”的實踐研究。

  每月開展一次三課兩反思的實踐活動,針對同一內容,由同一教師或不同教師進行多次實踐研究的活動。在活動中通過比較不同的教學策略,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研討教學中的困惑,存在的問題及目標的價值取向等,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3、同伴互助,經驗分享

  加強同伴互助協作,相互溝通交流,分享成功經驗。

  4、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

  把工作當作一種學習,通過不斷的學習新知識,新理念提高工作能力,同時樹立終身學習觀,把不斷的學習看作工作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四、體內容與時間安排

  時間

  組織形式

  內容與要求

  責任人

  調整

  第2周

  9月6日

  —10日

  參與式

  討論

  1、本教研組教研計劃,你的'意見與建議。

  2、自學文章《學習活動教材選擇的幾點思考》上海托幼03年9月

  思考:學習活動中你如何選材

  第4周

  9月20日

  —24日

  實踐活動

  研討重點:學習活動中教師是如何選材,如何預設活動的。

  第8周

  10月18日

  —22日

  學習研討

  1、自學文章《在新教材中如何處理‘目標與過程’的關系》走進新教材第72頁2、思考并討論:學習活動中如何處理目標與過程的關系。

  第10周

  11月1日—5日

  實踐活動

  主題活動中的幼兒趣味手工活動(1)

  第12周

  11月15日—19日

  參與式討論

  1、自學文章《關于“預設”與“生成”融合之我見》走進新教材第100頁

  2、研討:結合個人實例談談預設與生成如何有機結合。

  第14周

  11月29日—12月3日

  實踐活動

  研討重點:預設活動中的教師的問題是否給幼兒留有生成的空間

  20xx年大班教研組教研計劃第16周

  12月13日—17日

  實踐活動

  主題活動中的幼兒趣味手工活動(1)

  第18周

  12月27日—31日

  參與式

  討論

  1、自學文章《在反思中成長》上海托幼03年12月刊

  2、交流:本學期教研活動后的反思

  第20周

  1月10日—14日

  小結

  整理反思筆記,集體討論在教研活動中生成的新問題,為下學期確立教研課題做準備,圍繞專題研究進行小結

  幼兒園大班教研組長學期計劃3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大班教研組工作繼續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依據,以幼兒園學期工作計劃為重點,圍繞“主題活動”內容,開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動和研究。加強學習和研究,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轉變教育行為,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規范教研組活動,提高教師教育教學集體備課、反思能力。我們本著以幼兒發展為本,積極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空間,使幼兒在良好的環境中增進體驗,愉悅情感,發展能力,結合我們大班幼兒的心理特點和實際發展水平,同時把努力提高年級組內教師業務水平和專業技能是我們這學期的目標。

  二、教研目標

  1、開展課程的深入探討,能對本班的實際情況制定課程計劃。

  2、提高教師在學習活動中關注幼兒生成,捕捉教育契機,有效回應幼兒生成活動的能力。

  3、研究探討主題活動中的特色活動(如閱讀、數學、美術),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綜合教育能力。

  4、深入開展課程改革,開展各種教科研活動,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5、開展家園合作研究,促進家園的更好配合。

  三、情況分析

  1、班況分析

  本組共2個班,2個班的孩子年齡在5歲左右。為了讓孩子們有好的學習環境和教育,首先就要制定一個好的計劃,引導教師共同來鉆研、學習與探討,在增強教師教育水平的同時,也給予了孩子好的發展,讓他們更好、更快的適應幼兒園,學到各種能力。

  2、教師分析

  我們教研小組共4位老師組成,其中二位教師是工作不滿三年的教師,還有一位是剛轉崗的教師,組內以中青年教師為主,中年教師工作敬業,經驗豐富,有一些骨干教師在組內而且在園內也起著引領作用;青年教師工作積極熱情、有沖勁,善于接受新信息、新事物。為更好的幫助新教師快速成長,熟悉幼兒園業務,每周二政治學習、周三午進行小組集體備課,通過“沙龍活動、集體備課、一課多研、聽課日、專題展示活動”等組織形式,為教師搭建對話、交流的平臺,提高教育質量。在活動中,每個人都將自己的困惑拿出來,在相互交流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通過專業切磋、協調、合作,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

  四、具體措施

  1、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以提高教研質量

  我們的'教師理論和業務水平參差不齊,根據每個教師的最近發展區,我們教研活動將采取豐富的形式,使每位教師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了不同的程度的提高。

  2、采用多種形式方法,促進教師教研能力的提高。

  通過“集體備課、課后反思”作為教育管理手段,為教師搭建對話、交流的平臺,提高教育質量。在活動中,每個人都將自己的困惑拿出來,在相互交流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通過專業切磋、協調、合作,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

  3、注重教學反思

  一個優秀的幼兒教師必定是一個研究型、反思性的實踐者。為了切實提高教師的實際教學能力,我們在學習新理論、新觀念的同時,要加強對自我教學實踐的反思。認真完成課后反思記錄,從中提高發現、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5、加強家園聯系,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為幼兒進入小學打好堅實的基礎。充分利用幼兒園為我們提供的現代化學習設施,精心制作好操作性強的班級網站,讓我們和家長、社會得到溝通。在理解的基礎上得到支持,從而得到相互學習的機會。讓大家分享教育活動中的所思、所想、所樂,或是困惑,讓大家共同分享,共同出謀劃策,從而共同提高。

  結合大班的實際,以“幼小銜接”為主線,將幼兒期的全語言閱讀、數學等領域和主題探究活動有益的融會貫通,形成本園本年級本班級的特色。提倡資源共享、資源互補、加強班級之間的聯系與合作,盡快推廣各班的成功經驗。明確分工與合作,組織好年級組的大型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研組長學期計劃4

  一、現狀分析

  大班教研組有兩個平行班的老師組成,現有教師4名,都是從中班直接升入大班。在沒有人員調動的情況下,我們在互相合作上都有了一定的默契。上學期我們按計劃完成了各項教學任務,幼兒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較好的培養,教師們的教學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隨著社會的發展,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顯然教師再固守原有知識已遠遠不能滿足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們應加強學習,及時轉變觀念,以先進的教育理念武裝教育頭腦,以科學的教育方式組織學習,以飽滿的.教育熱情對待孩子。

  二、教研目標

  1.加強教學研究,努力尋找教材與園本課程的結合點。

  2.對教師進行多方位培養,加強本組教師的教育教學基本功的培訓與提高,不斷提高水平。

  3.圍繞大班教學重點,通過各種形式和內容的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和常規習慣,提高任務意識和責任意識,為走進小學奠定基礎。

  三、具體措施

  1.多翻閱一些早期教育類雜志,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不斷吸收新信息,加強對園本課程的研究。

  2.充分發揮集體備課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促進教師間的互研互學,強化教研教改的意識,鼓勵教師勤于探索、著力創新,爭取在教學改革的領域中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大好局面。

  3.適時開展各種評比活動,如心得評比、環境創設評比、區域活動評比、基本功評比等,激發教師教育熱情,努力營造園內良好的教育氛圍。

  4.做好課程的前審議和后審議工作,克服課程實施的隨意性。

  5.為了立足課堂教學研究,提高教學有效性,積極參加園內評優課活動,促進教師間的互研互學,強化教研教改的意識,在大家暢所欲言、共同討論中尋求最佳的教育途徑,從而使大家有一個互相學習的機會。

  6.開展班級交流活動,要求教師認真制定好各類計劃并進行交流,幫助教師開拓思路,多創新、多思考,提高教師保教工作水平。

  7.做好幼小銜接工作,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知識,適時適宜地為幼兒創設環境,給幼兒大膽表述自己內心的想法的機會,為他們入小學做好良好的準備。

  本學期,我們大班組將繼續認真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圍繞園內教育教學計劃,不斷提升本班組教師的教育理念及課堂駕馭能力,為開展園本教研打下深入而扎實地基礎,以優質的服務得到社會與家長的認可。

  幼兒園大班教研組長學期計劃5

  一、現狀分析:

  本學期我們大班教研組的教師隊伍沒有任何變動,仍是七個班級,14人參加教研活動。經過上一學期我們對幼兒自理能力有針對性的培養,孩子們通過學習在自理能力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大部分幼兒可以正確的區分左右,并可以糾正出現錯誤的幼兒,挑食的現象也有所改善,衛生習慣保持良好,可以主動洗手、并能夠主動幫教師整理衛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對于時鐘的認識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個別幼兒都可以正確說出鐘表上的時間。成績有,問題同時也是存在的:比如對牙齒和身體各器官如何進行保護、個別幼兒有不愛吃的菜扔到地上的現象、物品整理擺放沒有順序、不會自己系鞋帶等等,這些現象還是存在的,針對這一系列的問題特制訂本學期教研計劃如下:

  二、教研目標:

  1、認真貫徹落實《綱要》精神,切實加強理論學習,改變教育觀念,提高教師書寫教育隨筆的能力。

  2、通過觀察幼兒對自理能力目標的完成情況,對園內制定的自理能力培養目標進行驗證、刪減或添加。

  3、與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4、探討適合大班幼兒心理和生理發展特點的教育方法,形成優秀的教育隨筆。

  三、具體措施:

  1、每次教研活動定時、定點,活動前有計劃,活動中有記錄,活動后有反思。

  2、調查、分析家長的教育撫養態度和幼兒的自理能力的現狀,做好資料的積累分析、研究工作。

  3、開展競賽活動、游戲活動及教育教學活動,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根據幼兒的實際水平因材施教,強調個別教育,分類指導。

  4、提倡資源共享、資源互補、加強班級之間的聯系與合作,盡快推廣各班的成功經驗。

  20xx新學期幼兒園大班教研組計劃相關文章:

  5、加強家園聯系,鞏固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成果。

  (1)對于幼兒在園的表現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增進家園間的聯系,使家長工作落到實處。要使少數溺愛孩子的家長漸漸意識到孩子將要上小學,能夠逐步放手讓孩子參于幼兒園的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利用家長會及各種渠道向家長介紹近期的工作重點是以幼小銜接為主,我們的一切培養目標都是為孩子能夠順利進入小學為目的,使家長接受我們的自理能力培養計劃。另外活動過程可以形成照片,在家長會上請家長觀看,這樣更有利于家長了解我們的工作,也可及時對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鞏固練習,持之以恒,孩子們的自理能力自然能夠收獲實效。

  6、每月上交優秀的教育隨筆或教案,供大家交流。

  四、主要活動安排:

  3月份

  1、公布教研計劃,對計劃內容安排進行討論。

  2、對教研活動提出具體的要求。

  3、了解各班幼兒自理能力的實際水平,討論培養目標,并進行添加或刪減。

  4、布置下周工作重點。

  5、利用結束前五分鐘討論親子運動會項目。

  4月份

  1、針對3月份布置的周工作重點進行發言,發現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實施到實際工作中后記錄結果。

  2、討論如何指導幼兒系鞋帶、解鞋帶。

  3、學習《藍天幼兒養成教育手冊》中的文章。

  4、指導幼兒整理床鋪,并學會掃床。

  5、討論如何糾正幼兒不良的進餐習慣。

  1、討論自理能力比賽項目和規則。

  5月份

  1、如何指導幼兒洗頭、洗澡。

  2、討論如何指導幼兒整理書包,教師進行經驗交流。

  3、指導幼兒學會掃地。

  4、學習相關文章。

  5、利用結束前五分鐘討論拍球比賽的項目,并制定詳細的規則。

  6月份

  1、指導幼兒學會自己剪指甲,洗澡后自己擦身。

  2、收集資料,相互溝通、學習。

  3、進行教研總結,寫教研心得。

  4、利用結束前五分鐘,計劃、組織幼兒“畢業活動月”的活動,組織幼兒到小學參觀、學習。

  五、成果預想:

  1、通過教研活動,使全體幼兒在原有自理能力的基礎上都能得到提高,家長也能從根本上改變陳舊觀念,不要總以幼兒為中心,事事替孩子包辦代替,使孩子能得到真正的提高,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并能養成主動幫助別人的好習慣。

  2、教師的寫作水平都有所提高,收集優秀教案和隨筆若干,不要求語言的華麗,寫出真實感受就可以。

  幼兒園大班教研組長學期計劃6

  一、指導思想:

  在這繁忙卻也充滿著純真、快樂的工作即將展開之際,本學期,我們中大班組教研工作以園務工作計劃、幼兒園業務計劃為依據,圍繞“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的服務宗旨,在不斷地學習和教育實踐中提高自身素質,提高各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提高教師的教科研水平;及保教質量等,努力實現以幼兒發展為本、以教師發展為本的教育宗旨。提高全組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二、教研現狀分析:

  今年中大班教研組一共有正式成員7名,其中機動成員1名。教研組都是在一起工作過的好伙伴、好同事。組內都是年輕的教師,朝氣蓬勃、充滿活力,同樣,我們中大班組有一種積極向上、團結互助的風貌,漸漸我們學會了相互間經驗的交流,在探討和建議中,不斷碰撞和提高。這兩個學期以來,我們教研組在環境、主題布置方面都非常認真,有自己的創想,也在不斷探索著區域活動的創設和開展。這個學期重點圍繞《指南》中的五大領域開展的課前活動的準備、活動的組織、活動的反思等方面進行交流和分析,結合《指南》的反復研讀,規范一日工作,提高保教質量。

  三、教研目標:

  1、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育實踐能力。

  2、加強教研組建設,為教師構筑團隊學習、實踐反思、同伴互助、交流展示的平臺,努力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促各層面教師的專業成長。

  3、開展豐富多采的主題和根據主題創設的區域游戲活動,創造幼兒之間、教師之間的交流機會,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

  4、積極配合領導,開展各項爭創活動,提升幼兒園的聲譽的同時它提升教師的自身素質。

  四、工作要點及措施: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理論水平

  (1)及時完成每月的業務資料,認真思考教學活動中的各個環節,根據各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指定不同的活動目標,認真備課,熟悉教案,提前做好教具、課前的準備,來提高課堂效率。

  (2)閱讀幼教文章

  每次教研活動前讀一段或一篇幼教文章,一方面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和觀點,另一方面學習一線教師的方式和方法。通過這樣的方式學以致用,把所學理論與自己教學實踐相結合,努力提高全體教師教育理論水平,并為自己寫論文、寫課題打下基礎。

  (3)開展技能培訓,扎實教學基本功、

  教師積極參與園本培訓,勤于基本功練習,教師之間取長補短。平時多練琴,多畫畫、多做區域材料。

  (4)積極開展每周一次的年級組研訓活動,激發每一位教師的參與意識,做到人到、心到,實現人人開口、開竅,形成熱烈、濃厚的教研氛圍。

  (二)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方面

  (1)為了逐步完善教學常規制度,努力提高保教質量。進一步加強班級教育教學及一日生活組織的常規管理,做到活而不亂。以游戲為主要活動,確保幼兒每天戶外及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兩小時,室內自由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并創建好班級的區域,引領幼兒在區域中自主活動。教師要詳實做好“班級交接班記錄”、“班務月小結”等工作,以不斷提升班級管理成效,力爭班級管理創特色。

  (2)創設班級環境,完善區域和主題墻飾;豐富區域、確保每周兩次區域活動的有效開展。每個班創設區域不少于6個,可以是常規區域內容,也可以結合主題開設主題區域,教師要充分利用現有教、玩具豐富區域材料,也可適當自制耐用材料,以提高區域活動的有效性。區域活動時,教師要投入于幼兒的活動,切實關注幼兒活動情況,當發現問題時,要仔細觀察并尋找對策解決,同時結合觀察和指導情況填寫區域活動表。

  (3)積極開展活動。認真做好集體備課工作,活動前、活動后教研組成員積極參與,共同探討,互相交流,對活動提出建設性意見,爭取使每位老師都上好自己的集體公共課。

  (三)注重教學反思

  一個優秀的幼兒教師必定是一個研究型、反思性的實踐者。為了切實提高教師的`實際教學能力,我們在學習新理論、新觀念的同時,要加強對自我教學實踐的反思。認真完成課后反思記錄,從中提高發現、分析、

  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平時,如有自己年級組老師參加外出聽課的機會,在教研活動時,請外出聽課的老師談談聽課后感或反思課堂教學,并與組內人員共同分享。

  (四)時刻牢記“安全第一”

  各班老師利用晨間活動,每周對班里孩子進行晨間談話,包括交通安全、班級安全、游戲中的安全等,從而進行安全教育。也可利用業余時間或午飯后時間,可觀看一些有意義的片子,如好習慣的養成、孝敬教育、安全教育等。

  (五) 保教結合,重視幼兒德、智、體全方面發展

  本學期我組除了組織好幼兒的一日生活、學習活動外,各班要認真組織好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慶國慶慶祝活動”“119消防活動”“秋天的收集活動” “慶祝元旦活動”,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提高幼兒綜合能力。

  (六)積極做好家園溝通,實現家園同樂

  教師與家長互動的效果直接影響班級管理的成效,為了讓家長們多了解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情況,了解孩子在園的學習、生活情況。家園的良好溝通,能讓教師與家長共同協做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共同分擔教育責任。本學期,我們中班將通過平時家長的接送時間、家長會、家園聯系欄、家訪等多種形式來提升家長和老師、幼兒園之間的感情,使家長放心把孩子放到我們手中,從而進一步對我們的態度給予信任,工作給予肯定,實現家園同樂。

  幼兒園大班教研組長學期計劃7

  一、指導思想

  立足“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工作指南,在園務工作、教科研工作計劃的指引下,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年級組的實際情況,充分深入課程園本化改革,不斷提高保教質量,在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的過程中,促進幼兒的快樂成長。

  二、工作目標和重點

  1、增強年級組內內教師的業務學習的,提高教學質量,不斷學習的摸索新課程,提高教師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同時使年級組的常規管理工作更上一層臺階。

  2、教師之間增強教研活動的實效性,教研活動要緊緊圍繞:問題的產生---如何解決問題----反思教研活動過程等,在內容上要形成專題化、系列化。

  3、重視家園共育,做好幼小銜接。

  (一)加強理論學習的,提高教學能力。

  1、繼續學習的《江蘇省學前教育條例》、《幼兒園教師的專業化標準》以及《三到六歲兒童學習的與發展指南》,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珍惜園內外的各種學習的、交流機會,鼓勵組員積極參與,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積極利用年級組展開“教育教學研討活動”,捕捉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特點和存在的實踐問題,進行集體討論、交流、辨析和調整,最大程度地幫助老師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3、鼓勵教師多閱讀《早期教育》、《幼兒教育》、《學前教育》等幼兒雜志,并匯報交流等。

  4、每位教師都要積極撰寫教育論文,教學反思,教育隨筆等,鼓勵教師積極大膽的撰寫案例分析等。

  (二)、切實做好日常教學工作,提高服務質量。

  1、繼續開展主題活動,各班根據主題內容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環境,使教育與環境相結合,主題與區域相結合,主題與游戲相融合。

  2、不斷加強《綱要》的學習的,深入開展園本課程的研究,鼓勵教師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操作和總結相結合,注意收集和積累資料,反思和總結成果,每周撰寫教養筆記,每個主題都撰寫教學反思,每學期撰寫一篇論文。

  3、按時開展豐富浮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確保幼兒的一日活動量,促進幼兒各機能協調地發展。

  (三)以區域活動為切入點,使主題活動與游戲相結合。

  1、學習的收集有關區域活動方面的材料進行研究。

  2、探討創設哪些符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的區域活動內容。

  3、研討如何開展整合性區域活動。

  4、嘗試將區域活動與主題活動相融合。

  (四)圍繞主題背景下體育活動的有效性開展“同課異構”活動,提高教師理解和使用教材的能力。

  (五)重視家園共育。

  1、各班及時布置好家園聯系欄,在班級群上及時發布班級動態,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園學習的內容。

  2、結合大班的實際,以“幼小銜接”為主線,將幼兒期的全語言、數學等領域和主題探究活動有益的融會貫通,形成本園本年級本班級的特色。

  3、提倡資源共享、資源互補、加強班級之間的聯系與合作,盡快推廣各班的成功經驗。

  4、明確分工與合作,組織好年級組的`大型活動。

  5、提倡共同進步,班級教師有針對性的幫助新教師在帶班技巧、業務素質等各方面不斷提高,使他們有信心面對競爭和挑戰。

  三、各月工作重點

  二月

  1、學習的園務計劃,在此基礎上結合本組實際情況確定本學期教研組特色及研究重點。

  2、學習的、商討大班區域游戲材料的投放與調整。

  3、編排、學習的大班體操及韻律。

  4、專題研討:“幼兒園活動區功能的定位”等。

  5、完成主題審議。

  三月

  1、策劃、組織植樹節社會實踐活動。

  2、組織好“三·八”“模范媽媽”評選活動

  3、學習的:《從美食林游戲談教師在游戲中的指導》

  5、檢查班級各類計劃落實情況。

  6、完成主題審議。

  7、年級組社會實踐活動:逛超市。

  四月

  1、組織好幼兒進行春游。

  2、案例反思:《對幼兒園體育活動有效性的思考》

  3、年級組“同課異構”活動(體育)及研討。

  4、組織好“五·一”勞動節幼兒生活技能趣味賽。

  5、討論慶祝六一的活動方案。

  6、完成主題審議。

  五月

  1、學習的文章《幼兒體育活動組織的科學性》

  2、年級組社會實踐活動:參觀新華書店。

  3、專題研討:如何優化幼兒園一日活動(重點:生活活動、游戲活動)

  4、慶“六一”活動準備工作。。

  六月

  1、大班環境創設評比活動。

  2、參觀小學,做好幼小銜接工作。邀請小學老師、一年級學生及家長到園座談。

  3、慶“六一”活動。

  4、開展大班幼兒幼小銜接的家長講座。

  5、學習的:《引導教師關注幼兒一日生活的有效性》

  6、結合學習的《3到6周歲兒童學習的與發展指南》談談各自的感想。

【幼兒園大班教研組長學期計劃】相關文章:

教研組長學期工作計劃01-17

大班組學期教研計劃10-29

學年第二學期幼兒園大班教研計劃01-05

大班年級組長學期計劃(精選12篇)08-26

2022年幼兒園教研組長學期計劃(通用8篇)04-19

幼兒園大班教研組長工作總結05-06

幼兒園學期教研計劃01-14

大班組第一學期教研計劃04-19

大班組學期教研計劃(精選5篇)04-2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原市| 西乌珠穆沁旗| 邵武市| 辉南县| 阳朔县| 乌鲁木齐市| 芒康县| 尚义县| 梨树县| 正镶白旗| 湖北省| 琼结县| 剑川县| 大理市| 浦县| 资兴市| 通山县| 界首市| 庆云县| 绥棱县| 绥滨县| 曲沃县| 灵丘县| 基隆市| 白银市| 昂仁县| 晴隆县| 临猗县| 蓝田县| 通山县| 平定县| 镇雄县| 团风县| 包头市| 陆良县| 广昌县| 静海县| 柞水县| 大方县| 襄垣县| 平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