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作文四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過后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春節過后作文 篇1
今天是春節,我們去吃年夜飯,今天不像以往在家里吃,而是去飯店吃。
我們一進飯店就看見大廳里已經坐滿了。我們走到一個房間門口門上寫著:‘松雀廳’。三個字,走進去一看,服務阿姨已經在上菜了,有紅的似火的紅棗、綠的似草的萵苣筍、圓的似球的鮑魚等。
人到齊后,我們開始津津有味的吃起來,不一會兒就吃完了。吃完后就開始發紅包了,一個個紅包上寫著各種各樣美好的祝福,壓歲錢猶如害羞的小姑娘,把自己藏在紅包里。分完壓歲錢,我們回到家里看全國人都看的最大的晚會,春晚!班枥锱纠侧枥锱纠病。
忽然,窗外的鞭炮聲響起了,我拉起爸爸的手、抱起鞭炮飛似的跑到樓下。爸爸一點鞭炮,我就跑到幾米外的屋檐下躲著,不一會兒,爸爸也來了,我們看著一個個鞭炮響火箭一樣沖向天空,“啪”的一下在天空中欣然怒放,有的像雞蛋、有的像蒲公英、還有的像滿天的星星,真漂亮!
鞭炮聲震得汽車的燈一閃一閃的,好像在說:“祝你新年快樂、萬事如意、馬年吉祥!卑职謱ξ艺f:“煙花雖然好看,但是會污染環境,我們要少放煙花,來保護環境!”
春節過后作文 篇2
春節稱之為過年,大約始于西周!澳辍钡谋玖x是谷物豐收。古籍《說文·禾部》說“年,谷 (榖)熟也”。這是農耕社會的反映。
“年”和過年的習俗,濫觴及傳承,說法紛紜,單說燃放爆竹,就版本多多。我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文明之旅·春節特別節 目》中,引用了這樣一個版本:一個古代的“大膽奶奶”,除夕夜守家不出,等叫做“年”的怪物,準備驅趕它。于是著紅衣褲、坐在火塘邊,用竹子做的撥火棍撥 火,竹節在火中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把“年”嚇跑了。這里我說了紅、火、響聲這構成爆竹的三個要素,說這就是爆竹的開始,以后在竹節中裝上火藥, 就是真正的爆竹了。我這樣說是在琢磨了幾個關于爆竹的版本之后,做出的選擇。通常說爆竹是將干竹葉塞進竹筒,點燃竹葉,竹節爆裂,發出響聲,是為“爆竹之 始”。
我以為此說值得商榷。因為無論多么干燥的竹葉塞滿竹筒,都不可能燃燒到使竹節爆裂的程度,因為沒有空氣助燃,滿筒的竹葉不能燃盡。倘不塞滿竹節,則 那少許竹葉之火,是無法讓竹節爆裂發出使人歡悅的響聲的。惟一的辦法,是火烤竹節才能有爆響之音,足以嚇跑怪物。因此爆竹之始,當是火烤竹節,火在外,而 非火在竹節里面,爆裂竹節。倘非要讓塞滿竹筒的竹葉燃燒得猛烈,則需要引線,而引線是在火藥發明且普遍應用之后。有了制造引線的火藥,就不必用竹葉塞滿竹 筒做爆竹了,火藥就可畢其功于一役。當然,古代先賢有許多技藝至今失傳,比如:即使燒制粗陶也須有800攝氏度至1500攝氏度的高溫,在沒有瓷窯的舊石 器時代,人類的祖先在漫天野地里怎樣燒制出“始祖陶”,是我至今也不明白的事,我因而常常向古老的陶器行禮。由此想,假如“始祖爆竹”,真是將竹葉塞滿竹 節,不是由外火烤之,是在竹節里燃而爆響,那真是一項考古新發現。無論怎樣說,過年時節爆竹聲聲,是在火藥發明,并且在民間普遍應用之后的事。有詩為證: 其一,杜甫:《成都府》句:“曾城填華屋,季冬樹木蒼。喧然名都府,吹簫間笙簧。”這是公元759年(唐·乾元二年)年底做的詩,大約在除夕時分。他看到 滿城華屋,隆冬時節,樹木依舊蒼翠。
喧嘩的大城里,聽得見處處吹簫和笙簧之音。這表現了杜甫初到成都的新鮮感和愉悅之情。他聽見的是中國古老的簫聲和來自 西域的`笙簧樂器(如嗩吶)之音,顯然,他沒聽見爆竹聲。可見,唐代年底和春正時節,還沒有燃放爆竹的習俗,不然,陣陣爆竹聲一定會寫入這位詩圣的篇章。所 以,偉大的杜甫筆下成都的年底,文雅是有了,卻遠不那么“喧然”,連竹葉燃爆竹的聲音也沒有。細查漢唐詩篇,涉及過年內容的,似乎還沒有寫爆竹聲聲的名 篇。概因那時火藥還沉睡在組成它的不同的東西中。王安石則不同,他的著名詩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宣告了火藥在宋代的廣泛應用,不僅已經用于軍事(《水 滸傳》中的“轟天雷凌震”就是造炮用炮的專家),也已經成為驅邪迎祥民俗的主角。所以,這篇佳作在歷史學、民俗學中都有獨特的價值。至于他筆下的爆竹是紙 做的還是竹節的,那是歷史家和考古家的課題。不過我以為那時紙必貴過竹節,用竹節做爆竹應是普遍的事。
魯迅先生描寫江南鄉間的春節說:舊歷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天空中,爆竹的大音還沒有息,空氣中已經散滿幽微的火藥香……準確又充滿詩意。
我想過年放爆竹,還是應當的,至于怎樣放好,那是另一個話題了。
春節過后作文 篇3
馬上要到元宵節了,可是在自己的感覺中,春節好像還沒怎么過,怎么就要過完了呢?春節,是每個中國人倍感親切、倍感幸福的傳統佳節,團圓、美好、幸福、快樂充滿著每個人的心。在眾多的傳統節日里,我最喜歡春節。不知為什么,春節里心情會特別的好,每天都是開開心心,喜氣洋洋的。 雖說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無論是吃的、還是穿的,平時和春節都沒有什么兩樣,然而一家人能相聚一起,嘮嘮家常,說說心事,談談人生的機會只有在春節。春節給了我們一個相聚的理由,給了我們一個回歸的理由。
雖然家人在一起的時候會說:現在春節年味淡了,沒有小時候那樣令人想往,因為小時候過年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食品,燃放鞭炮,收壓歲錢….. 如今我們都是大人了,不像小時候一樣盼著過年了,所以感覺年味淡了,其實年年過春節都是一樣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除夕的晚上,看著春晚,就聽見短信、微信、QQ提示音響個不停,打開看到的是一條條拜年的信息,還有朋友們發來的拜年紅包。自除夕開始拜年短信就源源不斷進來,此后幾天拜年短信也沒有停頓過。如果不是過春節,會有這么多拜年短信嗎?拜年紅包從0.88元到9.99元,都能承擔得了,還有一句讓人特開心的出其不意的祝愿。這個春節我搶了不少紅包,但自己也發出去很多。算下來,其實自己沒有真正搶到多少錢。但是,錢的多少并不重要,一個紅包最多搶到三五塊錢,既不會給發紅包的人造成太大負擔,搶紅包的人也會覺得很開心。我覺得搶紅包不在于錢多少,更在于互動方式。大家互相發紅包搶紅包,有說有笑,既熱鬧又溫馨。 春節即將過去了,生活又拉開新一年的帷幕,過往的點滴都如云煙飄向記憶的深處。
新年新氣象,新年新愿望,讓我們在新的一年規劃著新的藍圖、描繪著新的畫卷,為人生增添一道又一道亮麗的景色,讓人生中的每一天都如除夕晚上的煙花爆竹那樣絢麗多姿。
春節過后作文 篇4
春節過后新學期開始,學習的第一篇課文便讓我們見識到了北京的春節,是那么熱鬧、忙碌、祥和、喜氣洋洋。不由自主地,家鄉春節時的場景在我腦海中浮現,家鄉春節的甜蜜、幸福、快樂在我心間蕩漾······
且不說春節的除夕、正月這高潮部分,光是那前奏便讓人回味無窮。大街上處處可見新年的足跡,那一個個倒貼的寓意新的一年福氣安康的“福”字;那一家家商店打出的巨大折扣的消息;那一位位打扮地花枝招展的姑娘······最令我興奮的便是和媽媽一起購置年貨,那琳瑯滿目的商品各形各色,把我如磁鐵般吸引了過去。幸好新年里媽媽的心情好,在向媽媽說幾句拍馬屁的話,幾件讓我心宜的東西就到手了!
大多數春節作文中,除夕和正月總是重點,這不是作文的循規蹈矩,而是因為對于除夕與正月我們的感受最多。除夕是一個味覺、視覺上的盛宴。味覺,便是那一大桌的團圓飯,不僅美味,而且講究寓意:魚圓,年年有余,團團圓圓的吉祥內涵;年糕,如前人詩中道:“年糕寓意好運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樹臨”;醬煨蛋,寓意財源滾滾······而在年夜飯的雞鴨魚肉之后,去除油膩的好方法便是一道八寶飯。那蒸得半透明的糯米,晶瑩剔透,顆顆飽滿,裊裊熱氣中一顆大蜜棗依然醒目,更有吉利的金桔,早生貴子的紅棗,甜蜜地蜜櫻桃,蜜冬瓜,平安的瓜子仁相伴,可真是讓人垂涎三尺!大飽口福之后,再呈上視覺大餐——春節聯歡晚會。一家人在電視機前有說有笑,回顧往年,吃著糖果,時不時地被電視機里播放的小品逗得捧腹大笑······“嘭啪!嘭怕!”這才猛然發現外面已是色彩斑斕、鑼鼓喧天、火樹銀花。那煙花有時如“仙女散花”,有時如“滿天繁星”,有時又如“龍飛鳳舞”······真是應接不暇!
作為孩子,春節最開心的事大家都會異口同聲地說:“拿壓歲錢,收禮物!”是啊,正月里,與父母一起走親訪友,走街串巷,父母是大包小包的禮物送出去,而我們則是滿載而歸,回到家再興奮地打開一個個紅包,一件件禮物,真是讓大人們眼紅呦!
俗話說得好:瑞雪兆豐年。今年臨近除夕,一場大雪從天而降,第二天早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整個城市已全部被白雪所覆蓋!也許這就是吉祥的預兆吧!
【春節過后作文四篇】相關文章:
春節過后作文4篇04-05
九年級春節過后的感想作文04-06
春節長假過后考生調整心態積極備考的方法09-30
考試過后的反思作文10-28
月考過后反思09-20
秋雨過后作文(5篇)01-23
秋雨過后作文5篇01-22
考試過后家長評語12-04
秋雨過后作文(通用5篇)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