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疫情防控應急預案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保不準會發生突發事件,為了避免造成更嚴重的后果,往往需要預先編制好應急預案。那么問題來了,應急預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校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校疫情防控應急預案 1
為了提高學校預防和控制突發疫情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減輕或者消除突發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結合本校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規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和一般(Ⅳ級)4級。
一、工作原則
1、生命至上、主動搶險
突發疫情災害事件出現后,要把救助人員生命作為首要任務,最大限度實施救助,及時疏散處于危險之中的人員,盡最大可能展開救援工作。
2、迅速報告、及時處理
突發疫情災害事件出現后,當事人、目擊者及領導要在第一時間內向上級部門和領導報告,及時開展應對災害事件工作。
3、依法管理、強化領導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疫情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對于違法行為,依法追究責任。
4、預防為主、保護財產
宣傳普及防治知識;提高防護意識;提高校園公共衛生水平;加強日常監測,發現病例,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迅速切斷傳播途徑。積極搶救財產,把事故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二、組織領導
1、有效開展突發疫情災害事件處理工作,學校突發疫情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相關職能處室,成立現場指揮部。
2、突發疫情災害事件處理工作領導小組履行以下職責:根據突發疫情災害發生情況,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核實災情,制定救災方案,負責重大問題的.決策并落實救災措施。
3、學校成立突發疫情災害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
總指揮:校長、書記(法人)
副總指揮:副校長(分管安全領導)
成 員: 中層以上領導、各處室主任、年級組、班主任、保安
由校長擔任救援總指揮,(副校級領導)任現場指揮。
搶險行動組組長:xxx
成員:xxx
疏散引導組:各班班主任
通訊聯絡組:辦公室
人員救護組:校醫
后勤保障組:總務處
4、職責范圍
搶險行動組負責發生災害時迅速組織人員開展現場營救,盡力減少或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疏散引導組負責指揮師生轉移到安全場所;
通訊聯絡組負責對內對外的信息溝通和上報工作;
人員救護組負責為現場傷員實施及時有效的救護,并在第一時間就近送至鎮級以上醫院;
后勤保障組負責妥善保管從現場搶救出來的物品,對貴重和危險物品要派專人看管并逐件登記造冊,以免重復損壞、丟失;為現場救護工作提供車輛、水、食物等物資服務工作。
三、預警預防
1、加強領導,廣泛宣傳
學校成立學校疫情災害事件處理工作領導小組及工作小組,并明確人員具體職責;平時加強師生員工的安全衛生常識教育,學會自救的措施和技能,按照應急預案的要求組織師生演練。
2、建立預警,信息收集
關注上級疫情預報,落實迅情預警預報措施,做到提前預防,及時發現,及時報告,正確應對。
3、落實值班,及時報告
強化值班制度,公布值班電話,白天、夜間專人負責看守,確保24小時有人值班,領導小組成員保證通訊暢通,做到提前預防。及時、如實、詳細地向上級做出匯報,確保報告數據詳實、可靠。
4、建立隊伍,保障供給
建立應急搶險救援隊,隨時待命,聽候調遣,準備處理突發事件。購置保障物資,確保用得上、足夠用。
5、安全自查,規范管理
學期始末,對學校進行拉網式安全自查,盡早發現問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還要經常對建筑物、樹木,排水,供電、廁所等組織檢查,針對出現的問題,落實整改措施。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搞好食堂、教室、宿舍和環境衛生,為學生提供安全衛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6、常抓不懈,養好習慣
(1)保持工作、學習、生活環境通風換氣。
(2)少去或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活動。
。3)飯前便后要洗手、正確洗手。
(4)加強鍛煉,保證休息,增強體質。
四、監測報告
(一)突發事件監測
建立突發疫情災害事件的監測系統。健全學生晨檢、因病缺勤追查與登記制度。班主任對早晨到校的每個學生進行觀察、詢問,了解學生出勤、健康狀況。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癥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以及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告知學校(年級—校醫),學校要進一步排查,將學生因病缺勤、傳染病早期癥狀、疑似傳染病患病病人,進行登記,以確保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早報告。
(二)突發事件報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發疫情災害事件逐級報告制度,并確保監測和預警系統的正常運行,及時發現潛在隱患以及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突發事件期間,學校實行24小時值班制,保障信息暢通。
2、嚴格執行學校突發疫情災害事件報告程序。在傳染病暴發、流行期間,對疫情實行日報告制度和零報告制度。各校應嚴格按程序逐級報告,確保信息暢通。
3、發現疫情要立即報告,任何部門和個人都不得瞞報、緩報、漏報突發事件。對違反規定的部門和個人,要嚴格疫情報告責任追究制度,依法查處,追究責任。
五、處置流程
班級處置流程:
1、日檢:每早關注學生的健康狀況,統計出勤人數。
2、報告:一旦發現疑似病人,立即告知年級、校醫。
3、勸說:發現身體不適或發熱學生,必須勸其看病,在家休養。
4、記錄:及時統計患病具體情況(班級、人數、癥狀、就醫情況、上課情況、目前康復情況)并上報學校。
5、跟蹤:每天知道患病學生的身體狀況,做好跟蹤觀察。
6、家訪:積極做好患病學生的家訪工作,經常保持聯系。
7、消毒:做好班級室內外消毒工作,停止集體性活動。
8、觀察:對痊愈后返校學生及其他同學,加強觀察了解。
學校處置流程:
學校一旦發現突發疫情災害事件應立即啟動本校應急預案,并及時上報上級教育主管部門。
1、事故發生。學校保持鎮靜,沉著應對,立即向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匯報,并組織教職工施救及學生自救,努力將人員傷亡減少到最低程度。
2、緊急救援。根據事故性質向公安、交警、應急、衛生、防疫、交通管理等部門緊急救援,使災情較快得以控制,受傷人員及時得到救治。
3、事故現場。學校領導及有關人員立即趕赴事故現場,聽取匯報,召集領導小組應急處理會議,采取應急措施,迅速抽調搶險隊伍、物資,協同有關部門搶險救災,全力組織搶救,維持秩序,疏散師生,對受傷人員展開救援救護,就近送醫院治療,并保護現場,監控險情,關注事態發展。
六、善后處理
1、應急狀態解除由學校突發疫情災害事件處理工作領導小組宣布。
2、突發疫情災害事件處理工作小組負責災后的善后處置工作,及時調查災情損失情況,傷亡人員情況,并形成書面材料上報,做好受傷人員的救治和災后現場處理、恢復正常教學秩序及重建等工作。
3、配合有關部門進行事故的調查處理,做好事故的善后撫恤及處理工作,并與保險公司等單位取得聯系,依法處理,協調賠償,努力維護學校和社會的穩定。
4、對在突發疫情災害事件中,隱瞞不報、行動遲緩、貽誤戰機,抗令不遵等事件與責任人,將嚴肅處理!
學校疫情防控應急預案 2
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和學生心理狀況,為更好幫助全校學生以更積極的心態投入開學復課后的校園學習,進一步促進學生科學認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必要的心理調適方法,形成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增強耐挫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我校決定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一、活動主題
關注心理健康,奠基幸福人生
二、活動宗旨
通過集中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參與廣泛、針對性強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動,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三、活動時間
20xx年2—6月
四、活動內容
。ㄒ唬┳⒅劂暯,全面排查分析學生心理狀況。
學校要提前分析研判學生可能存在的適應不良問題。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要通過開展疫情防控、生命安全、衛生健康等主題的“復學第一課”、主題班會,積極引導學生總結、分享居家學習生活期間的學習體會和成長感悟,增強學生對未來的期待和信心。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要采用學生自我報告、日常觀察、訪談、心理繪畫或其它專業心理評估等方式,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時全面摸底,篩查學生心理問題,掌握困擾學生的具體壓力來源和情緒行為問題。心理排查應堅持尊重學生隱私、遵循保密原則,關注疫情對學生心理狀況影響可能存在的長期性和隱蔽性。
(二)創新形式,幫助學生做好心理調適。
學校要開好心理健康教育課。通過舉辦“心理專家心理講座”、手抄報、同伴互助等活動,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幫助掌握簡便有效、容易操作的心理調適方法,向自制力好、意志堅強的同學學習,促進自我成長。各學科教師要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滲透。
。ㄈ╆P注差異,針對不同年齡特征和學段特點提供心理指導。
學校和教師要注重結合學生的不同年齡特征、不同學段特點與個性差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學階段,以組織開展游戲或心理拓展活動為主,在游戲、活動中鼓勵學生表達,指導學生學會識別情緒并加以調節;針對畢業年級學生,要提供教育、教學和心理的全方位支持,緩解學生心理壓力。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提供考前情緒指導,開展適當的文體活動和團體心理輔導,引導學生調節身心狀態,樹立信心,積極備考。
。ㄋ模⿲嵤└深A,提供及時有效的心理輔導。
學校建立心理危機干預預案,完善心理危機預防、識別、干預、轉介機制,搭建心理危機干預的'服務平臺,促進心理危機干預科學化和規范化。特別關注在疫情期間出現沉迷電子產品或行為偏差等情況的學生,提供干預性心理輔導,開展行為矯正,協助其回歸正常學習生活。特別關注情緒波動較大的學生,提供陪伴性心理輔導,建立同伴互助小組,協助其接納和調節自己的情緒,促進其轉變認知、優化心態。
(五)加大宣傳,增強學生心理正能量。
學校要及時向學生傳遞權威政策信息,提高信息辨別和獨立思考能力,降低焦慮情緒。通過學習疫情期間身邊優秀榜樣事跡、抗疫斗爭中各戰線表現突出人員等,幫助學生汲取正能量,塑造積極向上的成長型思維,增強自信心。要加大宣傳力度,利用黑板報、宣傳欄、校園廣播、微信群、學校公眾號等手段,營造溫馨和諧、積極向上的校園環境以及關心、關愛學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圍。
。┘訌姕贤ㄖ笇,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學校要暢通與家長的溝通渠道,向家長宣傳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知識及方法,緩解家長焦慮情緒,提高家長心理健康意識,提高家長科學育兒和開展家庭教育的能力,協助家長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進一步優化家庭教育環境。
。ㄆ撸╅L遠謀劃,扎實推進,健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
學校要結合新形勢,系統謀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和工作機制,加強心理輔導室等硬件建設,注重全體教師、專兼職心理教師心理業務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切實提高學生心理健康素質。
五、活動要求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學校領導要充分認識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緊迫性和重要性,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的開展,活動內容要豐富、針對性強,緊密結合疫情給學生帶來的影響,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形式要多樣,增強活動吸引力;參與要廣泛,擴大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二)注重實效,打造品牌。
學校在開展活動時,要緊密結合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寓教于樂,注重實效,突出活動的教育意義;要注重品牌活動的創建,積極打造活動精品,使之持續開展,常做常新;要注意積累相關資料,加大宣傳力度,及時上報活動開展情況。
。ㄈ┲匾暱偨Y,提煉成果。
活動期間,學校將組織開展工作。各班要根據學校要求開展活動。提高活動質量和成效,提煉優秀成果,完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體系。對暫時不能復課的學生,學校要密切關注思想狀況,做好思想引導和心理疏導。通過線上心理輔導、線上心理主題班會等形式,指導學生繼續做好疫情防控,保持良好的心態,提升學習效果。
【學校疫情防控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學校疫情防控預案及應急預案09-04
學校疫情防控的應急預案10-11
學校疫情防控應急預案09-03
學校疫情防控應急預案02-05
學校春季疫情防控應急預案09-20
暑假學校疫情防控應急預案10-27
學校開學疫情防控應急預案03-25
寒假學校疫情防控應急預案09-06
學校假期疫情防控應急預案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