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春節味作文四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味作文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味作文 篇1
在蕪湖過年,是豐富多彩,有滋有味的。
臘月二十三,在蕪湖不是小年,正月十五才是的。
大概臘月初就開始準備過年,第一件事是買新衣。新鞋。新褲第二件事才是“搬”年貨,那些年貨有的堆在院子里,有的在倉庫里。滿滿的。接下來是做八寶菜,褒雞湯,做鮮魚,做蛋餃子,煮五香蛋,炸肉園子。藕園子。糯米園子……
到了除夕,是蕪湖春節的高潮。店門也都關上了。大人們從早上就開始忙碌,買春聯,買香,買爆竹,一樣都少不了。小孩也跟著大人一起買,目的也就是可以多得幾個響炮。晚上,吃飯之前總要放一掛炮瘛E謚襠?歡希?憧?汲閱暌狗埂7棺郎仙儼渙擻恪w??鯉魚都是可以的。在飯桌上,小輩是要向長輩敬酒的。祝福的話語在屋里回蕩。吃完飯,家家圍在電視機前看“春晚”。
時鐘“嗒嗒嗒”地跑著,不知不覺,12點的鐘聲“當當當”地敲響了。啊,新的一年到了!頓時,天空中響起了“啪啪啪、嘭嘭嘭、嗖嗖嗖”震耳欲聾的響聲。過了一會兒,一顆閃亮的“流星”直竄云霄,隨著“啪——”的一聲巨響,夜空中頓時綻放出無數顆五顏六色的花瓣,我們頓時歡呼起來。“嗖——嗖——嗖”“啪——啪——啪”煙花四起,人聲鼎沸。冬天的夜空頓時亮如白晝,看,那束嬌艷玉滴的“百合”越升越高,終于在夜空中怒放了,美麗的煙花組成百合花狀,帶著五彩繽紛的流光溢彩扶搖直上,好像一串串閃亮的銀片紛紛而落……接著半空中似彩蝶飛舞,又像玉龍吐珠;似孔雀開屏,又像雄鷹展翅。人們放眼遠眺著仿佛是群星在捧月,又分明是天女在散花。當那些彩色的宮燈搖曳著長長的尾巴墜向地面時,天上地下交相輝映,就像織成無數道美麗的長虹……一朵朵絢麗多彩的焰火照亮了夜空,就象蕪湖人的生活一?岣歡嗖省L?耪廡┥?簦?醋琶覽齙難婊穡?萌瞬喚?肫鶿緯?笫?
春節味作文 篇2
春節是我們中國所以傳統節日中最隆重的節日,它一直從年初一持續到正月十六才算真正結束,那么正月十六自然就是春節的尾聲。媽媽把節日看得不太重,每年春節的熱鬧都沒有我的份。我的春節是在欣賞別人的歡慶中度過的。
在傍晚的時候,我正在自己在家里寫作業,我的媽媽就在樓下打電話給我,要我看大街上燃燒的百靈火。我來到街上一看,哇,好熱鬧的景象!大街上,家家戶戶都掛著紅紅的燈籠,門口都燃燒著百靈火,天空中飛舞著七彩的煙花……今天真熱鬧啊!這個場面不次于除夕夜。我好奇地向人們打聽百靈火的來歷。據一個老奶奶說,春節期間,人間百姓要宴請灶神,年結束了,灶神要返回天庭,人們就用這種熱鬧的方式歡送灶神。其實,百靈火就是點一堆柴草,火堆里加點柏樹枝,估計百靈火就是由此而得名的。據說,烤了百靈火的人,這一年都會健康平安。所以,男女老少都會出來烤火;如果誰家的百靈火燒得旺,誰家這一年的運勢就好。
此時的我圍著火堆看熱鬧,一個叔叔給了我幾只小孩子放的炮竹。我又興奮,又害怕。興奮的是,我也可以向別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樣燃放炮竹了;害怕的是,飛濺的火星會燒著自己。我小心地模仿著別人的樣子去點燃炮竹,幾次伸出手,又縮回來,最后,我在那一位叔叔的指導下,終于點燃了手中的炮竹。那些飛舞著的絢麗的煙花仿佛是我親手撒向天空的,我真是開心極了!
春節就這樣不知不覺中已經結束了。它熱鬧的來,熱鬧的去,留給我們的是,春節那意猶未盡的韻味的美麗。
春節味作文 篇3
對于中華民族來說,沒有什么節日能比春節更具有魅力、更神圣、更盛大,它沉淀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它像一粒種子,埋藏在人們的心里,牢牢的扎根,長成了參天大樹。春節,像一條長長的紅飄帶,牽動了一家又一家人的心,春節的紅火與熱鬧是我最向往的。
除夕晚上,家里人都擠在一起,看中央一臺如約而至的春晚,這好像都成了一種習慣,不看,心里便覺得好像失去了什么。大多數人家都喜歡守歲,春晚里的主持人常說:“馬上就要到新年了,新年的鐘聲也馬上就要敲響了”是啊!意味著新的一年的到來。當分針與時針重合之時,鞭炮聲響起,仿佛是在為新來的一年而鼓掌,向逝去的一年而揮手告別。早上醒來,許多紅包帶著濃郁的祝福跳進了我的口袋,她們在我褲袋里擠眉弄眼,暗送秋波,讓我快點把她們送走,把滿滿的期望帶回來。
回想起去姥姥家過新年,更能體會到春節的魅力!姥姥家是鄉村四合院與那些高樓大廈截然不同。每到春節,兩位穿著紅衣服,帶著祝福的“福童”就“站”在門前,在保護著院子主人,也為來來往往的客人投去深情而又有祝福的一瞥。門外經歷了整個冬天的古樹又點綴了一些綠芽,讓人心中有些慰藉。一路上走來,可以看見煙花燃盡后的碎紙屑,為新年的珠釵上又點綴一了筆。村里的戲臺早已準備好,老人們都拎著小凳子早早坐在臺前,欣賞著古樸的'傳統文化“戲劇”,她們甩著水袖,眼中流光溢彩,嬌羞嫵媚,舞段婀娜,唱著一嗓子的京腔,韻味十足好像碧云霞親自來到現場,老人們懂戲劇的還要再評頭論足一番,點評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不光有唱戲的還有“走旱船”的,他們敲鑼打鼓、伴著鼓點舞動,好像有真船在水中“行走”,浩浩蕩蕩,大家站在旁邊拍手起哄,笑聲中充滿了喜慶和熱鬧,我踮著腳,從人群中擠過去,脖子伸的有三尺高看著中間五彩斑斕的“船隊”感覺好像有一艘艘“小船”從人海中“游過”,不禁想沖進去,坐上這“人船”試試!
街上還有許多雜貨攤,玲瑯滿目。有我喜歡吃的小糖豆,很小,和花生差不多,表面上有一些突出的小刺,坑坑洼洼的像一盆“花生仙人掌”,但口感很好,甜甜的有很多不同的味道。其中,荔枝味的當屬“天下第一絕”。還有不同的小掛飾,雖然在那些小雜貨攤上,卻比城市里的還要精美幾分。
春節是最能展現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節日,它雖沒有西方“情人節”的浪漫、“圣誕節”的狂歡,但春節的“年”味卻依舊托付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期盼,王安石、老舍等多少文豪墨客都對它“三笑留情”。我們除了感受春節的快樂、感受地方的濃郁特色,更應該了解熱愛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傳承它、弘揚它,展現出與別國不一樣的風采,讓我們的傳統代代相傳,行動吧!我的同學們!
春節味作文 篇4
瑞犬換酉雞,又是一年新春。每到這大年夜,銘記于心的春節滋味永遠是最那具鄉土氣的紅薯干。
老家的紅薯干有兩種做法,一種蒸熟曬干,香糯綿甜;一種切片油炸,脆爽可口。
那時的鄉下老屋,冬日的陽光總是從廚房那小小的窗洞中擠進來,年邁的奶奶在溫暖的光照下緩緩從石缸里舀水,細細洗凈紅薯上的泥塊。土灶里的柴火燒得正旺,大鐵鍋里的水“咕嘟嘟”地開始冒泡,奶奶將洗好的一些紅薯放進熱氣上涌的木甑子里,又往灶里加幾塊柴,轉身將剩下的紅薯切成均勻的薄片備用。然后,她就會拉著我的手坐到灶邊的草凳上,教我說彝語——
“阿囡,你和你爸媽在那么遠的地方,可不能忘了我們的彝家話啊……”
我點頭答應著,滿心期待的卻是那香甜的紅薯干。那時父母在外縣的單位工作,春節請了探親假就帶上我一路換乘,奔波回到老家鄉下,望著那蜿蜒的石板路、煙熏火燎的老屋、體型嚇人的水牛和狂吠不止的土狗,加上沒路燈、沒電視、沒個像樣的廁所……一切的不習慣都令我抓狂。這時,最能安慰我的就是那份香甜的紅薯干,那份我在城里永遠吃不到的紅薯干。
伴隨著鍋底水燒干發出的“嗤嗤”聲,紅薯熟透的香甜味漸漸彌漫開來,揭開木甑蓋子,甜蜜的水霧氤氳在我和奶奶四周。取出蒸熟的紅薯,奶奶用沾過水的菜刀將熟紅薯切成長條,偶爾遞過一條黃澄澄的紅薯心給我解饞。切好的紅薯條整齊地擺放在竹篾簸箕中,再放到屋外的柴堆上,在冬日的暖陽下通風晾曬三、四天,脫了水分變干就能吃。如果天公作美,陽光夠好,晾曬的時間夠長,紅薯干上還會形成一層淡淡的白霜,口感就會變的更甜更香。
晾曬好蒸熟的紅薯干,奶奶帶我回屋做油炸紅薯干。她從灶旁拿出一個小塑料桶——那是我爸媽帶回去的菜籽油,那時候菜籽油金貴,據說小小一瓶香油是要省著吃半年的,可奶奶總是毫不遲疑地將大半桶香油倒進鐵鍋,再次加柴添火,等熱油上的泡沫散去,將之前切好備用的生紅薯片放入滾熱的油鍋中,炸至金黃,出鍋濾油,放涼即食,一咬一個嘎嘣脆!
接下來的春節假期里,抓一把紅薯干,村里的樹林草叢就變作了我探險的樂園,石板路上畫滿我奔跑的足跡,院子里留下我陣陣笑聲,坐在老屋的火塘旁就連我蹩腳的彝族話也變得不再生硬……
春節假期終于結束了。返程時,我對著村口大香椿樹下那日漸佝僂的身影拼命揮手,而在我的行囊里裝著的是一份沉甸甸的紅薯干。
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奶奶已故去多年,紅薯干也成為了我家春節必備的食物。廚房里,年過花甲的母親將紅薯洗凈上鍋,我稚氣未脫的女兒在一旁眼巴巴等著美食出鍋。在蒸鍋和烤箱里飄出的香甜味中,奶孫倆用彝語搭著話——
“阿囡啊,你媽媽像你這么大的時候就會說好多彝話了,你也要學啊……”
【關于春節味作文四篇】相關文章:
春節年味作文3篇04-08
春節味作文合集8篇04-07
春節味作文合集6篇04-05
春節年味作文6篇04-03
春節味作文合集7篇04-02
初二春節的年味作文04-09
關于年味的作文【推薦】03-24
年味的作文:幸福年味12-20
仙女味萌味語錄大全04-08
關于年味里的幸福夢的作文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