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動物作文集錦9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guān)知識、經(jīng)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與動物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與動物作文 篇1
一個陽光燦爛的早上,一只母鴨帶領(lǐng)一群憨態(tài)可掬的小鴨在溫哥華街頭漫步,路旁的車都停下來為小鴨讓道,整條街都充滿了和平。幾只小鴨子由于沒見過大世面,在東張西望著,一不小心失足落入下水道。在這危急時刻,鴨媽媽沉著冷靜,讓小鴨子先實行自救。但由于水流太急,小鴨子只能撲著翅膀猛游著,根本無效。鴨媽媽見此情形,就先讓旁邊的幾只小鴨子想想辦法,自己便向路旁正在看報紙的巡警求助,巡警一開始只是見小鴨子嘎嘎叫,以為在和他玩著,所以沒有太留意,繼續(xù)專心地看報紙。突然,鴨媽媽慌了,便邊去咬他的皮鞋,便用翅膀扇向出事地點,巡警見它慌了,好像也意識到了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便隨著它,來到出事地點。
鴨子的媽媽將巡警帶到下水道旁,巡警往下望,發(fā)現(xiàn)有幾只小鴨子在下水道里嘎嘎叫,巡警便在樹下找了一片大樹葉,伸到小鴨子面前。小鴨子見有個東西在阻擋著它,它便游向周圍,繼續(xù)嘎嘎叫。但鴨媽媽和旁邊的幾只小鴨子卻在旁邊對著下水道里的小鴨子嘎嘎叫,小鴨子像是恍然大悟了一樣,便游上了那片大樹葉,剩下的幾只小鴨子也學(xué)著它,游了上去,讓巡警將它們打撈了上來。終于,小鴨子被救了上來。
鴨媽媽和小鴨子對巡警感激萬分,它們?yōu)榱藢ρ簿硎靖兄x,一邊嘎嘎叫一邊做了個敬禮的手勢,巡警見它們很好玩,也回了個禮,并且目送著它們搖搖擺擺地上路了。
多動人的一幕啊!讓我感受到了人與動物是多么的和諧和美好啊!并且這位鴨媽媽把人類當成了朋友,在需要時向它們幫助,說明了她是一位具有母愛并且聰明的鴨媽媽。
與動物作文 篇2
有一天,鴨媽媽回家,見小鴨子們叫著要吃蟲子。鴨媽媽就帶著小鴨子們左找右找,就是找不到蟲子。沒辦法只有冒險去溫哥華街邊的草地上去,那兒有許多蟲子。
于是,鴨媽媽帶著孩子們出發(fā)了。不料,還沒到街頭,幾只小鴨子失足跌入路旁的下水道。那時,小鴨子們表情不一,有的睜大了眼睛,張大了嘴巴,目瞪口呆;有的急得滿頭大汗;有的在下水道旁度來度去想辦法;有的大聲叫著:“該怎么辦呢?該怎么辦呢?”危急時刻,只有鴨媽媽沉著冷靜三步并兩步走,快步走到警察腳邊,用嘴咬著警察的褲腳,交警一看是只鴨子,想到:它為什么要拉我呢?這時,鴨媽媽用翅膀指著遠處的下水道。交警過去一看,啊,原來小鴨子掉進下水道了!交警馬上卷起衣袖,伸到下水道去救即將要被污水沖走的小鴨子,可是手太短,只救出了一只,還有三只在大聲呼叫,叫在兒嘴,痛在娘心。鴨媽媽著急萬分,心就像被刀割了一樣,這時,只見巡警飛快跑到下游,終于,他來到了下游,掀開蓋子,等待順流而下的小鴨子們。
鴨媽媽見到巡警跑掉了,又氣又恨,氣自己為什么找人幫忙,恨人們又為什么不肯就自己的孩子呢?鴨媽媽正在想,巡警來了,把小鴨子交給鴨媽媽,鴨媽媽高興極了,連忙鞠躬。
鴨媽媽走到馬路上,見司機們都停車不動了,為什么呢?原來巡警讓司機們停下來,為鴨媽媽讓路。平時,司機們準不愿意,可一聽是鴨子一家要過馬路,就十分樂意,很聽話地不開車,誰也沒有一句怨言。
鴨媽媽仿佛猜到了原因,只見它感激地朝巡警投去一眼,然后帶領(lǐng)小鴨子們搖搖擺擺地上路了。到了草地上,鴨子們痛快地吃著了蟲子。
與動物作文 篇3
人與動物的關(guān)系,是自然界生死與共的朋友?還是人來主宰動物的命運?
幾十年前,有人將麻雀看成禍害莊稼的罪魁禍首。于是,便有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消滅麻雀的運動,人們敲打著鍋碗瓢盆,大聲吶喊,那些可愛的小生靈們被這些聲音嚇得不知所措,停在哪兒,聲音也跟到哪兒。最后,它們都不敢停下,拼命地飛呀,飛呀,試圖甩掉跟在身后的、令它們恐懼萬分的聲音。然而,這是徒勞的,它們只能不停地飛呀飛,然后悲鳴一聲,突然從半空中掉下來。這場運動消滅了許多麻雀,也順帶消滅了別的鳥類。其中,也包含著珍稀鳥種。人們得到了什么呢?他們只得到了一地死去的麻雀。因為沒有鳥類捉蟲,莊稼上爬滿了蟲子。它們將莊稼啃得殘缺不堪。自那以后,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大大減少,這就是人們因為對麻雀有偏見而產(chǎn)生的惡果。
也有人與動物和諧友好的故事。比如昆明的那位“海鷗老人”,他愛海鷗,將它們當成自己的親人。每天,他都要步行二十余里,只為見見海鷗,為它們送餐。他每月的養(yǎng)老金,大部分都是用來買餅干的,這是給海鷗的食物。剩下的錢,才是他的一日三餐,而他唯一的奢侈品,是一塊兩毛的煙。海鷗們也將他當作自己的親人,甚至很久之后在老人的遺像前久久舍不得離開。這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如親人般的感情,難道不令我們震撼嗎?
自然面前,動物和人是平等的,它們也都有著感情與思想,只是它們不會人的語言。我們不應(yīng)該輕視它們,對它們有偏見,而是要和諧共處,彼此依存。
與動物作文 篇4
奶奶家有一只小狗,奶奶說:“這只小狗名字叫做小灰。”它的毛是黃色的,在陽光下看,像金光閃閃的河,小灰的眼睛大大的,十分好看,鼻子向上翹起,耳朵自然下垂,就跟獵狗差不多,尾巴又長又細,如果它搖動尾巴,旁邊的沙土也會翻滾起來。
這只狗個性貪吃,有一次,午飯燒好了,我正要吃飯,忽聽外面?zhèn)鱽硪魂囁阂У穆曇簦姨ь^一看,小灰和人家家里的一條狗,為了爭一塊骨頭而互相打起架來,我見此情形,便想去阻止它們,可之后一想,兩只狗打架但是件稀罕事,我蹲在一旁看好戲,我家的小灰智斗奮勇,人家的小狗就像跳遠冠軍一樣,跳過來又跳過去,幾分鐘過去了,我家的小灰最后把那塊骨頭搶走了,得意地吞進了肚子里,大搖大擺地走回了家。這只狗不但貪吃還很愛玩。
有一次,我正在看書,不明白哪里鉆出來一只黃蜂,我一看,嚇得像被二十五只老鼠--百爪撓心,這時小灰看了一眼黃蜂,根本就沒把它放在眼里,照樣玩自己的,過了一會兒,小灰黃蜂還在那里,小灰憤怒了,它雙眼直直地盯著黃蜂,突然,猛撲過去用爪子抓住黃蜂的頭猛“咬”,過了一會兒,黃蜂被它制服了,它看著垂死掙扎的黃蜂,好像在想:這塊“骨頭”怎樣這么軟呀!
這就是我奶奶家的小狗灰灰,你覺得它可愛嗎
與動物作文 篇5
把人類與動物分開,變成不同的單位,是大多數(shù)人都會犯的錯誤。一般人說的“動物”是指“低等動物”,或“除人以外的動物”。
但是有一些聰明人逐漸醒悟了:人類要想活下去,就必須保護動物。例如大熊貓,目前總數(shù)僅僅1000只,原因無非是人類活動范圍擴大,使其退縮于山頂,呈孤島化分布,食物與配偶資源貧乏,近親繁殖嚴重、體質(zhì)下降、抗病力弱;又如鯨,過度的捕殺導(dǎo)致其數(shù)量銳減……如果人類有節(jié)制,而不是殺戮,動物就不會頻臨滅絕。近期的禁海休漁期就是為了保護魚群,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這個題目,在部分人看來,說的是兩種平等級別的事物,甚至前者高于后者。但是,事實上是后者包含前者——人也是動物。
人與其他的動物同是一個祖先,但人類卻用自己的智慧與才能,登上了食物鏈的最頂端。這或許沒什么,但許多人都不明白一個連狗熊都明白的道理:不能趕盡殺絕。人類被自己的狂妄自大、貪婪與欲望吞噬了,無數(shù)次的殺戮,象牙、熊膽汁、熊掌、虎骨、魚翅、燕窩、貂皮。人類還會自相殘殺——為了財產(chǎn)而家族糾紛,等等等等,實在太多了。
人類并不需要過多的象牙、熊膽、熊掌、虎骨、魚翅、燕窩或者貂皮,這只是貪婪,是犯法,是搶劫,是掠奪。適當?shù)乃劳鲈局皇菫榱松妫粦?yīng)該過度,也絕對不能過度。這樣同等于自殺。
與動物作文 篇6
探尋人與動物區(qū)別的本質(zhì) 本學(xué)期,我在課堂上學(xué)到了許多有關(guān)人與動物的知識,作為地球上的萬物生靈之首,我們?nèi)祟悜?yīng)該去認識并理解與我們息息相關(guān)的動物,這是我們?nèi)祟惖呢熑巍T趯W(xué)到了這些知識之后,我越發(fā)的感到迷惑,也越發(fā)的想去探究,同樣生活在地球上,我們?nèi)祟惡蛣游飬^(qū)別的本質(zhì)究竟是什么恰巧這學(xué)期我們學(xué)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在馬哲課上我也是講的是關(guān)于人與動物區(qū)別的哲學(xué)思考的PPT,對于人與動物的區(qū)別,古往今來,許多圣賢先哲已經(jīng)對此有了許多清晰地論證,我查閱了許多資料,本文會引用這些觀點,我將會通過自己的理解只是對于人與動物的區(qū)別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在當今世界, 假設(shè)人與動物沒有區(qū)別, 人會怎樣可以設(shè)想,除了尋求吃、尋求繁殖以外, 幾乎別無所求。難道人在社會生活中, 也要遵循和動物相似的生活道路嗎佛說眾生平等, 是要我們看待眾生平等, 而非平等地將我們自己完全生活化為眾生, 如果把佛的追求結(jié)果化,那就不會有佛的追求。同樣的道理, 我們可以問僅僅為了肉體的感覺、欲望的滿足或者說快樂終此一生嗎因此,真正的理解人與動物區(qū)別的本質(zhì)就顯得極為重要,人類應(yīng)該認識自我,過屬于人的生活。
一. 馬克思關(guān)于人與動物的區(qū)別
在馬克思那里,人是有意識的自由自覺的生命活動的感性存在,這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所在。
馬克思說:“動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動是直接同一的。動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動區(qū)別開來。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動。人則使自己的生命活動本身變成自己意志的`和意識的對象。他具有有意識的生命活動。這不是人與之直接融為一體的那種規(guī)定性。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區(qū)別開來。”從馬哲課本中我知道,意識的能動作用可表現(xiàn)為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意識參與到實踐中,它的特點就是在實踐展開之先,意識已經(jīng)以觀念的形式將實踐的結(jié)果預(yù)先“設(shè)想”出來。意識在實踐之先對于實
踐結(jié)果的預(yù)設(shè),就是意識在實踐中的目的性和計劃性,它表現(xiàn)為一個追求實現(xiàn)理想的過程。這是人類與一般動物相區(qū)別的顯著特點。
馬克思指出:“蜘蛛的活動與織工的活動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領(lǐng)使人間的許多建筑師感到慚愧。但是,最蹩腳的建筑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蠟建筑蜂房以前,已經(jīng)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勞動過程結(jié)束時得到的結(jié)果,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已經(jīng)在勞動者的表象中存在著,即已經(jīng)觀念地存在著。”也就是說,動物的實踐活動只是出于本能的活動,實踐的成果并不能在它們頭腦中事先形成,這是動物區(qū)別于人的重要特點。
概括一下馬克思的看法,我們可以看到,他把人和動物的本質(zhì)力量的區(qū)別,劃在兩者從事生存的實踐活動時所表現(xiàn)的以下幾點不同上: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是全面的、超越自身肉體需要而自由的,還是片面的、局限于自身的肉體需要的;是有預(yù)見的、有計劃的,還是本能的、無計劃的。
二. 恩格斯關(guān)于人與動物的區(qū)別
在恩格斯思想中,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類自身,人類是從動物中經(jīng)過長期的實踐活動發(fā)展而來的,人類利用勞動來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從而使人類在自然屬性基礎(chǔ)上提升出社會屬性,通過勞動使人成為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真正的人。
恩格斯指出:“動物僅僅利用外部自然界,簡單地通過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變化;而人則通過他所作出的改變來使自然界為自己的目的服務(wù),來支配自然界。這便是人同其他動物的最終的本質(zhì)的差別,而造成這一差別的又是勞動。”人與動物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同動物一樣需要從自然界中獲取生存資料,從而來維系人的生存、繁衍和發(fā)展。人在依靠自然界生存過程中,逐漸通過勞動實踐,使手得以解放出來,進而產(chǎn)生了語言,最終實現(xiàn)了從猿腦到人腦的過渡和意識的產(chǎn)生,使人能夠發(fā)展下去。而動物依然維系著它們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通過利用自然界來使自身生存下去。勞動是人類生活中的第一個基本條件,而在達到這個基本條件過程中,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區(qū)別于動物的特征,即手的解放、語言產(chǎn)生和人腦形成等。人的勞動,使解
放的手能夠制造真正的工具,進而有了生產(chǎn)力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使清晰的語言能夠建構(gòu)交往的需要,進而形成生產(chǎn)關(guān)系的適應(yīng)和完善;使有意識、有計劃的人腦能夠改造存在的世界,進而形成科學(xué)、道德和宗教的發(fā)展。
所以,恩格斯認為人與其他動物的區(qū)別就在于勞動,即動物只是利用外部自然界,簡單地、單純地通過自身存在對自然界發(fā)生作用;而人類通過勞動,有目的、有計劃地改造自然界,使自然界為自己的目的所服務(wù),進而統(tǒng)治和控制自然界。
從馬克思到恩格斯,我們會發(fā)現(xiàn)恩格斯在汲取馬克思思想的基礎(chǔ)上,總結(jié)出“勞動是人的本質(zhì)”這是人區(qū)別于動物的本質(zhì)。恩格斯思想中“勞動論”的提出是在西方近代自然科學(xué)基礎(chǔ)上形成的,特別是受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的影響,他立足于“人”的實踐活動標準去劃分人與動物的區(qū)別所在。用人類的有意識或有系統(tǒng)意識的實踐活動來區(qū)分動物的無意識或淺意識的生存活動,這是一種理性的思考,邏輯的思考。
三. 亞里士多德關(guān)于人與動物的區(qū)別
亞里士多德更強調(diào)人的社會屬性, 也就是亞里士多德常常說的, 人是政治的動物,人的理性和智慧決定了他本身是危險的動物。
亞里士多德說:“人類在其完滿時,是最優(yōu)良的動物,但是如果違背法律和正義,他就是一切動物中最惡劣的;因為武裝起不正義是比較危險的,人天生具有武裝,這就是運用智慧和德性。他可以把它們用于最壞的目的。所以,如果他無德,就會淫兇縱肆、貪婪無度,成為最骯臟、最殘暴的動物。”談到人是政治的動物、人的社會屬性這一點,就會涉及到人類的道德問題,公正、友愛可以說是古今中外人類存在的最重要的兩種道德品質(zhì), 更不妨可以說是人類社會得以有效存在的原因。公正秩序的建立, 可以說是人類區(qū)別于動物本質(zhì)的最重要體現(xiàn)。
對外在善的追求,是亞里士多德道德哲學(xué)體系中的最重要的觀點,認為道德是人類的本質(zhì)。人天生是政治的動物, 是需要過社會生活的,在社會生活中共同生活, 天然的需要形成規(guī)則, 以適應(yīng)人的存在。人類之所以區(qū)別于
動物,道德的因素不可忽視。
四. 孟子關(guān)于人與動物的區(qū)別
在孟子思想中,仁德的培養(yǎng)是使人能夠成為完整的人的衡量標準。 孟子指出:“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孟子認為,人與動物的差別只有一點點,而這里的差別在于教育的有無問題上。這就說明“人跟禽獸的這一點點差別,要靠教育才能得到保存和發(fā)展。”孟子思想中的“禽獸”一詞包括三方面,即具有生物學(xué)意義的動物、不接受仁德教育的人、非儒家流派的人。孟子從兩個角度,即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分析了禽獸的不同含義,最終歸結(jié)于一個仁義道德的標準來劃分人與禽獸(動物)、人與禽獸(人)的區(qū)別。
人是社會中的人,人不能離開社會而存在,也不能離開社會而生活,所以要有社會關(guān)系。對于這些社會關(guān)系,孟子稱其為“人倫”,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而這些人倫都是根據(jù)人的本質(zhì)所在。孟子認為,仁義道德是人類的自我內(nèi)修的精神成果,是在人類內(nèi)心中形成的一種約定成熟的觀念,而這種觀念只是在人類的內(nèi)在世界里形成與發(fā)展。孟子認為,人與動物的區(qū)別在于,動物或動物的人只是維持自身生存需要,而真正的人是要追求仁義道德的培養(yǎng)和教育,這才是人的本質(zhì)所在之處。
從古代西方的亞里士多德到東方的孟子,我總結(jié)以下觀點:古人因為不知道物種起源學(xué)說,而將人與動物的區(qū)別更多的歸于人自身的內(nèi)在的因素,而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具有某種約束,即道德約束。動物因為天生是“禽獸”就沒有道德這個精神思想的最高層次,人因為生來智慧程度就高,加之接受后天的教育,因而也就產(chǎn)生了道德,而道德的存在,顯而易見是人與動物的重要區(qū)別所在,這是一種感性的思考,內(nèi)心的思考。
總結(jié):
那么,從上述先哲那里我們充分認識了人與動物的區(qū)別問題,深刻的認識并理解人與動物的區(qū)別是為了我們?nèi)祟惡蛣游锔玫氐南嗵幧睢H酥?/p>
以能夠成為最智慧的動物,在于人與人之間有較之其它動物更為復(fù)雜、深入的交流關(guān)系。通過這種交流,人們互相學(xué)習(xí),共同進步。數(shù)千年來即人類有文字記載以來,人類進步的幅度越來越大,就是由于人類之間交流形式本身在發(fā)展與進步。
其實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就是人類進化的更完善了點,在智慧程度上超過了動物。動物不知道自己是動物,每天干著動物該干的事;人以為自己不是動物,每天也在干著動物該干的事。但區(qū)別畢竟存在著,并已經(jīng)客觀的存在著,人生存在世界的意義就在于尋找真實的自己,人類終究也是動物而已。
與動物作文 篇7
那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姑姑送給我一顆鳥蛋,當時,我并不知道那是一顆什么鳥蛋,只是在心中有一個強烈的愿望:我要將它孵出來養(yǎng)大!
我把它放到暖和的地方,用棉花做了一個簡易的鳥窩。功夫不負有心人,過了一些日子,小生命終于誕生了,原來是一只鸚鵡!
我挑了一些極小的食物喂給它吃,這小家伙還真能吃,一連吃了很多。幾個月下來,小鸚鵡不但學(xué)會了“你好”、“晚安”、“歡迎”等普通的日常用語,還從閑雜人員中學(xué)會了頂嘴,如:“去你”、“打死”之類的話。久而久之,這個小鸚鵡還學(xué)起了錘子敲打的聲音,健康歌里的“脖子扭扭,屁股扭扭”。
就這樣,我和小鸚鵡成了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每當放學(xué)回家,它就會落到我的肩膀上,表示歡迎我回來,早上的時候,總是它把我從睡夢中叫醒,它經(jīng)常喊著:“懶豬,起床了。”
有一次放學(xué)回家后,我發(fā)現(xiàn)鑰匙忘在了屋里。就在桌子上,我推開窗戶,伸進胳膊使勁抓,可怎么也抓不著。我非常著急,就在我沮喪的時候,小鸚鵡飛到了我肩上,用它那鋒利的嘴啄著我,頑皮地說道:“想辦法,想辦法!”說完又不知去向了。
我知道依賴鸚鵡是不行的,只有自己想辦法才行。我絞盡腦汁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用竹竿挑,就當我找來竹竿時,小鸚鵡忽然飛到我的肩頭扇動著它的翅膀,我仔細一看,它嘴里銜著一串鑰匙,我喜出望外,這一次是鸚鵡幫我度過了難關(guān)。
人與動物的情誼就是這樣漸漸形成的,它是牢不可破的,也希望我與小鸚鵡的情誼在這希望的田野上永遠的放射出最耀眼的光芒
與動物作文 篇8
今天,一個陽光明媚、鳥語花香的一天,我和同學(xué)們來到了常州最大最美的動物園——淹城野生動物園。這里如詩如畫般的美麗風景,讓我陶醉了好久!
一到動物園內(nèi),吳宇瓏就大聲嚷著說:“咱們先去看白狒狒吧,我最喜歡的就是白狒狒了!”說著我們就來到了狒狒館門口。“咦,奇怪,怎么就兩只白狒狒啊?”我小聲問道。吳宇瓏以鄙視的口吻說:“不是吧,你咋么現(xiàn)在才知道呢?全國就兩只白狒狒好吧!都在這兒了呢!”“哦哦。”
哇哦!好可愛啊!全身雪白雪白的,就像一個白色的球球似的,紅紅的大招風耳朵,就像電影所放的阿凡達的耳朵一樣,都有尖尖的耳角,真可愛。還有那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一直盯著我們看,就好像是在想:嘿,你們干嘛一直目不轉(zhuǎn)睛的盯著我看。我有那么帥嗎?看你們長得那個樣子,都沒有尾巴,也沒有毛,頭上還長黑黑的東西,真是奇怪呀!
接著,我們又去看了百獸斗秀場,那兒有瀕危的白虎、東北虎、非洲獅、亞洲象。同張秀絕技,虎口奪食、非洲獅跨欄、大象踢足球......精彩不斷、其樂無窮!
到了5:00左右,我們都依依不舍離開了動物園。
在回家的路上,我腦子里依然呈現(xiàn)出動物園里的美麗景色和那兒的可愛動物,同時我也在想:人類不應(yīng)該虐殺這些珍惜動物,使它們?yōu)l臨滅絕!我們應(yīng)該多多保護它們,讓它們的后代健康繁衍下去,使安靜的森林熱鬧起來!
與動物作文 篇9
我曾在銀屏上看到這樣一個畫面:一支對準了一只正在喂奶的母猴。母猴發(fā)覺了,眼中流露出哀憐,將懷中小猴高高舉起,放在樹上,自己跪了下來,用手拍打自己的胸脯,意思是要殺就殺我吧,不要傷了孩子。要是你是那個獵人,你忍心開槍嗎?
在精神文明日趨發(fā)達的今天,人類往往把自己的感情看得很重,常常認為動物是無感情的。其實不然,動物有時情比人重。狗往往被人看成最低下的,狗被用來罵人便是很好的證明。許多人動不動拿狗來發(fā)泄情緒,一腳踹在狗肚上,狗哀叫著走開了,但它不會記仇,過后仍然對你很好。此時的人類會不會感到慚愧。人們竟沒有像一向被自己視作的東西那樣不記仇恨,還在那里喊什么寬容,可笑!人類很聰明,真的非常聰明。人類不但會利用自己的感情,而且會利用動物的感情。獵人在捕熊時,要是一只夾子夾住了一只母熊,他不會急于捉住,而是等另一個公熊過來,往往“一夾雙熊”。人類真的是好聰明,聰明得有些殘忍。其實,往深處想一想,動物也是地球上的主人,是地球上的“另類人”,我們無權(quán)剝奪它們的生存之權(quán)。親愛的美食家們,當你們一口一口吃著動物肉的時候,有沒有想到自己是在吃另類的“人肉”,人吃“人”,恐怖!請愛護動物,讓它們成為你的朋友,這樣的朋友不會出賣你,絕對信得過,可比真正的人類好多了。
【與動物作文集錦9篇】相關(guān)文章:
人與動物或動物與動物之間感人故事作文02-20
與動物作文集錦10篇04-08
精選與動物作文集錦10篇04-09
人類與動物作文集錦10篇04-09
人類與動物作文集錦5篇04-09
精選與動物作文600字集錦五篇02-17
【實用】與動物作文300字集錦五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