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投資理財計劃書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家庭投資理財計劃書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發展,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計劃吧。好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庭投資理財計劃書,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庭投資理財計劃書1
理財目標:
1、兩年內購買一套兩居室
2、五年后養育一個孩子
3、建立家庭應急基金,購買保險,提高家庭保障能力和風險防范手段
家庭資產結構說明:
(一)負債比率:0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一般而言,家庭資產負債率控制在50%以下較為屬合理,而目前亞女士家庭的資產負債率為0,反應出亞女士家庭中對適度舉債不能理解,不會通利用銀行的錢來提高生活品質,可以通過增加貸款的方式添置固定資產。在目前通貨膨脹的情況下,通過增加負債,擴大增值性資產的潛力很大,因此亞女士應立即負債。
(二)固定資產單一,并且沒有可保值或增值的固定資產。
亞女士的家庭中只有50000元的汽車固定資產,而汽車每月是消耗型的投入,再加上汽車行業這隨著國外進口的增長,雖沒有電子產品一樣降價快,但汽車行情的價格下調也相當大,早期投入購買汽車,折舊周期更為縮小,根本就不存在固定資產升值一說。
(三)金融資金配置不合理,風險系數高,資產收益率是負數。
整個家庭現有5萬元的金融資產,但高風險的股票除掉虧損1萬元,還有3萬元,占金融資產60%,其收益率=-1/(3+1)=-25%,反映出亞女士沒有對股市的風險防范不到位。另外活期存款2萬元,占金融資產的40%,雖然流動性好,但收益率卻低,年收益為0.72%,加上通貨膨脹的因素,活期存款資產收益也為負數。
(四)缺乏資本投資經驗、精力和有效的投資策略。
亞女士股票投資不利,4萬元的本金現值只有3萬元,虧損較大,說明亞女士缺乏資本市場的經驗、精力和有效的`投資策略,操作品種單一。
家庭財務狀況分析:
(一)結余比例低,開支較為過度。
每月結余/每月收入=2,200/9,000=24.45%,中等以上收入家庭每月結余比例控制在50%,年度結余比例控制在40%左右都屬合理,而目前亞女士家庭的每月結余比例較低,僅交際、保鍵、其他費用三項是開支中的大頭,占3200/6800=47%,汽車開支占1000/6800=15%,二項非正常基本生活支占整個支出的62%,應對支出加以適度控制。
(二)流動性比率過高。
流動性資產/每月支出=20,000/2,600=7.7,一般而言,一個家庭流動性資產可以滿足其3-4個月的開支即可,亞女士家庭的流動性比率過高,降低了資產的收益性。
(三)兩口子退休后,生活質量將會嚴重下降。
現在兩人的月收入為6000+3000=9000元,隨著亞女xx薪每年在按5%的速度增長(包含通貨膨脹率因素),按理想狀態計算,30年后亞女xx薪為(6000x12)x[(1+5%)30)=2.6萬元,而亞女士夫婦如果退休后,每月僅只能從社保系統上領取共計1200+800=2000元的養老金,只有現在的2000/9000=22%比例,相當于生活質量將下降4.5倍,與離退時工資水平將會差的更遠。
(四)家庭保險支出太少,家庭有效保障嚴重匱乏。
亞女士夫婦家庭保障沒有支出,這對一個凈資產近10多萬元的家庭來說,家庭保障相當滯后,特別是缺乏對作為家庭主要經濟來源的亞女士的有效保障,一旦亞女士出現什么閃失,對整個家庭是嚴重的打擊。
家庭投資理財計劃書2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金融資產的不斷增加,投資理財已成為日益重要的問題, 家庭投資理財是針對風險進行個人資財的有效投資, 以使財富保值、增值,能夠抵御社會生活中的經濟風險,不管是儲蓄投資、股票投資,外匯、保險投資,由于投資品種日益增多,所需的專業知識也不盡相同,投資方法也很難完全掌握,家庭的資產選擇、 組合、調整行為均定義為家庭對某一種或某幾種資產所產生的需求偏好和投資傾向。那哪一種投資理財方才是最好的呢?我認為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下面是我對自己家庭的財務狀況分析,以此來選擇最適合自己家的理財計劃。
目前,我家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是父母2人個體經營所得,每月穩定收入為25000元。每年還有約6萬元的不固定收入。父母二人居住在二線城市,每年需3萬元生活費。而我在大學期間的月基本生活費1000元,每年包括學費和其他開支需支出20000元。我家里有汽車,但主要交通工具是電動車,交通方面開支較小。每年約7000元。全家醫療費用和父母雙方的醫保費用每年約5000元,父母每月給雙方父母贍養費各500元。每年結余都被父母存為定期和活期存款,并未做其他投資。家中目前無負債。
我的父母對投資理財有以下幾個目標:
1、在滿足自己正常的生活需要并保證生活質量的基礎上增加合理投資,抵抗通貨膨脹,更高增值。
2、父母計劃2年內買房,采取分期付款方式,首付300000元。
3、完成女兒在大學的教育
4、為自己養老做準備。
據我分析,我的父母投資的風險偏好為風險中性型。由于父母對投資方面關注研究較少,不擅長投資,穩定是主要的考慮因素。因此,希望投資能夠較為低風險,在保證本金安全的
基礎上能有一些增值收入,對收益目標要求一般。
且由于家中的短期目標,父母投資目標實現的限制因素也有如下一些:
1、因為近2年有大的購房支出,父母主要會考慮3月期,半年期,一年期的投資。其中對半年期、一年期投入較多。
2、在保證日常開銷的基礎上,主要投資健康財產保險,其次是金融理財產品。
3、因家中個體經營,對資金流動性要求較高。 綜合以上,我對自己家庭的投資組合建議:
1、 父母二人現在都只有醫療保險而沒有養老保險,但是醫療保險只“保”不“包”,并且沒有買養老保險。所以我建議先購買養老保險,并將商業保險作為補充,增強家庭抗風險的能力。
2、 銀行的`存款利息較低,加之如今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若是僅僅將閑置資金存在銀行,不能起到保值的作用。而且,父母的工作較為繁忙,專業知識少,沒有時間打理過于復雜的投資。因此,可以考慮到家庭經濟情況購買少量基金組合。這樣在收益一定的前提下能更大程度上降低風險。
3、 在生活上,日常生活應該注意勞逸結合,適當提高生活質量,可以對旅游和健康方面的支出有所增加。建議考慮增加購買健康保險。
4、 手上應該準備一定數量的應急金用來支付日常生活費用和突發開支,例如人情往來、額外支出等。
因此,我的配置組合首先是父母增加2人養老保險每年共1000元,其次是購買重疾險1000元,增加每年的旅游支出,并購買商業健康保險。其次,父母可以拿出100000元的銀行存款,投資于組合債券,因父母都不太懂,可以選擇專門的理財公司代為投資。同時,預留出女兒的教育費用5萬元。最后,父母應將其他款項作為應急準備金以活期存款方式存于銀行,并保留定期存款約300000元,作為首付不動。
根據自己家里的情況,我將資產分為四份:投資基金、保險、定期儲蓄和活期儲蓄,風險投資、應急用錢皆兼顧到。注重對資金的合理配置,我認為較適合自己的家庭情況。
家庭投資理財計劃書3
張明先生今年40歲,在杭州某大型外貿企業擔任部門經理,月工資1、5萬元,年底有5萬元獎金,目前公積金帳戶有50000元;太太馬欣今年35歲,是某企業會計,月工資5000元,年底獎金有2萬元,公積金帳戶有20000元。兒子張哲凱今年11歲,小學五年級學生。家庭現有定期存款50萬、活期存款10萬,基金10萬元。全家住在西湖區一套價值70萬元的60平方米住房。張先生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7年后送孩子出國讀大學,需要積累一大筆資產。因計劃安排兒子張哲凱就讀的中學離現住處較遠,近期打算在上城區購買一套90平米價值150萬左右的住房。
一、家庭財務背景
存款60萬元、基金10萬元、公積金帳戶7萬元;
自住房屋60平方米一套,目前價值70萬元;
家庭月收入20000元、家庭月支出5000元,
二、家庭理財目標
1、孩子教育大學畢業(出國留學)
2、換90平方米的房子價值150萬
3、退休后有月支出現值4000元
三、家庭財務現狀分析
1、資產負債表
資產金額負債金額凈值金額
住房70萬
存款60萬
基金10萬
公積金7萬
總資產147萬總負債0總凈值147萬
2、現金流量表
月收入金額月支出金額月結余金額
張明1.5萬家用0.5萬-1.5萬
馬欣0.5萬
四、家庭財務比率分析
1、負債總資產比率:負債/資產=0/1470000x100%=0%,
家庭無負債。
2、儲蓄比率:盈余/收入=(2-0.5)/2x100%=75%
從儲蓄比率可以看出,該家庭在滿足當年的支出外,還可以將75%的收入用于增加儲蓄或投資。
3、流動性比率:流動性資產/每月支出=10/0.5=20
反映該家庭流動性資產可以滿足應急開支,流動性比率非常高。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張先生家庭無負債,資金流動性很好,家庭資產穩定性很高,而且有66、66%的收入可以用于增加儲蓄或投資,顯示了家庭具備相當的理財能力與空間。
五、目前的財務狀況存在的不合理
對家庭目前的收支情況和資產負債情況有所了解,但缺乏適合的家庭理財管理計劃,使得現有的家庭財富積累狀況程度較低;對不確定性的支出缺乏有效的預算控制和應急準備。金融資產投資結果不合理品種單一,家庭資產主要是銀行存款盈利能力不足。
六、家庭財務現狀分析
1、購屋:150萬
2、教育需求:初中3萬、高中5萬、大學80萬
3、養老需求:100萬
總需求現值:約為338萬
根據目前張先生家庭現有財務狀況及個人風險評估,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1、張先生屬于穩健型,而且對金融產品缺乏足夠的了解,對自己的現有資產無法做到保值增值,具體表現是個人積蓄50萬放在收益率較低的定期存款、10萬元放在收益率很低的活期存款,無法抵御通漲。
2、現正面臨教育負擔重,保險需求增加,家庭環境急需改善,并且需要準備養老金的規劃。
七、保險策劃
由于張明是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一旦發生意外,會產生一系列的家庭財務問題。鑒于此,通過以往數據測算,張先生應購買足額的`保險以防止突發事件的發生,張太應購買大病醫療保險。可以拿出家庭月收入的10%購買保險,計劃每月2000元左右。
八、理財建議
1、以舊房加公積金77萬作為新房首付款,貸款人民幣73萬,貸款期限15年,預計每月還按揭人民幣6000元左右。
2、建議保留人民幣3萬存活期存款作為家庭3個月生活的備用資金。1年期定期存款保留人民幣10萬元。
3、建議人民幣20萬購買5年期國債,剩余的37萬投資基金。
九、經過理財規劃后的財務分析
1、資產負債表
資產金額負債金額凈值金額
住房150萬住房73萬147萬
存款13萬
國債20萬
基金37萬
總資產220萬總負債73萬總凈值147萬
2、現金流量表
十、經過理財規劃后家庭財務比率分析
1、負債總資產比率:負債/資產=77/220x100%=35%,家庭負債比例低于50%,負債承受能力良好。
2、儲蓄比率:盈余/收入=(2-1、3)/2x100%=35%
從儲蓄比率可以看出,可以將35%的收入用于增加儲蓄或投資,也非常合理。
3、流動性比率:流動性資產/每月支出=3/1.3=2.3
流動性資產明顯減少,生息資產增加。
十一、理財規劃目標完成情況
根據以上規劃,張先生能夠實現換房計劃、教育金計劃,養老金計劃并為其資產進行了保值、增值;人身得到了保障;同時還為今后的孩子教育以及養老方面提前進行了規劃。
十二、理財規劃風險提示
基于家庭未來收支變化的可能,本方案主要針對當事人當前的經濟狀況,以及未來可確定的收支因素對可預見的期間提出合理的理財建議。因此,本方案存在修改和失效的可能。
家庭投資理財計劃書4
案例
老婆芊芊懷孕了,這對鄭宇一家來說可不是一般的好消息。由于先天身體的條件,醫生曾斷言芊芊的懷孕成功率不到5%,也許他們永遠不會擁有自己的孩子,這在兩人結婚前就已經有了共識。所以結婚兩年來,兩人從沒有在財政上為孩子刻意做過打算,而是把重點放在如何提高生活質量、充分享受二人世界上。直到前些天芊芊在一系列不正常反應后去醫院做了檢查,一家人狂喜之余也意識到要在經濟生活上重新進行戰略部署了。
鄭宇目前的家庭經濟情況:
收入
鄭宇月工資1萬元,芊芊5000元,但考慮到身體,全家人都建議她現在就辦病休,在家里休養一年,病休期間的月工資是2000元
支出
每月消費兩人加起來在4000~4500元
存款
人民幣存款4萬元
房貸
目前住在父母的房子里,已經買了一套140平方米的房子,總款85萬元,首付45萬元,公積金貸款40萬元,20年還清,月供2500元,已經還了1年
理財
20xx年6月在銀行作了10萬元的理財基金,計劃今年6月取出,作為新房的裝修款
保險
除單位上的基本保險以外,沒有上其他保險
有了孩子一切都不一樣了,兩個人制定了接下來的理財目標:
保險保障
無規劃
萬一有不幸事故發生,例如疾病或意外,家人仍然能夠維持目前的生活水平,不需為日后生活擔憂。
退休養老
80萬元
根據自己的退休年齡及理想的退休生活預計所需退休養老費用
教育經費
40萬元
確保孩子能夠完成大學學業
生活質量
60萬元
完成住房貸款、買一輛20萬元左右的'車
理財建議
請教理財專家,如何可以穩步有效地完成過渡期的轉變。
從現在開始到孩子出生后、妻子恢復正常工作前,屬于轉型過渡期。由于家庭收入減少,妻子懷孕又會增加一些意外的開支,建議這個時期采用保守的理財方式,在資產保值的基礎上,采用風險極低的理財產品適當增值,同時注意資產的流動性,以備不時之需,還應該重視的是節約支出和保險保障。
投資 把目前4萬元存款中的3萬元用于投資開放式基金,50%投資于貨幣型基金,50%用于投資債券型基金,風險很低,基本可以保證本金的安全,同時流動性高,提前1~2天通知即可贖回,收益比銀行存款高,貨幣型基金年收益一般在2.5%左右,好的債權型基金年收益可達到7%~9%,且收益免交利息稅。
還貸 銀行的基金產品到期后,建議10萬元不要完全用于裝修新房,留出5萬元裝修,其余用于提前還貸,一方面減輕還貸壓力,另一方面也減少了總體的利息支出,可以采用部分提前還貸,還貸期限不變,減少每期還貸額度的方法。
保險 由于鄭宇目前是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所以更應該給自己買一些商業保險,建議給自己和妻子買消費型的定期壽險、健康險和意外險,其中要注意保險額度,自己的身故賠償金應該至少大于余下的房貸金額。
【家庭投資理財計劃書】相關文章:
家庭理財計劃書04-09
個人投資理財10-25
大學生投資理財計劃書(通用20篇)11-25
投資理財廣告詞01-12
家庭理財方案10-13
投資理財意向書通用09-15
理財投資應聚焦哪些問題04-23
金融投資理財實訓心得02-27
理財計劃書(精選8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