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紀錄片《絕筆》第二季觀后感(通用10篇)
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2紀錄片《絕筆》第二季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紀錄片《絕筆》第二季觀后感 篇1
又一個清明節,又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我們來到了墓前,祭奠長眠在這里的先烈的英靈。
站在烈士墓前,我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革命先烈們有的為了民族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為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前赴后繼,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設時期,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青春和熱血。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拼搏。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完成的事業;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面對你們,我們怎么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深深地刻在史記上!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她增光,為她添彩!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紀錄片《絕筆》第二季觀后感 篇2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為了紀念英勇犧牲革命先烈,我們學校今天組織去為烈士掃墓。為了今天掃墓,昨晚我還特意讓媽媽教我做了兩朵小白花呢。聽媽媽說她們小時候掃墓用的花可都是她們親手做的,我想我也得自已親自動手才能夠顯得更真誠些。
吃過飯我們準備出發了,老師給我們分好小組,每個小組配一個小組長協助老師管紀律。我們一組共有七個人,我是組長。分好組,我們就出發了,一路步行來到了烈士陵園。今天天氣情好,所以來到為烈士掃墓的人也特別多,不光是我們學校,還有其他學校的,也有好多成人也來紀念革命先烈。
大家排好隊,按順序在紀念碑前鞠躬、獻花,寄托對革命英雄們的崇敬和哀思!同學們在英雄紀念碑前宣誓一定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從烈士陵園出來后,老師為了獎勵我們上次在蘇州市的抽查活動中為學校爭光,所以讓我們在亭林公園游玩。由于是春天,公園里好多花都開了,還有一片片青翠的草地,在這里深深地吸一口氣,仿佛都能夠感覺到甜甜的味道。我們這一大群孩子更象是剛出籠的小鳥,在草地上歡呼雀躍,好不興奮!我們找了片空地分組活動,把事先帶好的.零食都拿出來大家分享,我們邊做游戲邊吃東西。講故事的講故事、唱歌的唱歌、跳舞的跳舞,玩得不亦樂呼,連老師都看得心癢癢一起加入了我們的隊伍。
紀錄片《絕筆》第二季觀后感 篇3
今天是4月6日,也是清明節的后一天,我們的學生要到西山去烈士館掃墓。
我們吃過午飯不久,班主任謝老師就叫我們坐下分食物,還交待了我們在路上要做到文明坐車,文明走路,文明用語和文明用餐四大講究……一切都安排妥當后,我們就乘公交車出發了。
公交車開到半路時,已經近二點,車里非常熱鬧:低年級的小朋友說說笑笑,嘴里還不時的唱著:“走走走走走,我們小手……”
過了一會兒,就到了車站。我們步行走到了西山,去西山的掃墓的學生非常多,有小學生,中學生。我們順著石階走了上去,我看見不遠處有一株大榕樹,遠遠望去,就像一把光禿禿的掃帚。我們繼續順著小路向上走,路旁有一些松柏,有的像一把大鐵錘,有的像一團小棉球,還有的像合攏的'綠珊瑚……形態不一,多姿多樣。我又沿著草木茂盛的石路直上,終于來到烈士館,向西遠眺,太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遮住了半邊臉。通過了狹窄的小道,我們到了后院。“哇”!我叫了一聲,你猜我看見了什么?原來我看見了一棵櫻花樹,因為昨天下過雨,所以櫻花樹下很潮濕,櫻花像珍珠一樣落了下來,落在了地上和石階上,那紅紅的櫻花,不正是革命先烈們在戰場上撒下的鮮血嗎?
我們來到了烈士墓前,烈士墓前有一個高高的石碑,這石碑就是為了紀念先烈們造的,不一會兒我們開始了掃墓儀式。當學生代表敬獻花圈時,我們向烈士們表示忠誠的祝愿,先烈們你們安息吧!當哀婉的樂曲徐徐放起的時候,我們都朝向石碑,莊重地默哀,心里無比的悲傷……當掃墓儀式結束時,我們就去參觀烈士陳列館。
在解放戰爭中,瑞安籍的戰士去打仗,英勇犧牲的人很多,共有90多名犧牲了,陳列館中劉英烈士36歲犧牲,1942年2月8日因叛徒出賣在溫州被捕,經過審問,劉英同志一言不發,甚至連舌頭都沒動一下,最終在同年5月18日壯烈犧牲了。還有謝文錦,蔡雄等烈士。
離開了陳列館,我們排隊走出,忽然,我看見幾根不屈不撓的小草在石壁縫隙里長出來,烈士們也不正是這種勇往直前的堅定精神嗎?我仿拂看到烈士們為了保衛自己的祖國,與敵人作戰,勇往向前,永不放棄……
紀錄片《絕筆》第二季觀后感 篇4
4月4日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這是一個遠足踏青節、親近自然的好日子,我特別興奮,一大早就和哥哥們起了床,收拾好東西等爺爺奶奶,今天我們要坐大伯的車上山掃墓。
爺爺奶奶下樓了,我們高高興興的上了大伯的車。我高興地說:“我們出發啰!”
今天下著蒙蒙細雨,微風習習,路邊的野花有黃的、有紅的……隨著微風輕輕擺動,好像在說:“歡迎你們來掃墓”。馬路上的車輛特別多,大家都在忙碌著同樣一件事情,就是祭拜祖先,我們的車也隨著人群往郊外駛去……
就在我和哥哥有點兒困的時候,大伯突然說:“到了”。我興致勃勃的跳下了車,看了看周圍,兩旁樹木綠油油,小鳥在枝頭蹦來跳去,還唱著清脆的歌,我突然“哇”的一聲叫了起來,哥哥問我怎么了?我說:“這些雜草怎么比我還高啊?哥哥說:”當然啦,它們經過長久的生長時間,就會長得很高“。我說:”原來是這樣啊,我明白了“。奶奶告訴我們說:”你的祖公就葬在這里“。接著大家拿出鏟子,把高高的雜草清除掉了,把祖公的墳墓打掃得干干凈凈。奶奶叫我拿三根香插在祖公的墳前,然后拜三拜,我就照做了。聽奶奶說這是對祖先的.尊敬。奶奶拿出五顏六色的糯米飯,又拿出酒、水果……然后在墳頭掛上白色紙錢,我和哥哥摘來野花做成花圈擺放在墳前,奶奶告訴我們燒紙錢、紙房子、紙衣服等、是讓祖公在地下不用擔心錢的問題。等燒完以后,哥哥拿出鞭炮開始燃放,在一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我們就坐上車回去了。
路邊的野花依然美麗漂亮,好像又在說:“再見!再見!”坐在車上,微風輕輕吹過臉龐,舒服極了,就像媽媽的手撫摸我的臉,在車上爺爺奶奶對我們講了許多祖先在世時經歷過的艱難與困苦,爺爺奶奶還讓我們不要忘記了前輩和烈士英雄們為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所出的貢獻。聽完爺爺奶奶的話,我心里暗暗在想:我要好好學習,用優異的學習成績來記念祖先和回報父母。
快回到家的時候,大家突然想起廣場還有活動,就轉了個頭。到了廣場。活動正在進行當中,活動有:舞龍舞獅、繞口令、小品……大家玩得高高興興、開開心心、快快樂樂。
活動結束后,大家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廣場。啊!今天真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清明真的是一個踏青的好時節。
紀錄片《絕筆》第二季觀后感 篇5
每年臨近清明節的時候,心中總會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著、糾纏著。這幾天的天氣很是不錯,不知道,清明節那天,紛紛的細雨是否會如期而至。仿佛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節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著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回味少年時,清明節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優美的畫卷。隨風飄灑的細雨中,一位騎著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著一個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著鞭子,一手遙遙指著間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紅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細雨中時隱時現。這大概是源于《清明》這首詩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在我無憂的歲月里,這首詩所給予我的'就是這樣一種恬美的意境。
少年無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只風箏,掙斷了線,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到處也尋覓不到了。漸漸地,清明對于我,便多了一絲淡淡的哀愁,愈來愈重,特別是外公離去后,這感覺更加強烈了。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對我特別的好,可能是我比較乖的緣故吧。外公走后,每年的清明和他的祭日,我心中都會很哀傷。有人說,對別人的思念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于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哪怕是十年、幾十年,這種感覺也不會減弱、消失,反而會變的更加強烈。正因如此,清明節才會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才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是對于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
又是清明了。“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能流淚,那只有拜托清明的細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欲流而難流的淚吧。
紀錄片《絕筆》第二季觀后感 篇6
六集紀錄片《絕筆》由電視總臺出品,紀錄片緊緊圍繞革命烈士的、家信、誓詞等絕筆,通過史料展示、親歷者講述和專家解讀等方式,深度挖掘革命先烈向死而生、不改初心的理想,展現出他們在生命最后一刻依舊堅定的與不變的追求。
紀錄片《絕筆》以“英烈的絕筆”為核心主題,講述了為了理想信念、為了革命事業而犧牲的英烈,通過他們留下的絕筆信,講述他們舍小家、為國家,為了理想信念拋頭顱灑熱血的真實故事。
第一集播出的《忠魂丹心血薦軒轅》陳然和藍蒂裕的英烈事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陳然,1923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香河縣。1938年夏,15歲的陳然在鄂西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并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戰劇團”。193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初,在中共南方局文委的領導和支持下,他在重慶參與籌辦了《彷徨》雜志,引導青年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革命道路。1947年7月,重慶地下黨決定編印《挺進報》,他先任《挺進報》特支組織委員,后任書記,負責報紙油印工作。
1948年4月22日,由于叛徒的出賣,陳然被國民黨特務逮捕。在獄中,他把從國民黨高級將領黃顯聲那里得到的消息寫在紙條上,秘密傳給難友,被稱為“獄中挺進報”。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到監獄時,他和難友們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親手縫制了一面五星紅旗。
1949年10月28日,陳然被國民黨特務殺害于重慶渣滓洞附近的大坪刑場,犧牲時年僅26歲。
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這就是我——一個共產黨員的“自白”,高唱凱歌埋葬蔣家王朝。這首充滿浩然正氣的《我的“自白”書》,早已是廣為流傳的不朽詩篇。它的作者,是《挺進報》的印制者、共產黨員陳然。
戰爭年代從來不缺乏英雄人物。有人在正面戰場上奮勇殺敵,有人在敵后戰場中潛伏。誕生于廊坊香河的陳然,長期在重慶從事秘密工作。他印制了《挺進報》,對敵開展攻心戰;他在獄中受盡折磨,寧死不屈,留下了著名詩篇《我的“自白”書》;他英勇就義,其事跡載入著名長篇小說《紅巖》。
雖然這位無產階級革命先烈只走過了26歲的短暫人生,但卻給后人留下了一首慷慨“自白”、大義赴死的英雄挽歌。
藍蒂裕,1916年出生于重慶市梁平縣,青年時參加救亡運動,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先在重慶海員工會擔任《新華日報》發行員,后又做黨的交通工作。在國民黨掀起的第二次黨一度失掉關系的情況下,他繼續自覺從事進步工作。1949年10月28日晨,藍蒂裕等革命志士被特務從獄中押出,他意識到生命已到最后時刻,在將寫好多時的《示兒》遺詩交給難友后,從容不迫地走向刑場。
“你——耕荒,我親愛的孩子:從荒沙中來,到荒沙中去。今夜,我要與你永別了。滿街狼犬,遍地荊棘,給你什么遺囑呢?我的`孩子!今后——愿你用變秋天為春天的精神,把祖國的荒沙,耕種成為美麗的園林!”這是紅巖烈士藍蒂裕犧牲前在獄中寫給兒子藍耕荒的一份遺囑,一首飽含深情、充滿期望的小詩——《示兒》,在紀錄片《絕筆》中,藍蒂裕的真實的“絕筆”展出,不但引發了人們對歷史的回憶,其中真切的情感表達也讓人對曾經為祖國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贊嘆、致敬。清明時節上線記錄片《絕筆》無疑是對他們最好的緬懷和禮物。
1949年初,共產黨在戰場上不斷取得勝利的消息傳到渣滓洞,藍蒂裕和同志們備受鼓舞,組織了一場獄中春節晚會。晚會上,正當大家興致高漲時,藍蒂裕卻神色沉寂。“有人問他怎么了。他說,他想念兒子,想給兒子寫首詩作為遺囑。”原紅巖聯線革命歷史博物館館長厲華介紹。
于是,藍蒂裕在一個廢紙煙盒上寫下詩歌《示兒》。后來,詩歌原稿被敵人焚毀,但幸好脫險志士傅伯雍記在心里帶出。而今,在紅巖革命紀念館存放的是由著名書法家李般木抄錄的《示兒》。
“他沒給我留下什么財產,只有這首詩,也算家訓吧,是父親留給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對我寄托很大希望。”73歲的藍耕荒在接受采訪時曾這樣說道。
“愿你用變秋天為春天的精神,把祖國的荒沙,耕種成為美麗的園林!”每每讀到父親生前未寄出的這封“絕筆家書”,藍耕荒都感慨頗深,“這首詩不是寫給我一個人的,而是父親那一代革命先烈對我們后輩寄予的希望和重托。我們要牢記父輩們的教誨,不能只圖享受,不能忘記他們的心愿,要努力奮斗,把他們的精神傳承下去,永遠跟黨走,把國家建設好,讓祖國強大起來。”
清明時節這樣一部紀錄片《絕筆》的播出,無疑是對偉大的、為祖國、為人民作出貢獻犧牲的革命戰士最好的致敬和獻禮,歲月滄桑,但它不會塵封銘刻于人們心底的名字。不管時代如何變化,英雄始終是標注歷史的醒目坐標。
感謝紀錄片《絕筆》帶給我們的震撼和感動,我看完這一集紀錄片,早已是淚眼模糊。能夠如此看淡生死,憑的是什么,還不是憑的就是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光榮呀、偉大啊!我們應當永遠銘記英雄的偉大和苦難,時刻鞭策自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紀錄片《絕筆》第二季觀后感 篇7
又一個清明節到了,我們胸前配著鮮艷的紅領巾,懷著悲痛而又沉重的心情來到了烈士陵園,緬懷先烈,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寧而英勇犧牲的戰士,瞻仰他們的豐功偉績,烈士陵園是那么莊嚴,迎著兩側的柏樹是那么挺撥、清翠,就像是兩名戰士守護著烈士陵園。隨后,我們穿過了松柏林。
到了烈士墓前,我行那個隊禮,雙手把白菊獻給了烈士,就在這一刻,我心里默默地在說:“安息吧,先烈們,祖國和人民一定會永遠的懷念你們的。”我們來到了紀念館,看見一個個列士們雄偉的石像,走進紀念館,那里存放著許許多多各式各樣烈士的`遺物,有模型、字跡、圖片等。通過了這次的掃墓,讓我知道了許許多多的烈士的故事,同時,我還懂得了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金色童年。
紀錄片《絕筆》第二季觀后感 篇8
在今年的清明時節,為致敬英烈,央視《國家記憶》欄目推出了紀錄片《絕筆》系列。全片以“英烈絕筆”為核心,通過史料展示、親歷者講述和專家解讀等方式,帶領人們重溫一封封絕筆背后的感人故事,既展現了革命英烈們初心不改、信仰彌堅的革命精神,也讓歷史照進現實,讓理想信念的力量在人們的心中愈發堅定。
觀完此片,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復:這十多位共產黨員,為了追求信仰,慷慨明志,從容赴死,把生的希望留給后人,用血淚寫下臨終絕筆,寄托著對后人的殷殷囑托,更承載著超越時空、傳承至今的精神信仰。
這些絕筆中有對革命信仰的吶喊:在無邊黑暗中,葉挺將軍昂首挺胸,揮筆寫下撼天動地的《囚歌》,“我只能期待著,那一天,地下的火沖騰......我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夏明翰在臨死前吶喊: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
這些絕筆中有對妻兒的不舍和囑托:陳覺給妻子的絕筆中寫道:我們正是為了救助全中國人民的父母和妻兒,所以犧牲自己的一切!紅巖烈士藍蒂裕犧牲前在遺囑中寫給兒子:愿你用變秋天為春天的精神,把祖國的荒沙,耕種成為美麗的'園林。烈士鐘奇犧牲前在丟棄的香煙盒上給妻子寫下“一定要再婚”的殷切囑托。
一封封在生死關頭留下的絕筆,是革命英烈留給世間的最后話語,凝聚的是他們始終如一的初心信仰和內心深處最具力量的聲音。初心不改書絕筆,革命自有后來人。作為新時代的“后來人”,也許不能完全體會革命先烈們舍小家,為大義,拋頭顱灑熱血感人壯舉背后的崇高精神,但卻能在這些震撼人心的紅色記憶中激發信仰,汲取力量。
從紅色記憶中傳承“初心不改”。百年傳承,初心不變。在那個苦難的年代,革命先烈經歷的困苦程度是當下我們這代人難以想象和承受的,支撐他們前赴后繼、死而后已的力量,就是堅信革命會勝利的信念。革命理想大于天,信念如鐵關鍵是要勤修內外功,不斷加強自身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要多學黨史、新中國史,自覺接受紅色傳統教育,常學常新,不斷感悟,鞏固和升華理想信念。
從紅色記憶中傳承“斗爭精神”。無論是烽火連天的抗戰歲月,還是艱苦卓絕的建設時期,再是改革開放高歌猛進書寫中國奇跡,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都是在斗爭中誕生、在斗爭中發展、在斗爭中壯大的。
從紅色記憶中傳承“無我之境”。“為了開辟新天地,喚醒了沉睡的高山,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新中國成立以來,面對積貧積弱的狀況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國共產黨人始終秉承初心和使命,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矢志不渝艱苦奮斗,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平凡之中見偉大,中國共產黨人應以無我之奉獻,行國之大業。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我將汲取革命先輩們“初心不改、信仰彌堅”的力量,用更加強大的工作干勁、工作激情,在不懈奮斗中,為祖國更加繁榮、更加昌盛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紀錄片《絕筆》第二季觀后感 篇9
當鮮花再次綻開燦爛的笑臉,給大地一份紅色;當草地再次鮮綠,給大地增添一份生機;當小鳥再次歌唱,給大地增添一份歡樂。清明節再次來臨,站在紀念碑前仰望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幾個大字,我不禁深深懷念起那些英勇的烈士們。看看今天我們國家的成就,我們臉上就會洋溢起幸福的笑容。享受著今天的生活,欣賞這綠色的春天,我們又要深深的思念。
歷史定格,英雄長眠。時至今日,我們仍然能觸摸到先烈們跳動的脈搏,仍然能感受到先烈們呼吸的頻率。正是因為他們的偉大,中國巨龍飛騰于九霄之外,華夏巨人屹立于民族之林。正是因為他們的犧牲,一個古老民族書寫下一篇新的樂章,一個泱泱大國崛起于世界的東方!
長眠于此的先烈們為了舊中國的解放,槍林彈雨中,灑下了最后一滴鮮血,帶著最后一絲微笑,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用身軀筑起共和國的長城,換來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應該且行珍惜。
我們胸前飄動的紅領巾像一顆火紅的心,不論前進的道路還有多少坎坷,有你們這些榜樣所賦予的力量,我們堅信:我們有勇氣,也有信心面對和戰勝一切我們面對的困難!
革命烈士們,你們看到了嗎?看到了今天這美麗富饒的祖國,看到了這廣闊肥沃的.土地,看到了這自由飛翔的白鴿嗎?我想你們也會欣慰吧!“紅花無情笑東風,青山有幸埋忠骨。”革命先烈們,你們為人民的利益而死,你們的死重于泰山,你們與青山同在,你們與大地永存。你們永遠是我們心中的一塊豐碑。
先烈們,我們懷念您,我們歌頌您!您為祖國捐獻了生命,用您的血肉為我們鋪成了成功之路,用您的鮮血為我們創造美好的世界。雖然您看不到現在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我們會以您為榜樣,力爭成為最棒的接班人。
紀錄片《絕筆》第二季觀后感 篇10
又一個清明節,又是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此時,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革命先烈們,有的為了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為了徹底埋葬舊社會,建立新中國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青春和熱血的先烈們。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長城,是你們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殊死斗爭,是你們不怕犧牲,勇往直前,讓后人翻身做了主人。你們是新中國的創使者,你們的一生是偉大的。
我熱愛你們,我贊揚你們,我崇敬你們。你們為了革命的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在帝國主義列強的殘暴折磨中,他們沒有透露半點消息,寧愿死也要守住黨的秘密,他們寧愿做光榮犧牲英雄,也不愿做茍且偷生的叛徒,我對他們產生了無限的敬佩,無限的感慨,我也要因此而贊揚你們,你們是我們中國人民的感謝者,你們是神圣的',在我的眼里,你們是光明的象征,你們是我人生道路上戰勝一切困難的動力和榜樣。
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自豪。在這個富裕的國家里,我是多么的美滿和幸福,而在那個艱苦的斗爭社會中,哪有如此美好的生活。我要鄭重的對你們說:“偉大的革命先烈們,我會認真的學習,學好本領,長大后建設祖國,我會努力的!
在這清明之際,獻上一朵純潔的白花,代表我的深深敬意,敬愛的烈士們,你們安歇吧!
【紀錄片《絕筆》第二季觀后感】相關文章:
央視紀錄片絕筆第二季優秀心得體會04-10
央視紀錄片絕筆第二季觀后感07-19
紀錄片《絕筆》第二季個人觀后感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