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童年影響最大的一本書——《弟子規》
對我童年影響最大的,是在幼兒園學習的一本書。它帶領我走進文明禮儀的世界,教我做人的道理。它便是我人生中第二個老師——《弟子規》。
在幼兒園時,第一次見到這本書時,一打開便感到無比的討厭。為什么?因為里面全是繁體字,除封面和一個孔子像外沒有別的圖畫。每天都要背兩三段,讓我對這本書更加厭倦。后來書中的文段我已背得滾瓜爛熟后,我便完全“拋棄”它。直到有一次找書時我發現了它,翻起來,越看越有意思。書中的每一段,每一部分都講了一個不同的道理。例如: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意思是父母叫你時就要立刻答應,不能緩慢;父母叫你做事就要馬上去,不能拖延或偷懶。父母的教誨就要聆聽;父母的指責,就要順從去做、改正。哇,原來《弟子規》也如此有趣,我開始每天看《弟子規》中的故事與道理,并且牢記在心。記得有一次,媽媽把一份重要的文件放在桌子上,忙去了,我出于好奇心上去查看,沒想到卻無意中把手中杯子里的水倒在了文件上。完了完了!怎么辦怎么辦?我把杯子放在桌子上后拿紙巾去擦文件上的水,結果在慌亂中手撞到杯子“啪啦當”碎了!我慌了,甚至想逃避責任,說是弟弟干的吧?但在緊急關頭我想起了《弟子規》中的.一段“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過能改,歸于無;倘掩飾,增一辜”:如果無意做錯叫做“錯”,如果故意做叫“惡”。有了錯就要勇敢面對、改正,別人才會看好你。如果做錯不承認,極力掩飾就是錯上加錯。最終我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給媽媽講了一遍后,媽媽不但原諒了我,還獎勵我一根雪糕,夸我誠實!
起初,我還小,只會背。但是現在我已長大,才明白老師和父母的教導和心血。《弟子規》這本書,教育了我做人的道理,也教會我生活中的文明禮儀。它能“進化心靈”,讓我們懂得文明禮儀的重要性。早晨我們要: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出門時要:出必告,反必面。對親人要: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讀書要:方讀此,勿慕彼;此為終,彼勿起……人從小就要從《弟子規》做起,做個文明禮儀講道德的人,繼續營建我們這個文明古國。
《弟子規》為清朝康熙年間秀子李毓秀所作,他用自己的筆錄把文明禮儀待世相傳。讓我們認真學習《弟子規》,為祖國的花朵增添新的綠葉!
【對我童年影響最大的一本書——《弟子規》】相關文章:
對我影響最大的人優秀作文02-11
對我影響最大的一個人700字作文04-06
對我影響最大的一個人作文5篇03-30
對你影響最大的同學為題的英語四級作文09-22
會計監督對會計的影響12-07
手機輻射對人體的影響05-16
茶文化對朝鮮的影響03-17
對我影響的一個人作文03-08
公允價值對會計的影響論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