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做作文合集6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做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節做作文 篇1
近年來,傳統節日越來越受重視,尤其在潮汕,春節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擅長做傳統粿品的老字號吉祥粿鋪越來越多走進各企業單位食堂,展示他們頗具特色的傳統產品,備受青睞。這不,上周五中午,吉祥粿鋪帶著各種粿品走進報社食堂。等到熱氣騰騰的粿品出爐,年味,也就這么來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每當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時,北方人團團圍坐包餃子吃,熱氣騰騰中吃出一年的福氣。而潮汕人呢?過年必不可少的就是做粿吃粿。
上周五中午,報社的食堂格外熱鬧,展臺前擠滿了人,原來是老字號吉祥粿鋪帶著各種粿品來食堂展示交流。只見展臺上擺放著琳瑯滿目品種豐富的粿品餅食,吸引了眾多編輯記者駐足拍照。
“師傅,我要小發財粿,再加兩份青菜!”“師傅,給我一些馬鈴薯粿!”現場好熱鬧,寓意豐收的非遺產品小發財粿、爽口飄香的馬鈴薯粿、松軟香甜的小白桃粿、香脆的酥餃、綿軟不膩的腐乳餅、寓意甜甜蜜蜜的甜粿……冒著熱氣、散發縷縷香味的粿品勾起了大家的食欲,大伙早早就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紛紛選取品嘗。
粿食對于汕頭人來說并不陌生,在潮汕人的傳統生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而吉祥的發粿,有他們獨特的酒粬發酵技藝。當天,吉祥的師傅帶來幾個招牌粿品。只見師傅熟練地把小甜粿擺入蒸籠蒸五分鐘,接著放入鼎中煎制。很快,一道熱騰騰的甜粿就出爐了。品嘗到的小伙伴紛紛表示“外脆內甜,味道好極了”!
一款鮮艷的紅褐色粿品煞是可愛,上面印有清晰的黑體字,如財丁興旺等,漂亮而吉祥,猶如一片片精致玲瓏的藝術品,讓人不忍入口。
金黃色的腐乳餅還未入口便已是清香撲鼻,令人垂涎。輕輕咬一口,獨特的南乳蒜頭氣味濃郁,甜而不膩,鮮美無比。
小巧的鼠曲粿入口香軟糯滑,有一股特別的中草藥味道。編輯張小姐說,很多吃著鼠曲粿長大的潮人,離開了家鄉,也總會懷念它的味道,每年春節,都想再嘗嘗那份香甜。“對于很多人來說,鼠曲粿里包裹著的不僅僅是香甜的餡,更有家鄉的味道。
春節做作文 篇2
在“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中,新年的序幕漸漸拉開。新年是其樂融融的,新年是吉祥喜慶的,新年也是團團圓圓的。正是天寒地凍的時節,卻擋不住我們的熱情,今年我們要用美食鬧新春。
走在大街小巷,映入眼簾的是大門前那祝福人們的春聯,火紅的燈籠搖搖擺擺,地上五顏六色的煙花屑。人們穿著新衣,走在熱鬧的大街上,連空氣也彌漫著喜慶的氣息,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響遍了每一個角落。一句句過年好,一張張笑臉,一個個紅紅的燈籠,一件件嶄新的衣服,構成了新年熱鬧的情景,在這佳節里,一定少不了我們的特色美食——炸棗。
每逢過年總是少不了那溫馨的時刻:包炸棗。舅媽拿了一桶泛著微黃的糯米粉,倒進淺籃里,再加入一袋白糖。我們戴好手套,混合好糖和糯米粉。大嫂拿來地瓜,我們用手把地瓜和糖、粉混合,先用手腕往前推,再按壓幾下,不斷重復,再轉一個方向,往上推。我低頭一看,手已經變成了“熊掌”了,我又繼續推了幾分鐘,累得上氣不接下氣。這時夜幕降臨,炸棗外皮才揉好。開始包炸棗了,我挖了一點外皮,在手心慢慢壓成厚面片,往中央放進餡料,用虎口一點點收起來,炸棗就完成了,真像一個圓鼓鼓的`皮球,裝滿了我們的新年愿望。我用手沾了一點油,拿起一點外皮,輕輕搓成圓形,放在淺藍里,不一會兒炸棗大功告成了!舅媽把炸棗放進鍋中炸,炸棗漸漸上色,發出“滋滋”的聲音。舅媽見炸好了,就把炸棗撈出來,放在盤子里,我低身一聞,香飄十里,滿是濃濃的年味。
炸棗寓意團團圓圓,祝福家人團團圓圓,讓美食跟我們過一個飄著年味的新春吧。
春節做作文 篇3
在潮汕,保留著大量被譽為"活化石"的中原古典文化遺存,尤其突出的民俗之一就是傳統的祭祀文化。潮汕地區,從大年三十到正月有各種祭祀活動,催生出種類繁多的祭品。除了雞鴨鵝、魚蝦蟹、甜品、水果等食物,最能體現潮汕特有文化的祭品要屬這獨特的“粿”了,形成特有的“粿文化”景觀。
“粿”,《康熙字典》釋為:米食也。但是潮汕“粿”的概念可遠不止“米食”這么簡單。首先,粿的原料除了米,還有面、薯粉等,其次粿的類別很多,僅就其形式分,為有皮無皮兩大類,皮包餡的有紅桃粿、鼠粬粿、樸籽粿、無米粿、菜粿、豬朥粿、筍粿、粿條卷等,沒有粿皮的有粿條、甜粿、草粿、菜頭粿、芋粿、梔粿、發粿、麥粿、糕粿等,還有分不清皮餡的鱟粿,還有按照季節、按照功效等分類的以及歸不了類的咸水粿、炸粿肉、粿汁等等,洋洋大觀,不一而足,潮汕到底有多少種“粿”?恐怕沒人說的全。
潮汕有句跟“粿”有關的諺語:時節做時粿,時令防時病,說明了“粿”在潮汕飲食中的重要地位。
“時節做時粿”是不同的節日要做不同的粿品,比如春節做紅桃粿、鼠粬粿;元宵節要做甜粿、發粿、蘿卜粿,即“三籠齊”,取其甜、發、有彩頭之意;清明節用陶模蒸制樸籽粿;端午節做梔粿......
“時令防時病”指的是粿品的防病功能,用來做粿的原料一般是蔬菜,具有防病治病的功能,吃粿可以防止各種節氣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比如鼠粬粿可預防春天的春寒咳嗽;紅桃粿可消食健脾;菜頭粿可祛濕;麥粿利便護肝;梔粿可助消化。
所以,粿品既是潮汕人喜愛的美食,又是時令的藥膳,是養生益壽的保健品,潮汕還有數不盡的各種各樣的“粿”,它體現了潮汕地區特有的文化,已經成為許多潮汕人特有的味蕾記憶和家鄉味道的保健食品。
春節做作文 篇4
大年初一,有親自從遠方來,我們大家全都聚集在外婆家,開開心心過大年。中午又像往年一樣要吃餃子。
外婆在廚房張羅大鼓:做餃子皮、剁肉餡、包餃……忙得不亦樂乎。我擔心外婆累壞了,便主動請求幫忙,外婆心疼我,但經不住我的請求,答應了。
我吃過餃子,看過別人包餃子,卻沒有親手動過,這回我可得大顯身手了。我隨手拿了一張餃子皮,用勺子舀了滿滿一勺肉餡放在餃子皮上。我心里十分得意:嘿嘿,沒學就會,天才啊!正在我得意非凡的時候,那肉餡就像個不聽話的孩子,讓我束手無策:當我把左邊的皮捏好,肉餡從右邊鉆了出來;等我捏好右邊的皮,肉餡又從左邊逃了出來。這可讓我為難了,該如何是好呢?我左思右想,傷透了腦筋,還是一點頭緒也沒有。
正在我疑惑不解的時候,姐姐看到了我這般模樣,無奈的說:“我的小妹妹啊,用腦子想想,少放點餡兒,不就不會多出來了嗎?”說得對呀,我怎么沒有想到呢,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我找姐姐說的,放回一半肉餡,包起了人生的第一個餃子。大功完成,但是不太對勁,由于我根本不會捏餃子的先后順序,包的就是個“四不像”。外婆在一旁耐心的教我,可是我怎么都學不會,凡是不能強求,這是沒有辦法的,我包的“四不像”只好自個兒吃了。
我雖然包得是四不像,但這是我第一次包的餃子,它凝聚了我的心血。嚼著它,這碗“四不像餃子”別提有多好吃了!
春節做作文 篇5
昨天,一大早奶奶買了面粉和肉、韭菜準備在家里包餃子。
我早早就起床了,吃過了飯,等奶奶回來我們一起包餃子,由于這是我第一次包餃子,媽媽說她小時候,一家人經常包餃子的,而且媽媽還手藝很好的,所以今天我要和媽媽比試比試看誰厲害。
奶奶切了肉、韭菜和了面粉后我們就開工包餃子羅!
第一個餃子,我是挑了一張面粉皮,再加了好多好多餡放在面粉皮當中,最后我小心翼翼把餡包了起來,唉呀!餡太多了,它們都鼓出來把面粉皮都撐破了。接受第一個包餃子的失敗教訓,第二個餃子,我在面粉皮上加上很少很少的餡,然后把它包起來,結果餃子看上去干癟癟,和媽媽包的餃子相差實在是十萬八千里。總結了第一、二次的失敗教訓,第三次,我拿起了一張面粉皮,并在上面加入了適量餡,最后包了起來,終于很漂亮餃子出來了。
今天包餃子,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做從任何事情都要開動腦筋,想好了再去做,這樣子才容易做好事情!
春節做作文 篇6
春節將至,親戚朋友們也開始裝飾房子了,我們家也不例外,但在這些眾多春節前的準備工作中,最令我感興趣的卻是做饅頭。
以前我總是吃饅頭,卻從未親自做過。所以,當我聽說婆婆要做饅頭了,立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征求了婆婆的同意后,我也能親手做饅頭了。
經過一番觀察后,我也總結了一下經驗。第一步,和面粉,把面粉揉到有一定的韌性后,就可以開始捏饅頭的樣子了。說得輕松,做起來難,光是和面團就花了我不少精力。將近半個小時,我弄得廚房全是白霧,照了照鏡子,殊不知,自己都變成了大花臉。
第二步,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放餡料。肉粒,青菜,韭菜,胡蘿卜……光是看到這些餡料,我就已經口水流成河了。選好餡料后,就可以用面團將其包起。
最后一步,將饅頭的“雛形”放入蒸籠。我等待了一段時間后,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饅頭拿了出來,剛出籠的饅頭還真有點燙,我只好把它放在桌上。仔細端詳,樣子與婆婆做的還挺像,就是扁了些,不過,對于我這個新手來說,做成這樣,也不錯了。
【春節做作文合集6篇】相關文章:
春節做餃子作文3篇03-30
為媽媽做件事作文(合集9篇)03-04
做一件好事作文合集12篇01-28
做一件好事作文(合集12篇)02-11
做有禮人作文03-28
學做PPT作文03-14
做自己就好-作文01-14
春節生活作文合集6篇03-31
春節旅游作文合集五篇03-12
春節旅游作文合集10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