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春節調查作文三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節調查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節調查作文 篇1
調查時間:寒假假期
調查地點:長輩親戚家
調查渠道:長輩親戚、網絡查詢、書籍尋找
調查結果:
長輩親戚:春節要團圓,除夕夜晚上要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正月初一,要早早起來去當地的寺廟燒香拜佛。春節八天,要到處拜訪親戚。
網絡調查: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貼春聯、掃塵、倒貼福等等的習俗。
書籍尋找:臘月初八吃臘八蒜、臘月二十三祭拜灶王爺、年三十吃團圓飯、大年初一逛廟會、正月十五鬧元宵……大人們的忙碌,孩子們的熱鬧,濃濃的年味兒。書籍中于把一家幾口的人物放進去,從他們的視角看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中的一個城門甚至一個城墻垛都非常有講究。——《北京的春節》
春節調查作文 篇2
火紅的燈籠掛起來,歡樂的歌兒唱起來,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春節如約而至的到來了。下面,讓我們去作個春節社會調查吧!let us go!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家人團聚,歡天喜地的日子。大部分人走訪親戚,互相送禮也是不可少的。
當今社會,春節送禮,許多人已經司空見慣了。那多少人認為"送禮"是春節必不可少的一個內容呢?調查顯示:68.5%的人認為"送禮"是春節必不可少的內容,僅有8.9%表示"送禮"并非春節必不可少的內容,有22。6%的被訪者表示不好判斷。
從我們調查的情況看,既然大部分認為送禮是春節必不可少的一個內容,那么今年春節送什么禮物好呢?其中,50%的人認為送食品合適;35%認為送保健品高雅;10%認為送煙酒茶類時尚;5%認為送什么也無所謂。
在與被訪著的交談中可以了解到,大家認為“送禮”往往會讓人在人情往來上有點累,這“累”需要精力的付出,更需要人民幣的“支持”。
據有關資料表明,我縣一個中等家庭月收入大約為800元左右,而在調查中,受訪者的春節消費額度,在400元以下的占19.5%;400—600元占35.8%;600—700元占21.5%;700—800元占12.2%,800—1000元占9%;在1000元以上的占2%。調查表明,23.2%的家庭,春節期間大約將消費一個月的家庭收入。
過春節,當然也少不了給孩子們發壓歲錢。如今社會,孩子們的壓歲錢在600元以上的占40%,在500元左右的占50%,在300元以下的僅占10%。
“春節黃金周”期間,少部分人會借著這個機會,出去散散心,去一些山清水秀,環境幽雅的地方去過這一年一度的春節,當然,這也少不了人民幣的支持,旅游消費額在1000元左右的占20%,在3000元左右的占45%,在5000元左右的占35%,看來,春節旅游這也是一筆大消費啊!
看,街頭巷尾,鄉里材社,到處百藝雜陳,熱鬧非凡,聽,鞭炮聲,嬉笑聲,共同編織著春節的歡樂歌!
春節調查作文 篇3
春節時,我們都有放爆竹的習俗。“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的《元日》就描寫了人們在爆竹聲中迎新年的情景。那為什么要放爆竹呢?這和春節的另一名稱“過年”有關。“年”是什么?“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要用爆竹轟。于是,就有了放爆竹的'習慣。
春節時要放爆竹,那么具體是什么時間放的呢?從古代很多記載來看,古人都是在除夕之夜新年鐘聲敲響時放的。那么現代人,特別是現代的湖州人,又選擇什么樣的時間放呢?通過對我外婆、妹妹、姐姐和我家的調查和對富麗家園小區的觀察來看,整個春節期間都陸續有人在放爆竹,但有兩個時間段特別集中。一個就是年三十晚上新年的鐘聲敲響時,整個湖州上空,爆竹聲震響天空,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股濃煙。另外一個就是年初五凌晨,這個時候的爆竹聲超過了年三十晚上的,只能用一個詞來表達,那就是震耳欲聾。年三十晚上放爆竹是辭舊迎新、喜迎新年,那么初五凌晨為什么要放呢?據說每年初五是迎財神的日子,那一天人們為了預祝新的一年大吉大利,爭相放爆竹。
現代湖州人放爆竹的習慣,一方面是延續了中國的,另一方面又發展了放爆竹的內涵,體現著和平和人們對幸福生活的一種追求。
【【精選】春節調查作文三篇】相關文章:
【精品】春節調查作文四篇03-23
【必備】春節調查作文3篇03-22
【實用】春節調查作文四篇03-22
調查春節的作文3篇03-22
春節旅游精選作文03-05
精選《春節》作文3篇03-23
【精選】春節作文四篇03-21
【精選】《春節》作文4篇03-18
【精選】春節旅游作文4篇03-18
精選春節旅游作文四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