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大學生作文五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學生作文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學生作文 篇1
小朱放棄體面優質的網絡工程師工作,打算辭職回家與父母一起養螃蟹。父親對此表示不理解,而我卻支持小朱的大膽想法。
從基礎來看,小朱的想法便具有可行性。小朱的父母一直以養殖螃蟹為業,并以此為收入來源供小朱念完了大學。可見,在養殖螃蟹方面,小朱父母的經驗豐富。若小朱實行了自己的想法,回家養蟹,父母無疑是他技術上的最佳指導者。
從前景來看,小朱的想法具有可行性。在當下,“互聯網+”的創新發展路線是炙手可熱的。而黨和政府在政策方面也極力地推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小朱的專業又是網絡工程師,對電子商務和網絡技術的了解應當是清晰甚至深入的。將小朱在網絡方面的專長應用于養殖螃蟹中,將傳統的養殖業與新興的時代潮流相結合,小朱的想法無疑是可能的,甚至是前景光明且廣闊的。
從帶動效益看,小朱的想法是值得實現的。隨著大學生回鄉創業熱潮新聞的屢見不鮮,我們也能從中看到這種形象帶來的可喜效應。大學生應用自己學到的管理、開發、創新技術,將創業的熱情帶給鄉民,帶動全鄉經濟發展,。而小朱的想法若能成真,又何嘗不可能帶來同樣的效能呢?成為鎮里第一個賣螃蟹的大學生,小朱認為是一件光彩的事。而若能將“電商”賣螃蟹的想法實踐而推廣,使鄉民們與他一起受益,豈不更加光彩,何樂而不為呢?
小朱父親的想法自有其做為父母的考量,但他將反對的思路局限于養螃蟹不如大公司的網絡工程師體面則顯得有些目光狹隘。父母希望兒子有一份安穩的工作是人之常情,但不該以面子為由對小朱的想法表示反對。且他擔心的“大學白費”是錯的。依小朱的想法,大學里對電腦知識的學習恰恰是想法成功的關鍵。而母親的做法更顯智慧。小朱體驗實踐后并未放棄想法,那便體現了他不怕辛勞、甘于實行想法的執著。作為父母,應當支持小朱的想法,助他一臂之力則更為妥當。
小朱回家與父母一同養螃蟹,開辟“電商”養蟹的想法在各方面都具有優勢。有利于他發揮專長,將所學與實踐相結合,走在時代的潮流上,相信他定能打造出屬于自己的一番獨特創新天地。
大學生作文 篇2
四年前的夏天,外面蟬聲不絕于耳,我在家里暢想大學生活會是怎樣一番景象。轉眼四年過去了,外面蟬聲依舊不絕于耳,仿佛就是四年前那些一樣。四年的大學生活讓我逐漸成長、成熟起來,讓我許多事情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在大學,不會再有老師苦口婆心的教誨和防腐不知疲倦的講解;不會有每天做不完的習題和試卷;也不會天天為了分數、名次而焦急、苦惱。在體驗大學生活的這一個月中,有這樣一件事讓我印象比較深刻:在大學的第一堂課上,有兩個女生遲到了幾分鐘,按照以前的習慣打報告進教室。但后來老師說:“在大學中,如果你上課遲到或者有事想要早退的話,你不用打報告,只需悄悄地從后門出入,不要影響大家就好。”在這以后,我也遇到過其他在高中甚至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比如可以隨時出入宿舍和校門,因需要完成某事要逃課等。
所以,我出:大學,是一個完全靠自覺的過程。如果高中的我們還是一只雛鳥,那么大學的我們可以說已經長大,遠離了父母的庇護,遠離了老師的督促,剩下的只有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所以,現在的'我們要自己管好自己,自己規劃自己美好的大學生活,并自己保證今后能夠笑著談起自己的大學生活。
大學的第二個特點就是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大學中絕不會有從早上5點出宿舍上課直到晚上10點才回去休息的情況;也不會因為喜歡看《紅樓夢》但怕被老師發現而東躲西藏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在大學里有各種各樣的活動等著你去參加和體驗,而這些在高中都被視為純屬浪費時間的事情。其實,從這些事情中我們也能學到許多知識——課本里并沒有的知識,學到許多經驗或是教訓,學到大學的豐富多彩。
所以,我認為,比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力,而能力地培養需要一個過程,大學則是這樣一個很好的過程。
所以,我們需要抓住每一個機會,更好地鍛煉自己、提高自己,在豐富自己大學生活的同時,為自己多贏得幾筆生活的財富!
大學生活和以往我們經歷過的學習生活真的不同,它至少對現在的我來說包含這太多的意外和精彩。當然,大學生活對我們來說也有太多的誘惑,所以這也就需要我們以正確、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學會更好的地址誘惑。
如果有機會可以讓我跟還在為大學奮斗的學弟學妹們說幾句心里話,我真的想告訴他們:好好努力,爭取早點來體驗大學生活,因為想象和真實的感受真的不一樣!我也想對那些想要放棄大學的學生們說:大學,是美好的4年,不要給自己一生留下遺憾!
總之,大學生活可以很輕松,也可以很沉重,可以很單調,也可以很豐富,可以很舒暢,也可以很痛心。他就像一壇五味醋,我從中嘗出了酸甜苦辣咸甚至更多,并獲得了很多感悟,這些所得將作為我人生的寶貴財富,讓我以后的道路走得更加堅實有力。
大學生作文 篇3
又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在長春生活了六年,似乎終于要到告別的時候了。有很多不舍,舍不得這里的街道、花草、藍天,還有我見過的最美的雪,當然更舍不得這里的人。第一次踏進JLU的校門,這里充滿了陌生,那是第一次獨自一人坐火車來到傳說中天寒地凍的遙遠的東北,我的行李里塞滿了御寒的冬衣,還有父母的叮囑和牽掛。幸運的是,我很快就對這里由陌生轉為熟悉,然后喜愛,現在則是留戀了。而這一切的產生是因為我遇上了一群有著和我一樣對一切充滿好奇和渴求的眼睛,有著和我一樣的青春洋溢的臉龐。“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古語這么說,我是相信的。因為我們這一群人各自性格愛好雖然不盡相同,但是每個人看起來都是那么熱情,充滿了青春的力量。我們一起學習、一起踢球、一起去公園野餐、一起去湖邊燒烤,還一起去喝得爛醉。可以自豪地說,我們的集體是一個團結的集體,一個上進的集體,在這個集體里我學會了很多很多關于學習、關于生活、關于未來的東西。都說成長的歷程是艱苦的,在這里我卻是快樂的。
在我的印象里,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是長春最好的時節,這是個生機盎然的季節,暖風輕吹、綠意盈盈,每個角落里都塞滿了陽光的味道,還有那滿樹粉色的杏花開滿了校園,真是“人面桃花相映紅”!空氣中彌漫著紫丁香的味道,夾雜著離別的傷感。在這樣美好的季節里,本不適合傷感的懷念,但是為什么又要選擇在這個季節里離別?
在實驗室的這段日子,又結識了很多的可敬可愛的師長,他們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本人導師YZG教授對問題有著深邃的洞察力,每每能對問題給予的高屋建瓴的指導;CGM老師和藹可親、慈眉善目,對學生關懷備至。兩位導師淵博的知識、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誨人不倦的師者風范和敏銳的科學洞察力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深深地感染著我,并始終影響和激勵著本人開展研究工作。兩位老師在學術研究中表現出的敏捷的思維及對問題的獨到見解更是直接幫助本人得以順利完成學業,并將一直影響著我作好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從師于兩位可敬的導師使我終生受益。
論文進行期間,TFJ師兄對我的試驗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給了我耐心的指導和真誠的幫助。田師兄是個熱心的“俗”人,有著和我們一樣的喜好,喜歡踢球、喜歡乒乓、喜歡打游戲,但是干起活來卻是認真而細致的,絲毫都不馬虎。很多時候,他更像一個大哥罩著他的一幫小弟。在此我獻上最誠摯的感謝和深深的祝福。
在實驗的進行中,還得到了研究室各位師兄的支持和協助,他們有趙老板、紅哥、蘇蘇、長健、小何、老馬、老喬、大土土,我們之間相處融洽,不論是在學習研究上還是在生活上,這一切都是緣于壓電驅動實驗室的良好氛圍。現在我留戀這個相親相愛的集體,以后我也會很懷念這段快樂充實的日子。這里一切讓我有了家的感覺,我喜歡這種親切,它會在我的記憶里又涂上一抹美好。
最后,感謝所有關心、支持和幫助過我的親人、師長、朋友們!
大學生作文 篇4
今天下午奉派聽取學生代表對學院的意見。與會學生代表32人多為二十歲出頭的男女青年,一個個胖乎乎的,營養都不錯。
學生提了一百多條意見,我做了記錄,以備隨后向有關院領導匯報。學生提的多數意見還算合理,但其中一條我覺得不算合理:校車數量不足,發車時間也不夠及時,搞得他們到校本部時坐不上校車。
這條意見的背景是:原來我校只有一個校區——北校區,后來在高校“大躍進”式擴招的過程中,學生由三四千人增加到一萬二千多人,這就使得原來的校區不夠用了。后來費了很大勁,才在原校區南部3公里左右又征得二百多畝地,建設了一個新校區——南校區,將文科專業搬到了南校區。但學校的諸多管理機構不可能也設兩套,這就造成了文科專業的近6000名學生需要經常去北校區辦事。為此,學校專門購置了兩輛中型大轎車,在固定時間拉學生往來于北南連個校區之間。但大轎車只有兩輛,開車班點也不夠多,這就造成了學生有時坐不上車的情況。
我不能說學生提的意見完全不合理,但我聽了覺得不太不順耳。我想:
一、北、南兩個校區相聚不過三四公里,沿途都是寬闊的馬路,汽車也不算多;步行不過需半個多小時;騎自行車,只需10分鐘左右。這對這些二十歲出頭的小青年來說實在不是什么負擔。
二、我以為學生還是培養培養吃苦精神為好。近二三十年以來,中國的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太嬌嫩了,從幼兒園父母開始接送,有的一直接送到高中畢業。更有甚者,父母還一路陪讀到大學畢業,陪讀到留學歐美。我不知道這樣的青年將來會有多么強的生活能力和競爭能力。
三、在這一點上,現在的青年遠遠不如解放前的學生和一前的學生。以我自己為例:一、我上小學一年級7歲時,剛解放沒幾年,父親只領我到過學校一次,開學后就是我一個人每天背著書包穿街過巷自己去上學。二、到小學三年級我10歲時,父母因為工作忙,沒時間給我做飯,就把我轉到了寄宿小學。然后從10歲到18歲高中畢業,我就一直吃住在學校。當時的學校條件極差,吃不飽、住不好,冬天教室和宿舍只生一個濕煤火爐,室內溫度最多有七八度。我星期六下午回家,每次都是步行十幾公里。我這算近的,還有許多同學家在鄉下,星期六回家要步行三四十公里呢。他們還得背上行李、糧食呢。就這,從未見一個學生叫過苦。那時的學生都很愿意吃苦——在那個時代,人人以能吃苦、能勞動為榮。就這,大多數學生還學習很好,我們那個班最少有90%可以考上二類本科大學。
四、我在這所大學教書32年,每星期代8至20節課,我家距離學院有六七公里。32年來,無論冬日嚴寒,還是夏日炎炎;無論是飛雪飄飄,還是暴雨如注,我們上課是一點也遲到不得的。但我從未坐過轎車、公交車,從來都是步行或騎自行車。記得有一次,半路上下起暴雨,淋了個濕透,和洗了一次天然淋浴似的,也并沒有什么啊?還有一次,雪后結冰道路奇滑,我不小心剎車,竟在冰面上滑行了二十多米,竟沒有滑倒!可見我天天騎車,平衡能力自然較強。就是現在我已年過花甲,我每次來學校照樣是騎自行車。我覺得悠哉悠哉地騎著自行車順路觀看景色,順便買點東西,還能動動眼睛、大腦、腿腳,只有好處而無壞處,為什么要坐車呢?我現在身手還算靈活,快步如飛,很可能和我堅持步行、騎車半個多世紀有關。一會兒散會后,我照樣還是要騎自行車在夜色中回家。
五、當然,我并不是主張學校可以不改善辦學條件,而是說國家也應該同時盡量注意培養學生的吃苦精神、勞動觀點。不然,我們的青年畢業后到了社會上如何參與殘酷的市場競爭呢?如何投入激烈的地球村競爭呢?
現在的大學生確實有點太嬌生慣養了。依我看,這種教育環境實在是于國于民于學生自己都毫無益處!
大學生作文 篇5
大學生小朱畢業以后有著一份體面的工作,他卻向父母坦誠自己希望辭職回家和他們一同養螃蟹,對于他這個醞釀已久的想法,父母皆是頗為詫異而為難。于我看來,養螃蟹是小朱的興趣,所學專業是其專長,將興趣與專長相結合,定會開出新天地。
對于小朱的想法,想來很多的人都會有所不解:為何放棄體面的工作回家養螃蟹?如此一來豈不是荒廢了所學知識?對此,小朱心中早有答案,他選擇將自己的知識技能和內心興趣相結合,開辟出職業選擇的新道路。這樣大膽而富有創新意識的想法正是當下社會所缺少的,應當得到人們的支持。
職業選擇不應拘泥于體面與否,更應順應興趣。從心而行,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小朱辭職回家的想法并非一時興起,而是經過了很多長時間的深思熟慮,在他向父母坦陳后,母親建議他到蟹塘體驗一番再下最后的決心。而小朱亦是在勞累一天后方才真正體會到父母養蟹的辛苦,然而他并沒有打退堂鼓,反而堅定了自己的信念。由此可見,他的想法并非腦熱之舉。既然如此,我們又為何不相信他有能力將興趣化為推動事業發展的動力呢?一個人真正熱愛的事方為他的天賦所在,小朱的選擇順從內心的聲音,也為人們提供了從心而行的勇氣。
將興趣和專業結合,方可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大化。小朱辭職賣螃蟹卻并未將所學的知識拋諸腦后,而是提出做“電商”賣螃蟹的新思路。如此一來,既順應了興趣,做自己想做之事,又將所學知識融匯其中,同時還可以推進產業的轉型,一舉兩得,豈不妙哉?當興趣和專業結合在一起時,對雙方都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且看交大材料學院博士李宏燁,將所學的理科模型知識運用到相聲分析之上,推動相聲邁上新臺階。興趣和專業強強聯手,必將成就小朱事業的新輝煌。
畢竟人們受到的束縛太多,從心而行,順應興趣擇業不自覺間竟已成奢侈之事,何不如小朱一般,順應內心的選擇?做大公司網絡工程師固然好,成為這里第一個賣螃蟹的大學生,也是光彩之事。
且以專業為槳,在興趣的海洋里徜徉,委心任去留吧!
【【必備】大學生作文五篇】相關文章:
【必備】大學生作文5篇03-20
【必備】大學生作文四篇03-11
【必備】大學生作文4篇03-05
【必備】大學生作文3篇03-04
【必備】大學生作文三篇02-19
大學生必備《大學生考證時間表》08-12
大學生考證熱:就業必備證書10-02
大學生必備:2015最全大學生考證時間表11-12
大學生必備:2015最全大學生考證時間表11-05
2015大學生必備《大學生考證時間表》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