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疫情防控推演方案(通用5篇)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疫情防控推演方案(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疫情防控推演方案 篇1
為科學規范有序地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加強開學后疫情的工作指導,提高疫情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保障全園幼兒及全體教職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本園的教育教學秩序和穩定,特開展本次新冠肺炎防控應急演練活動。
一、演練目的
1.切實做好我園疫情預防與控制工作,認真做好監測和各項應急準備工作,有效預防和應對傳染病的發生。
2.全面提高我園開學后傳染病處置的應急反應能力,熟悉應急處理過程,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有效阻止傳染源,保證師生安全。
二、演練時間、地點
時間:20XX年5月21日
地點:操場、各班教室
三、組織機構
組長:郭永姣園長
副組長:石小莉副園長、鄧春霞副園長、王亞麗副園長
安保組:張XX、趙XX、馬克
醫護組:林XX、馬XX、馬XX、茍XX、余XX、李XX
秩序組:保安、門衛
后勤組:劉XX、慶會玲
信息組:王XX、張XX、李XX
四、職責分工
1.組長職責
負責指揮相關部門做好演練的各項工作,取得實質性效果,自發生疫情狀況起,完成口頭報告和書面報告,及時上報。
2.副組長職責
協調組長做好現場調度協調工作,如突發情況下,日常教學活動的應急協調、消毒處理,對于突發發燒,嘔吐,咳嗽等癥狀的教職工與幼兒的密切接觸調查統計、后續隨訪等工作。
3.安保組職責
負責幼兒園治安及警戒工作,維護秩序,保障安全。
4.醫護組職責
對教職工進行體溫檢測,協助將發燒教職工及幼兒轉送至當地社區指定發燒門診醫院,并做好與該發燒人員密切接觸者的暫時留置處理工作。
5.秩序組職責
負責突發疫情下,將幼兒疏散之惡污染地區地方,隔斷幼兒間的接觸,安撫其他幼兒情緒及與家長聯系等。
6.后勤組職責
負責應急物資保障準備及清潔消毒工作。
7.信息組職責
負責演練活動的全程記錄工作
五、演練內容
(一)教職工入園演練
1.教職工每天早上在家自測體溫,并填下體溫自測表。體溫正常者才能來園。
2.教職工入園前,保安在幼兒園大門口處進行體溫檢測,并做好記錄。
3.檢測體溫正常后,使用免洗消毒液進行手部消毒。
4.保安用消毒水對教職工鞋底進行噴灑消毒。
5.教職工上交每日體溫自測表(保健醫收)
(二)班級衛生消毒演練方案:
班級教室、睡眠室、衛生間每天3次開窗通風,每次10-30分鐘,保持空氣流通。室內地面應每天至少擦式清潔三次衛生間、垃圾桶應每天清潔和消毒,及時清倒廢棄物,避免蚊蠅等病媒生物滋生。疫情期間,應加強開展枿時消毒和教室日常預防性消毒。
日常預防性消毒:
1.保持班級教室、睡眠室、衛生間開窗通風,每次10-30分鐘,保持空氣流通。
2.采用紫外線燈照射進行空氣消毒:在無人條件下開啟,每次照射不少于1小時,每天一次。
3.地面可用含有效氯濃度為250 mg/L~500 mg/L的含氯消毒劑拖拭,30分鐘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凈
4.幼兒桌椅、教具櫥、教具、窗臺、門把手、開關等高頻接觸的部位,用250 mg/L~500 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30分鐘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凈,每天至少一次。
5.洗手間應配備足夠的洗手設施,有充足的肥皂、洗手液。洗手時應采用流動水,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
6.衛生間的消毒,可用有效氯濃度250 mg/L~500 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門把手、水龍頭、馬桶按扭、洗手臺面等,30分鐘后開窗通風,清水洗凈。
7.消毒完成后及時清潔消毒雙手。
發生疫情應急消毒發現疫情根據疾控部門的指導確定消毒范圍,對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員的生活用品(包括餐具、洗漱用品等)、隨身物品、排泄物、嘔吐物(含口鼻分泌物、糞便、膿液、痂皮等消毒方法參考如下:
1.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員的生活用品和隨身物品可采用有效氯濃度為1000 mg/L的含氯消毒劑消毒。消毒對象和方法可參考日常性消毒。
2.疑似病例的排泄物和嘔吐物消毒:可用含固能過氧乙酸應急嘔吐包覆蓋包裹,或用干毛巾覆蓋后噴灑100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污物污染的臺面和地面應及時消毒,可用有效氯濃度為2000 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圍為嘔吐物周圍2米,30分鐘后,擦拭2遍。
3.疑似病例所在班級座位及周邊位置用有效氯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劑進行噴霧處理或2~3遍的擦拭消毒。
4.消毒人員及時填寫隨時消毒處理記錄(附表)并存檔備查。
常見消毒劑及配制:
1.有效氯濃度500 mg/L 的含氯消毒劑配制方法:
2.84消毒液(標識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為1:100比例稀釋
3.消毒粉(標識有效氯含量12%,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
4.含氯泡騰片(標識有效氯含量500mg/片):1片溶于1升水。
5.75%乙醇消毒液:直接使用。
6.其他消毒劑按產品標簽標識以殺弒腸道致病菌的濃度進行配制和使用。
注意事項:
1.含氯消毒劑有皮膚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時應戴口罩和手套。兒童請勿觸碰。
2.乙醇消毒液使用應遠離火源。
(三)幼兒入園演練方案:
1.家長將幼兒送至幼兒園大門口,排隊準備有序接受晨檢入園。
2.值班園領導、保健老師、保安提前換好防護服,帶好口罩、手套和護目鏡,使用額溫儀對準備入園幼兒進行體溫測量。(組長、副組長、保安)
3.保健醫生對所有進校園幼兒一律測量體溫、看口腔、正常幼兒更換口罩,發放晨檢卡入園。
做到一測:額頭、手心;二看:面色神情、咽喉、皮膚;三問:在家飲食、睡眠、大小便;四查:不安全物品(保健醫生)
4.保健醫生發現一體溫異常并伴有咳嗽癥狀幼兒。立即將其轉移到另外一個門口(無人區或勸返區),保健醫生重測體溫做好記錄。值班領導詢問家長14天內幼兒及共同居住人員有無疫情重點地區旅居史、途經使或與確診病例、疑似病接觸史。立即勸返,由家長按要求及時到定點醫院就診,并按照醫療機構指引處理。(保健醫生、保安)
5.保健老師和班主任做好溝通、聯系工作,班主任做好該幼兒身體情況跟蹤。(保健醫生)
6.家長接回家,經醫院檢查確認無上述情況,登記安全報備。(保健醫生、班主任)
7.經醫院檢查確認為新冠病毒后,立即上報幼兒園疫情防控領導組長,***和當地教育行政部門。(保健醫生、組長)
8.班級老師做好該名幼兒后續身體情況追蹤及每日上報,直至幼兒康復。(班級教師、保健醫生、組長)
(四)幼兒入班演練方案
1.入園時幼兒依次走過測溫區,晨檢人員用測溫儀對幼兒和家長進行逐個體溫檢測,并對幼兒的書包、衣物、鞋子等物品進行消毒。家長送到校門口迅速離開,不得逗留。
(如幼兒有發燒狀況,保健醫要立即隔離該幼兒及家長,并與家長溝通,家人近期14天有無疫情重點地區旅居史、或與其他病人接觸史,做好相關記錄;確定無疫情重點地區旅居史、或與其他病人接觸史,讓其家人將其接回就醫。確定有疫情重點地區,旅居使、或與其他病人接觸史,立刻上報總指揮,并撥打120。)
2.體溫正常、無其他癥狀的幼兒,有序地進入門廳。
3.幼兒進入門廳后,由各樓層管理人員對幼兒進行二次體溫檢測,無異常幼兒,可分流進入自己班級。
4.各班級一名接園老師在預備區等候幼兒,進行第三次體溫測試,確定幼兒溫度正常后,再次對其衣物、書包等物品進行二次消毒,并協助幼兒更換鞋子及衣物后進入洗手間。
5.教師收取《幼兒體溫自測表》。
6.配班老師負責監督幼兒按七步洗手法正確洗手,擦干后方可進入教室。
(五)在園期間發生疫情演練方案
1.班級幼兒在班級突然發燒,咳嗽,班級保育員老師立刻進行處理,先將幼兒隔離,然后對幼兒進行體溫測試。
2.通知保健醫生到現場,保健醫生對幼兒進行體溫檢測、身體狀況詢問等。經測試,第一次體溫超過37.3℃,復測后,仍超過37.3℃,立刻帶領幼兒前往臨時隔離室,上報總指揮并進行應急處理。
3.班級老師電話聯系家長,另一位老師迅速將其他幼兒帶離教室,并安撫其他幼兒情緒,保育員立即對教室進行消毒工作。
4.班級老師聯系家長。核查幼兒近期14天有無疫情重點地區旅居史、或與其他病人接觸史,做好相關記錄;確定無疫情重點地區旅居史、或與其他病人接觸史,通知其家人將其接回就醫。確定有疫情重點地區旅居史、或與其他病人接觸史,立刻上報總指揮,并撥打120。
5.立即停止幼兒園群聚活動,停止可能造成疫情擴大的一切活動。
6.對于該幼兒的密切接觸者進行調查以及身體健康狀況確認。
7.現場協調,對于該幼兒的密切接觸者進行相關統計工作。
8.配合120轉送發熱門診定點醫院。
9.保健醫生及班級老師分別隨訪幼兒情況。
11.按要求做好隔離室的消毒工作。對隔離室地面和門窗、桌椅、門把手、水龍頭、洗手池、衛生間以及公共走道等使用濃度為500ml/L的寒露消毒液進行噴傻消毒,消毒完30分鐘后,打開門窗,可恢復正常使用。12.一旦確診,立即上報街道、市教育局等相關部門。
13.班級老師做好該名幼兒后續身體情況追蹤及每日上報,直至幼兒康復。
(六)幼兒離園演練方案
1.離園前教師晚檢。
測體溫→看口腔→記錄體溫→發晚檢卡
一摸:額頭手心
二看:面色神態、咽喉、皮膚
三問:是否舒服
2.如發生突然發燒,咳嗽,參考“幼兒在園期間疫情發生演練方案”
3.措施離園,避免人員擁擠。老師按順序將幼兒送至幼兒園大門口,手遞手交給家長。(各班錯峰放學)
4. 老師向家長反饋幼兒在園情況及健康狀況。家長帶幼兒離園。
5.幼兒離園后,班級教師進行室內外機走廊環境、物品的消毒工作,并做好記錄。
6.確認班級無人后打開紫外線消毒燈進行室內消毒。
幼兒園疫情防控推演方案 篇2
為進一步做好疫情期間幼兒園開學前的準備,確保各項工作正常開展,制定對應急預案的演練方案。
目的是:提高全園教職工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意識,熟悉并掌握日常工作操作流程,提高幼兒園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應急指揮、組織協調和處置能力,做實做細開學前的準備工作。
依據是:國家近期頒布的相關法律法規,各級各地發布的防控指南,結合本園實際。
1、演練目標
1.嚴防疫情輸入校園,確保園所的安全與穩定;
2.檢驗對疫情現場應急處理能力,及時發現應急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盡快進行完善;
3.落實每日疫情防控“零報告”制度,不漏報、遲報、瞞報;
4.提高全園疫情防治知識,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采取措施,確保師生員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2、物資準備
1.保健醫:身著職業裝,佩戴口罩及一次性手套、體溫槍、紙巾、教職工晨間體溫記錄表、園所門口擺放桌椅;
2.保安:身著職業裝,佩戴口罩、消毒噴壺、免洗消毒洗手液、園所外來人員掃描二維碼電子無接觸登記;
3.參與演習的全體人員佩戴口罩并胸前粘貼角色名簽:家長、幼兒、保健醫、組長、副組長、保潔人員、保安、保育員、主班教師、配班教師、拍攝人員;
4.玩具娃娃一個(扮演幼兒),或邀請幾名幼兒參加,或由老師扮演幼兒;
5.疫情相關上報部門的聯系電話表。
3、演練開始前的準備
演練之前,由園長組織召開幼兒園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會議,根據幼兒園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和防控工作流程圖,對演練流程作詳細解讀和培訓,讓全體各崗教師進一步熟練掌握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各項處理流程,確保熟知、領會、落實。
4、分情景演練流程:
幼兒園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對演練中的各項工作進行分工部署,可具體分為以下幾個場景進行演練預防。
01家長送孩子入園時
演練地點:幼兒園大門口
參與人員:保健醫、保安、主任教師、配班教師
工作流程:
1)入園的家長在園所門口處的體溫測量點,有序排隊,注意保持間距1米(可用圓點或標志物提醒間距),保健醫測試幼兒體溫并做好記錄。
2)晨檢時每名幼兒消毒雙手,檢測體溫正常后,主班教師在園所操場內迎接幼兒,并帶至班級交給配班教師,放置衣物,然后在流動水下,按七步洗手法洗手。
3)配班教師再次在班級門口檢測幼兒體溫,探測體溫正常后帶領幼兒進入班級參加晨間活動。
02幼兒入園前發現異常
演練地點:幼兒園門口
參與人員:幼兒園保安、保健醫、家長扮演人員
情景描述:一名幼兒由家長送入園,在大門口保健醫測量孩子體溫孩子時,發現體溫偏高(額溫計測量為38.5℃)。
工作流程:幼兒園保安立即告知家長幼兒不能入園,并讓通知家長立即帶幼兒回家休息。
03幼兒體溫正常時入園
演練地點:幼兒園晨檢室
參與人員:中層及以上行政干部、班主任、保健醫生、相關老師
情景描述:一名幼兒在門崗體溫測量正常,按照正規的入園流程進園,并開展正常的幼兒園生活。
工作流程:
1)一名幼兒在幼兒園門口由保安人員測量溫度,幼兒溫度正常,由班主任將幼兒帶進晨檢室。
2)幼兒晨檢時,由保健醫生按照一摸、二看、三問、四查的.流程仔細檢查幼兒的身體狀況,對幼兒手部進行消毒(防疫需要,“一摸”應取消)。
3)配班教師再次在班級門口檢測幼兒體溫,探測體溫正常后帶領幼兒進入班級,放置衣物,然后在流動水下,按七步洗手法洗手。
04教職工入園檢查
1)入園前,保健醫在園所門口處的體溫測量點,對全體教職工測量體溫并做好記錄;
2)檢測體溫正常后,使用免洗消毒液進行手部消毒;
3)保安用消毒水對教職工鞋底進行噴灑消毒液后方可入園;
4)幼兒入園踩踏消毒腳墊,一人一消。
05幼兒在園期間發現惡心嘔吐癥狀
演練地點:幼兒園班級課室
參與人員:中層及以上行政干部、班主任、保健醫生、班級保育老師
情景描述:一名幼兒在門崗體溫測量正常,按照正規的入園流程進園,并開展正常的幼兒園生活。在活動過程中,一名幼兒突然在課室里出現惡心嘔吐。
工作流程:
1)班主任立即給該幼兒提供一個嘔吐專用的塑料袋,迅速將嘔吐幼兒送至幼兒園隔離室,在隔離室門口與保健老師交接。班級保育老師迅速打開門窗,并組織其他幼兒有序到班級旁邊的活動室。
2)班主任立即打電話通知家長來園接幼兒以便及時安排就醫,負責人向疾控部門報告,撥打醫院電話,保健醫生在隔離室細心照顧患病幼兒。
隨后,做好個人防護前往活動室,用餐巾紙擦洗該幼兒嘴唇四周。
3)班級保育老師帶好一次性手套、醫用外科口罩、防護眼罩,對教室嘔吐物進行清理。清理前,確保教室門窗均打開;清理過程中,保持空氣流通。
4)家長來園接患兒時,由保健醫生帶領幼兒從隔離室專用通道出入,并送至幼兒園正門口。保健醫生跟家長溝通幼兒身體狀況,應等待醫院人前來接診。
備注:有的學校(幼兒園)聯系家長接走孩子是不嚴格不規范的,因為校方無法確認孩子是否感染新冠肺炎,無法保證家長立即送醫治療。
嘔吐物處理小知識
①嘔吐物處理。
如嘔吐物較少,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紗布、抹布等)沾取有效氯5000mg/L~10000mg/L的高濃度消毒液(或能達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濕巾)小心移除;
如嘔吐物尤其是固體污穢物較多,應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蓋,或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干毛巾)完全覆蓋后用足量的有效氯5000mg/L~10000mg/L的高濃度消毒液澆在吸水材料上消毒,作用30分鐘以上,將覆蓋物包裹嘔吐物及相關所有垃圾一起丟棄到垃圾袋中。
將剩余的高濃度消毒劑倒入裝有嘔吐物的垃圾袋中消毒后,方可扎緊并丟棄垃圾袋。
②嘔吐物污染環境處理。
將浸有有效氯500mg/L~1000mg/L的消毒液抹布或拖把稍作擰干,以濕而不滴為佳,以嘔吐物位置1m范圍內,由外向內擦拭桌面或地面。
15分鐘后再次用浸有有效氯500mg/L~1000mg/L消毒液抹布或拖把消毒被污染區域,以及附近2m的范圍,最后用清水擦拭并抹干。清潔中使用的拖把、抹布、盛放容器等工具必須用有效氯500mg/L~1000mg/L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鐘后徹底沖洗,才可再次使用。廁所拖把應專用。
對被嘔吐物污染的學生衣服盡量避免在學校內清洗,可將其用塑料袋密封,讓家長帶走處理。
06進餐及離園流程
進餐
1)餐前游戲活動時,教師將餐桌分散在教室四周,注意保持安全間距,不少于1米。
2)保育員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及頭套進行餐前消毒,桌面消毒嚴格按照消毒步驟進行消毒。
3)教師組織幼兒分散進餐,保育員依次將飯菜送至幼兒座位處。
離園
1)班級教師進行室內及走廊的環境、物品消毒工作,并做好記錄。
2)確認班級無人后,保育員離開時打開班級紫外線消毒燈進行室內消毒。
3)食堂人員進行廚房內環境、物品消毒。
4)保潔人員進行室內外衛生打掃和環境消毒。
5)保安晚間巡視園所時,將各班紫外線消毒燈關閉,保證各班紫外線消毒至少1個小時。
5、演習結束工作安排
演習結束后,參加演習的教職工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由保健醫生(保健教師)收集整理,并做好記錄。
經過這次的應急演練,各位教職工對學校防疫突發應急方案有了更加具體的認識,為將來開學后的防疫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然,我們還要及時總結,不斷完成,扎實工作,把防疫工作做實做細,讓學生放心、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放心!
幼兒園疫情防控推演方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為進一步做好奧密克戎病毒引起的疫情防控期間安全防范工作,提升幼兒園應急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切實保障幼兒園安全穩定。特制定以下疫情防控應急演練。
二、活動準備
額溫槍、防護服、護目鏡、一次性手套、酒精噴壺、調配好的84消毒液的消殺噴霧器、免洗手消毒液、晨檢物品、廢棄口罩桶、保健觀察室、隔離室。
三、成立幼兒園疫情防控小組
(一)領導小組:
1、總指揮:園長(負責整場演練的調度與指揮)
2、總指導:班主任(負責進行現場指導)
3、成員:全體老師
(二)應急聯絡組:辦公室
(三)醫務救護組:由保健醫XX負責
工作職責:負責現場救護,若有必要,聯系120。做好善后工作,避免和減少師幼的人身損失。
(四)攝影通訊組:XX老師
工作職責:第一時間攝影、錄像,采集精彩鏡頭,進行通訊宣傳報道。
(五)消毒組:XX老師
(六)安保組:XX老師
四、演練時間
20xx年2月15日
五、演練地點:
操場、XX班
六、演練要求:
①所有人員均按要求佩戴口罩,
穿園服,保健醫需穿防護服,戴護目鏡,保安需穿防刺背心
七、情景模擬演練
入園第一部:佩戴口罩
各班級錯峰入園,保安提醒家長及幼兒戴好口罩,每組家庭之間間距大于1米,有序排隊。
入園第二部:鞋底消毒
家長刷入園門禁卡,讓幼兒進入幼兒園,雙腳踩踏消毒腳墊,進行鞋底消毒,家長禁止入園。
入園第三部:體溫檢測
幼兒通過門禁系統刷臉,同時系統自動測量體溫,值班教師檢監測幼兒的體溫,并進行記錄。
入園第四部:手部消毒
保健醫給幼兒進行手部消毒。
入園第五部:晨檢
班級教師帶幼兒到保健醫處進行晨檢,保健醫嚴格按照晨檢要求進行全面檢查,發放綠色健康牌,并做好晨檢記錄。完成晨檢,由班級教師帶幼兒進班級教室。
幼兒體溫檢測
午睡前進行第二次體溫檢測
幼兒床鋪之間間隔一米,幼兒午睡時頭、腳交錯,避免交叉感染,教師對每名幼兒進行第二次體溫檢測,并進行記錄。
離園前第三次體溫檢測
各班級組織幼兒隔一米的間距坐好,班級教師給幼兒進行第三次體溫檢測,并進行記錄。
幼兒園疫情防控推演方案 篇4
為做好防控疫情需要,營造干凈、整潔的校園環境,根據相關政策及法律法規,并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一、改善環境,潔凈校園
(一)校園環境綜合整治。
返校復學后校園進行全面清理打掃,重點對教學樓、宿舍樓、行政樓、招待所、學生事務中心、門崗、主干道等人群較多區域開展衛生及消殺工作,定期對值班室、樓宇大廳、樓梯間、走道、電梯、校車、衛生間等疫情高風險區域進行及時消殺和通風。及時清運校園垃圾,不堆放或囤積垃圾。
(二)保持下水管網暢通。
提前做好挖溝排水、除雜去污、疏通下水、清理化糞池等保障工作,化糞池每一個月掏一次,并做好密封工作,為即將到來的梅雨季提前做準備,避免下水管網淤積不暢通。
(三)保持校園環境衛生
1.每天全面清掃與重點清掃相結合,做到校園無死角,衛生全覆蓋,保持校園全天清潔、衛生、美觀
2.教學樓公共部分衛生每天清理并消毒(含教室),并有記錄。
3.定期清理房屋明溝、綠化帶、馬路上的紙屑果皮及其他垃圾。
4.嚴格控制蚊蠅的滋生地,以免傳播疾病。
5.校園綠化帶定期剪枝,并將廢枝及時清理。
二、通風消毒,嚴格規范
(一)消毒通風重點場所:教學樓、宿舍、行政樓、事務中心、圖書館以及其他各樓宇。
(二)消毒通風周期:公共區域每天開展通風消毒工作,其他區域以復學前每5天消毒、封閉、開門窗通風為一個周期,學生返校復學后每7天一個周期,確保環境衛生全方位覆蓋,不留死角。
(三)消毒具體要求
1.消毒范圍:室內地面、陽臺、衛生間及各個衛生死角。(如果同學有其它的消毒要求,可以通知工作人員,消毒時多加注意。)
2.所有參加消毒的工作人員,都要進行相關的知識培訓,確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順利完成消毒工作。
3.消毒水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進行稀釋,消毒時進出宿舍必須兩人以上,消毒的`工作人員在進行消毒時要愛護同學們的物品,消毒要仔細認真,噴灑到位。
4.工作人員消毒前,應確保所有門窗是關閉的,使消毒水作用發揮到最大,消毒后,可能會有殘留消毒水的氣味48小時后開窗通風。
(四)消毒通風管理的具體要求
1.每棟宿舍樓由樓長負責,每次消毒都要有詳細記錄并簽字。
2.樓宇管理中心對每次消毒后的樓棟進行檢查驗收,并將檢查結果公布存檔。
幼兒園疫情防控推演方案 篇5
為切實保障師幼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細化落實幼兒園開學后各種疫情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措施,并結合本園實際,制定本演練方案,指導幼兒園開展疫情防控實戰演練活動。
一、演練分組及人員職責
當日值班園領導xxx副園長擔任演練現場總指揮,統一調度,指揮應急處置,對重大問題進行決策。相關演練人員分成六個工作組:
(一)綜合協調組
1、人員組成
組長:xxx
成員:xxx
2、主要職責
①負責現場調度、秩序維護、后勤保障、效果評估等工作;
②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及疾控部門的指導和建議,確定是否停課以及停課的時間,班級或年級范圍等;
③綜合評估各環節工作,提出改進意見,不斷優化應急處置流程。
(二)疫情監測組
1、人員組成
組長:xxx
成員:xxx
2、主要職責
①負責全校師生晨午檢、教學過程中體溫監測;
②疫情發生后,負責設置警戒區域,排查患病幼兒的活動軌跡和接觸對象情況,確定確切接觸者;
③對患病幼兒情況持續關注,每天加強疫情防控與巡視,對其班級及幼兒園其他幼兒加強后續觀察和情況排查。
(三)救治處置組
1、人員組成
組長:xxx
成員:xxx
2、主要職責
①疫情發生后,立即組織患病幼兒隔離和初步診斷救治;
②利用校園廣播通知各班幼兒立即停止室外活動,回到班級;
③確保發熱幼兒隔離通道和其他師生疏散通道相互獨立,避免交叉感染。
(四)對外聯絡組
1、人員組成
組長:xxx
成員:xxx
2、主要職責
①出現疫情后,及時聯系定點醫院,并通知幼兒家長;
②按規定向上級教育部門、疫情防控部門報告情況;
③協助上級有關部門做好疫情防控、調查和環境污染消除工作。
(五)消毒防疫組
1、人員組成
組長:xxx
成員:xxx
2、主要職責
①負責對出現疫情癥狀幼兒經過的通道及該可能接觸過的物品進行應急消毒;
②根據有關規定做好相關班級、衛生間、公共場所等消毒工作,并在幼兒離開隔離觀察室后對留觀室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做好記錄。
(六)宣傳教育組
1、人員組成
組長:xxx
成員:xxx
2、主要職責
①負責疫情發生后引導控制輿論,穩定師生及家長情緒;
②對隔離進行醫學觀察幼兒進行心理疏導,引導幼兒不恐慌、不猜測、不傳謠,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
二、典型場景及處置流程
演練項目包括幼兒園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幼兒健康監測、應急隔離、疫情上報、疏散轉移、密切接觸者的調查、應急消殺等環節。主要場景設置如下:
(一)每日例會演練,詳細部署全園當日疫情防控工作
1、綜合協調組牽頭組織,各組派員參加,幼兒園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成員參會。
2、各組匯報前一日疫情防控情況和當日工作安排;對幼兒園應急預案提出優化建議。
3、領導小組講評前一日防控工作落實情況,提出需改進地方;并針對當日教學工作和幼兒生活實際,部署防控工作安排,交待注意事項。
(二)開學入園演練,明確師生入園流程以及注意事項
1、模擬開學當日,值班老師、保健老師、保安要提前換好防護服,戴好口罩、手套和護目鏡,各組按職責分工開展工作。
2、幼兒入園時間安排:
大班,8:00入園;中班,8:30入園;小班,9:00入園。
入園時要督促幼兒和家長戴好口罩,家長和幼兒手拉手排成兩隊,大家前后保持一米左右間距,按指定通道排隊進入園園。綜合協調組要維護好現場秩序,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園園。
3、各班入園時依次走過測溫區,疫情監測組教職工驗證幼兒健康卡和開學前15天健康記錄表,并在兩邊用測溫儀對幼兒和家長逐個進行體溫檢測記錄,對幼兒的書包、衣物等物品進行消毒。體溫正常、無其他癥狀者,有序進入自己班級。家長送到校門口迅速離開,不逗留。
4、體溫異常的幼兒由救治處置組帶至隔離區,送至復測區,由保健老師再次用水銀溫度計對幼兒體溫進行檢測。同時將此生經過的通道消毒并封閉。家長來到等候區,疫情監測組給家長消毒,并讓家長簽字,并向幼兒家長了解孩子近14天內有無疫情重點地區旅居史、途經史或有確診、疑似病例接觸史。隔離幼兒經再次體溫檢測正常的進入班級,體溫不正常的由對外聯絡組聯系上級部門專車負責接走,并及時向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報告幼兒情況。
5、如果體溫異常幼兒在開園當日被確診或被診斷為疑似病例,幼兒園應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三)每日晨檢演練,發現一幼兒出現發熱等疑似癥狀
1、參與晨檢的疫情監測組老師提前到達幼兒園,進行消毒、體溫檢測等環節處理,做好幼兒晨檢準備。
2、幼兒到達校門處,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預案》中規定的各班級入園次序,在規定通道按一米以上間隔距離有序進入園園。
3、綜合協調組老師要引導幼兒按指定專屬通道排隊,前后保持一米距離,有序進入測溫區;及時疏散來護送的.家長,不聚集。
4、疫情監測組老師對到校幼兒依次進行手部消毒、健康情況詢問等,待幼兒進入指定通道口,晨檢老師檢測幼兒體溫,檢測體溫正常的`幼兒迅速按照指定通道進入教室。
5、在演練中,發現一名幼兒在體溫檢測過程中出現異常,疫情監測組老師立即向當日值班園領導(現場總指揮)報告。
6、總指揮立即指令救治處置組老師身穿隔離服、佩戴口罩,攜帶測量設備快速到達晨檢區,對幼兒癥狀進行再次核實,核實后:體溫37、3℃,立即將該幼兒帶至幼兒園隔離室進行應急隔離。總指揮立即向幼兒園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組長xx園長報告情況。
7、幼兒園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組長xx園長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四)課間活動演練,發現一幼兒出現咳嗽等疑似癥狀
1、上課前,消毒防疫組負責對所有教室門把手、走廊地面、衛生間等重點部位進行搽拭或噴灑消毒,補充衛生間洗手液。
2、課間休息,上衛生間時需經當班保健老師批準,分批分開(保持1米間距)按規定路線到衛生間,方便后要用洗手液清洗手部,再按規定路線返回教室。
3、大課間活動時,保健老師打開教室所有門窗進行通風,讓幼兒保持間距分批到指定區域開展適度體育鍛煉,小班在活動場滑滑梯區域,中班在活動場蕩秋千區域,大班在活動場升旗臺區域。
4、課間活動過程中,發現一幼兒精神萎靡,并伴有咳嗽等疑似癥狀,隨后老師將該幼兒迅速帶離至空地區域,并將情況報告到當日值班園領導(現場總指揮)。
5、總指揮立即指令救治處置組老師身穿隔離服、佩戴口罩,攜帶測量設備快速到達該生所處位置,對幼兒癥狀進行再次核實,核實后:體溫37、6℃,立即將該幼兒帶至幼兒園隔離室進行應急隔離。總指揮立即向幼兒園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組長xx園長報告情況。
6、幼兒園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組長xx園長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五)中午就餐演練,發現一幼兒出現腹瀉等疑似癥狀
1、幼兒、教職工錯時就餐、分散就餐,時間安排:
小班,11:10——11:30;
中班,11:30——11:50;
大班,11:50——12:10;
教職工,12:10——12:30。
2、開飯前,幼兒間隔1米排隊進行間隔水龍頭洗手,保健老師進行七步洗手法指導,洗手后用手部烘干機烘干,分兩隊排列取餐,隊伍間隔在1米以上。
3、幼兒避免面對面就餐和扎堆就餐,就餐間隔在1米以上,就餐中不交流、少說話,避免交叉感染。
4、用餐結束后,佩戴好口罩,檢查桌面保持干凈,按一米距離排隊,將剩飯菜倒進泔水桶,餐盤、餐具分類送到相應回收桶。
5、就餐過程中,發現一幼兒出現腹瀉等癥狀,隨即對該生進行體溫測量,顯示37、8℃,值班老師立即報告當日值班園領導(現場總指揮)。
6、總指揮立即指令救治處置組老師身穿隔離服、佩戴口罩,攜帶測量設備快速到達該生所處位置,對幼兒癥狀進行再次核實,核實后:體溫37、4℃,立即將該幼兒帶至幼兒園隔離室進行應急隔離。總指揮立即向幼兒園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組長xx園長報告情況。
7、幼兒園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組長xx園長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六)下午放學演練,發現一幼兒出現嘔吐等疑似癥狀
1、放學時,為避免幼兒和家長大面積群體接觸,幼兒園分時段、分年級、分班級實行錯峰放學:
小班,16:15放學;中班,16:30放學;大班,16:45放學。
2、各班級按照規定時間準時放學,班級間間距為10米左右。班主任嚴控時間點,將幼兒有序送至指定接送點,確保幼兒安全。
3、放學前,班主任對幼兒進行一分鐘防疫和安全教育提醒。每一方隊都安排值班領導、老師護送,綜合協調組在大門口指揮疏導過往車輛。家長全部按照指定區域在園外等候,杜絕人員聚集。
4、在放學過程中,某班發現一幼兒出現嘔吐,體溫測量為37、9℃。值班老師立即報告當日值班園領導(現場總指揮)。
5、總指揮立即指令救治處置組老師身穿隔離服、佩戴口罩,攜帶測量設備快速到達該生所處位置,對幼兒癥狀進行再次核實,核實后:體溫37、5℃,立即將該幼兒帶至幼兒園隔離室進行應急隔離。總指揮立即向幼兒園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組長xx園長報告情況。
6、幼兒園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組長xx園長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三、幼兒園應急處置流程
1、發現報告。一旦發現疑似癥狀幼兒,值班老師或班主任立即向當日值班園領導報告情況,值班領導待核實情況后,向幼兒園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匯報,由領導小組組長啟動應急處置流程,綜合協調、疫情監測、救治處置、對外聯絡、消毒防疫、宣傳教育各組當班教職工按照職責分工開展工作。(各組迅速進入崗位)
2、應急隔離。迅速將患病幼兒帶到隔離室觀察,穩定幼兒情緒后,對疫情幼兒進行初步救治。患病幼兒所在班級其他幼兒停止校內常態活動,轉移到備用教室,消毒防疫組對該班教室進行消毒。(救治處置組、消毒防疫組)
3、送醫救治。立即通知幼兒家長,由家長自駕接幼兒去醫院就醫;如果家長不能及時趕到就撥打120;如120遇突發情況不能及時趕到,迅速調用幼兒園專用車輛將其送往定點醫院發熱門診。(綜合協調組、對外聯絡組)
4、全面排查。排查發熱幼兒的活動軌跡、上學所乘交通工具、入園晨檢或就餐過程周圍人員,確定密切接觸者;同時對患病幼兒所在班級老師及其他幼兒進行體溫測量、記錄。(綜合協調組、疫情監測組)
5、疫情上報。如幼兒被確診為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及時將感染情況和排查情況上報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第一時間上報區教體局和疾控中心;并將密切接觸者排查情況通報相關師生家長及所在街道(社區)。(綜合協調組、對外聯絡組)
6、應急消毒。立即對隔離觀察區、疫情幼兒活動區域進行應急消毒處理。(消毒防疫組)
7、綜合評估。綜合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及疾控部門的指導和建議,確定是否停課以及停課的時間、班級或年級范圍,并將意見報告幼兒園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最終決策。(疫情監測組、綜合協調組)
8、輿情控制。加強校園輿情管理,引導全校師生不單獨接受采訪或對外談論,不拍攝和發布相關視頻,不主觀臆測、夸大其詞,不以個人名義向外提供信息,以上級部門正式發布的信息為準。
9、善后工作。對需觀察隔離的師生設置專門的隔離區,負責安排好被隔離人員的生活必需品的供給,做好跟蹤觀察做好心理疏導,做好患者師生親友的接待、安撫工作;對其所在班級其他幼兒也要做好跟蹤,提高日常體溫監測頻次。
10、恢復教學。在未全面停課情況下,做好教學工作安排,確保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同時對外發布告警信息,盡量避免或減少外來人員進入園區。
【幼兒園疫情防控推演方案】相關文章:
疫情防控方案02-25
幼兒園疫情防控方案03-12
學校防控疫情方案12-17
校園疫情防控方案12-18
疫情防控消毒方案12-18
疫情期間防控方案12-26
復課疫情防控方案03-20
復工疫情防控方案03-26
工地疫情防控方案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