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元宵節來歷作文四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元宵節來歷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元宵節來歷作文 篇1
正月十五鬧元宵。各式各樣的龍燈隊伍經過城市的大街小巷,來到廣場會合。老百姓也不約而同地涌上街頭;爸爸牽著我的小手來到擁擠的人群中。
元宵節真樂鬧。廣場上有各式各樣的龍燈,有飛龍、板龍還有許多叫不出名的龍在廣場上飛舞著。到了晚上每條龍都跟活的一樣。我問爸爸為什么要鬧元宵?爸爸一時也說不清楚。回到家里立刻上網查尋,才知道“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早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活動隨著歷史的發展而改變,漢代才一天;到唐代為三天,宋代則為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十七的夜里才落燈。而現在元宵為正月十五當天。
我終于知道了元宵是怎么來的了!
元宵節來歷作文 篇2
農歷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人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迷、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節起源于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后,大權漸漸落再呂后手中,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在呂后死后,平除了呂后勢力,擁劉恒登基,稱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此后每年正月十五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并把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元宵節來歷作文 篇3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作為傳統節日,元宵節的習俗很多,你們可能記不起別的風俗習慣,但你們一定記得元宵節要吃元宵吧!這種食品叫法不一,南方叫做元宵,北方叫做湯圓。那你們知道元宵節的由來以及為什么要吃元宵嗎?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先說元宵節的習俗,元宵節共有3個習俗。一:吃元宵也叫吃湯圓,元宵即湯圓,它們因風味不同而做法各異,但是都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因此,在元宵節一定要和家人一起吃元宵。二:看花燈。看花燈是元宵節的傳統節日習俗。古時,城里鄉間到處張燈結彩,盛況空前。元宵節賞花燈也是一個交友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物色自己的對象。三:猜燈謎。燈謎是元宵節派生出來的一種文字游戲,也叫做燈虎。將謎面貼在花燈上供人猜測,謎底多著眼于文字意義,并且謎格24種,常用的有卷簾、秋千、求鳳等格,猜燈謎已形成元宵節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
其實,元宵節又稱上元節,代表著過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說,到了元宵節這一天,春節才算是徹底的結束。最后,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元宵節來歷作文 篇4
每年的元宵節都重復著同樣的事情,那就是吃湯圓、看花燈、放煙花等,許多人都熟悉元宵節的活動,但對于元宵節的來歷還是不明白,下面就是關于元宵節的'來歷,想要了解的可以看看。
關于元宵節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種就是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
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發展到了全國。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雖然元宵節的來歷有不同的說法,但是演變到現在已經成為人們重要的節日,人們把這一天看做是團圓的一天,都會吃湯圓的。
【【精華】元宵節來歷作文四篇】相關文章:
【推薦】元宵節的來歷03-02
【精】元宵節的來歷03-02
元宵節的來歷【精】03-02
元宵節的來歷【薦】03-02
元宵節的來歷教案01-12
元宵節的來歷作文五篇02-07
【熱門】元宵節來歷作文三篇02-06
大班《元宵節的來歷》教案02-15
元宵節的來歷作文(集錦7篇)03-02
元宵節的來歷作文(匯編7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