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詩和遠方作文匯總十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詩和遠方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詩和遠方作文 篇1
每個人的心中,一定都有一片理想的天地。也許是那一抹抹鮮紅燦爛的春光,為你帶來無限生機與希望;亦或者是那一簌簌附和著激情的浪花,隨你乘風破浪;……
那天夜間,悶雷滾動,傾盆大雨隨之而來,雨滴敲打著我家窗戶。我扔下手中的筆,將那一筆未動的試卷掃向一邊,趴在書桌上,悶悶不樂地唉聲嘆氣著。我的怨氣被父親所聽見,父親走向我身旁,拍拍我的肩膀,說道:“在繁忙的生活中,要尋找一些自己喜歡的事物。”
父親此番話語,如同那“柳暗花明又一村”給我帶來了新的啟示。
周末閑暇時分,我叫上自己的畫友,一同伴隨秋高氣爽的季節到附近一處成名的公園里寫生。踏入這一片“世外桃源”落葉開始四處飄蕩,像極了幾個小不點在玩“你追我趕”的歡快兒戲。走到迎風搖拽的`銀杏樹下,落葉堆積成一片金黃色的靚麗衣裳。陽光肆無忌憚地從樹葉的間隙中穿透而來,仰望天空,潔白無瑕又略有透光的白云,毫無規律地散布到湛藍的天空,卻似“點睛之筆”使那天空充滿生機。
走到身后一處廣闊湖泊,落葉迫不及待地向水面跳去,這早已枯黃的落葉好似被湖水賦予了新生,隨著流水緩慢的節奏,依舊盡情歡快地在水面遨游,毫不吝嗇地盡情施展自己的生命力,或許是想在這最后的季節,留下那一片屬于自己的生姿與色彩吧!此時呈現在我們眼前的美景,真是“水天一色,風月無邊。”啊!
這宏大而廣闊的畫卷,似乎也啟示著我們,不要僅限于眼前的一處風景,還有更廣闊,更美好的詩和遠方!
隨后我們登上遠方的山路,山路四周郁郁蔥蔥,蟬鳴不息,參天大樹為我們帶來綠樹成蔭,落葉被秋風席卷而散,迎面而來,似乎在向我們訴說登山之路的艱險與困難,正準備轉身離散的我們,再次聽到那不曾停息的蟬鳴,還有鳥兒的飛天鳴叫,仿佛是在鼓勵我們不要退縮,繼續向前,我們便再次鼓足勇氣和干勁,向最高峰進發!
最終,汗流頰背的我們帶著沉重的繪畫裝備,登上了最高峰,此時俯視下方,真有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慨。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它能給你帶來愉悅,帶來希望……
詩和遠方作文 篇2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功利化的浪潮下,我們仍當留住詩和遠方。在節奏越來越快的現代社會中,生活的壓力與負擔沉重地壓在雙肩,我們腳步匆忙地為生活而奔波,待人遇事、識物辨機趨于功利和世俗,物之擠壓使心靈變得干枯、空虛,如同被絞盡水分的粗糙毛巾,曾經的“詩和遠方”被疏遠得只剩殘影。
高曉松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詩和遠方”是每個人心中的夢想甘露,是生活的浪漫與詩意。然而在逐漸功利而時俗的現代生活中,在為生計疲于奔命,為了功名失去自我的道路上,“詩和遠方”往往被人鄙棄,被痛斥為“毒雞湯”。一切虛的,沒有實際意義的,諸如夢想,詩意,想象,都容易被視為“癡人說夢”“異想天開”“不可理喻”。我們不禁要問,在現代社會,是否真的需要擯棄“詩和遠方”呢?
王開嶺認為:“生活的最高成就,是想象力的成就。”而“詩和遠方”所代表的浪漫、理想、純凈正是孕育想象力的搖籃。《精神明亮的人》一書中認為在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待幻想和理想的態度比西方要苛責得多。然而以實為本、以物為大這種崇尚功用和使用價值的習性并未孵化出縝密的科學理性,反倒脫胎出急功近利的世俗文化。反觀西方古希臘到啟蒙運動,從柏拉圖《理想國》到歐文的“和諧公社”,從《荷馬史詩》到安徒生童話,流傳千古的藝術、制度、宗教都散發著“詩和遠方”的美好與純凈。如果沒有的豐富的想象,燒開水的撲哧作響的壺蓋不會激發了瓦特的靈感,制造出改變世界的蒸汽機;如果沒有想要捉住天上閃電的“異想天開”,富蘭克林也不會發明了避雷針。“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沒有夢想的人眼光狹隘,在人生道路上注定走不遠。“詩和遠方”并非毫無價值的荒誕,反而孕育著改變現狀的精神動力與干勁。所以守住心中的遠方,堅定自己的夢想,才能更加自信地翱翔。
對于我們而言,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亦是極為重要的`“詩和遠方”。功利性的學習早已不再被提倡。“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埋頭苦讀,擯棄了健康的興趣愛好,只追求短期效益,只會讓我們成為人生的“瘸子”。追求有益的愛好,或是徜徉在音樂的美妙中陶冶心緒,或是在科學的世界中探索未知,或是在鮮紅的跑道上揮汗奔跑,擁有自己為之熱愛的事物,使我們的生活變得積極向上,充滿能量,感受著生活的充實和美好。
留住心中的“詩和遠方”,其實亦是留住生活的美好,潤色著枯燥、疲憊的生活。我們終日低著頭,腳步匆匆地忙碌奔波,錯過了花開花落的詩意,錯過了清晨第一縷陽光的圣潔,錯過了夜幕中傾瀉一地的銀輝。在繁重的學習生活壓力下,我們不要讓自己成為對周圍世界缺乏感知的無心人,試著放慢腳步,抬頭發現身邊人群、身邊事物的美好,讓心靈放下功利心態的壓力,多一份豁達與自在。
最后,愿我們都擁有自己的詩和遠方,朝我們的美好前進。我相信如果我們能堅定自己的夢想與追求,憑借自己的踏實與能力,一定能獲得物質與精神上的豐收!
詩和遠方作文 篇3
高曉松說: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所以在柴米油鹽平淡無趣的日子里,我們總在追求著些什么來填補心靈的空缺,例如拿起枕邊的詩,或踏上未知的遠方。
昨天,去聽了一場小型的鋼琴音樂會,雖不是什么大牌明星演奏家,但卻讓我陶醉其中。我想對藝術的追求,本就不在乎排場,不在乎身份的,只要內心滿足愉悅那便是好的。這場音樂會是免費的,在場的聽眾約莫有600人,這活動的目的本意便是向普通大眾傳播文化藝術,提高精神追求。我認為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畢竟像我們種普通消費者,若要花幾百,甚至幾千塊錢去聽某某大明星的演唱會,實在是太過奢侈。
或許有人會說,普通老百姓只要衣食無憂便足夠了,聽演唱會這些有何價值,是能讓人不冷呢,還是能填飽肚子呢?確實不能,但藝術能讓我們發現生活更多的美好,或者說,這些精神糧食,能讓我們更幸福地生活。它更多的影響在人的內心世界,往往不是那么顯而易見的。
就拿這場音樂會來說,事后朋友問我有何感受。我說不出什么豪言壯語,甚至是半句專業華麗的話,我也說不出來。我這只能說好聽,大概我之前本就俗不可耐,所以拿不出更好的形容詞。我只知道,當琴鍵被撥動,我便隨之進入了音符的世界。那里遼闊,安寧,沒有別人,只有自己。思緒在飄蕩,時而停留,時而追逐,沒有固定的.節奏,只覺得人雖在座位上,心卻不知飄向了何處。或許是進入了演奏者的世界,又或許是我夢寐以求的自己內心的世界。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明白此刻的自己是最真實,最單純的。
我想高雅與否,其實并不需要任何載體,不需要文章字畫,不需要管弦音樂,需要的不過是一個內心清凈的自己。心若安寧,哪里都有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作文 篇4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
——題記
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是一個令所有國人所向往的地方,去看看,去感受,總能給人沉思。他充滿了神秘色彩,它被無數年輕人的夢想籠罩著,帶著對這片土地的向往,帶著五味思緒,我來了……
夢想學院
清華北大,是多少學子夢寐以求的地方,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的來到了清華大學,清華大學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樣豪華,反而十分簡樸,站在那里仿佛就能感受到百年清華的傳統氣息和他的博大精深,行走在校園中,可以看見來往的學生手中總會捧著書本而不是做低頭一族拿著手機。看著校內景色,一顆心就這樣安靜了下來。沉默的感受著這所百年名校的魅力,細細品味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于言”這幾句話。在清華大學內還有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嚴謹勤奮,求實創新”。我在心里暗暗把這立為自己學習和做人的標準。最后我們在這合照留影,離別前不舍的望著這所學校,真希望能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故宮
故宮,提起它就會想起中國漫長的古文化,就會聯想到雄偉壯觀這樣的形容詞。說實話這次游學之旅我最期待的便是這里,從午門走進去,就不禁感嘆:真是巧奪天工!這讓我對古人又添一分敬佩之情,一路上,聽著導游姐姐慢慢訴說著幾百年來的故事,了解著每一處地方的來由或是發生在此的小故事,慢慢了解著后宮的`凄苦,雖說這故宮豪華雄偉,實際上這地方如同困著鳥兒的金籠。這不論妃子或者宮女,都極其孤獨的老死在這里,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在這里消磨,那些難以訴說的故事就這樣埋沒在這里,時間給這里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宮殿中沒有改變的擺設,仿佛重新回到了那年,閉上眼,就好像可以看見這宮殿主人在這里所經歷的喜怒哀樂,想伸出手去觸摸卻又感覺他離我們很遠。一下午的時間過得很快,我還來不及記住這里的故事我們就將離開。
帶著回憶,我們踏上回家的旅程。我不曾說再見,因為我知道以后我們總有一天會重新來到這個神奇的地方!
詩和遠方作文 篇5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題記
這幾年,青春劇毫不留情的霸占了熒屏,成為了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線。可回頭想來,似乎所有的青春劇都少不了刷題、考試的鏡頭,也都免不了有幾個拼命學習的學霸,和幾個只顧眼前,茍且生活的學渣。不由得想起了海子曾經說過的“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于是乎開始懷疑自己想要的“遠方”究竟是什么樣子。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尤其迷茫無措,沒有方向感。每天守著一堆的卷子、試題,好像永遠都不會有做完的時候,要命的.是,并不是你多做幾道題,多刷幾份卷子,成績就能夠突飛猛進,來回報你的努力,給你以堅持的動力。我曾見過有一些同學,每天“三點一線”,刻苦努力,她們把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放在了學習上,好像高考是一場賭注似的,輸了的人就會一敗涂地。
想起從前,我特別喜歡旅行。曾經獨身一人坐車到了麗江,只為感受它那古色古香的美好。江南古巷,青磚紅瓦,悠游愜意;也曾在某個秋后的清晨,在經過了一夜的跋涉后,靜坐在泰山頂上看著太陽升起;還有炎炎夏日跟朋友在海邊嬉笑玩鬧;還有那年暑假背上行囊去看西安古都……只是后來學業愈加繁重,父母的期盼,老師的諄諄教誨,讓你不得不悄悄藏起了對遠方的好奇,心甘情愿把假期貢獻給了作業輔導班,可即便這樣,成績還是沒有顯著的提升,人人都有一顆學霸的心,卻總是想過著學渣一樣的生活,你總希望付出的努力能夠給你以成倍的回報,卻忘記了堅持才是成功的起點。
那天晚自習下課,我照常去操場跑步。在教室里面坐了一天,課間去呼吸下外面的空氣,跑跑步換換心,這是唯一能讓我整個人放松下來的方式,暫時的把成績排名,同窗競爭拋在腦后。無意間發現柵欄旁有個女孩蹲坐在那里,埋著頭像是在哭泣,走近了發現是同班的女生,想來是因為平時成績一直很好,這次考砸了而悶悶不樂的。她并沒有介意我看到她的這副模樣,于是乎我開始低聲安慰,于是乎她開始悲傷傾訴。原先總覺得像這些成績很好的同學是不會理解落在她們后面同學的感受的,可跟她聊天才發現,并不是所有的學霸都只是死讀書,就像《最好的我們》里的余淮,他們是有夢想有目標,更是會為了自己的夢想去努力堅持的人,這樣的她們是真的值得別人去尊重,去學習的人。
后來,我漸漸明白,其實詩和遠方并不是說撇下眼前,去過你理想中的生活,而是在你應該努力的年紀盡全力去為自己爭取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以換取更加自由的生活。相比之下,那樣的“詩和遠方”的生活不更是值得我們去努力去追尋的嗎?就像有句話說的那樣“不要在你該努力的年紀卻選擇了安逸。”
詩和遠方作文 篇6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旅行,是我的“詩與遠方”
我背著行囊,來到了廬山。橫看,群山連綿;側看,山峰高聳。遠眺,在薄霧間時隱時現的山峰像一個含羞的少女;走近,蒼天翠柏偉岸挺拔。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掛在秀峰上的馬尾瀑布,從山頂直瀉而下,猶如萬馬奔騰,氣勢磅礴,令人不禁吟詠起“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千古佳句。瀑布前,立著詩仙李白的雕像。只見他左手握樽,右手持卷,神態自若,瀟瀟灑灑,仿佛千古名句馬上要脫口而出。微風拂面,一陣清涼沁入心底,令人神清氣爽,這一定就是傳說中的.仙境和詩境吧?這就是我夢里一直追尋的遠方吧?
我背著行囊,走在了一個不知名的小橋上,橋為木制,橋欄無雕飾,但并不顯簡陋。江南的水,靜靜地流過這座小橋。站在上面,倚著橋欄,能清晰地看到水底。紅白相間的魚兒在緩緩的水流中,緩緩地搖著鰭,擺著尾,為這澄澈的水增添了一抹色彩。不知不覺中,下起了小雨。煙雨迷離中,小橋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面紗,給小橋增添了一絲神秘感。站在橋上,看雨點滴落在水面蕩起一圈又一圈的漣漪,魚兒似乎已熟悉了這一切,仍然不緊不慢地游著。遠處的黑白小巷里,傳來的悠揚的笛聲令人心曠神怡。雨滴也似乎怕打擾到我,它們輕輕地落在傘上,落在身旁,也落在我的心里。橋、傘、魚、巷、雨,小河,猶如一幅動人的水墨畫,而我,在這點點墨跡中留戀,吟著我的詩,體味著我的遠方。
我背著行囊,行走在山路上。山路由青石鋪成,石頭中間的縫隙中,幾棵嫩綠的小草努力地探出了腦袋。路依山勢起伏,蜿蜒在翠竹、蒼松、山石間。陽光透過茂密的枝葉,灑在山路上,斑斑駁駁的。路并不窄,但茂密的植物或山石遮擋了你的視線,大多時候只可以看清前方不遠的路。但我沒有任何躊躇,因為內心早已被牽向遠方。那里是心靈的驛站,可以領略自然之美,盡品詩情畫意,體味人生百態。夢想有時似乎遙不可及,但心懷遠方,“柳暗花明”終有期。
身體和心靈,必須有一個在路上,因此,我選擇旅行。走過天涯海角,踏遍萬水千山,在世界的角落留下自己的詩意,我背著行囊,奔向遠方。
詩和遠方作文 篇7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
――題記
何為詩和遠方
它是我們每個人心中向往的地方,是陶淵明心中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明凈閑適;是高曉松口中的“我的詩和遠方在象牙塔里會生長成哪班般模,我竟揣測不及,但我毅然地種下了種子”的浪漫長遠。
古詩詞中有用最美的詩來抒寫更美的遠方。李賀的《野歌》一詩中,雖有感嘆不遇,不甘沉淪的內心表白,有寒風變春柳,枯柳籠輕煙的藝術遐思,他雖受盡壓抑之苦情,但依然有自勉之際力的情懷洋溢在詩的字里行間。
“寒風又變為春柳,條條看即煙蒙蒙”。正如生活的'描繪,它雖荊棘遍地,雖寒風刺骨,雖處處不如意,可它終將過去,終將被大雨沖刷的不留痕跡,而當這一切恢復平靜以后,從此迎來的便是和煦的春光,更是浪漫的遠方。
是詩
誠然,這個年紀的我們跟不上分開的節奏,也更珍惜難得的自由。我們都暫且活在舉步維艱,惶惶不安的生活中,生怕,哪一天一睜眼,看見的再也不是那柔軟而又刺眼的光芒。時光安然,歲月靜好,一切的一切像清澈的透明的泉水一樣美好,簡單而單純,在這個爛漫的季節,我們選擇了安逸,可在后來的后來,安逸卻離開了我們。
這個年紀的我們,活的是如此的狼狽,沒有古詩詞中的清新脫俗,沒有數學課本里“有且僅有”的溫柔,沒有地理圖冊上經緯線的界限分明,卻獨獨有了英語單詞表里繁雜的落寞。沒有一首歌沒有曲終人散的時刻,沒有一場電影沒有落幕散場的時分,許多年之后,我們的詩可能會變得冷漠,但至少它溫情過。
是遠方
美好的事物總是讓人憧憬,就像遠方的田野。可能有人會說,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更遠的地方,更加孤獨。但如果心在遠方,只需勇敢前行,夢想自會引路,有多遠,就走多遠,把足跡連成一條生命線,則無畏孤獨。
趁陽光正好,趁微風不燥,趁花開半夏,趁雨落街頭,趁現在還有向遠方奔赴的力氣,別駐足,別觀望,把最好美的都留給最好的自己。
所謂的詩和遠方
一般人口中的“茍且”,無非是現實生活中的自己,而“詩和遠方,才是理想的生活。”現實生活難免重復,或單調枯燥,或充滿爭議,所以,在沉重的生活下,給自己一次飛翔的機會,在枯燥的歲月中,涂抹一層層詩意,正因為生活有眼前的茍且,所以,我們才要胸懷詩和遠方。
所謂的詩和遠方,只因是,把眼前的茍且,熬過了就會有的長遠。
當你熬過所有的春夏秋冬后,就會發現,原來,生活真的不止眼前的茍且,而路的那頭的詩和遠方更值得你奔赴!
詩和遠方作文 篇8
已經記不清有多久沒有翻開筆記本了,也不知道自己有多久沒有好好休息一下了。只是發現書架上的書上面落了一層厚厚的灰,只是在這個清秋的早晨從冰冷的自來水里略微感知到了季節的更替。
工作的繁忙讓人忘記了時間的流逝,但又時刻畏懼著時間的流逝,有太多的事情等著要去做,有太多的任務要在每天下班前完成。最近的這段時間,生活除了工作就再無其他。
還記得在昏天暗地里好不容易熬到了國慶,伙伴們都早早做好規劃去看世界、吃美食、參加伙伴的婚禮......我也做好了規劃先加幾天班,然后,再加幾天班......
加班是為了不熬夜。身體還是要愛惜的,我記得有誰說過在沒人問候的時候要學會自己愛自己!
記憶中除了忙碌就是勞累,其他的濤聲依舊。我依舊沒有過上一盞青燈一卷書,窗前案頭茶一壺的理想生活。我還是沒能實現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去往西藏看天的湛藍高遠、寧靜祥和,去看大草原的遼闊廣袤、生機盎然。我仍然在拿著微薄的薪水干著操碎心的工作。如果此時你還要跟我談詩和遠方,那我們還是聊點別的吧......
為何如此不堪卻又還在堅持?不開心就離開呀?
已經過了那個任性的年紀就別在肆意而為。就像知道臉會痛了就別再自己打臉。離開是華麗轉身而非丟盔棄甲、落荒而逃。到了一定的年紀就必須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要學會把茍且的生活過得有詩,也有遠方。
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說人,生而平等。自由是與生俱來的權利......這些都是逗你玩。只不過是西方版的阿Q精神勝利法。
自由從來都不是與生俱來的,那是經歷了山窮水盡的茍且之后的柳暗花明。
有一天,想要開始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時,可以隨心所欲的選擇出行方式和沿途的'風景,不用考慮費用是否能夠負擔的起。在給家人和自己購物時不再首先去看看吊牌價是多少,取舍的依據是東西本身好不好,家人會不會喜歡。這叫財務自由。
有一天,有足夠的實力選擇自己喜歡的想要的工作,而不是時刻擔心著明天會不會被炒魷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選擇休息休假的時間和工作的時間,而不是上個廁所還要唯唯諾諾的請示:我去一下洗手間。這叫時間自由。
現在,這兩個所謂的自由都只是天方夜譚,只是遠方天空的那一點星光。忙碌也終究是為了有一天夢想終將照進現實。既然知道了遠方在哪里,剩下的就是風雨兼程,一路奔跑。這一路上的五味雜陳和泥濘不堪必不可少,就如夜深人靜時還亮著的臺燈,就像下班后空曠的辦公室里依舊忙碌的畫面,就像昏黃的路燈下你等來末班車時心中的那份欣喜,也如工作遇到瓶頸時的那份無助和焦慮。在不堪的現實中,那一點星光告訴我們其實還有遠方。于是,我們一直在前進,在追尋。
前進的路也許有很多條,正如人們所說條條大道通羅馬。但是,有些路是沒有捷徑可走的,還有些路通過勤奮是永遠無法抵達的經歷過的人自然心領神會,不明白的默默飄過。如果自己不屬于走捷徑的那一類人那就不要再吝惜汗水,走你自己該走的路。
關于委屈,關于辛苦,關于過勞死,我只想說思想跑偏、心態失衡,身體才會輕易繳械投降、敗下陣來。累了就去江邊散散步吹吹風,晚風徐徐,江水蕩漾,抖落滿心的疲憊。痛了就流一次傷心的淚,讓悲傷逆流成河然后一切云淡風輕。高興了就唱一支歡快的歌,讓愉快的心情自由飛翔。最后請記得抖落灰塵輕裝上陣又出發。酸甜苦辣、悲喜交加的現實其實就是詩意的生活。
成長的路不可回避,也沒有盡頭。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現在經歷的都是在給自己鋪就成長的路。現在的我是誰,在哪里,五年后的自己又會是誰在干啥,十年后自己又是一副怎樣的模樣?
成長的路總是懷揣希望通向未知卻又不能猶豫徘徊止步不前。明知這不是歸途而是千里奔波卻不能回頭,因為總是期待遠方有一個自己向往的站臺可供停靠。即使現實是越過山丘,無人等候,我們依然相信不忘初心,終將水到渠成,我們所期待的也一直在某個地方靜靜等待,從未離開。
終有一天,我們發現遠方不是一個地點,而是一個方向。我們所期待的那個站臺也終將不是歸宿,只是為風塵仆仆的自己提供短暫的停留......
詩和遠方作文 篇9
一縷朝陽,帶來一份希望;一份陪伴,攜手一生眷戀;一抹彩霞,呼喚我走向遠方。——題記
渺小的人物有大大的夢想,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作家,這個夢想伴隨了我六年的時光。從孩童到少年,這個夢想早已在我心中生根發芽,成為我精神的支柱。
人都是為了希望而活,有了希望才有了生活的勇氣。我喜歡用筆記錄我的奇思妙想,我認為世間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優美的文字來形容,世間所有的情感,都可以用文字來表達。為了一句短小的話語,我常常會苦思冥想很久……我熱愛文學,熱愛它給我帶來的一切。
文學讓我明白了許多,或歡樂、或憂愁、或難過……當手中捧書時,我總會情不自禁地暢游在文學的海洋里。當手中握筆時,我心中的思緒總會隨著手中的筆肆意舞動,表達我的喜怒哀樂。
依稀記得從孩童時代就熱情追夢的我。每一天,伴著那溫暖的陽光,倚樹而坐,手中捧書,嘴里默念,心中喜歡,我沉浸在書的世界,陽光照著我心中的夢,那夢的種子破土而出。
終于,我踏上了新的階梯。當我走向枝繁葉茂的青春歲月,青春就不再是一個謎,而是我心中的詩與遠方。我知道,通向遠方的路總是崎嶇又坎坷,我將永遠保持最初的.熱情和浪漫,我將在旅途中加倍努力,才能在達到彼岸時一鳴驚人。
現在,清泉文學社給了我一個追求夢想的舞臺,使渺小的我在這個舞臺上熠熠生輝,滿懷憧憬。我將珍惜這樣的機會,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歲月之羽,掠過時間的河,撫過一片浩瀚星河,我在歲月深處,遙望詩和遠方,奮進拼搏,聆聽夢想綻放的聲音。
詩和遠方作文 篇10
有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曾說:”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飯后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東西就是這些。”其實,人生中看似偉大的東西都是由一個又一個平凡積淀起來的,偉大來源于平凡!
偉大來源于平凡一——劉邦,劉邦沒有過人的軍事才能,沒有強魄的身軀,甚至也沒有卓越的政治才能,但他憑借不驕不卑的平凡氣兒和謙卑平和的待人?態度贏得了霸世。他的成功不像楚霸王力過千均的偉大,不像楚軍以一敵十多英勇無敵的偉大,不像楚霸王”吾必取而代之”的`偉大,但他擁有的是腳踏實地的平凡是穩中求勝,知人善任的平凡,是“大丈夫當如此”的平凡。劉邦因為平凡創造了偉大!
偉大來源于平凡一一文天祥。當南宋王朝?揺搖欲墜,元軍大舉襲來時,他毅然選擇了抗元救宋的辛酸艱難的救國路。他不是不知道南宋衰微的國運,他不是不抱怨自己幾經沉浮的仕途,他不是不渴望一帆風順榮華富貴。只是,他心中始終有一個平平凡凡的信念,我生是宋朝人,死亦為南宋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沒有過于偉大的信念,他沒有過于偉大的目標,他沒有過于偉大的理想抱負。僅僅是平平凡凡的信念,僅僅因為自己是南宋人,卻創造出了,令中華民族自豪的偉大!
偉大來源于平凡一一居里夫人。當她登上科學界的講臺時,當她獲得各種獎項吋;當她被科學的光環籠罩時,人們僅僅驚羨于她現時的偉大,卻忘記了她背后的平凡。居里夫人沒有過人的頭腦和驚人的天賦,僅僅是幾十年如一日地專注于科學研究,僅僅是將無數煤進行不斷的加工提煉,僅僅是一直未曾放棄她的目標和理想,她成功將放射性元素鐳展現于世人面前。居里夫人因為平凡鑄就了偉大。?
偉大來源于平凡,但偉大同吋又不過于平凡,若司馬遷在遭受宮刑后,不再追求偉大,不再追求卓越,甘心成為人海一粒沙,那么也便不會成聞名于世的《史記》了。
古語有云”?行成于精毀于隨,業精于勤荒于嬉”。生活不是宇宙洪荒般的雄偉,也不是驚天動地的偉大,是平凡。讓我們相信偉大來源于平凡,創造美好的明天吧。
【詩和遠方作文】相關文章:
詩和遠方作文06-22
詩和遠方作文06-26
詩和遠方話題作文02-16
【精】詩和遠方作文11-27
詩和遠方作文【推薦】11-26
詩和遠方作文【精】11-27
[優選]詩和遠方作文07-06
【優選】詩和遠方作文07-07
【優秀】詩和遠方作文07-07
詩和遠方作文[優]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