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個人觀后感范文(精選12篇)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何不寫一篇觀后感記錄下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個人觀后感范文(精選12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個人觀后感1
本次頒獎盛典以“感動公眾、感動中國”為主題,他們為推動社會進步、時代發展做出杰出貢獻,獲得重大榮譽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愛崗敬業,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跡;以個人的力量,為社會公平正義、人類生存環境做出突出貢獻。《感動中國》把這一年的特別致敬獻給所有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舍小我顧大局的英雄,他們用生命與行動詮釋著答案,他們溫暖著中國,感動著我們!他們是中國的脊梁,是中華民族精神價值的承載者和傳揚者。
《感動中國》以平凡人物的生活故事傳遞給我們不平凡的人生價值與生命真諦,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感動中國”留給我們的主題是一種品質,這品質繼承了中國五千多年來形成的'民族性格,鼓舞著每一個中國人向人性“善”的方向前行。《感動中國》所呈現的不僅是中華民族道德血脈、精神價值的歷史傳承,也是對世界、對未來響亮而自豪的宣告:中華民族復興、重新崛起于世界強國之林。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個人觀后感2
通過觀看節目,我感到,感動中國中的大多數人都只是和我們一樣的平凡人,而不同的是他們生命所承載的重量。我印象最深的是蘇炳添,中國短跑第一人,沖破黃種人的'極限,創下亞洲紀錄。西方外媒紛紛道賀,韓聯社則把蘇炳添稱為“亞洲博爾特”。
在賽場上,博爾特也對蘇炳添豎起了大拇指,雷軍稱贊蘇炳添:用實力印證了“每一個全力以赴的人都值得被尊重”這句話。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會像蘇炳添學習,縱使前路坎坷,也要咬牙堅持,吃苦耐勞,嚴格自律,盡職盡責。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個人觀后感3
在正式節目之前我看到了后臺采訪,了解到今年感動中國的現場視覺表現形式與往年有所不同,今年的現場視覺效果采用了“龍鱗裝”的形式,就是將以往的獲獎人物都“裝訂”在一起,回顧歷史,展望未來,旨在讓大家牢記前輩們的付出。在觀看的`過程中,很受感觸。
平凡的人生,不平凡的事跡。許許多多的事跡使我明白了一句話,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代我們負重前行。我們要向著這些前輩們學習,一起為社會,為祖國奉獻出自己的那一份力量。此生無悔入華夏,愿得此身長報國。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個人觀后感4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些平凡的人做著一些平凡而偉大的事,他們用著不平凡的事跡,為我們樹立了時代的楷模,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看著這些感動中國人物和他們的英勇事跡介紹,我非常感動,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動,他們的事跡值得我去學習和深思。正是有了他們舍己為人的無私奉獻精神,才使我們現在過上了幸福安穩的生活。
我們身為學生干部,也要成為同學們的學習榜樣,在學校的工作生活中要像這些英雄楷模學習,用實際行動,表達愛,愛祖國,愛人民,犧牲小我,成就大愛講好中國故事,傳遞滿滿正能量,把人世間的真善美表達的淋漓盡致!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個人觀后感5
頒獎典禮中那一幕幕感人的事跡、感人的創造、感人肺腑的場面讓我心潮澎湃。我深深體會到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著別人,也感動著中國。中華民族之所以逐漸富強起來,也是因為這些有道德、有品質的中國人。
身為學校團學組織的一名干部,可能很難做什么感天動地的事情,但我深知要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學校、為老師、為同學們做出貢獻。我們要學習節目中大人物奉獻和堅守的精神,為祖國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個人觀后感6
一部以聚焦內地扶貧工作為核心的紀錄片《無窮之路》開播。主持人陳貝兒帶著一共5個人的團隊,歷時三個月的拍攝制作。
從祖國最南端的海南出發,歷經廣西、貴州。云南、四川、寧夏等6個省份,探訪10個曾經是屬于深度貧困的地區實地采訪,展現了許多不為香港人所知的內地扶貧故事。
陳貝兒攀爬過聞名中外的懸崖村鋼梯,滑乘過怒江天險溜索,甚至前往四川理塘去采訪了國民網紅——丁真。
《無窮之路》對于香港人來說,是講述了一個個見證奇跡的.故事。
對于內地人來說,是將我們這些年來取得的成績告訴整個世界。
首先,主持人陳貝兒就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人物。香港土生土長,出生于中產之家,父親是被譽為“香港樂壇金牌監制”的陳永鎬先生。
她精通三文兩語,從小到大都就讀于名校,是香港第一位采訪奧斯卡、戛納影展等國際盛世的女主持。她主持的《嫁到這世界便端》,取得很高的收視率。
從這樣一位城市姑娘的角度,一路去探討、認識、了解路上的所見所聞。她沒有為任何人或者機構組織“背書”的責任,只是從內心深處去真實感受一切。她代表著700萬香港人來感同身受當地群眾數十年來的悲歡離合與變化。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個人觀后感7
觀看《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彭士祿、楊振寧、顧誦芬、蘇炳添等一個個人名和事跡都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這些人為祖國為人民的發展獻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熱血,這也正是我所應該學習的。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我身為新時代青年大學生,又是一名團學骨干,更應當肩負起新的'使命,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我會常懷甘于奉獻的精神,去服務于同學,回饋于社會,為祖國的磅礴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個人觀后感8
通過線上觀看《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我受到了很大的觸動。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楊振寧先生。
楊振寧作為一個在物理學上有很大造詣的人,毅然決然地不顧美國的阻撓回歸祖國。即使受到多方磨難,他也保持著堅定不移回國的信心。回國之后他對我們國家做了很大的貢獻,包括在教育方面以及使我國的物理學有了很大的'提升。楊振寧培養了一大批又一大批的科學人才,并且楊振寧先生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我們要學習楊先生這種大國精神,舍小家為大家、無私奉獻的精神。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個人觀后感9
在了解了這些感動人物的事跡后,我心懷感動、感恩,同時也獲得了極大的激勵,他們中有許多是普普通通的工作者,沒有耀眼的'光環、超高的起點,卻在平凡的工作中守住初心,做好了自己,我想每一位身處平凡崗位的人都應該向他們學習,向他們看齊。
正如有位網友所說:《感動中國》再一次把感動種在了新的春天里,也種在了每一個人的心里!就讓在春天里播種的感動在夏天里快速生長,到秋天有更大范圍的收獲!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個人觀后感10
為研究青藏高原藏族人群“高原低氧適應生理特征”這一主攻課題,精通英語、俄語、塔吉克語、漢語的吳天一,還學會了藏語。20多年的科研工作,吳天一走遍了青海、西藏、甘肅、四川4省區的大部分高海拔地區,診治過上萬名牧民群眾,整理了大量的臨床資料。藏族牧民親切地稱他為“馬背上的好曼巴(好醫生)”。
1991年,青海省高原醫學研究所建成了全國最大的高低壓氧艙。吳天一成為第一個模擬試驗者。氣壓從海拔5000米的高度開始下降,由于降速太快,瞬間,吳天一頭疼欲裂,鼓膜被打穿……但他摸清了艙體運轉的安全系數。
2001年,吳天一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時,青藏鐵路開建,高寒缺氧對鐵路建設者的身體健康是一個嚴峻的考驗,這是建設高原鐵路的一大世界性難題,對高原醫學提出了新的挑戰。
吳天一多年的'研究成果被立即運用于拯治青藏鐵路建設者中的高原疾病上,他和同事們共同研制的抗缺氧藥物、保健品發揮了作用,他主導開設的高原病科也為西進的建設者們提供了完善的搶救治療環境,他撰寫的《高原保健手冊》和《高原疾病預防常識》被送到最前沿的施工者手中。他參與指導下,青藏鐵路建設工程沿線建立了三級醫療機構,五年建設期間未發生一例因高原病死亡,創造了高原醫學史上的奇跡。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個人觀后感11
《感動中國》所呈現的不僅是中華民族道德血脈、精神價值的歷史傳承,也是對世界、對未來響亮而自豪的宣告:中華民族復興、重新崛起于世界強國之林,不僅僅是憑著悠遠千年的`輝煌過去、廣袤疆域的泱泱大觀和GDP的持續攀升,更要依靠這些有情有義、敢于擔當的中國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梁,是中華民族精神價值的承載者和傳揚者,平凡的人物卻擁有著不平凡的品格,他們用自己的愛去感染每一個人。
本次《感動中國》的觀看震撼了所有人,使同學們相信即使命運曲折,但依然要戰勝命運,實現自身的價值,而且要在別人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對我院學子形成良好的價值觀、世界觀有著積極意義。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個人觀后感12
亞洲人百米也可以跑到9秒85。蘇炳添一句話讓所有人熱血澎湃,而我現在就是那個無限接近這個成績的人,也許當時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荒謬,但是三年后的東京,蘇炳添讓這一幕真真切切的實現半決賽,九秒八三,成功戰勝了奧運百米決賽的跑道,他指著自己胸口的China字樣,告訴世界,我來自中國,我叫蘇炳添。
截止到今天,全世界百米跑進十秒的只有區區155個人,但是登上太空的人類,可已經超過550人啊,蘇炳添只有一米七二,平均步幅兩米零八百米,跑道終點需要48步,而博爾特九秒五八那次只用了41步,這意味著,蘇炳添同樣沖刺的情況下,必須要付出更多的體力,如果說博爾特是非人類的.壯舉,那蘇炳添的突破,更像是一個不斷超越自我的勵志故事。
2008年,博爾特統治北京奧運會的時候,蘇炳添19歲,在所有人感慨為何跟博爾特同一時代的時候,每天默默地把汗水留給了朋友,相信博爾特也看了今天這場決賽,那個險些曾經打敗自己的中國人,如今站在了他最熟悉的位置上,向著一段新的歷史發起沖擊,自律職業值得大部分運動員學習。
蘇炳添的教練亨廷頓如此的評價,為了訓練和比賽,他甚至放棄了陪伴懷孕的妻子,安胎帶著30多歲的年齡,也是蘇炳添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就連博爾特也選擇在自己31歲的時候,承認他曾考慮過退役這件事,因為很多人已經懷疑他還能不能跑進十秒,他很不開心,想在在東京大干一場的夢想永遠在他的心中燃燒。
他默念著把半決賽當決賽跑,于是,放下了,這次永載史冊的中國速度,我的天哪,每個人的生命當中,總有幾次刻骨銘心的感動,而今天,蘇炳添在亞洲的土地上,在兩小時之內跑出兩槍,十秒以內的成績觸碰了每個中國人的心里,也感受到了那一幕幸福的淚水,加油,蘇炳添,希望你還能突破自己!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個人觀后感】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2021頒獎盛典心得體會范文07-24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11-05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09-11
2021年《感動中國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體會(通用18篇)03-04
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心得體會(通用15篇)03-03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7篇12-06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6篇12-06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7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