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思念故鄉作文錦集八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思念故鄉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思念故鄉作文 篇1
沒有離開似乎也難談什么思念,在我去年在加拿大借讀的一個月里,我才感悟到什么是思鄉的滋味。
加拿大一日三餐不是吃面包就是牛排,我一點也不適應,會情不禁地的想起溫州香噴噴的混沌和燈盞糕,有時候一邊啃著面包,一邊懷念那又脆又酥的燈盞糕的味道,恍惚中仿佛拿的就是燈盞糕了,當我美美咬上一口時,口中仍是無味的面包。
在加拿大讀書,也沒有想象中的輕松,老師總當我是個“英語盲”,有一些我明明會的題目,她硬說我不會,不請我回答。下課了,大家都在外面玩,我找了個正在踢足球同學,“Can I play with you?(我能陪你玩嗎)”那個同學停下踢球,看了看我,搖搖頭,“No,No,you can’t speak English。”(不不,你不會說英語)我又問了幾個同學,反應也都是如此。我的心頓時涼了半截,我躲在一個墻邊小聲哭泣,心想:為什么他們都嫌棄我,我只是不會說英語罷了,難道不會說英語就不能一起玩嗎?我真不明白,以前,我們班有個成績不好又丑的轉班生,我們仍然接納了她,我們和老師一起幫助她學習,最后,她在畢業典禮上說:“你們是我遇到最好的同學、老師。”這樣多好呀?為什么加拿大的同學老師就不能接納我這個中國孩子呢?我好想念溫州的同學們,真希望馬上回來啊!
在加拿大,最缺莫過于親情。以前在中國家中,家里總是熱熱鬧鬧的,爺爺奶奶在沙發上看電視,爸媽在廚房燒菜,一家人有說有笑,熱鬧極了。當我打開加拿大的家門時,冷清極了,唯一的聲音就是時鐘的“噠噠”聲了,偶爾有一輛汽車路過,也是很快消失了,有時,我甚至有種進入鬼屋的感覺。 在溫州時,學校里作業十分多,而且很難,有時要熬到十一點鐘,但即使是這樣,媽媽晚上還會坐在旁邊教我不會的題目,有時我肚子餓了,她也會給我準備宵夜,每當我吃著媽媽的夜宵,心暖暖的,而在加拿大,我望著看也看不懂的英文單詞時,又有誰給我解釋呢?學習到深夜,誰能給我準備夜宵?……
思念溫州,我想回家。即使加拿大有很多讓我留下來的理由,但溫州在我眼里是最好的,月是故鄉明啊!簡短的一個月國外借讀之后,我放棄了繼續借讀,我回來了。在溫州機場,我撲進了媽媽的懷抱……
思念故鄉作文 篇2
淅淅瀝瀝的雨下了一整天,雨水拍打在雨棚上咚咚直響,就像是一首永遠聽不懂的鋼琴曲。冬天老是在這個季節霸占著,城市的春天含含糊糊的總不出現。讓人思念故鄉的春天。故鄉的春天在我眼睛里,在我不再年輕的心坎上。它就像一本厚厚的書,在被某種情感觸到心靈深處時,你會忍不住翻開這些經典的記憶。
童年的故鄉,春天在我心里是一副永不褪色的畫卷。最是梨花桃花盛開的日子,漫山遍野的梨花,遠遠看去就是一個潔白的世界。高大的梨樹被春風一吹拂,潔白的梨花在故鄉滿天風揚,鋪在松松軟軟的春泥上。粉紅的桃花伸展開它婀娜多姿的身子,蜜蜂時時飛舞。桐樹花在幽靜的山溝里悄然開放,清雅的花朵在山間獨領風騷。花的世界里有我小小的身影,那時,我在高高的山崗上哼著老師教的歌曲,眼里迷離著美麗的家鄉。最后一場春雨過后,我期待著他們在夏天長出青青的果子,在夢里品嘗著它們的果香。
思念故鄉的春天,思念故鄉的童年!
故鄉的春天是父輩們的春天,是孩子們的春天。一年之計在于春,在這個季節,父輩們穿行在油菜花鋪成的田地里開始播種。孩子們挎著書包放學回家奔跑在崎嶇的山道上。飯盒在書包里乒乓之響。夕陽像一位溫柔的女子笑盈盈在田間洋溢著詩情畫意。細碎的腳步跟著我們的身子不想離去。田間的火糞堆里鉆出縷縷青煙,香味不絕,是樹木的香味,是草木的體味。大把大把的茅草里有了幼苗,螺螄殼在上面安家了。
田野里泛著春的氣息,春樹偷偷地張開了它的小手,就像孩子的身體一樣,一個春天過后,它的身高竄出了一大截。田埂上,魚腥草瘋長,肥碩的根莖藏在肥沃的土地里。竹林里的竹筍仿佛一夜之間,火箭一樣的身子站在了鋪滿竹樹葉的地上。沁人心脾的空氣在鼻子間親吻。
美麗的春天帶著厚重的禮物踏遍山崗。
故鄉的古井是一位溫情的母親,哺育著一代一代的人在這里生長。童年的古井享有“井須泉”之稱。春天姑娘們都脫下了厚厚的棉衣,露出的胳膊白白嫩嫩,她們永遠有洗不完的衣裳。笑聲永遠是甜蜜蜜,會醉了月亮,會迷了太陽。路過這里的年輕人會停下來掬一捧水,偷偷瞄一眼誰家的姑娘模樣最美,心底最賢惠善良。還沒走出幾步,姑娘們的笑聲就羞紅了他的臉膛,腳步在山路上咚咚直響。青春閃著陽光,幸福像花兒一樣。
在金黃的油菜花地,在綠油油的麥浪里,肥嫩的菊苣草瘋狂的擠在麥子和油菜花之間。伸手一抓就是一大把,再看看手上指頭也變得綠綠。我和兒時的伙伴一起鉆進油菜地,彎著腰,尋找地里剩下的蘿卜,要是我們晃出腦袋,頭上一定沾滿了金燦燦的菜花,伙伴們相互摘掉頭上的菜花,心中卻喜悅無比。那一個稚氣的我還有一個稚氣的你如今都各奔東西。麥地永遠是我們捉迷藏的天地,有時想都不想賴在麥苗上睡一覺,翹著二郎腿,望著藍藍的天,聞聞麥子的清香,摸摸地里的螺螄殼。美美的爬起一看麥子苗都被殘害撲在地。總是忘了要挨批,看看“戰國”嚇得趕緊偷偷溜回家去。
故鄉的春天別來無恙?兒時的伙伴都已去了四面八方,只有我還在這里孤獨的回憶。
幾度山花開,幾度夕陽落。幾度冬去春又來。故鄉的老一輩都不在,那一個個笑盈盈的面孔只能放在了心里。現在回家自然是“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吹,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下一輩都不知我從何處而回,又到何處去?
我想最能表達我的心的還是這首程琳的《故鄉情》。曾經的少男少女都已不再年輕,對故鄉的愛和對故鄉的情卻在我心里扎下了根,不會拋棄。永遠不會拋棄!
思念故鄉作文 篇3
我的家鄉有一些美麗的景色,在這里,我也常常回憶起往年的舊事,但,我也常常思念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有一些美麗的景色,在我家鄉的周圍有一片樹林。樹林里的花草樹木長得非常茂盛。樹一棵棵長得非常茂盛。樹的腰非常的粗,穿著棕色的衣裳,枝干長的細長細長的。枝干上的葉子是碧綠色的。這些樹從遠處看像一排排高大的巨人整整齊齊的立在地上。在這些樹上,也常常有一群小鳥站在枝頭上唱著一首首優美動聽的曲子。
這片樹林的對面有一條河,非常的寬闊。這河清澈見底,仿佛能看見水底的沙石。這河也非常的靜,靜的像一幅明鏡,仿佛能照透人的心靈。這河里有許許多多的魚兒,這些魚常常在水里自由地游來游去。有的魚在打鬧,有的魚在玩耍,有的魚露出水面吐小泡泡。有時,一條魚會輕輕的戲弄一條魚,而這條魚會一直追著這條魚。
我也常常回憶起往年的舊事。那是一次我和我的爸爸一起去樹林。到了樹林里,我引入眼簾的是許多高達的樹。當風向這片樹林快速的吹拂而來時,樹葉隨著風顫動,發出一陣陣沙沙的聲音。我一邊欣賞著這些美景,一邊飛快地向前走去。突然,我發現我好像迷路了,就連我的爸爸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這讓我十分的著急,臉上的表情十分急迫,心里悶悶不樂的。我找我的爸爸去了。過了好一會,我才找到了我的爸爸,這又讓我興高采烈的。
我非常思念我的家鄉,像兒女思念母親一樣,家鄉景色和一些事也令我十分的思念。作文
思念故鄉作文 篇4
浩浩的江水載著揚帆的船兒遠征,然而船兒明白來時燈塔的方向,是心底最低戀的港灣;碧藍的天空中承載著鴿子飛翔的雙翅,然而家的方向是如此清晰。正如那流淌著的依戀,天空中掠過的思念,當一個熟悉的名詞——鄉情,在腦際浮現,心中總有些悸動。
曾經是如此驚詫于葉落的壯美,感懷于那極致的美麗。樹杈與地面只有幾米的距離,然而葉兒毅然掙脫,任風翻飛,它飛旋;任車將它壓得粉碎,它依然高歌,向著根的方向飛旋著動容的美麗。我問落葉,落葉不語,那是無限綿綿的情愫,回到自己開始的地方。
林語堂的一篇隨筆曾讓我深有感觸,小時候的他住在鼓浪嶼,離海很近,他常常和父親在海邊傾聽大海的沉吟,他常問父親海的那邊是什么,他向往著,終于他飛過了那道海,可海的這邊卻依然深深地縈繞在他的心底。他說:“當我乘飛機越過這道海時,覺得其實它很小,而當我在海的那頭遙望故鄉時,它是如此渺遠。”短短的一句話,卻是最美的語言。還記得第一次在離家很遠的一個地方過夜,整夜翻騰睡不著覺。以前在家的時候,總覺得很無聊,希望有機會去闖蕩,可當離開了家,卻又是如此地懷念那個心底其實最依戀的地方。總會在想,這時故鄉的親人在做什么,故鄉的玩伴是不是又在玩捉迷藏。身在外地,看到外地的花兒盛開,想到故鄉的花兒此刻是否含苞待放……
不是情非得以,誰又會離開自己的根,三峽人民在搬離故鄉時的情景,深深地印在了每個國人的心里,落葉歸根,可他們卻要在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地方離開。濃濃的鄉愁灑滿了三峽江水,灑遍了這個養育他們的地方,更是灑滿了每個在外華人的心里。
鄉愁是一枚郵票,你在這頭,他在那頭,可青春的我卻要在這里揚帆起航,只有把鄉愁藏在最心底,走出屬于我自己的道路!
思念故鄉作文 篇5
巍巍興安嶺,滔滔呼倫水,千里草原鋪翡翠,天鵝飛來不想回。這就是我美麗的故鄉—內蒙古。
星期一,我在電視里看到了一期關于草原的節目。晚上,故鄉草原的樣子又縈繞在我的腦海里,想著想著,我便像云一樣飄到了我夢中的故鄉的大草原。這里一望無際,幾朵白云飄在空中,牧人揮動手中的鞭子,一群群牛羊緩緩向前移動,時不時低頭吃草,又時不時抬頭發出“咪咪”的叫聲。遠遠望去,那一群群牛羊就像天上的白云飄到人間,迎接勤勞善良的草原牧人。
回想起我和我的朋友坐在草地上,拉著馬頭琴,唱著優雅的歌聲。突然我似乎真的聽見了不遠處傳來吵鬧聲,原來是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想到這,我又不得不提一下故鄉的那達慕大會,牧民們都穿著鮮艷的蒙古袍,他們最拿手的就是摔跤,騎馬和射箭了,人們載歌載舞,那場面別提多熱鬧了。
真想再回到故鄉去看看那美麗的草原,去感受那節日的快樂!
不知不覺我離開故鄉已經很長時間了,我想這幾年故鄉變化一定很大,但我對故鄉的思念卻不會改變,我在夢中都會思念我美麗的故鄉!
思念故鄉作文 篇6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很喜歡王維的一首詩,與故人言短情長的對白。淺淡干凈的詩意中充滿了兩個字:故鄉。
這讓我無端地想起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它擁有溫暖的枝干和蒼老的皮囊,樹下總是守著那些愿意等待我們半生的人。
太多人講述過孝的含義,但我始終以為,那是一個游子尋找故鄉的故事。
打小生長在故鄉里的人都渴望早點長大,早日去向那個寬廣的世界里闖蕩。也許離開時雄心壯志,無甚哀愁。但他們身上永遠銜著一根扯不斷的線,教他思念,教他牽掛,教他回首憶往昔時,發覺故里一草一木皆有情。
這是一種生來存在的愛,凝在骨子里,在愛中我們懂得報答。孝因愛而生,并把愛世代延續下去。親情是本能之愛,所以孝發乎心,發乎情,知恩知孝之人必是深情之人。孝是游子的家書,從不需要粉飾,它只知道千程萬程,心無旁騖,將游子的關懷迢遞故鄉。
四書五經從古代追趕到今天,向我們昭告著它嚴苛的條例。然而孝是沒有準則的,孝心不會是白紙黑字的經文,但依舊是游子闖蕩四方所背負的信仰,是菩提樹下一顆有靈性的種子,心懷慈悲種下它,于是我們就擁有這對所愛之人最美好的關懷與報償。
哪怕千山萬水,赤子之心如是。
從咿呀學語時我就常與姥姥姥爺在一起,吃他們做的飯菜長大。院子里的花草樹木我太熟悉,從院門向家中曲曲折折的路,閉著眼也能走過。這綿長的愛平穩地鑲嵌在歲月的紋理中,年復一年。有一天我走到樓下時抬頭望,姥爺正巧站在窗邊向下看,看到我時他一下子笑得很燦爛。那由衷的開心讓我陡然心酸,我突然迷茫了。或許我們不曾真正了解他們深沉的感情,或許那些自以為是大張旗鼓的孝心遠不如安靜的陪伴更能帶給他們幸福滿足。
當呵護我們長大的人默然老去,我們就會明白,他們所希求的,只不過是那個昔日他們懷抱中的孩子,可以偶爾放慢腳步等等步履蹣跚的他們,可以耐心地坐在他們身旁,聽他們講一講年輕時的瑣事。
我想孝一定是一個古今難解的問題,連孔子的各路弟子也爭相向老師請教。孔子的回答從“不敬,何以別乎?”到“色難。”再到“有酒食,先生饌”。唯有一句話令我感到親切感動,子曰: “父母唯其疾之憂。”父母的心永遠為子女保留,無論長多大,走多遠,父母的喜怒哀樂永遠活在子女的身上。所以子女一生健康平安是對父母最大的慰藉。這時的孔子才真正散發著仁者的光輝,不是作為一個冰冷的政治家,而是以子女,以父母的心情來為孝釋義。這樣的解答也許并不準確,它是不對等的付出,但至少是那個時代孔子為數不多的流露真情而非崇尚禮法的聲音。
很小的時候我們有偉大的愿望,希望成為最了不起的人,給父母、家人最好的生活。而長大后我們變得平凡,卻更懂得如何用孝心詮釋幸福。可很多時候當我們成為幸福的平凡者,他們卻等不及和我們一同幸福而平凡著了。姥爺年輕時是軍人,如今喜歡和昔日的戰友打電話敘舊,我常聽見他在電話中說,你知道嗎?那個誰已經走了,還有那誰,他當時是排長……聽著聽著,我想立刻沖過去拉起他的手,陪他們出去走走,穿過車水馬龍,走過大街小巷。原來他們還在我們身邊,就是我們最大的福氣。
只是我常常在想,每一個孩子長大后,都會成為天南海北飛翔的游子,每一雙父母之于自己的孩子,都是游子身后一片屬于過去的鄉土,或是腦海中舊窗前一株更兼風雨的寒梅。一代又一代,故鄉目送著游子遠離自己的時光,他們山水兼程去向遠方,卻只為有一天衣錦還鄉。可這一切風塵仆仆的歲月過后,故鄉早已不復當年的故鄉。
但他們仍會心滿意足地為這等待半生。
孝是游子的愛,是歲月旅途上深沉的關懷,是為半生情意去用力地償還,是從不曾遠離那片熾熱蒼茫的土地。
那終究會是我們的故事。總有一天我們也會啟程,后來的我們也會成為另一個專心等待歸人的故鄉。
思念故鄉作文 篇7
故鄉是每一個人的伊甸園,它給了你生命的源頭,讓你知道自己是從哪兒來的。
我1955年夏天考到天津讀中學。離開了家,才知道什么叫想家。出門在外反把家鄉的千般好萬般妙都想起來了,卻已沒有退路。若半途而廢,將無顏見家鄉父老。特別是后來的“遣送回鄉”,變成一種嚴酷的政治懲罰,讓人形同罪犯。久而久之,一般人對故鄉的感情被異化,或被嚴重扭曲,一旦離開就很難再回去了。正由于此,至今60多年來,我做夢大多還是故鄉的情景,特別是做好夢的時候。當然,那背景和色彩是我童年時故鄉的樣子。不僅故鄉的形貌像刀刻般印在我腦子里,就連我們家那幾塊好地的形狀和方位,我也記得清清楚楚……
我的.老家是個大村子,南北狹長,村子中間有一條貫穿南北的主街,東西兩側各有一條鋪街,每隔五天有集市。即便不是趕集的日子,一到晚上,羊雜碎湯、烤燒餅、豆腐腦、煎燜子的香味便從主街彌散開來,犒勞所有村民的鼻子。如果我表現得好,比如在全區會考中拿了第一,或者在秋涼草敗的時節還能給牲口割回一筐嫩草,老娘就會給我三分錢和一個巴掌大的棒面餅子,讓我去主街上,或喝羊湯,或吃燜子,任由我意。現在想起來還覺得齒頰生香。
在村西有一片茂密的松樹林,那就是我心目中的“野豬林”。雖然沒碰到過野豬,卻不止一次見過拳頭般粗的大蛇。有人放羊時躲到林子里乘涼,盤在樹上的巨蟒竟明目張膽地吸走了羊羔。村東有一片深水,人們稱它為“東坑”。據村里的老人講,幾輩子沒見它干過,大家都相信坑底一定有王八精。村北還有一片水域,那兒才是孩子們的樂園,夏天在里面洗澡、摸魚捉蝦,冬天在冰上玩耍。只有在干旱的年月,這片水域才會縮小成一個水坑,然而水面小了又容易“翻坑”,魚把水攪混,混水又把魚蝦嗆得動彈不得,魚蝦便將嘴伸到水面上喘氣,這時人們下坑就跟撿魚一樣。有一回我下洼割草回來,正趕上“翻坑”,把筐里的草卸下來,下坑不一會兒就撈了大半筐的魚。
還有瓜地、果園、棗林、滿洼的莊稼、一年四季富于變化的色彩……如果世上有天堂,就該是自己的家鄉。有一年暑期因貪玩誤了回天津的火車,只好沿著南運河堤走到滄州站趕快車。河堤上下均是遮天蔽日的參天大樹,清風習習,十分涼爽。古老的林帶從滄州一直鋪展到天津,于是我想好一個主意,來年暑假提前備好干糧,豁出去兩三天時間,順著森林走回老家。可惜第二年全國“大躍進”,我也要勤工儉學,不能再回家了。隔了許多年才有機會還鄉,竟見識了真實版的“家鄉巨變”:滿眼光禿禿,護衛著南運河堤的千年老林消失了,我站在天津的站臺上似乎就能看到滄州城。南運河在我的記憶中是一條童話般的長河,如今竟然只剩下干河床,里邊長滿野草,中間還可以跑拖拉機。
我的村子也禿了、矮了、干了,村頭道邊的大樹都沒了,幾個滋潤了我整個童年的大水坑也消失了……這讓我失去了方位感,我不知該從哪兒進村,甚至懷疑這兒不是我夢牽魂繞的老家。最恐怖的是,緊靠村子的西邊修了個飛機場,把村里最好的一片土地變成白惶惶的跑道,像一刀砍掉了半個村子。自那次回家后,我的思鄉夢里就有了一道抹不掉的傷痕。
在我的記憶里,老家是很干凈的,冬天一片潔白,到春天大雪融化后麥苗就開始泛綠,夏天蔥綠,秋天金黃……那個年代的人們沒有“垃圾”的概念,生活中也幾乎沒有垃圾。無論春夏秋冬,鄉村人都起得很早,而清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先將自己的庭院和大門外面打掃干凈,把清掃出來的臟東西鏟到糞堆上漚肥。而今還沒進村子卻先看到垃圾,村外的樹枝上掛著絲絲縷縷、花花綠綠的臟東西,凡是溝溝坎坎的地方都堆積著跟城市里的垃圾一樣的廢棄物……我無法相信村子里怎么能產生這么多垃圾,抑或是沾了飛機場和滄州市的光?
這還是那個60多年來讓我魂牽夢縈的故鄉嗎?如今似乎只剩下村名沒變,其余的都變了。蒼涼、麻木,無法觸摸到故鄉的心房,這讓我覺得自己的所有思戀都是一種愚蠢。讓我感到內心刺痛的還有家鄉人的變化,有熱情沒有親情,熱情中有太多客氣,客氣里有拒絕、有算計。我有一個發了財的同鄉,跟我商量要回鄉投資,回報老家。我大喜,歡欣鼓舞地陪著他見老鄉,商談具體事宜。待到要真正付諸實現,始知連抬腳動步都是麻煩,已經談好的事情說變就變,一變就是多要錢,鄉里鄉親既惱不得也氣不得,比他在別處上項目成本要高得多,效率也慢得多,而且估計最終難有好結果。同鄉便擦干屁股,帶著絕望逃離了故鄉。
自那件事之后我也很少回老家了,這才知“家山萬里夢依稀”不只是空間距離,更重要的是心理距離。“不是不歸歸不得,夢里鄉關春復秋”。每到清明和除夕,夜深人靜之后,我便到一偏僻十字路口,給父母和蔣家的列祖列宗燒些紙錢,口中念叨一些不肖子孫道歉該說的話。有時話說得多了難免心生悲涼。今夕為何夕,何鄉說故鄉?其實故鄉就是爹娘,有爹娘在就有故鄉,無論故鄉變成什么樣子。沒有爹娘了,故鄉就只能留在夢里了。
但故鄉是一定要回去的。活著回不去,死了也得回去。西方人死后愿意見上帝,中國人死后希望能認祖歸宗。我此生如果還有心愿,那就是死后能躺在父母身邊。少年喪母后離家,累父親牽掛,長大后當兵未能盡孝,到有了盡孝的條件,父親又走了。這是我一輩子的心結。真希望死后能有另外一個世界,能讓我好好地陪伴父母。然而改革開放后農村重新分配土地,把有蔣家祖墳的那塊原本屬于我們家的地分給了一個外姓人,蔣家后人分得的地里卻有別人家的祖墳。我不知道村里為什么非要這樣分地。如果我一直沒有離開過老家,不管那戶人家愿不愿意,我死后都得葬在蔣家墳圈子里。現在可就難說了,要得到外人的同意,要看人家的臉色,要多方買好……
即便我不顧一切、千方百計地爭取百年后能回到故鄉,也會給我的孩子們帶來無窮的麻煩,他們若想看看我、給我掃墓,又會重新面對現代農村的潛規則……其實我心里很清楚,故鄉要么終生不離不棄,一旦離開,再回去就難了。有一天晚上讀向未神游的詩:“生我的人死了,養我的人死了,埋葬了父親等于埋葬了故鄉!處處他鄉處處異鄉,從此我一個人背著故鄉,走啊走啊看不到前面的路,驀然回首也找不到來世的方向。”忽然,我的眼淚就下來了,情不自禁沖著故鄉的方向跪倒,腦袋磕了下去……
思念故鄉作文 篇8
記得小時候讀過漁光中的《鄉愁》,等長大了,當再次從遙遠的地方回到久別的故鄉時,濃濃的鄉愁開始蔓延整個季節……——前言
當零亂的記憶的再次被風吹散時,我的思緒像是秋是的落紛紛凋落那無聲的世界,飄向每一個沉默的角落,今天匆匆而來,把我帶入了一個讓人無法演繹的舞臺,這里我不是主角,而是一個陌生的角色,一個不為人知的角色,卻也要試著把戲中的每個一句臺詞一遍遍的默讀,或淪落,或壓仰,最后都將在那個舞臺上消然重現。
每一個希望就像剛要發芽的種子,隨時會伸出地平面或者干涸在生機昂然之時,一切皆有可能,或成功,或失敗,生命的每一滴水也交非都來自大海,也有辛勤的汗水,希望本是無所為有,無所為無的,希望是什么,至時至今都無法詮注,如何去解求被困惑的成長,把生命改寫。
終于回到了久別的故鄉,黑色的山脊,深凹的溝壑,孤顫的楊柳,在寒風中靜立;蒼老的天空劃過一絲清涼的浮動,是那片游弋的云,朵朵深似海底的無限的渴望,撕拆故鄉的溫情,
當走進故鄉踏時鄉懷的瞬間,心跳的加速已無法平息,眼簾那波瀾起伏的丘巒,向深秋漸漸深,看見了,古色的窗痕,古老的門窗,參差的斷亙,枯黃的房匾,已被歲月雕琢的破爛不堪,記憶著多少個春秋的悲歡離合;不禁然淚水沾顯了眼角的瞬間,奔放了,釋懷了,那久蘊的鄉情;
已然成往事,往事不堪回首
回來了,那久別的熟悉的聲音再次在耳畔響起,是激動,是譴責,在已歲月雕琢的刻滿滄桑的父親的面龐上呈現,新開始無比的自責與愜意,因為那是十幾個春秋都是父親一個人孤獨過來的,而我卻在熟享受著童年的美好時光,思緒的帆船也隨之駛向了孩提時的童貞,一根根甘草,一只只香味可口山果,是等待父親贊美的歌搖;一串串美味榆錢,一個個酸甜的黃杏是童年成長的犧牲品
過去的是曾經,留下的是風景,記憶編織的夢縣掛在時間的長郎上,等待時間的一點點吞噬,月是故鄉明,看著盈滿的圓月和父親臉上的笑容,才知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侃侃之情;我深知多少個春秋是父親盼望的春秋,孤獨的春秋,沒有圓月的春秋;而此時他好像看見了那個正在冉冉升起的明月,那么明亮,那么溫存!
人生幾度春秋,幾度逢圓!
望天際斜月圓否
空悲切,
咋一個愁字了得。
【【精品】思念故鄉作文錦集八篇】相關文章:
【精品】思念故鄉作文錦集五篇02-27
【精品】思念故鄉作文錦集7篇02-18
【精品】思念故鄉作文錦集六篇01-28
【精品】思念故鄉作文錦集5篇01-19
【實用】思念故鄉作文錦集9篇02-28
精選思念故鄉作文錦集六篇02-25
【精華】思念故鄉作文錦集10篇02-24
【必備】思念故鄉作文錦集八篇02-23
有關思念故鄉作文錦集10篇02-21
【精選】思念故鄉作文錦集7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