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古詩文作文合集五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詩文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古詩文作文 篇1
一、妙引古詩文名句出彩
(一)化用或局部引用。就是在文章的局部位置引用古典詩文名句,如文章的標題、題記、首段和末尾等。這些地方所處的位置比較突出、醒目,容易引發讀者 的關注,給他們留下較好的印象。
標題處引用古詩文名句,能讓題目顯得典雅蘊藉,富有文學情趣,起到耀人眼目之功。如20xx年上海卷高考作文以“忙”為話題,一考生化用項羽的“虞兮 虞兮奈若何”擬出標題“忙兮忙兮奈若何”,用冷靜、嚴肅的筆觸批判了現代都市文明帶來的浮躁的“忙”,發出了對這些缺乏人文關懷的“忙碌”無可奈何的感 嘆,結尾扣題,使文章在嚴肅的思考之余又產生詩意的美感。
文章開頭嵌入詩詞佳句,以此領起全篇,則能夠使語言顯得凝練精辟,更能讓 閱卷者立刻“窺”到作者的文化積淀和人文素養。如20xx年陜西考生的《尋找快樂,精彩人生》的開頭:“漫步于秋日落葉徐徐的小徑上,不禁吟了一句:‘無 邊落葉蕭蕭下,不盡愁緒滾滾來。’慨嘆落葉的悲哀與不幸。其實,落葉的生命或許就是這樣,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繽紛。換個思維方式,龔自珍曾說過‘落 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嘛!我們應該欣喜,享受落英繽紛的秋景。”這個開頭由情景入手,化用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自然引出 對落葉的聯想,然后再引用龔自珍的名句,恰當地詮釋了“快樂幸福與我們的思維方式”這一哲理話題的內涵。開頭意蘊深刻,詩意靈動。
文章收尾處引用古詩文,則具有畫龍點睛之效,能夠啟人心智,升華主 題,收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表達效果。如20xx年福建考生《照海倚天》的結尾:“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 暮成雪。流年似水,時光如電地過去,也許只有歷史才能讓‘無字碑頭鐫字滿’,也許只有歷史才能最好地詮釋曾國藩在天京城破黃袍欲加身之時寫盡生平心境的一 句話:‘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三處引用貼切自然,不顯斧鑿之痕,使文章文采飛揚,情理交輝,意蘊深遠,辯證而深刻地評價了曾國藩這一歷史 人物,實在是一個漂亮有力的“豹尾”。
(二)長篇或大量引用。既指整段之內大量引用,又指全文各段大量引用。由于古詩文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積淀,大量、多處的引用,將能大大提升文章的文化品 質和審美趣味,充實文章的底蘊。整段引用的如20xx年高考優秀作文《寂寞的意韻》:“寂寞是什么?曾幾何時,有李白豪唱‘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也 許,寂寞便是皓月當空,好風如水,萬籟俱寂時形影相吊的那種感覺吧!曾幾何時,有李后主感慨‘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也許,寂寞正 是深宮大院,國愁家愁人也愁的情絲糾纏吧!曾幾何時,有陳子昂感嘆‘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也許,寂寞就是芳草依舊,天 涯依舊,物是人非的惆悵心境吧!于是,我問月亮,廣寒宮的嫦娥告訴我,寂寞是‘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么? 我無法回答。”一段之內五處引用詩詞名句,以此作為文章情感和義理的載體,讓“寂寞”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內涵,既為文章增添了亮麗的色彩,也增強了論證的說 服力和感染力,使文章底蘊厚實,充滿典雅蘊藉的詩意和豐富的人文氣息。
而全篇多處引用的,20xx年四川省高考優秀作文《只緣身在此山中》則可稱得上是典范之作了。該文以蘇軾名句作為標題,非常恰切地暗扣作文話題“感情 親疏與對事物的認知”;緊接著引用崔護的'詩句“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自然引出對“情感與認知”關系的認 識,確立文章主旨;然后緊承首段,引用了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杜牧的《赤壁》, 從幾個角度來進一步闡述主旨,形象生動而不乏理性;末尾再以蘇軾的“不識廬山真面目”收結全文。綜觀全文,恰到好處的引用、嵌入古典詩詞,使哲理思考和情 感抒發傳達得深刻而有底蘊,讓文章擁有了較高的文化品位。
二、巧套古詩文結構出彩
古人寫詩作文都很講究章法,每一首詩或每一篇文章都有其完整的行文結構與寫作脈絡,再加上古詩文本身言簡意豐、音韻和諧,套用古詩文來鋪設文章的行文 結構,不僅能使文章層次分明、結構清晰,而且更能給人以典雅優美的感覺,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打動讀者。這一點,20xx年湖南高考優秀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 情》比較典范。白居易的《琵琶行》以琵琶女的演奏貫穿全篇,將樂曲的情調與演奏者、聽者的情緒融為一體,又以琵琶女自敘身世和詩人傾訴郁悶相映襯,其行文 結構與情感抒發融合無間,曲盡長篇歌行體詩歌之妙。《琵琶行之父母有情》這篇作文妙就妙在直接套用白詩的結構形式,將《琵琶行》一詩中有關音樂描寫的詩句 直接抽取出來,編織出全文的行文結構:“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間關鶯語花底滑”,“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 珠小珠落玉盤”,“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別有憂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座中泣下誰最多,掌上明 珠雙眸濕(原詩為‘江州司馬青衫濕’)”。這些詩句在《琵琶行》中本身就是串連詩歌內容、編織抒情脈絡的關鍵詩句,被引用為文章行文轉換的語言標志,不僅 巧妙地串起從小到大父母對“我”的關愛與教育的一些生活細節,而且使文章的行文結構放得開,又收得攏,讀來自有別樣的韻味。
三、模仿古詩文語言出彩
高考作文的語言除了要能夠根據文章需要盡可能得體準確之外,還應該盡量體現出個性色彩。如果你的文言功底比較扎實的話,不妨模仿古典詩文的語言,用文 言的筆法來表達現代的感悟,這無疑也是高考作文“出彩”的一記妙招。歷年高考作文中都有這方面的成功例子,如20xx年南京考生蔣昕捷的《赤兔之 死》,20xx年江蘇考生的《諫屈原書》,20xx年四川考生的《愚者傳》和北京考生的《轉折》等。值得一提的還有20xx年江蘇考生寫的五言敘事詩《孔 雀東南飛》,其語言脫胎于古樂府名篇《孔雀東南飛》,以一位才華橫溢、有志投身西部大開發的青年作為敘事的中心人物,寫得像模像樣。請看其開頭:“孔雀東 南飛,五里一徘徊。五歲進小學,九歲入省中,十五游南大,二十研究生。此生條件好,工作不愁找。東家婆也夸,西家嬸也贊。姐弟笑盈盈,父母樂呵呵!好事人 相承,傳遍南京城。”
這些高考優秀作文在古典詩文語言的借鑒上,顯示出了作者的寫作才華和較為深厚的古文修養,以及較好的駕馭語言的功力。
在備考階段,如果能將古詩文的備考和作文備考結合起來,注重積累并將之內化為自己的積淀,也許你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寫出一篇“出彩”的高考作文 來。
古詩文作文 篇2
在我的生活中有許多好朋友。同學、書籍、動物,對了,還有一個最友好的朋友——古詩文。
故事是我小時候交的第一個好朋友。在我才開始認字的時候,媽媽就把優美的古詩文講給我聽,我聽的是津津有味、》念念不忘。《詠鵝》描寫了鵝在水里游泳的情景;《靜夜思》訴說了家人想念家鄉的情感;《勸學》提醒了我不要浪費時間,勤奮學習;《望廬山瀑布》描繪了一幅壯觀無比的景象。
后來,我漸漸地對古詩文失去了興趣,我有幸在小學一年級遇到了一位和藹可親、美麗漂亮的馬老師,她既像我們的媽媽,有時我們知心的好伙伴,她的臉上總是笑吟吟的,令人感到親切和溫暖。她對我們提出了每天背詩的嚴格要求,開始時有許多同學多不太理解,我也不是很理解老師的意圖,馬老師為了鼓勵我,提出了要與我比賽背詩,看誰背得最多。老師用了一些巧妙的方法,背詩非常快,我按照老師的樣子背詩,漸漸的,我對背詩越來越感興趣了。在老師下,我已經背過143首詩了,在四年級背詩大王競選中,獲得了背詩大王第三名的光榮稱號。現在,我對背詩更加感興趣了,我從背詩這件事中得到了許多指示,還學到了做什么事都不要半途而廢的精神。
我愛古詩文,更愛我的馬老師。
古詩文作文 篇3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經典古詩文傳承下來的是先人對人生處事的態度,做法和對文化的理解。人們在學習古詩文時,大多喜歡品味詩人在詩中描繪的優美意境,詩人在詩中抒發的情感。但我讀古詩文喜歡揣摩不同詩人在同一地方留下不同的令人回味無窮的千古佳句。
在面對沙漠奇異景觀時,王維在塞上留下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宏偉壯觀的句子。范仲淹在此則感嘆“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的奇異景觀。我隨著詩人的腳步,閉上眼,眼前仿佛出現詩中描述的景象。我能夠領略詩人當時的心情,感悟詩人不同的情感。
在煙雨下的西子湖,蘇東坡曾贊嘆“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美麗,楊萬里則留下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生機,而在此時我撐著傘走在西湖邊,它的美麗讓我驚嘆,在風中搖擺的荷花如粼波蕩漾的湖水,都使人在不在意再看幾眼,因為這煙霧籠罩下的堤岸散發著別樣的美麗,這明滅可見的景色,只有親身經歷才能領會,只有自己跋涉才會發現瀲滟湖光在煙霧下的多姿。
在三峽奔涌而下的江水前,李白在這里吟詠“千里江陵一日還”的豪邁,而酈道元更是記下了“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的奇特。這里,半壁是文人墨客纏綿的情懷,半壁則充斥著紛飛的戰火與硝煙。
……
在這些古詩詞中,我們讀懂了詩中的含義,讀懂了作者的心緒,更讀懂了它對我們的啟發。在這里有一心要報效朝廷的蘇軾,也有“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更有思想豪邁的李白……他們就是古詩文中不同的精彩。
古詩文作文 篇4
源遠流長的五千年文明是中華之瑰寶,世界之奇葩。而意蘊深厚的古詩文便是其最閃耀的明珠,最絢麗的花瓣。
面對工業化的發展,信息化的普及,傳統文化向全體中華兒女發出求救的呼喊。作為中華文明傳承的載體,漢字已漸漸沒了手寫的影子,央視曾做過一個有趣但又令人十分悲傷的調查,記者走在街頭,隨便向身邊路人請教有些字如何寫,可除了學生之外,大部分人都是提筆忘字的狀態。面對這樣的教訓,我們決不能讓古詩文重蹈覆轍。
俗話說: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作為中國的明天、祖國的棟梁,擔起傳承古詩文的任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盡忠報國的赤誠。
隨大流、報興趣班等各種強迫癥般的手段并不是古詩文的正確打開方式,但卻極有可能引發其自毀程序,使其像許多古文明一樣隕落。通過《中國詩詞大會》等電視節目的熱播,為我們學習古詩文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教育要從小抓起,花朵要從播種做起。
作為學生,汲取知識最完美的地方便是校園。通過老師的教學,與同學的討論,自己的理解。既學習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又活躍了自己的思維方式,更領略了傳統文化冰山一角的壯觀。從先秦的孔孟諸子到清朝的納蘭性德,一個個熟悉的不熟悉的名字,真是“各領風騷數百年”。因為他們的傳承才有了傳統文化的今天。
孔孟的仁孝、屈原的愛國、李白的豪爽、杜甫的憂思、陶淵明的豁達,這都是正確打開中華古詩文的方式。我們學習的并不只是學習文章的詞句,更重要的是作者通過文章所表達出來的精神力量。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但在做法上卻不敢茍同。學知識是學做人,知識并不能幫每個人都功成名就,但每個人都要學做人、做好人。人的一生很短暫,能做好一件事就很了不起了,若是能夠學會做人,至少可以稱得上是社會大學合格的畢業生。
用古詩文培養祖國花朵,讓祖國花朵弘揚古詩文。
古詩文作文 篇5
還在上幼兒園大班的我,有一天看到《中國詩詞大會》的節目,雖然當時聽不懂詩詞,但我竟然也深深地沉浸其中。尤其是選手們進入到“飛花令”階段,我竟然能緊張到出汗。我最喜歡的選手年僅16歲的武亦姝最終獲得了第二季的冠軍。聽媽媽說她去年以高分被清華大學錄取,真是實至名歸的才女啊!
《中國詩詞大會》在我心中播下了古典詩詞美好的種子。隨著上了小學,語文書及《唐詩三百首》中越來越多的古詩詞讓人沉迷其中。我也像武亦姝一樣把李白、蘇軾作為了自己的偶像。喜歡“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氣勢恢宏;也喜歡“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不羈狂傲;喜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千古絕句,也喜歡“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大氣磅礴;喜歡“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狂放;更喜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
吊古懷今、自然山水、傷情別離,古典詩詞的美超越了時空的限制,哪怕身在今天的我們,時隔千年,依舊能深切感受到古人抒發的情感,勾起每個人心里的無限詩意。身處繁華喧囂,父母經常教育我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少一份貪婪,多一份正直,“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古詩詞中蘊含了無數做人的道理,需要細細品讀,這大概就是古詩詞的魅力吧!“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徜徉在古詩詞的海洋中,我要一步一步的積累,期待在某一天我也能吟詩作賦,寫出婉轉悠揚、抑揚頓挫的如歌詩詞
【有關古詩文作文合集五篇】相關文章:
有關古詩文作文合集八篇02-23
有關古詩文作文八篇01-04
有關古詩文作文5篇12-13
有關古詩文作文10篇12-13
有關古詩文作文3篇12-06
有關古詩文作文9篇02-05
有關古詩文作文8篇01-08
有關古詩文作文4篇12-01
有關古詩文作文九篇12-01
有關古詩文作文6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