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人的作文【熱門】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借物喻人的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借物喻人的作文1
人們都知道粉筆,他外表毫不起眼,沒有彩虹絢麗奪目,沒有鮮花芳香迷人,也沒有燈光那樣明亮,更沒有珠寶那樣昂貴,他只是普普通通的粉筆,但他卻為我們傳授知識,播撒文明。
粉筆,你雖然生命短暫,可你樂于奉獻,每天在黑板上移來移去,你的身軀逐漸變小,慢慢縮短,你卻毫無怨言。是你,教會我們英語單詞,讓我們和外國人相互溝通;是你,教會我們生字新詞,讓我們能閱讀更多的名著;是你,教會我們計算,在生活中廣泛應用;是你,教會我們繪畫,畫出祖國的大好河山。你帶著我們在知識海洋中盡情遨游,在科學道路上繼續攀登,使我們從無知,頑皮的小孩變成有文明,有智慧的少年,而你卻化成粉沫,飄逝在空中。
看到粉筆,我不禁想起老師,他們一心撲在教育上,在三尺講臺上默默耕耘,老師為我們熬過多少不眠之夜,撒下了多少辛勤的汗水,付出了多少心血,又為祖國培育了多少美麗的花朵,栽培了多少人才。從春天到秋天,從年輕到x發蒼蒼,他們任勞任怨,任憑學生踏著自己的肩膀,一次次走向成功,一次次走向輝煌,學生也搏奪了鮮花和掌聲,老師卻不居功自傲,這不正是粉筆的精神嗎?
學校門前的桃花開了又落了;一批批同學來了又去了。張老師窗上的燈光無論風霜雨雪,暑去寒來,每天都亮到深夜。他是在用青春和心血點讓這知識的明燈,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
借物喻人的作文2
草,雖然平凡、渺小,但是卻有堅韌不拔的生命力;雖然不美麗,但是卻具有極其旺盛的生命力;這一切都是對生命的渴望而得來的力量!草,不管閃電雷擊,不管狂風驟雨,不管嚴寒酷暑,它都毫不畏懼。這一切都是信念的力量,小草渴望生命,渴望生存,于是它又頑強地站了起來!
我漫步在小路上,看著路旁那一棵棵嫩綠蔥郁的小草,陷入了沉思……也許,有很多人都把小草當成是弱小、無能的象征,認為它們那矮小的身軀經不起一點兒風雨。但是,我卻不這么認為,因為在我眼里的小草,是那樣的頑強,那樣的富有生機,而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們本身具有的生命力和精神
一到春天,小草們就睜開朦朧的雙眼,爭先恐后地破土而出,與人們一同分享春姑娘所帶來的喜悅與溫暖。它們散滿大地,為這塊撫養它們的“母土”鋪上了綠地毯……這千千萬萬的小草組合起來,才讓人們看到了生命的偉大。
當然,小草的可敬之處不單單是在這里,它們身上還閃耀著一個亮點——頑強不屈的精神。小草雖然沒有參天大樹那樣的高大挺拔,也沒有花朵那樣的鮮紅美麗,但它們的精神足以蓋過這一切,足以讓人們重新去認識并驚嘆它們。
暴風雨里,高大挺拔的大樹被連根拔起,五顏六色的花朵已花殘葉敗,而小草呢,卻以一種比物質的力量更加有力的力量贏得了勝利……
借物喻人的作文3
這是第一個給人帶來春意的花,這是第一個小巧柔美的花,這是第一個映入我腦海的花——
記得那是五月份的一天,我專門跑去賞櫻花。微風輕輕一吹,輕輕地拂過了每一片櫻花瓣。柔柔的,輕輕的,宛如一場深得人心的“櫻花雨”。
遠看,一棵棵櫻花樹上綴滿了櫻花,雖然緊緊地挨在一起,但卻錯落有致。我抬頭仰望著這成千上百朵的櫻花,呼吸著淡淡的花香。
我不禁十分憐愛地拾起那朵剛剛被微風吹落到地上的櫻花。我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上,生怕被微風吹走。
近看,數十瓣花瓣疊在一起,每一瓣都十分輕薄。放在手里,就如綢緞一般絲滑,冰冰涼涼的。這感覺“唰”一下子流入我的心里,舒服極了。我又輕輕地走到一棵櫻花樹旁,生怕驚醒它們的春夢。
瞧!它們有的含苞待放,十分害羞;有的挺立枝頭,爭奇斗艷;還有的在微風中翩翩起舞,宛若一群芭蕾舞者正在跳華爾茲圓舞曲。
我走在那滿是櫻花的羊腸小道上,宛如走進了人間仙境。周圍的櫻花一片片、一朵朵、一樹樹,我的身心也仿佛已經與自然界融在一起了。
一片櫻花落在我的肩上,仿佛在對我說悄悄話。雖然櫻花很美,但它的生命卻很短暫。它在那無比短暫的生命里,給人留下了最美的一面。
是呀!人生雖然很短暫,但是我們仍要以最好的一面來擁抱這個世界呀!
借物喻人的作文4
我愛花。因此,在百花凋零的季節,我的心底也每每鬧著寒潮。這時,我就盼望落一場大雪(可惜廣州不下雪),當積雪壓彎枝頭時,梅花就沖破冰雪傲然降臨。一團團神采奕奕的嫩黃,一陣陣沁人心脾的暖香,斗志昂揚,生機勃勃,在沉郁的冰雪世界里率先掀開春的序幕。
你看它,沒有花草陪伴,無需綠葉點綴,飽滿的黃色花蕾像一簇簇火苗,燃燒在倔強如人的樹杈上。西北風夾著雪粒,像亂鞭抽打著它,它依然展芯怒放,用浮動的幽香蕩滌著衰草連天的窒悶氣息,給人以春天百花園般的清新和活力!
看到梅花,我就想起杜甫的詩句了:“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臘梅,的確是報春的使者。它錚錚鐵骨,堅韌不拔,沒一個小小的花瓣都抵抗著整個嚴冬的壓力,預示早春的到來。它謙虛高潔,“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當碧草如茵,繁花似錦時,它又獨自悄然隱去,只把它引來的春天留在人間。無怪乎我國人民把梅花當作崇高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我愛花,我更愛梅花。我愿每個人都有一個梅花般堅韌,高潔的靈魂,愿梅花精神在人們心中永駐!
借物喻人的作文5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句話就是描寫蠟燭的。
蠟燭,是多么普通的事物,但它的心中卻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無私的“為人民服務。”
一天下午,我放學回家做作業。到6點時突然停電了。我驚叫起來“啊!停電了,那我該怎么做作業啊!”我想起了臺燈,可臺燈剛好沒電了。我是倒霉到了極點。我就只好出去買蠟燭了。
買完蠟燭,我一看時間。“啊!已經6點半了。”我嚇得趕緊把蠟燭點燃,開始做作業。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我的做作業越做越少,而它的身體和生命卻是越來越短。
蠟燭在我們生活中雖然很普通,但是它卻為我們付出了自己的生命。現在我們的科技發達了,人們都用上了電燈。只有在停電時人們才會猛地想起它的存在。當我們在用蠟燭的時候,可能誰也沒有想過蠟燭為什么要默默的燃燒呢?其實很簡單,它不是為了自己,也不是為了體現自己存在的價值,而是為了我,而是為了我們人類。當你用打火機點燃它時,你只道它的痛苦嗎?那是一種鉆心的痛,不是普通人能夠知道的。但它為了我們人類能夠在黑暗中找到光明,就犧牲自己的生命,為我們服務。蠟燭就是這樣默默無聞,無私的為人民奉獻。
我目不轉睛地注視這蠟燭,陷入了深深的深思。
借物喻人的作文6
縉云山上有大量的綠色竹子,像一片綠色的大海。上次去縉云山,我親眼看到了郁郁蔥蔥的竹海。那時,整個竹林都被霧包圍著。在竹林中行走時,四周是一片廣闊的白色,耳邊不時傳來清脆的鳥鳴聲,仿佛置身仙境。從那以后,我愛上了寧靜的竹林和青竹。
竹子長得非常快。樹木需要生長幾十年,竹子可以在一年多的時間里生長。
竹筍很好吃。春雨過后,竹林里隨處可見毛茸茸的竹筍。竹筍湯當然很美味,但是燉肉和炒菜也很美味。我最喜歡春天用嫩竹筍煮的湯。
竹子有許多功能。竹席、籃子和筷子都是由竹子制成的。竹子仍然有許多用途。
竹子也有許多種類,包括龜板、雷竹、斑竹、毛竹...有些生長在土壤中。有些也可以在清水中生長。我家有一盤竹子,被“種”在清澈的水中。
竹子有強大的生命力。它可以在巖石上和巖石旁邊看到。即使在嚴冬,竹子也充滿活力和綠色。因此,它、松樹和臘梅被稱為“一年中三個寒冷的朋友”。
竹子的奉獻精神、單相思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都值得學習。
借物喻人的作文7
粉筆,這小家伙頑皮又可愛。一身雪白的衣服,短小又精悍,她整天在黑版上跳來跳去,自在又愉快。當她的裙邊輕輕的在黑板上劃過,留下一條條白色的劃痕,一道道,一行行,組成了字,組成了文,祖國的幼苗在黑板前認真聽課,學會了字,文,善,惡,美,丑,明白了祖國之大,事物渺小。她很自豪。
可是誰知道,在快樂的背后,她在傷心。她從一個年輕的姑娘,變成中年人,再到白發蒼蒼的老人。她的生命在一點一點的減少,減少。但她還是不停的寫啊寫,她知道,她的作用是教會幼苗知識,而不是整天無所事事,她越寫越短,短的不能再用了,被人丟在地上。
老師,又何嘗不是和粉筆一樣,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而得到的回報卻少之又少。這一生不知用掉了多少支粉筆,教會了多少學生知識,在講臺上講了多少句話,用完了多少根紅筆……每天兩點一線,每天面對著還不甚懂事的學生,每天重復著自己的教誨,卻沒有不耐煩,而是勤勤懇懇的完成自己應做的事。當莘莘學子完成學業走到工作崗位而做出成就時,又有誰能想起當年教會他知識而含辛茹苦的老師?
我希望,幼苗長大后,記得粉筆——老師那犧牲自己,哺育他人的精神。
借物喻人的作文8
竹子看起來很漂亮,一根接一根的長細竹竿,微微尖尖的葉子和綠色的身體,優雅而優雅。
竹子有許多用途,例如筷子、籃子、床、桌子、椅子、掃帚、鋼筆和竹簡。
竹子堅硬,風雨無阻,直立不倒。為此,我想到了文天祥。
文天祥小時候受父親教育。文天祥的父親文怡非常喜歡竹子,在院子里種了許多青竹。一天,他指著竹子問他的兒子,“竹子有什么用?說出來。”弟弟說:“竹子可以用作筷子和籃子。”文天祥接著說:“你也可以做筆和竹簡。”“是的!”文怡點點頭,“你知道竹子的高貴品質是什么嗎?”文天祥想說,“無論風吹雨打,竹子都保持完整。”文怡如釋重負地笑了笑,嘆了口氣,“我一生中最喜歡竹子。竹體可以燃燒但不能破壞,莖可以折斷但不能伸直。你必須像它一樣。”文天祥聽著,點點頭,牢牢記住父親的話。
公元1283年冬天,一個衣衫襤褸的中年人面對劊子手堅定地說:“自古以來,從來沒有人死過,他一直忠于漢卿。”他是文天祥!他像竹子一樣堅強不屈,已經成為歷史上不屈不撓的民族英雄!
我想像文天祥一樣,像竹子一樣,不怕風雨,不低頭。
借物喻人的作文9
在寒風刺骨的冬天,到處一片凄涼之景。而這時有一位美麗而又堅強的仙女降臨來到了人世間,這就是群花之魁——梅花。冬天這一片蒼白的雪地正是它青春綻放的舞臺。這呼嘯的寒風,也成為它盡情舞蹈的完美伴奏。在這毫無生機的雪地上,它優美地盛開了。
盛開的梅花不如牡丹的`富貴,沒有玫瑰的熱情,也沒有水仙的嬌巧,有的只有這傲視一切,傲霜斗雪的錚錚鐵骨的氣概!襯托著褐色曲折的枝干,小小的花瓣托著花蕊,綻開了自己的燦爛美麗的笑顏。散發著幽香,她在對寒風微笑,是寒風教會了她堅忍;她在對寒霜微笑,是寒霜洗濯了她高潔的心靈。一切的嬌弱的花兒在溫暖的春天爭紅斗艷,這是梅所不屑的俗氣,在她心中的舞臺,是磨礪自己堅忍不拔意志力的冬季,她要成為最艱難環境中最燦爛的一朵花兒。這,就是梅。
在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上也不乏有如同梅一樣錚錚鐵骨的君子。王冕就是其中之一。“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一首《墨梅》足以說明他如同梅花一樣光明磊落,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堅貞純潔的品格。陸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更是體現出他梅花般冰清玉潔的精神世界。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無論經歷了多少磨難,受到了怎樣的欺辱,從來都是頂天立地,從不低頭折節,因為我們民族擁有梅花一樣的秉性。
所以我們做人,就應該做一枝錚錚鐵骨的傲骨梅。
借物喻人的作文10
微小的生命往往不被重視,卻往往是偉大的。比如粉筆。
──題記
“叮鈴鈴,叮鈴鈴,……”上課了,隨著老師的動作,一根粉筆開始了他短暫而渺小的生命。一個個大字,在老師的揮動之下,再粉筆的努力之中,一個個,漸漸地,慢慢地,誕生了。
仿若在不經意之間,粉筆在一寸,一寸的變短,化為了一縷縷的煙,化為清秀的字,化為了教育祖國未來的人才的知識,化為了讓人銘記一生的名言警句,化為了……
粉筆仍在變化,變短。我們將知識銘記于心中,望,這知識能猶如刻在石頭上的文字般,永遠清晰。任,狂風暴雨,也沖不掉這記憶;任,黃沙漫天,也吹不散這不朽的名句;任,滔滔長河,也沖不走這歷史;任,大雨傾盆,也吹不滅這生命之火……
隨著粉筆的最后一縷粉末,慢慢的消逝在空中,突然,老師的手停住了,轉身,再拿一根新的粉筆,繼續在黑板上龍飛鳳舞地寫字。
一個粉筆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消逝得無影無蹤了,你或許會感嘆它的生命竟如此短暫,或許它本該如此—在它短暫的生命中,它用最好的方式、最好的自己,詮釋了生命的真理。它用短暫的生命,使我們變得聰明,變得有知識。
是它,告訴我們“只要功夫深,鐵柱磨成繡花針”的道理;是它,讓我們知道了”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是它,讓我們明白了“心病還須心藥治,解鈴還是系鈴人。“
它,粉筆,平凡而偉大的粉筆。
借物喻人的作文11
我想,牛這種動物應該是世界上人類的最忠誠最默默無聞的伴侶和朋友了吧!
它們從小就跟著牛媽媽下田做活,大一點兒的時候就開始學著牛媽媽做一點兒活了。待到成年時,它們就得自個兒去田里耕作――一直到死!它們把自個兒的生命全部奉獻給了農田,全部奉獻給了人類,而自己卻這樣兒的默默無聞,有了功勞也不會象小狗一樣兒擺著尾巴到主人面前邀功;也不會象母雞要生小雞之前一樣在院子里屋子外來來回回的走動,向其它的家禽炫耀自己的豐功偉績;更不會象小貓一樣口刁著倒霉的老鼠傲慢地站在主人面前,等待著幾句沒有什么意思的表揚。而是踏踏實實地干活,沒有要求,沒有抱怨!
牛活了一輩子,也為人類服務了一輩子,到頭來……唉!不說也罷!只是我想,牛為人付出,而人沒給它們什么回報。牛的遭遇真是太可憐了!
牛是一種能與人心靈溝通的動物。牛是一種比較長壽的動物,所以它見過人間冷暖,感受過人類真情。它會淌眼淚,那是與人心靈碰撞出的淚珠。只要你全心全意地對待它,它也會對你忠誠不變。
讓那些好逸惡勞,阿諛奉承的人們去喜那高貴的歐州犬(那也是忠誠的),去厭惡這任勞任怨、默默無聞的牛吧,我要高聲贊美牛!
借物喻人的作文12
蠟燭是什么?
蠟燭是人們生活中的一顆小沙粒,蠟燭是一種平凡而偉大的力量。蠟燭在黑暗的時候燃起,在光明的時候熄滅,似乎太微不足道。可是,我要為無私的蠟燭唱一支贊歌。
蠟燭的一生很平淡,白的、紅的,五顏六色的,頭上豎起一個羊角辮。生命就從羊角辮上開始。漸漸地,火苗吞沒羊角辮,開始熔化蠟燭的身體。滴滴蠟珠猶如一串串淚珠,凝固。古人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來形容矢志不渝的精神。是啊!
蠟燭的精神不僅是古人贊美的對象,而且是我們的榜樣。
所以,蠟燭的一生是輝煌的,從生到死,始終為人們奉獻著光明。在電燈走進千家萬戶的當今時代,蠟燭的作用好像消失。不!
沒有。在停電的時候,蠟燭仍然有著自己的用途,玉柱似的白燭安送西去的靈魂,瑪瑙般的紅燭喜迎新生的家庭。還有那五彩的生日燭,象征著又一歲的開始,每一根都洋溢著幸福的紀念。在微微燭光下讀書,感到溫暖,在微微燭光下行走,感到安適。
在贊頌蠟燭的同時,也不由得想起孜孜以求、誨人不倦的老師。他們就像蠟燭,時間的火苗熔化著老師的青春。老師是學生征程中的蠟燭,永遠為學生勝利的終點,而教誨則是那不滅的燭光,永遠照亮著學生的心靈。
蠟燭啊!
我贊美你,照亮別人,燃燒身體!
借物喻人的作文13
我贊美高大挺拔的松柏,我贊美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我贊美傲雪怒放的梅花,可我更贊美默默奉獻的落花。
花園里,開滿了千姿百態的花兒,美麗至極。人們三三兩兩地賞花,還有人拍照留念。可是,人們所看到的僅有盛開著的嬌艷的花,沒有人去欣賞那些落在泥土上的花。可是鮮花的美是轉瞬即逝的,只要時節一過,它的美麗就會衰敗。可是她也并不是就此不留痕跡的走了,她會落到泥土之中,漸漸地化成養料滋潤著研討關于自我的株身和大地,為下一代供給營養。
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像落花一樣無私奉獻的人。
我們的教師,在開花的年紀,毅然選擇成為祖國的園丁,成為落花,培養著祖國的一朵朵鮮花。他們桃李滿園,卻從不驕傲自滿,說著“無心插柳柳成蔭”。教師是神圣的,所以,有人說:“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有了教師,才有了祖國繁華盛開的景象;有了教師,才有了祖國鮮花的爭奇斗艷,有了教師,才能有那么多的棟梁之材。
其實,除了教師,社會上還有許多“落花”。去年,一位老干部陳義和老爺爺送來了好多字典,給六年級的學生的。陳爺爺雖然退休多年,卻仍心系著我們這些鮮花。陳爺爺就如同落花,歲月衰敗,仍勤勤懇懇地為祖國做出貢獻。
啊!這真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借物喻人的作文14
冬天,我們院里的梅花靜靜地開放了,有黃的、紅的,還有白的,雖然花朵很小,但朵朵都是那么精力充沛,不遺余力。正值寂寞、寒冷的冬季,小小的梅花在冰雪的映襯下顯得尤為奪目,就像在一幅白絹上繡上了星星點點的小彩球。
頑強的梅花不但長得美,味道也很香。梅花怒放的時節,空氣中浮蕩著若隱若無的幽香;如果走到樹旁,用手輕輕彎下一枝梅花,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便撲鼻而來,令人陶醉。在百花凋零的寒冬,唯有梅花傲然怒放、吐露幽香。這使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宋代詩人王安石的著作——《梅花》:“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我愛梅花!愛她的美麗,愛她的清香,更愛她那頑強的生命力!
寒冬臘月中,梅花,你綻放了,你終于綻放了,迎著刺骨的寒風,如席般大的飛雪,你悄悄地獨自綻放了。在那已經經歷無數風霜而變得疙疙瘩瘩的粗壯的樹干中,迎著寒流堅強地。。。。。。古往今來詠花的詩詞歌賦,以梅為題者最多。或詠其風韻獨勝,或吟其神形俱清,或贊其標格秀雅,或頌其節操凝重。梅花,芬幽芳綿,暄香遠溢。若去賞梅,尚未近其樹......
借物喻人的作文15
早春,我像往常一樣來到那個墻角,看到的卻再也不是那棵干巴巴的枯樹了,而是一棵挺拔的,開著血紅色小花的梅樹。這讓我想起了王安石的一首詩:“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望著寒風中嬌小的梅花,我發自內心地敬佩它的勇氣。它以凌霜傲雪的身姿,獨占春色,卻又是“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為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這不禁讓我想起二年級運動會上發生的一件事:我們班的高川洲同學在一百米跑的比賽中,被一個高個子對手撞倒在地,摔傷了膝蓋,可是他還是義無反顧地爬了起來,一拐一拐地走到了終點。雖然他已經沒有了獲勝的希望,但是他的這種像梅花一樣堅強不屈的精神是多么令人稱贊啊!我真的很佩服他!
“當——當——”一陣鐘聲將我從回憶中驚醒。啊,該回家了,我回過頭來,戀戀不舍地看了看那株梅樹,心中贊嘆道:梅花啊梅花,你堅忍的精神、傲然的風骨、凌霜傲雪的身姿、勇斗嚴寒的凜然正氣真是無愧于國花之稱啊!我要向你學習,學習你的謙虛、樂觀和頑強!
【借物喻人的作文【熱門】】相關文章:
【熱門】借物喻人作文02-16
借物喻人作文【熱門】01-16
蠟燭借物喻人作文12-22
借物喻人作文【熱】02-08
小草借物喻人作文01-17
【推薦】借物喻人作文01-16
【薦】借物喻人作文01-16
借物喻人作文【推薦】01-16
借物喻人作文【精】01-15
【精】借物喻人作文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