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冬殘奧會觀后感400字(通用8篇)
看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后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2年冬殘奧會觀后感4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冬殘奧會觀后感400字 篇1
“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殘疾人也是如此。在我觀看了殘疾人奧運會后,我被那些殘疾人運動員的精神給震撼到了。
殘運會讓我們看到了精神的力量。例如因為失去雙腿的錢紅艷,她曾被稱為“籃球女孩”,因為她的爺爺將舊籃球剪開一圈,套在她身體的下面,走路時她就用一雙小手拄著特制的“木手墊”,“一步一步”地挪動身體,開始了借用籃球行走的生活。然而如今15歲的錢紅艷已是云南隊的一名游泳運動員。她不屈的精神造就了她的自信開朗,堅韌不拔。還有,周景景也是一名優秀的殘疾人運動員。她出生江蘇省邳州市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3歲那年由于高燒引發了小兒麻痹癥,失去了獨立行走的能力。16歲時,周景景有機會接觸到了殘疾人體育。一開始她練了4個月的乒乓球,后來江蘇隊選輪椅擊劍隊員,她決定選擇擊劍。現在,她已經獲得了8枚金牌了。
殘運會,是一個讓人受益良多的課堂。在這里,我知道了:生命,只要我們愿意,我們努力,就一定能綻放出美麗的光芒!
冬殘奧會觀后感400字 篇2
決賽中,及時調整后的董超很快進入狀態,第一槍便打出10.9環的滿分成績,之后更是牢牢控制住比賽,最終成功衛冕,為中國殘疾人代表團收獲里約殘奧會首金。另一名中國選手茍定超則最終排名第八。
原標題:董超為中國代表團 奪里約殘奧會首金
據新華社電8日舉行的里約殘奧會R1-SH1級男子10米氣步槍站姿決賽中,倫敦殘奧會冠軍董超以205.8環的優異成績成功衛冕,為中國體育代表團贏得里約殘奧會首金。
當天中午的資格賽上,狀態一般的董超僅列第五,與另一名中國選手茍定超磕磕絆絆闖入決賽。董超賽后告訴記者,來到里約后,訓練中還算正常,但真到打比賽時還是會有一些壓力。決賽開始前,教練針對他的心態變化進行指導。“教練鼓勵我放開去打,一發一發去拼,別去想成績,打成什么樣就什么樣,”他說。
決賽中,及時調整后的董超很快進入狀態,第一槍便打出10.9環的滿分成績,之后更是牢牢控制住比賽,最終成功衛冕,為中國殘疾人代表團收獲里約殘奧會首金。另一名中國選手茍定超則最終排名第八。
冬殘奧會觀后感400字 篇3
2019年9月17日晚,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吉祥物在北京市石景山區首鋼園區國家冬季運動訓練中心冰球館揭開神秘面紗。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名為“冰墩墩”,形象來源于國寶大熊貓。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形象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大紅燈籠。
熊貓是世界公認的中國國寶,形象友好可愛、憨態可掬,深受各國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愛。
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以熊貓為原型進行設計創作。將熊貓形象與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殼相結合,體現了冬季冰雪運動和現代科技特點。頭部外殼造型取自冰雪運動頭盔,裝飾彩色光環,其靈感源自于北京冬奧會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流動的明亮色彩線條象征著冰雪運動的賽道和5G高科技;左手掌心的心形圖案,代表著主辦國對全世界朋友的熱情歡迎。整體形象酷似航天員,寓意創造非凡、探索未來,體現了追求卓越、引領時代,以及面向未來的無限可能。
燈籠,具有鮮明的中國文化特色,有著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世界公認的“中國符號”。它是歡樂喜慶節日氣氛和“瑞雪兆豐年”美好寓意的完美結合,表達了共同參與、共同努力、共同享有的辦奧理念。
北京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以燈籠為原型進行設計創作。燈籠代表著收獲、喜慶、溫暖和光明。頂部的如意造型象征吉祥幸福;和平鴿和天壇構成的連續圖案,寓意著和平友誼,突出了舉辦地的特色;裝飾圖案融入了中國傳統剪紙藝術;面部的雪塊既代表“瑞雪兆豐年”的寓意,又體現了擬人化的設計,凸顯吉祥物的可愛。燈籠以“中國紅”為主色調,渲染了2022年中國春節的節日氣氛,身體發出光芒,寓意著點亮夢想,溫暖世界,代表著友愛、勇氣和堅強,體現了冬殘奧運動員的拼搏精神和激勵世界的冬殘奧會理念。
冬殘奧會觀后感400字 篇4
北京冬奧會會徽“冬夢”,運用中國書法的藝術形態,將厚重的東方文化底蘊與國際化的現代風格為一體,呈現出新時代的中國新形象、新夢想。會徽色彩以藍色為主色調,寓意夢想與未來,以及冰雪的明亮純潔。紅黃兩色源自中國國旗,代表運動的激情、青春與活力。
會徽圖形上半部分展現滑冰運動員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現滑雪運動員的英姿。中間舞動的線條流暢且充滿韻律,代表舉辦地起伏的山巒、賽場、冰雪滑道和節日飄舞的絲帶,也象征著北京冬奧會將在中國春節期間舉行。在“BEIJING2022”字體的形態上汲取了中國書法與絲帶的特點,增強了字體的文化內涵和表現力,也體現了與會徽圖形的整體感和統一性。
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會徽“飛躍”,把漢字“飛”,巧妙地幻化成一個向前滑行、沖向勝利的運動員形象,象征并激發運動員以堅強的意志作為精神的翅膀,在冬奧賽場上放飛青春 夢想。上半部分線條剛勁曲折,下半部分柔美圓潤,寓意運動員經過頑強拼搏、歷經坎坷最終達到目標獲得圓滿成功。
冬殘奧會觀后感400字 篇5
顧名思義,“冬奧會”就是冬天舉辦的奧運會,那自然都是能看到一些冰雪運動的,比如說冰球、冰壺、滑雪、滑冰······種類繁多,我就說一下我看了冰壺比賽后的感想。和所得到的啟發。
我想,冰壺中較難的因該就是投壺了,要是力度沒控制好,角度沒掌握好,那么將會輸掉整場比賽,真是十分困難。不過我十分敬佩投壺的選手們的精神。在這種情況下,選手們,還得努力投好壺,盡量投出決定性的球,投出兩分的成績,才能讓自己的隊占上上風。
投壺固然重要,但沒有擦冰的人,球也不會很理想的到達指定區域。在刷子刷了之后,球為什么可以滑得更遠呢?因為場地上撒了一些小顆粒,在刷子的摩擦之后,就會變成水,光滑的壺面在有水的冰面上就能滑得更快啦!所以說,擦冰人是個球的導航儀,呵呵!
隊長負責戰略,俗話說“動手動腦”嘛!打球也是這樣的,要有戰略,所以隊長是個文武之人,既會投壺,又有戰略。厲害呀!
投壺還要有始有終,要是前七個球都打好了,對方最后一個球卻讓我方前功盡棄,所以說,不到最后,誰都不要放棄,就是這樣。
最后,我說下自己的感想,人生就像冰球賽場,要是差了分毫的距離,就會失去許多的東西,所以我們要從小打好基礎,長大才會大有作為。畢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嘛。
冬殘奧會觀后感400字 篇6
身為家鄉人,我為家鄉能夠成為冬奧城市而感到無比自豪。我深深的明白,作為小學生的我們,目前要做的是好好學習,打好基礎,當家鄉和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義無反顧的加入到志愿者中,竭盡所能為家鄉和祖國做出貢獻。
我喜歡英語,2022年冬奧會已來臨,我想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用英語向國外友人介紹我們家鄉的美麗與富饒,用英語歌唱我們祖國的繁榮富強。
家鄉的京張高鐵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提供精彩、非凡、卓越的交通保障!各國的國際友人將乘坐京張高鐵來到我們的家鄉。當然,也會有那么一天,我乘坐著家鄉的高鐵,走出家鄉,走向國際,用我流利的英文與國際友人交流,傳播我們祖國五千年文化歷史和光榮傳統。
京張高鐵,你是我們的驕傲,我們要感謝你,是你不僅連接了京張兩地,也連接了我們與國際友人的友誼和情感。
我愿做一名冬奧志愿者,用語言連接我們與國際友人的友好之情。
冬殘奧會觀后感400字 篇7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譽,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良好形象。而此次北京冬奧會的籌備和舉辦,更是推動中國文化傳播和塑造國家形象的契機。
彰顯創新大國形象。全球第一條360度回旋的雪車雪橇賽道、幫助運動員備戰的風洞實驗室、首都體育館聲光電技術打造的“最美的冰”。著眼科技創新,中國用更高的標準為冬奧皇冠鑲上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從冬奧會所有競賽場館完工,到京張高鐵、京禮高速全線通車;從眾多冰雪項目從無到有,到部分項目從有到強,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成為中國最閃亮的名片,向世界展現著中國科技的魅力。
俗話說“不出正月都是年”,2022年北京冬奧會正好在正月里舉辦,這是中國在邀請世界各地的朋友們來“家里”過年,感受一場中國元素的文化盛宴。從會徽“冬夢”到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從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到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一幕幕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形象景觀,講述著中國發展故事,傳遞著中國價值。
展現文明友好形象。“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中國素來有禮儀之邦的美譽。作為東道主,冬奧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中國人民的參與和支持,北京冬奧會計劃招募志愿者2.7萬名,61.6萬人積極報名,各省市包括海外青年學生占到了81%,他們將以優質的服務詮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以最飽滿的熱情展現中國文明友好形象。
“三億人上冰雪”的愿景正在走向現實,讓我們攜手走進冬奧會的“北京時間”,講好中國故事,塑好中國形象,一起擁抱美好未來。
冬殘奧會觀后感400字 篇8
看今朝,我等后輩不忘初心,奉獻不止。
仍記得面試時,面試官問我為什么想成為志愿者,我的回答是:”我是中國青年,奉獻是我的責任,現在需要我的時候我不出現那未來更不會有人愿意去為整個國家付出。”作為一名在北京上學的新疆女孩,在得知自己有機會成為冬奧會志愿者中的一員時,我激動又榮幸。激動的是我的祖國真正雄起于世界,榮幸的是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也能為我的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能讓世界看到新時代青年熾熱的中國心。
在成為我校冬奧會志愿者中的一員后,我才知道,做名志愿者不僅需要熱情,也更需要真正愿意奉獻的心。在經過了5次培訓,學習了有關冬奧的課程之后,我才了解到奉獻的真正含義是什么,我才明白劉長春心中未能實現的奧運夢是什么。
李大釗同志說過,青年要“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100年來,我們黨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著青年的熱情和奉獻。
奉獻就是把自己當做螺絲釘,哪里需要哪里安;奉獻就是《長津湖》中抱著炸藥包沖進敵人堆里的最后一名戰士;奉獻就是我愿意為我愛的腳下這片土地付出一切,不止生命;奉獻就是世世代代的青年啊,站起來,為中華民族偉大事業不懈努力。
奧運夢就是近百年前劉長春出戰時《大公報》寫道:此刻國運艱難,愿諸君奮勇向前,愿來日我等后輩遠離這般苦難;就是申奧十年里盡管前途渺茫仍愿付諸一搏的一腔熱血;是百年來炎黃子孫世世代代的期盼;更是中國龍騰躍于世界之巔的時刻。
【2022年冬殘奧會觀后感400字(通用8篇)】相關文章:
北京冬殘奧會觀后感(通用16篇)03-03
學生北京冬殘奧會觀后感(通用15篇)03-08
北京冬殘奧會直播觀后感(通用12篇)03-08
北京冬殘奧會精彩觀后感(通用17篇)03-04
觀看2022冬殘奧會觀后感(通用6篇)03-02
北京冬殘奧會比賽觀后感(通用5篇)03-08
最新北京冬殘奧會觀后感(通用5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