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讀后感1800字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們仨》讀后感18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998年,錢鐘書逝世。但罕為人知的是他和楊絳唯一的女兒錢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們而去。
一生的伴侶、唯一的女兒相繼離去,楊絳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體味。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后,92歲高齡的楊絳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
《我們仨》是楊絳失去愛女,又失去錢鐘書后寫的一本散文題材的回憶錄,書中她以“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三個章節,記錄了三口之家的“平凡”生活,以及在人生最后階段的那刻骨銘心的情感。雖都是瑣碎小事,卻有著滿滿的溫情、愛和美好的回憶,盡管有失散的痛和遺憾。
第一次看《我們仨》,感覺沒看懂,這兩天又重讀了一遍,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給我的感觸頗多。首先,三口之家均為當代學者,錢鐘書和楊絳從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仍然筆耕不輟,堅持讀書寫字和教書育人,對自己要求還很高,這個就是他們這一輩子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錢鐘書是一個在學術上智商很高,卻不是很通人情世故,而生活還有些“低能”,但他愿意為楊絳學著生煤爐子做早飯,平生第一次學會了劃火柴。而楊絳跟了錢鐘書,擔心他生活不能自理,陪同去英國留學,為他能吃得可口,專門租房子單獨做錢鐘書愛吃的中國口味。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錢先生是清華的狂才誰都收不住降不了,唯獨楊先生的淡定和通透潤澤了這份不羈和浪漫”。在此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而作為兩位偉大學者的女兒,錢媛從小雖然體弱,但是生活很樂觀。她很孝順,從小就乖巧懂事,始終是父母的'安慰和驕傲。作為北師大的教授,她忍著病痛,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也應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喜歡這對無論何種境遇,一找到機會就恣意讀書的學者夫妻;我也喜歡這一家三口,從年輕時的相互扶持,到年老后的相互依偎,正如作者在書中說“我們仨,卻不止三人”。錢鐘書與楊絳幸福的學者家庭是不少人夢寐的理想生活,而我也不例外。
其次,最讓我感觸深的是這樣一段話:“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自在。”內心的淡定與自在,指的就是心態。我們是應該先追求命運的波瀾,然后才讓自己淡定與自在,還是應該先讓自己淡定與自在,然后再去追求命運的波瀾?毫無疑問,后者更有意義。正如楊絳先生的這句話,我們沒必要非等到人生走到盡頭了才有那樣的感悟,我們完全可以在此刻就讓自己淡定自在,用這樣的心態去對待余生,在淡定自在中追求命運的波瀾壯闊,會看到更加絢麗的風景。楊絳先生見的太多太多,錢鐘書先生和女兒錢瑗相繼離她而去,所有的悲歡離合,所有的潮起潮落,她早已釋懷,也正因為如此,她才會有這樣一番感言吧。
最后,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要珍惜一家三口在一起走過的每一天。楊絳先生一家人在一起總是有無窮的樂趣,他們非常珍惜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時光。楊絳一家人一起吃飯,錢瑗和錢鐘書會發揮“格物致知”的功能,通過聽鄰座談話,舉止,就能知道他們的故事,所以他們去飯館是一邊吃飯一邊看戲。錢鐘書和女兒一起會童心大發,給女兒的肚皮畫畫,晚上在被窩里藏玩具甚至恨不得把掃把,簸箕都藏進去,逗的女兒每晚睡前都使勁找東西,而他們一直玩的樂死不疲。看到這些讓我好生羨慕,我們現在的家庭里,相聚時各自玩著手機,甚至給孩子也一個手機,有時待一天一句話都沒有。對于我等平凡的人來說,用心體驗那些微小的、確切的幸福并不是難事,或許是和家人團聚,或許是和好友快樂的交流,或許是聽一首好歌,或許是看一本好書,感知并享受身邊小小的幸福點滴,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加快樂、充實。我想,動手動筆將這些小小的感動和幸福記錄下來與親人和朋友分享,也為自己留下一份記憶,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在書的最后,楊絳先生說:“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樣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守,彩云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書中她引用了白居易《簡簡吟》中的兩句詩:“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碎。”意為:美好的事物總是短暫的,就如同美麗的彩霞容易吹散,珍貴的琉璃容易碎裂一樣,美麗但不長久。這兩句恰到好處的總結了全書的精髓,也點透了她一生的遺憾。世上最痛苦的事莫過于眼看著至親至愛的人離去而無能為力,那是怎樣的痛徹心扉啊,我都能感受到那刻骨銘心的痛,想到楊先生的堅強、隱忍,想到這么一個飽經風霜的老人要遭遇這樣的痛苦,禁不住讓人潸然淚下。在早已肝腸寸斷,卻極力克制的表達里,我體會到了人生最深的那種悲。她的人生何嘗不是每個人的人生,我們終將一個又一個地失去至親至愛之人,我們注定要不斷的告別,注定要一生受盡愛別離之苦。“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鐘書去世。”二零一六年初夏,楊絳去世。他們仨從此團聚,不再死別,亦無生離。楊絳先生在另一個世界和家人團圓了,《我們仨》的故事劃上了句號,但我希望有更多的家庭都能像《我們仨》一樣幸福和美滿!
【《我們仨》讀后感1800字】相關文章:
我們仨讀后感五百字01-19
「書評」《我們仨》:一場要醒來的夢09-14
人間詞話讀后感-讀后感01-24
雷雨讀后感-讀后感-高一01-11
哈姆雷特讀后感-讀后感-高二01-11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讀后感-高二01-12
《紅高粱》讀后感-讀后感-高一01-11
美文讀后感08-23
《啟示》讀后感02-15
《爭氣》讀后感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