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家鄉的小吃作文400字錦集7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的小吃作文400字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的小吃作文400字 篇1
我的家鄉——渦陽,有非常多的特色小吃,有面皮、煎粉、撒湯等等。其中我最喜歡家鄉的面皮。
面皮的做法可是有難度的,首先輔料需要玉米淀粉100克,黃瓜一根,綠豆芽兩小把。調料需要辣椒油、蒜泥、食鹽、芝麻醬。
首先將清水倒入攪開的稀面糊里,放入盤子里,用勺子邊壓盤子邊攪,攪好后靜置10分鐘,面粉完全吸水后再攪,面糊沒有小疙瘩時過濾一遍,因為過濾一遍做出來的面皮會更加光滑,口感會更好。然后取出兩個盤子,在一個盤子上抹上一層薄薄的油,接著盛兩勺面糊倒入盤子,轉動盤子,能均勻覆蓋,之后把盤子放在鍋里蒸制,從鍋里取出盤子,用涼水冷卻后再揭,最后揭出來之后切條,加入調料和黃瓜絲和綠豆芽,攪拌后就可以吃了。
面皮要加入辣椒油,這樣看起來顏色是橙紅色的,會散發出一股辣椒油的香味,讓人聞著都會流下口水,味道香辣可口,特別好吃,很適合喜歡吃辣的人。如果不想加辣椒油,顏色就是米白色,散發出一股芝麻醬的芝麻香味,味道特別香。面皮滑滑的、嫩嫩的,讓人吃第一口就會停不下來,喜歡吃辣的人和不喜歡吃辣的人都會贊不絕口。
我愛我的家鄉的特色小吃,尤其是家鄉的面皮,因為那是家的“味道”。
家鄉的小吃作文400字 篇2
我的家鄉蘇州不僅有古典的園林,還有許多誘人的美食。說起美食,那可是數也數不盡:松鼠桂魚、鹵汁豆腐干、啞巴生煎、蘇式湯面、糖粥……在這么多美食中,我最喜歡吃蘇式湯面。
有一次,我想去吃肯德基,爸爸說那個沒有營養,要帶我去吃面,可是我不喜歡吃面。我不情愿地跟著爸爸來到面館,爸爸給我點了碗燜肉面,他自己點了腰花面。當阿姨把面端到我面前時,我看著那一大碗面,就跟爸爸說:“我不想吃。”這時,店里收銀的阿姨走過來跟我說:“小妹妹,你嘗嘗看,很好吃的哦!”大家都讓我嘗嘗,我只能勉強嘗了一口,沒想到這個面還真的蠻好吃的,湯特別的鮮,肉看著油,但是吃到嘴里一點也不油。不一會兒一大碗我就吃完了。
阿姨看我好像喜歡上了,就跟我介紹起了蘇式湯面。蘇式湯面可是很講究的,湯要清而不油,味要鮮而不干。我們這個配菜,也就是蘇州人講的“澆頭”,花樣也是很多,有大排、燜肉、三鮮、腰花……我們就拿燜肉面來說,肉要選“三精三肥”的五花肉,切成片用老湯慢慢燒,吃起來才會不油,也不會塞牙。
怪不得這個面這么好吃呢!原來一碗面要花這么多心思。自從那次后,我就深深地喜歡上了蘇式湯面,愛上了這濃濃的蘇州味道。
家鄉的小吃作文400字 篇3
有人喜歡滑,嫩,鮮,香的牛肝菌;有人喜歡聞著臭吃著香螺螄粉;有人喜歡鮮吸至極的生蠔,而我喜歡奶奶做的“綠豆餅”。
綠豆餅是綠豆磨成的面粉制作而成的。準備好綠豆粉加入適量的水攪拌,水不能放太多,那樣攪拌的綠豆粉太稀了,吃起來口感,味道不會那么好了。這時你需要一個器具,它是四個“嘴”的漏斗,這四個嘴的漏斗是往上傾斜的,整個容器內部是一個長方形,還帶一個把手,這時候你需要一個平底鍋,鍋放入少量的油,并且要讓整個平底鍋都能充分接觸到油,這時候把綠豆糊用漏斗倒進鍋里,就像一元硬幣的大小,等熟了放入盤內。
把漏斗壺里的綠豆糊全部弄完后,你就得到一盤綠豆餅,接下來讓我教教你怎樣做它。首先在鍋內倒入油,在把綠豆餅放進去,炸至金黃后,撈出來后放一邊,再繼續準備小料,可以找一些干辣椒,花椒,蔥,姜,蒜,鹽,調料,先放入干辣椒,花椒爆炒出香味,再放入綠豆餅和其它調料,炒幾分鐘就可以出鍋了。
這是奶奶做的綠豆餅,我愛奶奶。
家鄉的小吃作文400字 篇4
對于大城市來說,糖葫蘆是很普通的地道小吃,每次買來吃的時候,總吃不出家鄉糖葫蘆的味道。
在家鄉里,每戶的大人都會做糖葫蘆,水蜜桃、橘子、葡萄、山楂,香蕉等好吃的水果串在一起,其味道不是城市里所能比的,而我最愛吃的就是爺爺做的山楂糖葫蘆,不僅助消化還很好吃,因為爺爺從小就開始學做糖葫蘆,所以他做的很好吃,家鄉的人們有時也會請教爺爺怎么把糖葫蘆做的更好吃。
吃完飯的時候,拿上一串,一邊吃,一邊散步,等到回來時,肚子又餓了,于是再吃一頓晚飯后的夜宵,小孩們大多都愛這樣,所以他們吃得白白胖胖的,陌生人來到這里,看到他們的樣子,都會說他們很可愛。
有次我有想吃了,爺爺拿來材料給我做,我就站在旁邊看著,開始爺爺把山楂一個一個的串在木簽上,弄好后,把糖熱了一會兒,出來時就變成了淺紅色,把串好的山楂在上面轉一會兒,糖葫蘆就大功告成了,看著眼前的糖葫蘆,我的口水一下子留了出來。
吃著家鄉的糖葫蘆,任何不美好的事都化為食欲,變得煙消云散。
而在我心里,糖葫蘆是我永遠也忘不掉的家鄉小吃。
家鄉的小吃作文400字 篇5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中國人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多種多樣的食品,不同地方的食品有不同的風味。“粽子”就是我家鄉的一種風味小吃。
在我的'家鄉宜州市,不管什么季節,不管大街小巷,你都可以找到賣粽子的攤鋪。粽子一般都是用翠綠的箬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煮熟以后,剝開墨綠色的箬葉,只見潔白的米團里仿佛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是好看。粽子的味道美極了,箬葉散發著清香,咬一口,甜而不膩。粽子既是消暑開胃的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佳品,所以男女老少都喜歡吃。
粽子也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古稱“角黍”,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一直到今天,每年農歷五月初五,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每當逢年過節,奶奶都要親自包粽子送給親朋好友表達祝福。過年回到老家,我們最喜歡吃奶奶包的粽子。全家人齊聚一堂,歡聲笑語,那種甜蜜的滋味總會由心底涌出。窗外的大樹也仿佛被這一幅溫馨畫卷所感染,搖動著它那笨拙粗壯的樹枝,緩緩起舞。葉子們輕吻著玻璃,懷著一顆喜悅又急切的心,急切什么呢?推開玻璃窗,它打著旋兒地飄落在案板上。哦!原來它們也想要一品粽子的香味!只是還未觸及,就被那濃濃的粽香與和睦的氣氛所陶醉了。
我愛家鄉的美味食品——粽子,更愛這濃濃的情意!
家鄉的小吃作文400字 篇6
我的家鄉樂清,風味小吃眾多,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番薯黃夾。
今天,媽媽帶我去柳市買有名的翁洋小吃——番薯黃夾。哇,剛出鍋的熱氣騰騰的番薯黃夾,正穿著半透明的黃綠色的外衣,在陽光下金燦燦,好討人喜歡。我發現它有著餃子一樣的形狀,小拳頭那么大的個頭。站在那里,一陣陣香氣撲鼻而來,饞得我垂涎三尺。我連忙叫媽媽快點買幾個,呀,怎么那么便宜,2個只要1、5元錢,我咬了一口,有點辣又有點甜,黃澄澄的番薯皮入口即化,里面的餡肉香嫩可口,我仔細一看,里面夾著五花肉丁、酸咸菜、五香豆腐干、蝦皮和蔥花,真是好味道!聽媽媽說,番薯黃夾雖然便宜,但是做起來可麻煩了,要先炒餡料,再將紅心番薯去皮,切塊,燒熟,又不能煮的太爛,然后將番薯撈出來,用勺子搗成泥,再加入番薯粉,這糊狀的番薯粉揉多揉少可是大有講究的,多了吧,沒韌性包不住餡料,而少了呢,又會甜味不足,而且要讓番薯黃夾吃起來有韌性又不失風味,還得用力地揉,直到兩者的混合物沒有了白的粉粒、紅薯不再結塊才算合格,然后用手捏出乒乓球大小的一塊,放在掌心揉成比較規則的圓形,壓扁,包入內餡,捏好邊緣,放入蒸籠里面,蒸十五分鐘后才可以吃到又爽口又美味的番薯黃夾。
吃著這么滑嫩的翁垟小吃——番薯黃夾,我不禁為樂清人民的心靈手巧而自豪。
家鄉的小吃作文400字 篇7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們客家都有著獨特的風俗,不僅有客家的民居,還有客家美味的茶果呢!
首先,要了解一下這茶果的來歷哦!茶果,在廣東有著幾百年的歷史,只有在祭祀才特別制作的食品。現在已經參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了。
接下來,就是動手做做的時刻了。第一,先準備好所需要的材料,有糯米粉,粘米粉,片糖,雞屎藤葉。第二,將雞屎藤葉洗凈,再把它與水榨成灃渣,再把作成的渣與片糖一起放入鍋中,將其溶解。再將糯米粉與粘米粉攪拌勻,再把雞屎藤汁分幾次加入粉中,一邊搓粉團一邊加。第三,把做好的粉團蒸了。這時就已完工了,口水都要流下啦!
這時,會有一陣香味從你的鼻子邊輕輕扶過,聞著都惹不住咬那么一口,茶果也是有分口味的哦!有咸味與甜味,分別有肉松,眉豆,蝦米,豆沙,花生……咬下去是又軟又有韌性,餡料很惹味。還有其他特別的口味呢!比如南瓜茶果,涼瓜茶果,葡萄茶果,紫菜茶果,還有杏仁茶果……而且他們還有止咳潤肺的功效呢!
不知道我介紹的客家小吃有沒有符合你的胃口,若你真的喜歡吃,可以到我們家鄉品嘗,或自己動手試一試呀!
這便是我們家鄉的小吃——客家茶果。
【關于家鄉的小吃作文400字錦集7篇】相關文章:
關于家鄉的小吃作文400字錦集9篇02-08
關于家鄉的小吃作文400字錦集九篇02-06
關于家鄉的小吃作文400字錦集10篇01-30
關于家鄉的小吃作文300字錦集六篇01-29
關于家鄉的小吃作文300字錦集8篇01-28
關于家鄉的小吃作文400字錦集8篇01-27
關于家鄉的小吃作文300字錦集八篇01-23
關于家鄉的小吃作文300字錦集10篇02-07
關于家鄉的小吃作文300字錦集5篇02-05
關于家鄉的小吃作文400字錦集五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