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詩的世界作文五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詩的世界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詩的世界作文 篇1
“一棵樹上不可能只結甜而大的果子,也有干癟酸澀的,因此無論喜悅悲哀都要學會順然承受。《詩經》傳達的本就該是這樣發自內心的喜悅或是憂傷。“最喜歡的,便是安意如對《詩經》的這句完美詮釋。
《詩經》,就是另一個世界,它帶著獨有的'古韻,藏在書架的某個角落,等待一個人,把它從這一段沉浸的時光中撈起,細細研讀。愛上它,是在一個夏夜。我住在表姐家,被窗外聒躁的蟬蟲叫聲擾得心煩,隨手從書架上抽下一本書,躺在床上看。然后,就沉溺于這片安謐的世界,沉溺于詩人的感情中,從此對它愛不釋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這是一個深沉而無望的愛情故事,它是一個征夫與妻子間的愛,沉默到連名字都沒有,他們死后若有愛的墓碑,也許上面也是一片空白,可他們依舊生死相戀,無論后人是否知曉他們,理解他們。這是我聽過的最美的詩句,它平緩、寡淡地道出不懼生死的偉大愛情,是這個人世間最甜蜜也最蒼涼的誓言。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花自古便是寵兒,象征著美麗的女子,歷來被詩人們欣賞,贊誦。黛玉作《桃花行》嘆曰:“桃花簾外開仍舊,簾中人兒桃花瘦。”一派謫仙口吻;白居易有句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從前不覺怎樣,現讀來,覺得詩中之景美得讓人目眩,桃花盛開,花中隱現寺廟樓宇,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畫面啊。
緩緩合書,我依舊無法平復心中的情緒。《詩經》的世界,像一汪湛藍的海,陣陣海潮聲,像一聲聲低喚,喚著我,走向它。思無邪,我讀著《詩經》,追憶無邪的記憶,領略詩中的別樣風景。
詩的世界作文 篇2
在詩歌的世界里遨游,在詩歌的長廊上徜徉,我通靈剔透!
——題記
詩歌,如一汪清泉,輕輕蕩漾在我的心頭……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少年時就沒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熱愛山川自然,紙醉金迷不是五柳先生夢想的生活。何須讓物欲壓得窒息?不如歸隱田園,采擷秋菊輕嗅,讓菊香縈繞心扉,洗去世間的污濁。每讀此詩,就如皓月當空,清風拂面。陶淵明的那份恬靜、著實令我心馳神往。讓那些世人抬頭不經意看見清幽幽的南山吧!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太白如此灑脫!他毅然離開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皇家,作別了爾虞我詐的長安,開始了以東魯、梁園為中心的漫游生活。沒有勾心斗角,沒有口蜜腹劍,何其自在逍遙!“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詩人舉杯四顧,只見莽莽大河橫亙中原,西上入天,東瀉入海,勢不可當。面對寥廓宇宙,詩人盡吐郁積在胸的憤懣,用濃醇的烈酒,洗出一片新天地。他的靈魂已化作一朵純潔的青蓮,盛開在青山秀水之間。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物轉星移,到了1936年,偉人毛澤東站在千里冰封的北國之塬,對著無限美好的河山發出豪邁的吶喊。詩人將自己的博大情懷注入詩中,成就了千古佳句,讓我領略到他超凡的智慧、過人的膽識,感受到他對民族復興的堅定信心、對祖國母親的無限忠誠!讀之讓人心懷激蕩、熱血沸騰!
詩歌是一朵朵清幽的秋菊,一片片飄逸的云霞,一瓣瓣輕盈的雪花……詩歌是沉淀的韻律,結晶的智慧。
擁有靈秀的詩心,懷揣純潔的夢想,仰望湛藍的天空,我將一路高歌。
詩的世界作文 篇3
法國老牌詩人彼埃爾說,“詩存在于現在還不存在的東西中。詩存在于我們現在還缺少的東西中。詩存在于我們正在尋求的東西中。詩存在于我們身上,但不受我們現在這樣的人的支配,而是受我們想要成為的那種人的支配。詩存在于我們想要去的地方,但是我們現在還不在那兒。”在彼埃爾看來,詩是超越現實的虛幻意識。
任何一首詩,只要它是真正的詩,那么它就永遠是個謎。詩與現實相遇,它就像幽靈遇到陽光一樣,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神秘即美,探索即美,捉摸不透即美,真正的詩必然是美的。
藝術天才米開朗琪羅在西斯廷教堂的天頂壁畫作品中,壁畫長廊的高潮點是壁畫人物像是跳出穹頂,與游覽的人相遇的感覺。詩與現實的相遇,過去與未來的`連接點。在詩歌中,我們只是停留在即將離開的地方,我們只是創造與之疏遠的東西,我們只有消滅時間,才能獲得長久的時間。
在“創造亞當”這幅引人注目的壁畫中,畫的左下角是亞當,他全身裸露,倚躺在一座綠色的小丘上,畫的右上方是一位富有智慧的長者,在天使們的簇擁下,飛向亞當。米開朗琪羅創作應由上帝將生命的靈魂吹到亞當身上情節改變為上帝將手伸向亞當,以與亞當向上帝伸出的手相接。亞當與上帝的手指之間相觸只差一毫米,動作就此靜止,就像我們在見證這一詩意般的時刻。
米開朗琪羅繪畫的是一首創世紀的詩,關于過去與未來。在他完成最后一張壁畫時,正是反宗教改革的時期,他的一些最佳之作就能使我們一窺另一個世界,那個世界要比我們的世界寧靜而和諧。
詩的世界作文 篇4
有人說,每個孩子就其天資而言都是詩人。而我要說,生活中處處有詩,處處是詩。——題記
記得小時候,我是一個體弱多病的孩子,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樣到處玩耍,便整日在家看書。后來漸漸長大,也由此養成了對詩歌的濃厚興趣,并在生活中捕捉著詩的光影。
春天時,記憶深處最鮮明的莫過于淅淅瀝瀝的小雨了。那亮亮的白線,如牛毛,如細絲,如花針,農人們稱其為“春雨貴如油”。是啊,這是一年中飽含生機的時刻,這時就不免想起老杜的詩句“夜雨剪春韭”,讓人覺得極清韻。
熔爐般的夏日,蟬鳴蛙鼓,傍晚吹來的習習清風掃去了一天的'悶熱,幾顆疏星點綴著深藍靜謐的蒼穹。這時,口邊不禁輕吟著辛棄疾親近自然的詩句“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心里不免覺得詩與自然、與生活是相融相通的。
秋風襲來,性急的葉子紛紛換上了暖色調的著裝,日光透過樹林的間隙投射下斑斑駁駁的光影,滿樹的楓葉經秋霜的浸染散發出灼灼其華的光,眼中盡享“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極致美感。
凜冽的寒冬,在一個月圓之夜忽降鵝毛般的大雪,“未若柳絮因風起”。清早起來,推開屋門,眼前不禁豁然一亮,屋檐上,院落中,到處都能看到雪的蹤跡。聞著它的氣息,鼻子有些麻麻的,呼出的氣也都化作白氣隨風消散。槐樹上那如同穿了一件破舊棉襖的灰土土的枝干,此時由于雪的降臨,也已是銀裝素裹,其中,已消融的部分已凍成冰晶,如粉妝玉砌一般,煞是好看正如岑參所說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真是不錯的。
生活中處處有詩,處處是詩,失意時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伴我前行;無事閑坐時細品趙師秀“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的悠然意趣;秉燭夜讀時感受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壯志未酬的心緒。
李世民曾說:“以史為鏡,可以正衣冠”,而我要說:“以詩為鏡,可以明心性”。生活中處處有詩,處處是詩,只要你肯去發現它,那時,將在你眼前展現出一幅綺麗的畫卷。
詩的世界作文 篇5
一部世界昆蟲的史詩;
一部令世人贊嘆的巨作;
一部永遠也解讀不盡的書。
有著“昆蟲之父”美譽的布法爾所著的《昆蟲記》,是一部解讀大自然奧妙的書。
首先,從作者的立意來看,很新穎。昆蟲,在我們人類看來,太微不足道,沒有什么值得人仔細研究,然而,布法爾卻用他一生的光陰來研究昆蟲,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奇跡”。
其次,從作者的寫作角度來看,他把對動物的獵食、脫變、生長、建窩……觀察得細微入致。他把每一個動物的習性記載得十分詳細,真不愧是昆蟲界的“維吉爾”。
在他所寫的每一篇文章里,都滲透著人文關懷。蟬,路人皆知,他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昆蟲。他吸食樹汁來活命。大家肯定聽過這樣一則小寓言。“整個夏天,蟬不做一點事情,終日唱歌。而螞蟻卻忙著儲藏糧食。冬天來了,蟬被饑餓所驅,只有跑到螞蟻家接糧食,結果遭到了拒絕。驕傲的螞蟻問:”你夏天沒什么不收集糧食?”蟬回答說:“我在唱歌。”螞蟻毫不客氣的說:“好啊,那你現在可以跳舞了。”然后就不理他了。而布法爾的書里去是這樣寫道,蟬不是乞丐,雖然他需要鄰居們的照顧。蟬的幼蟲從泥土里爬出來,在長成蟬的過程中要經過千難險阻,他要么是被螞蟻吃掉,要么就是活活餓死。在他吸食樹汁時,常常會遭到螞蟻、黃蜂、蒼蠅……的`掠奪。可見聽別人的一面之詞,去實際相去甚遠。
在《昆蟲記》里,布法爾把昆蟲很形象的比作人來看。他把人類世界的語言、動作充分地體現在昆蟲世界,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姻、繁衍和死亡。布法爾以昆蟲的本性來反映社會人生。
布法爾用他一生的精力和心血所編寫出來的《昆蟲記》讓世人懂得這樣一個道理:在這個世界里,人與自然需要和諧,人與動物需要友誼。只有我們人類去尊重大自然,去尊重這些小動物,我們的世界才會更加美好,更加其樂融融!
【詩的世界作文】相關文章:
詩的世界作文06-12
詩的世界作文04-11
【熱門】詩的世界作文12-29
詩的世界學生作文12-27
【熱】詩的世界作文12-26
【精】詩的世界作文12-26
詩的世界作文[實用]07-05
【精品】詩的世界作文07-04
【薦】詩的世界作文12-17
詩的世界作文【熱門】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