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沈陽故宮的導游詞-導游詞范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導游,常常要寫一份好的導游詞,導游詞是導游員在游覽時為口頭表達而寫的講解詞。那么一遍條理清晰的導游詞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沈陽故宮的導游詞-導游詞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沈陽故宮的導游詞-導游詞范文1
位于沈河區沈陽路171號,與繁華的中街毗鄰,是全國保存至今的清代最早的宮殿建筑群,其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僅次于北京故宮。
沈陽故宮博物館所陳列的多半是舊皇宮遺留下來的宮廷文物。如努爾哈赤用過的劍,皇太極用過的腰刀和鹿角椅等。沈陽故宮博物館陳列的藝術品也很豐富。在繪畫陳列室里,有明、清兩代一些大師的'作品如清李鱒、金農、明文征明書畫精品、陶瓷、雕刻、織鄉、漆器等工藝品也不少。
沈陽故宮建于1625年,是后金第一代汗努爾哈赤開始修筑。努爾哈赤死后,第二代汗皇太極繼續修建成功。沈陽故宮的建筑布局可以分為三路。東路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中路為清太宗皇太極時期續建的大中闕,包括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以及清寧宮、關睢宮、衍慶宮、啟福宮等。西路則是乾隆時期增建的文溯閣、嘉蔭堂和仰熙齋等。乾隆時皇宮已在北京,但他有時也“東巡”回沈陽看看。
關于沈陽故宮的導游詞-導游詞范文2
清代入關前,其皇宮設在沈陽,遷都北京后,這座皇宮被稱作"陪都宮殿"、"留都宮殿",后來就稱之為沈陽故宮。沈陽故宮占地6萬多平方米,宮內建筑物保存完好,是我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筑群之一。它的規模比占地72萬平方米的北京故宮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筑上有自己的特色,現在是沈陽最重要的游覽點。
沈陽故宮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它是中國目前僅存的最完整的兩大古代宮殿建筑群之一,是清代初期營建和使用的皇家宮苑,始建于1625年(明天啟五年,后金天命十年)。沈陽故宮占地面積六萬多平方米,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間,至今保存完好,是一處包含著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古代遺址。在宮廷遺址上建立的沈陽故宮博物院是著名的古代宮廷藝術博物館,藏品中包含十分豐富的宮廷藝術品。
1961年,國務院將沈陽故宮確定為國家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7月1日,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準沈陽故宮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以獨特的歷史、地理條件和濃郁的滿族特色而迥異于北京故宮。沈陽故宮那金龍蟠柱的大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萬字炕口袋房的清寧宮,古樸典雅的文朔閣,以及鳳凰樓等高臺建筑、"宮高殿低"的建筑風格,在中國宮殿建筑史上絕無僅有。
【關于沈陽故宮的導游詞-導游詞范文】相關文章:
關于沈陽故宮導游詞-導游詞范文12-31
沈陽故宮的導游詞12-24
有關沈陽故宮導游詞12-24
最新沈陽故宮導游詞08-12
沈陽故宮導游詞15篇01-08
遼寧沈陽故宮導游詞12-24
沈陽故宮導游詞700字12-24
沈陽故宮的導游詞3篇11-25
故宮的導游詞-導游詞范文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