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美食的作文合集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描寫美食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描寫美食的作文1
世界上哪種美食最硬?那當然是豬骨頭。豬骨頭哪個部位最好吃?那絕對屬骨頭里的汁最為鮮美。身為頂級吃貨的我,自然是不會放過。
都說豬骨頭肉好吃,但是想吃到它卻是難上加難,因為它就好比蚌殼般十分難開。我冒著牙齒被咬斷的風險來到爸爸身邊:“爸爸,我想吃豬骨頭。”“吃那玩意干嘛?硬得很。”“就想吃,我想練練我的金牙”,經(jīng)過幾十分鐘的爭辯,我總算說服了小氣的爸爸,讓他陪我去吃美味的豬骨頭。
我們來到中天街的一家餐館,這家餐廳主打韓國風情,風格淡雅,是個啃豬骨頭的好地方!
我們點了兩份豪華豬骨套餐,過了一會兒,好吃美味的豬骨上桌了。映入眼簾的是一根長約五十厘米,寬約三厘米的大豬骨。還沒有開始加調(diào)料,我就用手將豬骨一口塞進嘴里,狼吞虎咽地撕咬著豬骨上的皮,哎!真好吃,我兩只眼睛睜得圓溜溜的。
終于到了啃豬骨的時候啦,我懷著好奇心一大口咬了下去。“啊!”我慘叫一聲,臉上露出猙獰的表情,使勁才拔出了牙的一半。完了,完了,一顆牙的下半邊沒了,我疼得上躥下跳,不知所措。爸爸看到我狼狽不堪的樣子卻紋絲不動,還在一旁偷笑。我仍不死心,又一次拿起沉重的豬骨頭撕咬了幾口,結果豬骨還是毫發(fā)無損。
爸爸拿出一把小刀往骨頭上劃過,“咚”的一聲骨頭被辟成了兩半,看到豬骨里肥美鮮嫩的汁肉,我像一匹餓狼撲過去,享受著豬骨里的美味,湯汁也禁不住在舌尖上跳起了芭蕾舞。
不用說這豬骨頭真是美味至極,但想吃到它卻不是件容易事,強硬蠻干是不行的,要懂得借助工具用巧勁來進行旁敲側擊,畢竟“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啊!
描寫美食的作文2
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的飲食文化歷史的古國,有許多美食,而我就對小籠包非常喜歡,百吃不厭。
暑假的一天,我的媽媽對我說:“豆豆,咱們?nèi)ピ@吃小籠包吧!”“好呀!好呀!”我聽了開心得一蹦三尺高。要知道,小籠包可是我的最愛!
我們很快來到了豫園門口,一下車,我和我的媽媽就迫不及待地走向小吃店。離店還有點距離,我就聞到了一股濃濃的香味,饞得我垂涎欲滴,狠不得馬上沖到小店門口就開吃。可是,此時的小店門口已被圍得水泄不通,就等候區(qū)也人山人海。我有些擔憂心想:這要等到什么時候呀?
不過,很快就輪到我們了,我又變得活蹦亂跳了。沒過多久,小籠包就出爐了,服務員端上了桌后,一掀蓋,一股熱氣冒了出來。只見,一個個白白的小籠包像一位位乖巧的小朋友,靜靜地坐在那兒,它們仿佛在對我說:“快來品嘗我們吧!”我心想:這小籠的味道一定十分鮮美。
早已垂涎三尺的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夾了一個小籠放在盤子上。由于吃過很多次,我很熟練地在小籠一角咬下一點皮,頓時,湯水全部涌了出來。我馬上把嘴接上去,啊!這湯汁咸中帶點肉香,是多么的鮮美!湯水全部喝完了,我開始吃餡了。我先用筷子把皮扒開,再夾出鮮肉餡兒,張開嘴,“啊”餡兒已被我吃進嘴里。這肉果然肥而不膩,富有彈性,最后我就開始吃那軟軟的皮。由于肉汁浸潤過,皮也十分鮮滑。這小籠包真是人間美味呀,我完全陶醉于其中。
回家的路上,我一邊回味小籠的味道,一邊想:小籠真不愧是一道美食,哪一天有機會真想自己去。嘗試做一下,給大家也嘗嘗這美味。
描寫美食的作文3
在陜西,臊子面是面食中最經(jīng)典的美食。所以,我今天給大家介紹臊子面。
臊子面是陜西人民最喜愛的風味小吃,它的主要特點是酸、辣、香、薄、筋、光、煎、稀、汪,面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好吃不膩,面湯油光紅潤。臊子面不光味道鮮美,還有悠久的文化歷史,相傳周文王年幼時因父母早亡,一直靠哥哥嫂嫂撫養(yǎng)成人。有一次,周文王率軍出征中途遇到瓢潑大雨,風寒入骨,服過百藥不見起色,數(shù)日臥床不起。嫂子得知后親自下櫥,為周文王搟制了一碗熱騰騰的面條,文王吃的大汗淋漓,精神煥發(fā),后為紀念了嫂嫂遂取名"嫂子面"。臊子面故而又名"嫂子面"。
介紹完臊子面及其特點和來歷,相信大家已經(jīng)迫不及待的想了解如何做一碗香噴噴的臊子面了,下面,就讓我來揭開他的神密面紗吧,臊子面的食材主要是面條,輔料有胡蘿卜、木耳、黃花菜、蔥花、姜末、辣子油等。制作方法有五步,分別是和面、備料、勾湯、配菜、煮面。這樣,一碗正宗的陜西臊子面就制作好了。別小看一碗普通的面條,它可是有著豐富營養(yǎng)價值的,里面含有糖、蛋白質(zhì)、鈣、鐵等礦物質(zhì)以及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能量,易于消化吸收,有改善貧血、增強免疫力、平衡營養(yǎng)吸收等功效。那么這么有營養(yǎng)的面條適合什么時間吃呢?讓我來告訴你們吧!面條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100克臊子面煮熟后會變成400克左右,因此能產(chǎn)生較強的飽腹感。此外,臊子面能夠刺激人的思維活動,人的大腦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需要一種碳水化合物占50%的食品,面條就是人的大腦所需要的食品。硬質(zhì)小麥含有B族維生素,它們對腦細胞有刺激作用,所以中午吃一碗營養(yǎng)搭配合理的面條是不錯的選擇。而早上應該吃些蛋白含量較高的食品,晚上吃面則不利于消化吸收。
希望通過我的表述,大家能了解我們陜西臊子面,并且愛上臊子面!
描寫美食的作文4
每年中秋節(jié)前后,小區(qū)里的桂花就競相綻放了。空氣中到處漂浮著淡淡的桂花香,手巧的人家就會做一種好吃的甜品——桂花糖芋苗。那種味道,是嘗過一次便無法忘卻的。
最初嘗到這好吃的桂花糖芋苗,還是和媽媽一起去南京游玩的時候,我們在秦淮河畔的一家飯店吃飯,我聞到了旁邊一桌傳來的甜絲絲的香味,我問媽媽這是什么東西發(fā)出的香味。媽媽說,這是南京的特色小吃——桂花糖芋苗,媽媽看我這么饞,就給我點了一碗桂花糖芋苗。不過一會兒,一碗熱氣騰騰的桂花糖芋苗就上桌了。它散發(fā)著濃郁的桂花香,湯汁又紅又亮我一口氣吃了一大碗。從此,那香甜軟糯的芋頭和濃烈的桂花香的味道就留在了我的記憶中。
九十月份,我們小區(qū)里也開滿了桂花,香氣撲鼻。這讓我想起了之前在南京吃的桂花糖芋苗,看見媽媽又在書房里工作,我決定要為媽媽做一碗桂花糖芋苗。我穿上媽媽平時穿的圍裙,把洗好的芋頭放入鍋中蒸熟,剝皮,切成小塊,加入院子里采的桂花,再加入糖放在大鍋里慢慢熬制。最后,往里面加入一點小蘇打和藕粉。不一會兒,整個廚房都彌漫著桂花和芋頭的香氣。
桂花糖芋苗做好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們裝進碗里。我用小勺子嘗了一口,真好吃。頓時覺得自己是一位五星級大廚,媽媽也被廚房的香味吸引了過來,媽媽說:“是什么東西發(fā)出的味道能引出我的饞蟲?”我對媽媽說:“是我自己做的桂花糖芋苗。”說完,我趕緊給媽媽盛了一碗桂花糖芋苗。媽媽嘗了一下笑瞇瞇說:“這是媽媽吃過的最好吃的桂花糖芋苗。”
看著媽媽滿足的喝著我親手做的`桂花糖芋苗,那舒展的眉頭,那享受的表情,我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描寫美食的作文5
初到廣西,你會發(fā)現(xiàn)大街小巷里總有那么幾家店,飄蕩著酸爽的香味,勾起你的味蕾,如同耀眼的珠寶般吸引著你。濃厚的湯汁,酸脆的竹筍,嫩滑的粉條,充足的小料,沒錯,這就是螺螄粉。
傳說清嘉慶三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使得柳州糧食短缺,百姓饑苦難耐。暴雨使竹筍迅速生長,田螺也隨之遍布田間,百姓忍不住饑餓,只好無奈地將田螺和竹筍混合在一起煮來吃,筍酸脆,螺肉鮮,人們發(fā)現(xiàn)竟異常地好吃。有人突發(fā)奇想,將米粉和田螺、竹筍一起煮,煮好后,酸辣的味道撲鼻而來,讓人止不住流口水,嘗了后,米粉吸收湯的辣,筍又酸爽又脆口,湯底濃,一下子讓人食欲大增,簡直是“絕妙之作”。慢慢地,螺螄粉的名氣越來越大,它憑借著又酸又辣的味道深受許多人喜愛。
螺螄粉,不僅味道好,還做法簡單。
做螺螄粉只需三步:一是將水燒開;二是將調(diào)料、螺肉及其它小料放入鍋中;三是等湯弄好,再將米粉放入鍋中,悶幾分鐘,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螺螄粉就被做出來。現(xiàn)在隨著人們更愛吃美食,便把螺螄粉做成便捷的一包包,吃起來也更方便。
也許,別人對螺螄粉的印象是酸臭好吃或者味道重而油膩,但對于我來說,它是香噴噴的,特別的一種味道。小的時候,每次去到集市,總能遠遠地就聞到螺螄粉的香味,它幾乎飄蕩于整條街。那時我與媽媽必吃一碗螺螄粉,記得當時店里總是擠滿了人,每個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米粉很嫩,很嫩,湯很濃,很濃……螺螄粉的香氣飄滿整個廣西,粉怎么卷也沒有斷,如同在告誡我們:“未來,我們要走的路遠且長,現(xiàn)在的酸,現(xiàn)在的辣,算什么呢?”
螺螄粉就像我的童年,承載著我許多回憶;也像幸福符,讓家鄉(xiāng)人幸福美滿。
的確,螺絲粉,美味、機緣巧合、簡單易做、意味深長……
描寫美食的作文6
民以食為天。若說一個地方最能吸引、影響到別人的,那應當是美食了。西亭脆餅,就是我們南通地區(qū)一特色美食。
金黃的脆皮,呈長條狀,表面鑲嵌著數(shù)不勝數(shù)的白芝麻粒,看起來相貌平平,可當你細細品嘗時,才能領會其妙處。湊上去聞一聞,帶著甜甜的味,加上芝麻的香,勾起了人的食欲。小嘗一口,“咔嚓”,香甜而不膩的美味在口中蕩漾開來,越嚼越香,回味無窮。小時總是吵著要吃脆餅,仿佛脆餅是天下第一美味,當脆餅的香充盈著整個口腔,總會體會到享受美食的樂趣所在。再看脆餅余下的半截,里面由十幾層薄片粘連而成,不由得感嘆其做功之精妙。也難怪會流傳“西亭脆餅十八層,層層分明能照人,上風吃來下風聞,香甜酥脆愛煞人。”這首小詩呢。
西亭脆餅已有幾百年的歷史。相傳從前在西亭鎮(zhèn)上啊,有對夫婦開了一間茶食店,老板擅長做茶食,各式各樣的茶點,妻子掌管店內(nèi)一些雜事,勉強養(yǎng)家糊口。由于西亭是鄉(xiāng)間小鎮(zhèn),顧客大多是農(nóng)民,買不起精致的糕點茶食,夫妻倆商議粗貨細做。人們喜歡吃脆餅,他們就在脆餅上下工夫,加油加糖,外加桂花、桔皮,并將方形改成長條,上面灑上芝麻。改革了筒爐,把握火功,終于制作成松脆香酥的脆餅。上市后,由于其物美價廉,深受顧客喜愛。不僅如此,這一新品種美食在皇室里也頗享盛譽,享有一定地位。
西亭脆餅自是比不上其他美食的誘人的色澤,入口即化的細膩口感。但它樸素的外表與別具一格的香脆也是其他無法代替的。正如脆餅,我們南通人實在,樸實,易親近且熱情。不求多么奢侈,只求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做事,干干凈凈做人。對內(nèi)要求高調(diào)、嚴格,對外低調(diào)、謙遜,不爭搶風頭。若是你接觸我們南通人,定能體會到南通人特有的魅力!
描寫美食的作文7
陸游是南宋著名的詩人,他還是一位精通烹飪的專家,在他的詩詞中,詠嘆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人間定無可意,怎換得玉膾絲莼”的句子,這“玉膾”指的就是隋煬帝譽為“東南佳味”的“金齏玉膾”。“膾”是切成薄的魚片;“齏”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醬菜,也引申為“細碎”。“金齏玉膾”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鱸魚為主料,拌以切細了的色澤金黃的花葉菜。“絲莼”則是用莼花絲做成的莼羹,也是吳地名菜。
“天上蘇陀供,懸知未易同”即是說自己用蔥油做成的面條是天上蘇陀(即酥)一樣。
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戲作》的序言中記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藥、芋、菜菔雜為之,不施醢醬,山庖珍烹也。”并詩日:“老住湖邊一把茅,時話村酒具山肴。年來傳得甜羹法,更為吳酸作解嘲。”
“東門買彘骨,醢醬點橙薤。蒸雞最知名,美不數(shù)魚鱉。”“彘”即“豬”,“彘骨”是豬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醬烹制或蘸美至極。此外在詩中稱道了四川的韭黃、粽子、甲魚羹等食品。
“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錄苗嫩不蘞。采掇歸來便堪煮,半銖鹽酪不須添。”他總結了選取用蔬菜不要調(diào)味,吃起來也很新鮮。
“初游唐安飯薏米,炊成不減雕胡美。大如莧實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滿屋”把大如莧實(雞頭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點都寫得非常生動。
《食粥》:“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鱸肥菰脆調(diào)羹美,(麥喬)熟油新作餅香。自古達人輕富貴,倒緣鄉(xiāng)味憶回鄉(xiāng)。”
"色如玉版貓頭筍,味抵駝峰牛尾猩"。
"新津韭黃天下無,色如鵝黃三尺余,東門彘肉更奇絕,肥美不減胡羊酥"
“祖國山河無限好,家鄉(xiāng)父老不患貧。淡云出岫刪發(fā)何日,也味爭如鄉(xiāng)味醇。”
"何時一飽與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
“山暖已無梅可折,江清獨有蟹堪持。”
描寫美食的作文8
在我家鄉(xiāng)廣州,有許多美食例如:云吞面,雙皮奶,紅豆沙,笑口棗,姜撞奶..... 最好吃莫過于男女老少都喜歡的:沙河粉.
在白云山腳,有一間名叫沙河粉村的店,里頭的沙河粉就是用白云山泉水所制做的,河粉滑溜溜的.我家人常帶我到這里吃美味的河粉,每次都會讓我流連忘返.現(xiàn)在有一種用七種顏色不同的蔬菜汁做成的"七彩沙河粉"七種顏色不同的河粉,晶瑩剔透,讓人口水直流.這種七彩河粉冰涼爽口,最適合夏天這種炎熱的季節(jié)食用.每次夏天我肯定第一時間趕去吃這種河粉,能讓我透心涼,整個人冰冰的.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最有特色的美食:沙河粉.
記得在某個快過年的前幾天,我坐公交車回到老家,爺爺說叫我做煎堆,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 于是,爺爺拿出面粉和白糖,將它們倒入一個大盆子里,再加上一些水,用手將他們反復攪拌,攪拌均勻后,爺爺便讓我把它們?nèi)喑汕蝮w,爺爺先做了一個示范,將調(diào)和的粉放入手心,再用雙手輕輕揉動,直到揉出一個球體為止。我按爺爺?shù)淖龇ㄗ觯饶昧艘稽c調(diào)和好的粉放入手心。于是,爺爺便在上面撒了一層白芝麻。
全都準備好了,下一步時放入鍋里炸,爺爺將油放入鍋里,等油沸騰時,再將它們一個一個放入鍋里炸,剛開始煎堆還沒有任何變化,慢慢的變成淡黃色,到最后便變成金黃色,這時,煎堆便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拿起一個剛要放入嘴里吃時,“哇,好燙。”燙得我手上起了一個小泡泡!”爺爺見了,笑著說:“別那么急嘛,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呢,這里有一雙筷子,用筷子夾著吃吧!”我接過筷子,夾起一個咬了一口,“嗯,真好吃,有點甜但又很松軟,很香。”我吃了一個真想再吃第二個,但是不行,剛出鍋的煎堆不能吃太多,不然會上火的喲!
我愛吃家鄉(xiāng)的風味食品,但我更愛吃爺爺做的煎堆!
描寫美食的作文9
揚州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城市,也不缺乏美食來襯托,有美味的大煮干絲、讓人垂涎的獅子頭、可口的揚州炒飯······但我的最愛要屬“蟹黃湯包”。
那天上興趣班,放學較晚,我和媽媽的肚子唱起了“空城記”,耐不住饑餓,我們決定找一家飯館,先填飽肚子。突然,我眼前一亮,一個招牌映入眼簾——楊氏湯包!早就聽說蟹黃湯包有名,今天終于可以大飽口福啦!我急忙拉著媽媽往店里沖。“老板,來一籠蟹黃湯包!”我大聲說。“好嘞!”
坐在座位上,我回頭一看,一位師傅恰巧正在做湯包。只見他快速地搟好面皮,包入餡料,一邊把面皮的四周向中心靠攏,一邊疊出一道道皺褶,哇!竟多達30道!蟹黃湯包的制作原料十分講究,餡料為蟹黃和蟹肉,湯汁用豬肉熬制而成,制作工藝精妙絕倫,是中國五大名點之一。
在我的期待之中,服務員端著一籠湯包來到桌前,細細端詳,籠中共有五個湯包,玲瓏剔透,它們像五位孿生姐妹,穿著雪白的百褶裙。一陣陣香氣撲鼻而來,我再也忍不住了,小心翼翼地提起一個湯包,透過薄如紙的面皮,似乎還能看見湯汁在里面晃動。吃湯包還有句口訣:“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后吸湯。”我用筷子在湯包上戳了一個小洞,吸一口湯,一股鮮香在口中彌漫開來,入口油而不膩,金黃色的湯汁伴著蟹肉的鮮美,讓人垂涎三尺。咬一小口蟹肉,似乎入口即化,只覺滿口生津,再配上香醋和姜絲,更加襯托出蟹味之鮮,讓人欲罷不能。
不到五分鐘,湯包已被我們“消滅”了,那鮮美的滋味讓我回味無窮,永遠留在記憶的長河中······
描寫美食的作文10
過年我最期待的便是姥姥做的豆沙糯米丸子。過年有了一盤子噴香甜糯的點心,這才算是功德圓滿,萬事稱心。
不知從我?guī)讱q起,姥姥便會在每個除夕飯上端來一盤豆沙糯米團子。媽媽每次都會在往我碗里放一大塊,然后輕輕掰成兩半雪白的糯米松松軟軟,分開露出了赤紅色的豆沙。她輕輕一吹,然后遞到了我早已迫不及待的手中,我張大了嘴咬了一口,那糯米散發(fā)著久違的清香,柔軟可口,咀嚼著豆沙,嘗著那甜、那香,忍不住瞇起眼睛輕輕笑,回味著嘴里的味道。
姥姥包的糯米團子有時還會有新花樣。有時姥姥會給撒上一層椰蓉,它的香味兒便會更加濃烈。但是,我還是喜歡姥姥做的原味兒,因為那樣的團子有糯米的清香。那樣的香味兒不油不膩,香中自有甘甜。
姥姥每年吃完年夜飯才開始包團子,把材料一一放上灶臺后,便用糯米粉和上溫水,用她那靈巧卻又粗糙的大手放入豆沙,再封口。灶臺下燒的爐火,照著姥姥那專注的面龐,將她的臉頰照得通紅,我通常在邊上裝模作樣的玩兒,同時眼睛盯著姥姥和豆沙糯米團子。姥姥發(fā)現(xiàn)了我在看,把我招了過去,摸了摸我的小手:“不冷嗎?放火上烤烤吧。”同時把一個剛出爐的團子吹吹,遞給我一個碗放進去。
后來,我在其他地方也吃過豆沙糯米團子——有巧克力的,有玫瑰餡兒的,還有抹茶的。但是哪一種都比不過姥姥做的香甜,那熱騰騰的團子,那童年的點心,如同一道道青煙環(huán)繞在我的心中。外面大千世界好是好,稀奇多變,甜甜的,但是比不上家中的爐火,多么溫暖,平常,然而就是這一點,使得甜味無可比擬,使得姥姥的糯米團子令人懷念。
描寫美食的作文11
人們常說,“食在廣州“,這并不是虛言,廣州的美食的確是十分出名與美味的,也正是因為如此,廣州的飲食業(yè)在全中國也是首屈一指的。
在廣州擁有著一批經(jīng)歷百年而不衰的老字號和新興名店,他們擁有著傳統(tǒng)卻又創(chuàng)新的名菜,名小食等各種廣州美食,數(shù)不勝數(shù)。不過,在廣州這種擁有著各式各樣的美食名店的地方,有幾家酒家在本地人眼中,是十分知名的,如廣州酒家,東江海鮮酒家、幸運樓酒家等,而在這些廣州著名酒家當中,最出名的,便是廣州酒家的滿漢全席,它是清朝乾隆年間的大型酒宴演變而來,共有108款菜點,分作三天四餐供客人享用。菜式有咸有甜,有葷有素,因此而得名。 廣州的小吃也是十分出名的,其中,屬北京路和上下九路的小吃最出名了,在那里,隨處都可見到各種各樣的小吃店,有牛雜店,果汁店等等。除了小吃店以外,還有一些茶餐廳,在茶餐廳里還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粥,粉,面,奶茶等飲品和小吃,數(shù)不勝數(shù)。
這次,我主要介紹的是廣州食品中的粥品類和牛雜,除了這兩種之外還有粉面類,油炸類,甜品類等。描寫美食的作文600字
在廣州的粥品類中最為出名的有艇仔粥,瑤柱白果粥,其中,艇仔粥是最為出名的,據(jù)說是因為在每逢夏日黃昏的時候,便會有人在河中坐著小艇,在小艇上為人們提供粥,因此而被稱為艇仔粥。艇仔粥主要是以新鮮的河蝦或魚片來作為配料,后來還增加了海蜇,炒花生仁,涼皮和蔥花等。煮好后的艇仔粥美味無比,芳香撲鼻。這種粥不只在可以品嘗到,就連在高級的飯店里也可品嘗到。
牛雜,使用了牛肺,牛膀,牛腸,蘿卜用了花椒,八角等五種調(diào)料烹制而成,完成后的牛雜使人回味無窮。這種食物,在廣州的大街小巷都可見到,對于本地人來說,是一種很常見的食物呢!描寫美食的作文600字
好了,對于廣州的美食文化我就介紹到這里了,如果你們還想了解更多的話,那么就歡迎你來廣州親自體驗一下吧。
描寫美食的作文12
一個星期六,我和媽媽起床了,吃完早飯后,我看起了汪曾祺的書,好多好吃的,口水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啊。我突發(fā)奇想,想吃媽媽做的土豆餅了,因為媽媽做的土豆餅,那滋味可真叫一個“美”啊!
我便跑了出去,拉著媽媽的胳膊,央求道:“媽媽,我想吃你燒的土豆餅了。”媽媽看著一臉期待的我,用手輕輕地點了我的額頭:“你這個小饞貓,每天讓我變著法給你燒好吃的。”媽媽笑著。“我的好媽媽,你就燒燒嗎!”“那就先去買食材吧!”媽媽換好了鞋子,與此同時,我也收好了書桌,“我跟你一起去。”
我們來到了超市,買了兩根胡蘿卜、一袋面粉、兩個大土豆、一根大蔥和火腿。回到家,把它們和成了餡,滴上一兩滴麻油,橙黃橙黃的胡蘿卜、碧綠碧綠的蔥花、金黃金黃的土豆、火紅火紅的火腿,真是秀色可餐,我作出要生吃的樣子,媽媽趕緊制止我:“還沒燒熟呢!”看見媽媽著急的樣子,我哈哈笑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我們開始捏土豆餅。我一看媽媽捏的都是些不規(guī)則的圖形,便在一旁別出心裁地玩起了花樣,媽媽看著我捏的花樣,無奈地笑了笑,說:“你啊,就知道出洋相。”我沖著她辦了張鬼臉,繼續(xù)干我的活。隨后,土豆餅就下鍋了,油炸的聲音像優(yōu)美的旋律一樣格外動聽。一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我忍不住在那咽口水。出鍋后,我把特意做的愛心餅送給媽媽品嘗,“嗯?怎么感覺這個土豆餅比其他的要好吃呢?”媽媽故意裝出一副滿足的樣子,說著還調(diào)皮地眨了眨眼睛。
聽到媽媽的話,我不由得笑了。土豆餅的香味在屋里彌漫開來……
描寫美食的作文13
南京小吃,位列中國四大小吃之首,歷史悠久,風味獨特,品種繁多。外婆在南京的小吃界非常有名,她做的糖芋苗、酒釀元宵、芳婆糕、八寶飯、銀耳湯、老鹵蛋在南京當屬第一。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介紹外婆店里最受歡迎的小吃——烏飯。
烏飯的做法是,用一種叫南竺葉的灌木葉子搗爛,然后用紗布裹住葉子,將汁液擠出,汁液是深藍色的,再把洗干凈的糯米倒入汁液中,浸泡一夜之后,糯米就變成了藍色。再將染過色的米放在蒸鍋上蒸,蒸熟后,深藍色的米顏色變深,變得烏黑烏黑,油油的,亮亮的,散發(fā)著一股清香。烏飯一般包成團吃,根據(jù)個人口味,在里面加油條、小菜、肉松或者是白糖,或咸或甜,再配上一杯濃濃的豆?jié){,是南京人最喜愛的早餐。據(jù)《本草綱目》記載:烏藥葉屬樟科類植物,性溫和,味微苦,葉氣香,可入藥,上理脾胃元氣,下通少陰腎經(jīng)。因此烏飯不僅美味,還有利于身體健康。
每天早上,六點不到,外婆的小吃店門口就排著長長的隊,大家都想嘗嘗美味的烏飯。外婆親自在店門口為顧客包烏飯,外婆包的烏飯松軟適度,放的小菜也正好,咬在嘴里,滿口是香。每個顧客除了自己吃,一般都要給家人、同事再帶上幾個,大家都是拎著兩三袋烏飯,心滿意足地離開。
烏飯也是我經(jīng)常吃的早餐,我最喜歡在烏飯里面加脆油條、小菜、肉松,咬上一口,烏飯的清香加上咸咸的小菜、肉松,脆脆的油條,在嘴里慢慢咀嚼,真是無比享受。吃了烏飯,一天都有好心情。
聽我這么一描述,你一定垂涎三尺了吧,心動不行動,歡迎大家來品嘗!
描寫美食的作文14
荊州,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古城,也是我的家鄉(xiāng)。這里有著數(shù)不勝數(shù)的美食。春卷就是其中一種。
春卷,這一家喻戶曉的大眾傳統(tǒng)美食,不僅傳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更跨出了國門,走遍了世界。它這么受歡迎,是怎么來的呢?春卷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北方人也稱為“春餅”。據(jù)傳在東晉時代就,那時叫“春盤”。當時人們每到立春這一天,就將面粉制成的薄餅攤在盤中,加上精美蔬菜食用,所以叫“春盤”。那時不僅立春這一天食用,春游時人們也帶上“春盤”。到了唐宋時,這種風氣更為盛行。著名詩人杜甫的“春日春盤細生菜”與陸游的“春日春盤節(jié)物新”的詩句,都真實地反映了唐宋時期人們這一生活習俗。在唐代,春盤也叫五辛盤。春卷還有另一個來歷:清朝的金門人蔡謙有一次受皇上刁難,要兩手同時書寫,看丈夫沒法用手吃飯,蔡謙的妻子便迅速用面皮裹好各式菜直接塞入丈夫口中,這就是“春卷”。
以后春盤、五辛盤又演變?yōu)榇猴灐kS著烹調(diào)技術的發(fā)展與提高,“春餅”又演變成為小巧玲瓏的春卷了。這時它不僅成為民間小吃,而且也成為宮廷糕點,登上大雅之堂。在清朝宮廷中的“滿漢全席”一百二十八種菜點中,春卷是九道主要點心之一。
為了能讓大家在家里都能嘗到荊州的美味春卷,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它的做法吧!先用瘦肉絲加調(diào)料拌勻腌制一會,黑木耳泡后與胡蘿卜切絲、韭黃切斷備用。把肉絲煸炒至變色,盛出備用。再在鍋內(nèi)留油放入胡蘿卜炒,放入黑木耳與肉絲,加糖、蠔油、鹽炒透,最后關火放入韭黃段。盛出冷卻待用。面粉加水調(diào)成封口用的面糊備用,春卷皮中放入適量餡料包起,用面糊收口,排入盤中待用。鍋內(nèi)放油燒至七成熱,把春卷放入,中火炸至表皮金黃就完成了。吃的時候外酥內(nèi)軟,入口留香,皮的酥脆加上餡的香軟,好吃極了。簡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怎么樣?聽了我的介紹,大家是不是非常想嘗嘗春卷的味道了呢?那就請到我們荊州來吧!
描寫美食的作文15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我們中國,美食遍及整個神州大地。你看,云南的過橋米線,山西的刀削面,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老師點評:擦口水中)……而我,卻對家鄉(xiāng)——蘇州那一塊小小的梅花糕情有獨鐘。
“金秋十月桂花香,顏冬臘月梅花香。故鄉(xiāng)桂花香十里,蘇州糕餅香千里。”這里的糕餅說的就是蘇州的民間風味小吃——梅花糕(老師點評:看來,有故事)。
關于梅花糕,在我們的家鄉(xiāng)還流傳著一個小故事呢!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來到蘇州,他看見梅花糕形如梅花,色澤誘人,香氣撲鼻,忍不住拿來品嘗。不嘗不知道,一嘗忘不了:這神奇的小糕點入口甜而不膩,軟脆適中,令人回味無窮。乾隆皇帝見其形如梅花,便賜名為“梅花糕”,這個美麗的名字也就流傳至今(老師點評:來頭不小)。
喂喂喂!注意一下你的形象嘛!我才講到這兒,你怎么就已經(jīng)“垂涎欲滴”,“目瞪口呆”了嘛?
梅花糕不僅外形好看,味道可口,而且制作過程十分簡單。制作梅花糕需要一種特制的模具,內(nèi)有九個梅花狀孔。待爐火燒得通紅,先用刷子將銅模子孔刷上油,然后師傅將稀面漿注進模孔里,一半深就夠了;再放入豆沙,果仁,棗泥,果醬,小圓宵,松子仁等各種餡心;接著繼續(xù)注入面漿;最后撒上些紅綠絲,瓜子仁在上面,蓋上鐵蓋烘烤。五、六分鐘后,一個個新鮮,可愛的梅花糕就可以出爐了(老師點評:回家試試)。
趁熱咬上一口,軟軟糯糯的,珍珠圓子順舌尖滑過,在口中來回地流動,有趣得很。接著再來一口,咬得大了些,糕中琥珀色的紅豆沙餡流了出來,趕忙用舌尖去舔。爽滑而甜膩額,帶著桂花的芳香,飄然至心,心情在這妙不可言的香甜里瞬間明朗起來。
怎么樣?動心了吧!那就快快來到我的家鄉(xiāng)——蘇州,來我們這個人間天堂細細品嘗人間美味——梅花糕吧(老師點評:心動不如行動吧)!
【描寫美食的作文合集15篇】相關文章:
有趣的美食課作文合集8篇02-05
有趣的美食節(jié)作文合集4篇02-06
難忘的美食節(jié)作文(合集8篇)02-04
關于筍的美食與美食禁忌06-14
我的家鄉(xiāng)美食作文01-12
美食,我的最愛作文01-22
美食讓生活更美好-關于美食的作文600字01-18
熱鬧的美食節(jié)作文12-31
媽媽的美食作文600字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