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觀后感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怎么能落下!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基督山伯爵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剛剛看完了一部由名著翻拍的電影《基督山伯爵》。
《基督山伯爵》是法國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的代表作,小說一開始就把讀者帶進了法蘭西的19世紀上半葉--一個充滿風險與刺激的年代,令人無限遐想。
電影的主人翁愛德蒙·唐泰斯就來自這個充滿風險與刺激的年代。
電影的開頭為我們展現了一副大航海時代的場景,法老號的船副唐泰斯率船隊平安歸來,受到了英雄般的歡呼,
他本可以代替追隨拿破侖去厄爾巴島的原法老號船長成為新的.船長,但他毅然放棄了航海,同自己的未婚妻結合。
如果故事就這樣發展下去,那是一個多么美好的結局。
但這時,三個小人為了各自的利益,聯合起來陷害了無辜的唐泰斯,將他流放到一個孤島的監獄里。
17年后,唐泰斯才艱難地逃出監獄,在機緣巧合之下,唐泰斯得到了基督山無人島上的寶藏。
影片中唐泰斯捧起珠寶的哪一片段讓筆者很是觸動。
他向圣母瑪利亞發誓,他會成為她所希望他成為的哪一種人。
此刻,以前那個對生活無限憧憬的唐泰斯死了,而后,一個心中充滿仇恨的--上帝的衛道士--基督山伯爵誕生了。
電影的結局大家都知道的,三個曾經陷害唐泰斯的小人都身敗名裂,受到了懲罰。
但電影與小說的不同之處,在于對唐泰斯與梅塞苔絲的情感糾葛演繹地更加柔腸寸斷,這大概是法國人一貫的浪漫主義風格在電影作品中的表現。
當梅塞苔絲請求唐泰斯放過自己的兒子時,唐泰斯的內心一定非常痛苦。
對于一個性情中人最痛心的事莫過于自己所愛的人不了解自己是什么樣的人。
那個他一直深愛的女人真的愛過自己嗎?男女之間的情愛難道真的敵不過母子之間的天倫嗎?這些問題不單困擾著唐泰斯,這些問題同樣埋藏在每一個觀眾的心里。
什么是浪漫主義?我的高中語文老師曾給過一個經典的解讀:用超現實的手段來取得圓滿的結果。
試想,如果唐泰斯沒有遇見挖地道的神甫,沒有巨額的寶藏,他拿什么去復仇,拿什么去懲戒卑鄙小人呢?
唐泰斯豈不是要在伊夫堡絕望的死去,而那三個小人豈不是仍然逍遙法外且非富即貴嗎?這就是浪漫主義作品留給人們的無限思考。
【基督山伯爵觀后感】相關文章:
基督山伯爵的800字讀后感01-21
《基督山伯爵》讀后感精選15篇01-19
暖情觀后感01-21
青瓷觀后感01-20
法眼觀后感01-20
八佰觀后感12-20
《安家》觀后感12-17
《心術》觀后感12-10
《香水》觀后感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