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低調與高調”為話題的作文
相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特別是應用頻繁的話題作文,話題作文是圍繞著所給談話中心、談話內容、談話的由頭寫成的文章。那么話題作文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以“低調與高調”為話題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以“低調與高調”為話題的作文 篇1
低調與高調,人生之兩態,鋒芒之隱顯。并無孰優孰劣之分,只在一個度的把握。
低調即隱藏鋒芒,適度的低調是隨歲月的沉淀,打磨去棱角,平息盡戾氣。以山般的沉穩處事,以水般的柔軟待人。詩人魯藜就曾在詩中寫道:“把自己當泥土吧,老是把自己當做珍珠,就時時有被埋沒的痛苦。”字字真切,也在情在理。
一直都很欣賞泰戈爾的淡然平和,他的詩更是清新雋永,沒有故意堆砌的華麗辭藻,他說過,“果實的事業是尊貴的,花的事業是甜美的,還是做葉的事業吧,葉總是謙遜地垂著綠蔭”。
昔有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侍奉吳王,范蠡獻計后功成身退,低調是保全,更是智慧。今有錢鐘書深居簡出,卻依舊名滿天下,低調是清修,獲取心靈的沉靜。
若是過度的低調呢,上司想委托重任,你卻謙虛說自己資歷不夠,恐有負重托,若這位上司是有眼力的伯樂,發覺你的潛質還好,若他覺得你太沒自信,也就只得錯失良機了。
高調即大膽展示自我,爭取一切機會呈現最完美的自己,適度的高調,是種對自己能力的肯定自信,是不愿埋沒,不甘落后。毛遂自薦,何其鋒芒畢露,張揚自我,最終得到賞識。魏征諫言,何其不畏強權,為民呼喊,最終成為唐太宗的一面明鏡。
中國首善陳光標高調行善,在08年四川地震后,名聲大振,甚至得到總理的夸贊,盡管“作秀”、“表演”等呼聲不斷,但他也的確成為了中國慈善的旗幟,這也正是他想做到的,為呼吁人們綠色環保少開車,他玩起了汽車壓身的冒險,為了號召人們減少餐桌浪費,他也揚言要改名為陳光盤。在慈善事業滯后的中國,其實正需要一個這樣的高調人物,至少能帶動一部分人的熱情,有時候適當的標榜不足為過,敢作敢為敢聲張,也是種氣魄。
適度高調,是為了彰顯個性,茫茫人海,渺渺大地,看盡蒼生,總不能只有一種顏色,個性的釋放,是拒絕活成“盜版”。
若是過度的高調呢,當下正是各路媒體風行的時候,到處是頭版頭條,到處是特大新聞,讓人感嘆真是無奇不有,可其中不免有人乘機作怪,以高調之名,行不法之事,這就值得警醒了。
無論高調也好,低調也罷,都要有度,以合理方式,高調做人,低調做事。
以“低調與高調”為話題的作文 篇2
這個問題是我心中一大難解的問題,到底是低調好,還是高調好呢?
高調吧,把自己的才華都展示出來,讓別人羨慕,更讓人嫉妒。如果選擇了低調,那么就成了藏龍臥虎,當要發作時,那就是一鳴驚人,同樣低調也會被人用另一種眼神來看。
就這么個棘手的問題,我竟然在兩本名著中找到了答案,分別是《封神演義》和《三國演義》。
先來說說《封神演義》吧,周文王姬昌為什么能如意地討伐商紂王,且能獲得全國的民心?有兩個原因,其中一個是因為紂王殘暴腐敗無能,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則為周文王姬昌低調,到死都不肯稱帝。
但是,我又有疑問來了,如果周文王稱帝,還能不能建立大周呢?我在《三同演義》中找到了另一個奇妙的答案。在《三同演義》中,就有那么一個高調的失敗者,那個人就是袁術。袁術他自己以為漢朝已經滅亡,仗著自己是“四世三公”的稱號,不尊重大臣的意見,自己稱帝。自從袁術稱帝后,所有的諸候,幾乎都來討伐他,最后,他活活被餓死了。
而在《三同演義》中,也有一個低調的成功者,就是曹操。他雖說“挾天子以令諸候”,但還是打著漢獻帝的旗號征服北方。
由此可見,歷史上的眾多成功者還是偏向低調的。
以“低調與高調”為話題的作文 篇3
生活在社會這樣一個大家庭中,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有的人內斂含蓄,不求聞達,有的人個性張揚,長于表現。人不同,做事的方式也不同,當然,這沒有對錯之分。
在我看來,高調的人有兩種,一是確實有資本,想要拿來炫耀,二是在人際關系中永遠處于底層,于是他想通過高調來引人注意,不同目的的人,所采取的方式以及達到的目的都不一樣。王思聰,我想大家都認識,曾一度被認為是一個及其炫富的人,這個毋庸置疑,成天在微博上曬自己的豪車豪宅,他不僅在炫富方面高調,他還一味地抨擊一些名人名作,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我想高調這個頭銜給他是綽綽有余了吧!相反,我曾在實習過程遇到這樣一個孩子。他,其貌不揚,瘦瘦小小的的,成績也是名落孫山,可以說在人群中你很難注意到他,可就是這樣一個孩子,讓我記憶猶新,因為他自身的各方面原因,他是自卑的,不管是老師和同學都很難注意到他的存在,于是他開始偷東西來吸引老師和同學的注意,這兩個極端的例子也正詮釋了兩種不同的高調之所在。
低調的人,我認為也有兩種,一種是本身低調,一種是故意低調。雷鋒,一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就因為他做好事不留名,低調。這個是因為他本身階級觀念與道德觀念所致,生在那樣一個時代,一心想為國民做點好事,不求回報,我覺得這才是低調的完美體現。然而,也有一些人為了證明某些東西而故意低調,我曾看過這樣一個例子,一個富翁他想找一個真心愛自己的人,于是他故意裝窮,可沒想到以前跟他好過的.都對他置若罔聞,相反,只有一個人愿意留下來陪他重新來過,白手起家,依然對他不離不棄,通過這種低調的方式,這位富翁最終找到了自己心愛的人,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好方法呢?
綜合高調與低調來講,我覺得人應該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即在做人方面謙遜,在做事方面積極,這也正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于人于己無不是一利處。
在文學方面,低調是一種修養,高調是一種美德,斡旋在這兩者之中,領會其深層含義,這無不是一人生哲理,只有真正做到這一點,學會這其中所蘊藏的哲理,我們的生活才會明朗,我們才會在我們的生活圈長久駐足;在哲學方面,用唯物辯證法來說,高調與低調是兩種辯證關系,兩者既以對方為基礎,也可以獨立存在。因此,我們要把握好這兩種關系,因人而用,因時而用,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其價值所在!
以“低調與高調”為話題的作文 篇4
低調與高調的辯證,做人與做事的交響。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是一種處世的方法,是一種人生的智慧,也是一種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
如果說低調做人,就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話,那么,高調做事,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了。
低調做人,是一種謙遜智慧的人生態度。
它上善若水,善于處下,善于避讓,善于調和,善利萬物而不爭,目標專一而不改;它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取人之長,容人之短,見賢思齊,見不賢能自省,不斷積累,充實自我。曾國藩武能用兵,文能治國,乃一代名將名相,就是這樣一個叱咤風云之人,卻能始終堅持低調做人,的確令人佩服。他認為“居今之世,要以言遜為宜;有過人之行,而口不自明;有高世之功,而心不自居;乃為君子自厚之道”。是啊,人生在世,即使有過人的本領,蓋世之功,也不要天天掛在心上,露在嘴里,只有低調做人,才能有所作為。
高調做事,是一種積極有為的精神狀態和責任擔當。
它像一團火焰善于燃燒,它像一座高山善于挺立,它像一棵大樹善于生長,它像一只雄鷹善于翱翔,它像一朵鮮花善于綻放,它像一把利劍善于披荊斬棘。惟其如此,才能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斬荊棘,破巨浪,勇往直前,直到抵達成功的彼岸。
低調做人和高調做事,聽起來好像矛盾,其實內在一致,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是辯證的統一。
具體來說,為人低調,不是自我貶低,也不是自暴自棄,自甘墮落,無所作為,而是能夠正確認識自己,擺正位置,團結他人,善于忍耐,積蓄力量,強大自我,打好基礎,增強能力;做事高調,也不是裝腔作勢,自我張揚,貪圖虛榮,謀求名譽,而是發揮使命,敢于擔當,能夠盡責,服務大眾,貢獻社會,實現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低調做人是基礎,是前提;高調做事是發揮,是意義。只有低調做人,才能更好地高調做事,所向無敵;只有高調做事,低調做人才有底氣,也才有其價值和意義。
也正因為如此,低調做人,非但不會降低其人格尊嚴,相反,還更能彰顯其偉大堅韌,更能贏得人們發自內心的尊重和歡迎,其個人威信往往不降反升,做人更有魅力,工作起來也更有影響力和號召力。而高調做事,也非但不會引起人們的反感、遭到人們的妒忌,相反,也更能顯示其魄力,體現其應有的勇氣和能力,得到人們的擁護、贊成和支持。
如此做人到家、做事成功,就從根本上實現了低調和高調的辯證,完成了做人和做事的交響,仿佛車之兩輪、鳥之兩翼,豈不善哉,豈不美哉?!
作為當代青年的我們,不妨做人低調一些,做事高調一些,在低調與高調的合奏中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推向高潮。
【以“低調與高調”為話題的作文】相關文章:
以泥土與珍珠為話題的高中作文01-17
以戰爭與和平為話題的作文12-16
以父愛為話題的作文07-20
以精彩為話題的作文02-11
以樂為話題的作文02-11
以諒解為話題的作文01-17
以原來為話題的作文01-15
以春節為話題的作文01-14
以開學為話題的作文01-13
以高考為話題的作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