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邊有個小賣部》讀后感800字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云邊有個小賣部》讀后感8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現在是大晚上2:00,終于把這本書后面部分一口氣給看完了。起初不是很喜歡這個作者的文筆,覺得作者的寫作很幼稚,以為又是那些幼稚的青春疼痛文學一類的書,雖然我確實抱著類似的想法去閱讀的,因為自高二以來書確實看得少了,加上長期碎片式閱讀打散了我整本閱讀的專注力,名著讀起來很吃力,經常會走神,倒是這些不太需要過腦子的書籍才適合我叭!
不過,這本書在網上好評如潮是應該的,小說前期發育的過程中穿插了很多具有矛盾點的情節(小高潮)推動故事發展,小說的結尾也很觸情,讓我不忍心但又忍不住一口氣讀完,“悲劇就是一步步把美好的事物毀滅給你看”,各種親情和愛情的矛盾不斷升級加強了情節的復雜和影響力,不得不說,作者很會營造緊張的氛圍感!而且結局劉十三孤獨一人今后的生活會是怎樣的,必定會引發讀者情不自禁的帶入聯想,同時,也容易讓人想起一個人——《活著》里面同樣孤獨終老的福貴,但想必余華筆下的福貴是難以超越的,作者或許想模仿余華的情節及人物,但是二者的作品真的是不配比較啊。
我不太喜歡這類書的原因第一是情節第二是寫作風格,但我覺得這本書倒是有些清新脫俗,情節設計讓我覺得很舒服,沒有那些扭扭捏捏假惺惺的瑪麗蘇,親情與愛情的比重也是相當的,情感穿透力也很強,寫作風格至少是不那么幼稚,而且尤其是動態的環境描寫十分生動、畫面感強烈。
但是我不太適應這樣的文筆,我發現那些大名作家的`文筆真的十分寫實,不知道他們是不注重打磨還是刻意不往這個方面寫,他們的文章都是偏于理性,注重文字要給你傳達出什么信息,“畫面感都要來自于自己的想象,而不是靠生動的文采讓你看到浮于表面的固化的“畫面感”或者將情感都灌注在描寫中,比如在余華的《活著》中,直白寫實的文筆是我自己的腦補想象才一步步在腦海中走完全程的畫面,情感都是灌注在情節的細節中的,而讀到這本書,作者的文字只會讓我跟著作者腦海中的畫面去補腦,就我而言,我覺得還是《活著》這類書讀起來更舒服、更自由一些。
當然,現在的時代趨勢可能是這樣的,大眾喜歡文字溫暖一點的文章,文學有各種各樣合理的存在形式,每類文學也有它對應的人群,但是我發現近幾年來的書籍都在向這本書類似的文風靠攏,我想大概也和信息化時代帶來的碎片化閱讀的習慣有關吧。
最后,還是要贊美作者一下,作者結尾真的寫的很精彩!我發現張嘉佳真的是一個很富有情感的人,他的文字在情節高潮還是環境描寫都很洗滌我的心靈,也讓我學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我還看過他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改編的電影,也早早的了解他肯定是一個寫作善于娓娓道來又心思細膩的人,這次才真真切切讀到他的作品!
【《云邊有個小賣部》讀后感800字】相關文章:
云邊有個小賣部讀后感900字01-13
云計算的特點包括有哪些11-25
窗邊的小豆豆寒假讀后感01-27
我有個好爸爸作文12-17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初三01-15
窗邊的小豆豆100字讀后感02-22
窗邊的小豆豆400字讀后感02-15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_600字01-22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_800字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