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電影的觀后感800字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后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奪冠電影的觀后感8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奪冠講述了一種體育運動——排球,但它更加演繹了中國女排的種種精神。
故事開始,年輕的陳忠和進入女排國家隊當陪練,他看到所有的女排運動員都在練習排球,唯獨郎平正在練習舉重。十八歲時的郎平已被招進國家對,她的教練給她的要求就是舉起一百公斤的重物才能碰球。她后來終于成功舉起一百公斤的重物并開始練習排球,她與陳忠和也成為了朋友。教練對她們的'要求特別高,被排球砸到了她們也必須忍者,每個人身上受的傷都很多,雖然很疼。訓練時額頭上的汗珠不停的往下流,每個人的眼眶都發紅。她們這么努力是為了迎接中國與日本的對決。日本女排被稱為是一支“打不死”的球隊,無論你領先多少分,她們總會追回來。所以中國女排隊員們更需要加強練習,也會更累更辛苦。
終于,女拍們熬到了這一天,在球場上,觀眾們歡呼聲特別大,整個賽場都要淹沒在歡呼聲中了,中日女排世界杯大賽正式開始。剛開始,日方隊員們精神狀態特別好,剛開場就領先中國隊好幾分,中國隊球員們不甘落后,奮起直追,在最后一場終于以17:15領先日本隊兩分,贏得了比賽的勝利。
此后,陳忠和和郎平選擇了兩條不一樣的路:郎平選擇出國留學,作文而陳忠和則在國家女排隊擔任總教練。好多年后兩人再次相見,卻是在賽場上見面的。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來郎平在美國留學時被美國女排邀請做了美國隊的總教練。在賽場上,郎平身穿美國排球隊隊服,用英語給隊員們講述戰略,這場比賽美國隊勝了中國隊,郎平也因此招來了一片罵聲。她卻絲毫不在乎,與陳忠和仍是好朋友,由此可見,競爭并不必然傷害友誼。
在這以后,中國女排陷入了低谷狀態,好多人已經對中國女排不抱希望了,認為女排不會再打出好成績。正當這時,郎平回來了,她向女排協會提出女排改革,篩選出好多新隊員,也參加了很多場比賽,然而這些比賽她們都輸了,對此,女排協會對郎平提出了質疑。郎平卻依然堅持自己的做法帶領中國女排與世界第一的巴西對進行對決。賽場巴西隊的觀眾歡呼聲遠遠超過中國隊的聲音,歡呼聲似乎會把整個屋頂掀翻。巴西女排也展現了她們的實力,是真的特別強。中國隊也沒有膽怯,比賽中分數有時還超過巴西隊。在最后一場比賽中,郎平調整戰略戰術,后排朱婷最后一個扣球贏得了全場比賽的勝利。扎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同甘共苦,頑強拼搏,女排精神就是如此,有哪一點不值得我們學習呢?
【奪冠電影的觀后感800字】相關文章:
電影《重來》觀后感01-20
《最好的我們》電影觀后感01-14
電影雨中的樹觀后感01-07
電影荒野獵人觀后感02-25
微電影《希望》觀后感02-18
電影《東京審判》觀后感02-07
電影《死亡詩社》觀后感02-07
電影《海洋天堂》觀后感01-21
電影歌舞青春觀后感01-19
電影少年毛澤東觀后感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