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勛的優秀觀后感范文(通用7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寫一份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到底應如何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功勛的優秀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功勛的優秀觀后感 篇1
《功勛》截取“人生最有華彩的一部分”,著力發掘人物的“高光時刻”。可以說,每一位在時代中出場的功勛人物,都肩負著一段“小人物”的大故事。再現功勛人物,則是用一段段小故事來講述“大人物”。于是,我們在《功勛》中看到,有大國重器的時代所需,就有于敏、孫家棟、黃旭華一心報國的奮斗;有黎民蒼生的生計所系,就有袁隆平、屠呦呦嘔心瀝血的鉆研;有父老鄉親的家國所依,就有申紀蘭、李延年、張富清滿腔熱血的赤誠。這樣的故事,是千萬個同路人的縮影。正如每個單元片尾的字幕致敬:“獻給為……作出貢獻的……”。聲譽卓著的“功勛”,出自每一位平凡的個人;而無數個平凡人,打造著奮斗的“高光”,成就著時代的“不凡”。
《功勛》的每個單元片尾,畫面自過去穿越時空,視角由往事觀照現實,鄭重作出回答:為什么“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為什么“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其實,先輩的功勛早已密不可分地融進了祖國的山河、融進了我們的美好生活。“愁與哀皆忘,追一個信仰”。今天,連續劇《功勛》迎來收官,結束追劇的你我,不妨對標先輩們執著追求的“希望與前途”,在民族與國家的星空里,成就屬于自己、也屬于時代的“高光時刻”
功勛的優秀觀后感 篇2
《功勛》展現的是功勛人物真實的人生經歷,也讓觀眾看到了這些英雄、模范最生活化、最接地氣的一面。李延年在烽火連天的前線能和戰士打成一片,于敏會在家里和妻子暢想如何品嘗北京烤鴨來解饞。原來,不平凡的英雄也很“平凡”;原來,他們離觀眾并不遠。
不過,在最危險的地方,李延年從未退縮;為了祖國的科研事業,于敏毅然放棄了出國留學的機會;哪里有需要,張富清就去哪里,不管條件有多艱苦。“平凡”的英雄在關鍵時刻,又是不平凡的。二十一世紀的年輕人生活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環境里。
祖國的強大,讓他們不會再身處戰火紛飛的環境里,感受戰爭的恐懼和殘酷;經濟的發展和生活的富裕,也不會讓他們再體會到糧食短缺的艱難,永遠不用像于敏一樣,去“偷”自家的雞蛋給同事果腹。
看一看前輩們是怎樣讓自己的青春無悔,看一看當年的同齡人是怎樣度過充實的一生,看一看他們在遇到生活的困難和挫折時,又是如何應對和克服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就不會再有迷茫和彷徨,內心就會充滿奮進的力量。新時代的“功勛”,正召喚著我們勇立潮頭、奮楫爭先、拼搏進取。
功勛的優秀觀后感 篇3
電視劇《功勛》看完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一整天,腦海里都浮現劇中人一個個犧牲時的場景。最震撼我心靈的,不是金天一、春蘭、喬老板、項政委、梅津和卓越的犧牲,而是劇中年僅七歲的巧丫的犧牲。
劇中巧丫戲份并不多,是廖飛和卓越先后租住的康西公館的老板娘的女兒,聰明可愛,廖飛和卓越都先后教過她學寫字,她對廖、卓二人有著深厚的感情。
卓越準備離開新京去東林鎮潛伏,外出辦事出門前答應巧丫給她買糖人回來。巧丫開心地等著姐姐回來,等來的卻是帶兵去康西公館抓卓越的黑木茨。年幼的巧丫由高興變得恐懼,然而當黑木茨把大院里的人都趕去屋子里監視時,巧丫選擇了院子一個角落躲藏起來。卓越滿懷喜悅拿著買好的糖人回來,走到大門口時,巧丫從角落沖出來提醒卓越不要進大院,黑木茨殘忍地槍殺了巧丫。
那句“姐姐,姐姐你別過來,有日本人,他們要抓你!”以及中槍后喊出的一聲“姐。”,讓卓越難以接受活潑可愛的巧丫瞬間死在她面前,頓時淚流滿面,買的糖人也掉落在地上。若不是巧丫的媽媽還有叔叔沖出來和日本鬼子拼命,全部被槍殺,巧丫媽媽臨死前提醒卓越快逃,恐怕她還難以回過神來。
直至廖飛協助卓越脫險,幫她更換成日本醫生的身份,在火車站送別后,卓越離去時淚流滿面,仍難從悲痛中釋懷,鏡頭回放巧丫死前的那兩句話。巧丫的死讓卓越親眼目睹了日本鬼子的殘忍,也激發了她對日本鬼子的仇恨,決心要出色完成諜報任務。
第十九集開頭這火車站離別的一幕,讓我也不禁熱淚長流。說不清楚為什么,心里堵得慌。是劇情太傷感,還是我太難過。
再次聽柳云龍唱的《功勛》,在那深沉、激昂的片尾歌聲中緩緩站起身來。
《功勛》的確在劇情方面有不少的漏洞和缺憾,即便如此,這部電視作品依然是成功的,特別是演員精彩出色的演繹,使該劇從人性化的角度刻畫了一個又一個的鮮活的人物,不論好壞形象都很真實。通過他們各自的命運告訴我們,是罪惡的戰爭把人類本是美好的感情變成仇恨和傷痛;把智慧和才華變成殺戳的幫兇。它告訴我們要銘記,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今天的和平生活是多么的珍貴,而我們只有用自己最大的力量為祖國的建設努力奮斗,讓她強大、繁榮,永遠不受侵略。
功勛的優秀觀后感 篇4
《功勛》不僅是一組贊美詩,還是一道思考題。劇中弘揚的是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這個民族窮且益堅的精神底蘊。窮且益堅不易,達而益堅更難。
昨晚,電視劇《功勛》圓滿結束了全部八章。這部作品是“理想照耀中國”主題展播中的一部。它是對2019年9月29日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的響應,是在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時為新中國英雄立傳之作,是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啟程處寫給中華優秀兒女的明德之作。“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功勛》的底蘊和寄托就在于此。
中華民族歷來崇仰英雄,中華兒女歷來崇尚英雄。看《功勛》不禁會想到魯迅先生曾寫下的鏗鏘之語——“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從大禹治水神話的代代傳承,到巍峨矗立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歷來為蒼生起、為天下安、為民族興旺、為國家富強而忘我奮斗的人們,是中國的脊梁、民族的先鋒、時代的英雄。
功勛的優秀觀后感 篇5
從《暗算》開始喜歡上了錢之江,也喜歡上了柳云龍。《功勛》剛一“亮劍”就開始“追砍”了,可惜有多少期待就看到了多少失望。老實說,軍事和情報什么的,我不是專業人士也不是“發燒友”,所以技術細節上的漏洞我也就說不出個子丑寅卯來,但是稍微用邏輯的思考就能發現太多的漏洞,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不過《功勛》一片也不是完全沒有亮點,其中鬼子配角的設計和最后的結局還是讓人品出了些味道。《功勛》中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個“非典型性”鬼子和“非典型性”鬼子軍隊。《功勛》里的鬼子不再是老電影里那種滿臉橫肉,滿嘴“死拉死拉的”的“典型性”的符號化的鬼子形象。而變成了“每天都想著趕緊結束戰爭,隨時打算回家,夾在各方勢力之間左右為難,靠著鴉片煙麻醉自己”的遲田少佐;“除了想著為天皇玉碎,還惦記著惠子小姐,極度冷酷,又有些柔情”的黑木少佐;就連東林炮臺的小鬼子也不是那種壞的沒點“人氣”的樣子,居然也具有了一些“知恩圖報,懂得感激”的“優點”。這些復雜的帶著“人味兒”的鬼子形象為《功勛》增色了不少。而“除了惦記著敵人,也惦記著自己人,老想著背后給別的部門下刀子”的“官僚化”的關東軍司令部,也讓人看出了一些別樣的風味。
當然,最讓人受用的還是結局的。設計,看似有些“荒誕”,因為英雄既沒有抱得美人歸,也沒有批紅花騎大馬,在人民的歡呼中與政委熱烈擁抱。而是在老百姓的痛罵中跟著“敵人回國了”,提著腦袋打鬼子,到了到了卻成為鬼子的一員,跳進黃河也洗不成“中國人”了。這種有些悲涼的結局在最后給了人久久不能散去的回味,就像是扎在心里的一根刺兒,說起來不疼,但是卻總也忘不掉。
令人回味的配角、漏洞的劇情、意味深長的結局。
功勛的優秀觀后感 篇6
鄭曉龍團隊全景式還原抗瘧之路
在研究過程中,屠呦呦和課題組的同事曾多次就青蒿素的提取方法產生了嚴重的分歧,但屠呦呦直言:“科學研究不應該有禁區,不管是從中藥店買的藥材,還是野地里長的植物,不管是水煎還是絞汁,只要研制出新的抗瘧新藥能救人命,就應該大膽地嘗試。”在編劇王小平看來,屠呦呦是個非常直爽的人,她極其專注于她的'研究,所以不那么在意人情世故,“我們的社會需要這樣的人,這種透明充滿了樸素的可愛”。
在很多觀眾眼中,鄭曉龍與王小平出品必屬精品,《甄嬛傳》《羋月傳》等熱門佳作都由夫妻倆聯袂打造。而這次拍攝《屠呦呦的禮物》,鄭曉龍團隊更是匠心雕琢,力求品質。他坦言:“越是對細節的專業,越能讓觀眾感受到情節的真實。”為了追求這份真實,鄭曉龍團隊查閱數以千計的中醫古籍和原始中藥記載資料,跨越上千公里,輾轉北京、海南省陵水縣、浙江省寧波市等地,一遍遍地重新搭建場景,改造危樓,力圖以1:1的比例,全景式復原屠呦呦當年的工作場景。
修復改造的過程極其瑣碎復雜,難度最大的當屬該劇的核心場景——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因為它屬于危樓,我們要從結構上真實地還原,工程量極大。”制片人敦淇說道。為此,劇組在密云老廠房的基礎上耗費50天時間完成了中藥研究所的改造工作。為了找到屠呦呦團隊萃取青蒿素需用的7個大缸,道具組幾乎跑遍了中國各省市的大小市場,終于在寧波市象山縣找到了當地人腌制白菜的7個大缸。而在拍攝地海南,劇組也遇到了不小的困難,由于山路崎嶇,汽車無法到達取景地,在交通受阻、人力有限的艱苦條件下,劇組依靠人工搬運,將所有的設備器材扛到取景地,重新搭建越南軍隊野戰醫院和試藥基地。
功勛的優秀觀后感 篇7
周迅連走路拿包都越來越像屠呦呦
齊耳短發,帶著一副棕色框架眼鏡,走起路來從不看人,出門總忘帶鑰匙,周迅演繹下的屠呦呦喜怒不形于色,獨來獨往,看起來有些呆呆的,但對青蒿的研究卻極其認真。導演盛贊周迅道:“我覺得周迅天生是做演員的料,塑造能力極佳,她像進入到這個人物里一樣,連走路拿包的樣子都越來越像屠呦呦。”
盡管已經拿遍了各類演技大獎,但與屠呦呦這個角色的相遇卻讓周迅犯了怵。“當時小平老師和曉龍導演說想讓我來演屠呦呦,其實我是很緊張、壓力很大的,因為我對那個世界不太了解,尤其是實驗部分,雖然請教了專業的老師,但由于熟練性不夠,專業度和準確度要時刻依賴專家從旁指導。”為此,在拍攝前,周迅特意去拜訪屠呦呦并和屠呦呦的同事們聊天,尋找共通揣摩角色。“我和屠老師的性格是有相像的地方,她鉆研醫學,我鉆研表演,所以這么一轉換,我就摸到了一些門路。”
在周迅眼中,屠呦呦是個非常冷靜的人,沒有太多的情緒表現,所以她刻意將屠呦呦的這一特質放大。有場戲講述屠呦呦所在的實驗室意外著火,“523”課題組前期的實驗成果在這場大火中毀于一旦,一向情緒穩定的屠呦呦哽咽地說:“我對我們‘523’項目會碰到什么樣的問題,有過各種各樣的設想,唯獨沒有想過會著火,其實火災不是問題,火災反而對我們是個提醒,提醒我們……提醒我們對青蒿的……提醒我們對青蒿的提取工藝還有實驗室的安全管理是有漏洞的。”
這場戲周迅含淚演繹,隱忍得讓人心疼,仿佛讓觀眾看到當年那個堅毅且內心極其強大的屠呦呦,雖心有不甘,但依然帶領著團隊勇往直前。
屠呦呦的真實感,來自于她那種投身于事業后純粹的使命感。她毅然決然的勇氣,讓人不得不為之敬佩。
【功勛的優秀觀后感范文(通用7篇)】相關文章:
動畫電影《我們的冬奧》優秀觀后感范文600字(通用8篇)02-24
2022天宮課堂優秀觀后感(通用7篇)03-25
優秀后勤園長的述職報告范文(通用5篇)12-30
北京冬奧會的觀后感范文(通用11篇)02-15
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跡報告會優秀觀后感范文(通用24篇)01-19
2022《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優秀觀后感范文(通用10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