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錢學森傳讀后感(精選7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錢學森傳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錢學森傳讀后感 篇1
暑假期間認真讀了《錢學森傳》,錢學森爺爺于一九一一年十二月十一日出生在一個貴族家庭,祖籍浙江杭州。他父親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母親是一位大家閨秀。錢學森爺爺從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無論什么事情都喜歡動腦,多問個“為什么”。上學后,他非常愛看書,一鉆進圖書館就忘記了吃飯,忘記了回教室上課的時間,沉迷在書的世界里。錢學森爺爺興趣愛好廣泛,知識面寬博,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學霸”。
錢爺爺在上海交通大學學習期間,還流傳著兩個一百分的故事。有次考試,老師把試卷發下來后,對大家說:“第一名錢學森,一百分,滿分!”同學們都報以熱烈的掌聲,可是錢爺爺卻在滿腹狐疑地審視著自己的卷子,他發現一處筆誤,立刻站起來對老師說:“對不起,老師,我不是滿分。”說完就把試卷拿給老師看,老師仔細看了一遍,立刻把試卷改成了“九十六分”,然后對他說:“你在我心目中,仍然是滿分!”教室里再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還有一次,老師布置熱工實驗。錢爺爺寫出的實驗報告特別詳細,長達一百多頁,完整、詳盡地記錄了他在實驗中觀察到的各種現象和細節,而且書寫工整清爽,圖畫標識十分清晰。老師一看立刻給了一百分的成績。
錢爺爺不圖虛名、實事求是的.精神永遠鼓勵著我。他在學習上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嚴謹態度感染著我,不隱瞞自己的不足,做真實的自己。
一九三四年夏天,錢爺爺考取了留美公費生,隨后正式進入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錢爺爺憑著自己的發奮和努力,只用了一年時間就取得了碩士學位,隨后他又慕名來到著名的航空專家馮·卡門教授門下學習航空理論。經過兩年的艱苦學習,他和馮·卡門教授一起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卡門—錢公式”,在很長的時間里都被廣泛運用在了飛機的設計領域。因為這個著名的公式,年輕的錢爺爺取得了博士學位并成為了世界航空領域一顆耀眼的新星。在三十六歲時就成為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
一九五五年九月,錢爺爺歷經千難萬險,沖破沖沖阻撓,在周總理的關懷下,帶領全家終于回到祖國的懷抱。回國后,陳賡將軍曾問錢爺爺,咱們中國人能不能造出自己的導彈來?錢爺爺斬釘截鐵地回答:“有什么不能的?當然能!外國人能造出來的,我們中國人同樣能造出來!”錢爺爺是多么的堅定、勇敢和自信啊!
在錢爺爺的帶領下,中國科學家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先后研制出了新中國第一枚導彈,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實現了“航空救國”的夢想,為國家作出的貢獻像天上的繁星一樣眾多,一樣耀眼。
讀完《錢學森傳》,我為祖國有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而感到驕傲和自豪!錢爺爺頑強拼搏的學習精神和堅貞不渝的愛國精神是我前進道路上的一盞明燈。
我最愛的王老師曾經對我們三(6)班的同學們說過一段話:“我知道,我們班的同學們都很厲害,以后一定有人出國留學,但是你們一定要記住:一定要回來報效祖國!”老師的諄諄教誨,我將刻骨銘心,永志不忘。無論我將來能不能出國留學,無論我將來在什么崗位上,都要有一顆愛國的心,為能夠報效祖國而努力!
錢學森傳讀后感 篇2
一首好歌,能催人奮進,一幅好畫,能陶冶性情,一本好書,能打動人心,受益終身。讀了《錢學森傳》,我感觸頗多,心情激蕩不已。
錢學森,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1934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1935年獲得庚子賠款獎學金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習,1936年,進入加州理工學院研究院,師從氣體動力學一代宗師馮。卡門,先后獲得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和航空、數學博士學位,并成為噴射推進實驗室的創室人之一。與導師馮。卡門共同創立了舉世矚目的“卡門—錢學森公式”,二十八歲時就成為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1955年回國,為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火箭之王”、“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被授予“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與錢偉長、錢三強被周總理合稱為中國科技界的“三錢”。2009年10月逝世于北京。
同許多偉人一樣,錢老也留下了許多經典話語,讓人印象深刻!他說:“我姓錢,但我不愛錢。”從1935年到1955年,錢學森在美國整整20年,20年里,他在學術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生活上擁有豐厚的待遇,美國給了他很高的榮譽。然而,錢老始終眷戀著生他養他的祖國,依然放棄一切決定回國。時任美國海軍部次長金布爾聲稱“一個錢學森抵得上5個海軍陸戰師,我寧可把這個家伙槍斃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國去!”從此,美國對他的政治迫害接踵而至,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對他實施監視拘禁。1955年10月,經過周恩來總理在與美國外交談判上的不斷努力,甚至不惜提前釋放15名在朝鮮戰爭中俘獲的美軍飛行員作為交換,錢學森終于沖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國懷抱。在他心里“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范,是偉大的人民科學家。這是2007年感動中國人物組委會給錢老的頒獎詞,也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
“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這個被稱為“錢學森之問”的問題,引起上至國務院總理下至普通學生的'深思。回應“錢學森之問”,中組部、教育部于2009年起實施了“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簡稱“珠峰計劃”,這項計劃的目的就是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今天的我們是幸運的,我們出身在和平年代,看到的是一個蒸蒸日上逐步發展壯大的中國。我們有良好的生活條件和學習環境,我們沒有經歷過苦難。相比錢學森,他身處那樣惡劣的壞境依然忠貞愛國,堅持奮斗,自強不息,我們以他為榮,以他為榜樣,學習他的愛國精神和拼搏精神,勤勤肯肯工作,踏踏實實做人。
錢學森傳讀后感 篇3
最近,我讀了一篇文章《錢學森》,它令我感慨萬分。
剛剛36歲的錢學森在美國已經被聘為終身教授,參與機密的導彈研究工作。身處美國的錢學森時時刻刻都不忘記祖國。1949年10月1日,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錢學森很高興。就在此時,錢學森決定:返回自己的祖國,用自己的專長改變中國人的命運。回國的工作一切已經準備好了,可是美國政府阻擾了回國計劃。突然,錢學森又被無理由拘捕,受著無休止的折磨,可錢學森就是不向美國政府低頭。最后,在正直人士們的強烈抗議下,終于,美國被迫釋放了錢學森,錢學森終于回到了祖國。
被聘為終身教授,權力、名譽、金錢都有了,這是多少年輕人的夢想。可是錢學森呢?卻放棄了這一切,一定要返回自己的祖國,為祖國做出貢獻。看看錢學森的.回國計劃,一波三折,受到折磨,但就是不向美國政府低頭。
后來,錢學森獲得了”兩彈一星“的功勛,為祖國的導彈技術做出了巨大貢獻。人們感謝錢學森對祖國的巨大貢獻,但更贊揚他的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讀了《錢學森傳》后,我知道了錢學森是中國的火箭專家、導彈專家、“航天之父”和“導彈之父”而且還是中國航天事業的拓荒者和奠基者,是“兩彈一星”功勛獎攻獲得者。
在他心里,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
他刻苦求學名校,留學美國,36歲成為終身教授,5年被囚終歸國。他克服各種困難,無怨無悔奠定祖國航天事業。
回國后,錢學森馬上投身到研制導彈中,那時的中國導彈事業是一片空白。在蘇聯研究人員,被調走后,研究陷入了困境,在錢學森的帶領下,中國的第一顆導彈終于總裝圓滿成功。
錢學森對我國航天事業的貢獻世人皆知,錢學森的民族氣節亦讓人感動,在錢老無數的光環,近乎完人的背后,我們應該看到他勤奮好學民,踏實嚴謹,堅持不懈的精神,也應該看到他為了祖國的無私奉獻的精神,還要看他熱愛藝術,趣味高雅的情操,這正是我們現代的年輕人的缺少和值得反思的。
今天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看到一個逐步壯大的中國,我們有良好的生活環境,我們沒有經歷過去的苦難,相比錢學森,他身處那樣惡劣的環境依然忠貞愛國,堅持奮斗,自強不息,我們以他為榮,以他為榜樣,學習他的愛國精神和拼搏精神,勤勤肯肯工作,踏踏實實做人。
錢學森傳讀后感 篇4
在中國有許許多多的科學家,最近我讀到的這位科學家就是我們的“導彈之父”——錢學森。他發明的原子彈讓中國的科技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他不僅僅是一位科學家,更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錢學森從小就是一個勤奮好學的孩子。在學校,他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是一個“小問號”,天天都有問不完的'問題。在家里,他總喜歡待在父親的書房里閱讀各種各樣的書籍,像海綿吸水一般不停地汲取著書中的知識,有歷史的、文學的、科學的。他還有豐富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在學校的飛鏢比賽中,他用自己研制的飛鏢獲得了第一名。
后來,因為他擁有豐富的學識,美國人不想放棄這樣的人才,便不想讓他回國,于是提出了優越的留美條件,但是錢學森毅然決然要回到祖國的懷抱,為國家作貢獻。回國后,他一心鉆研導彈事業,在錢學森的幫助下,中國研究出第一顆仿制導彈、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和第一顆洲際導彈,并且發射成功。錢學森因此獲得了“終身成就最高榮譽獎”!他為祖國帶來了無窮的寶藏!
在我看來,不僅僅是對于科學而言,學習也是一樣,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只有用心去學習,才能獲得成功。我們應該從小培養自己愛學習的習慣,長大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錢學森傳讀后感 篇5
夜已深,萬籟俱靜,而我卻被那本書所深深吸引。
有這樣一位偉人,他的心里,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他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后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范。他就是錢學森院士。他是愛國主義的典范,是當代中國的國魂,是知識分子的楷模,更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錢老,出生“華麗家族”的他,從小就在有著一份寧靜的文化氛圍和求實精神的家庭中學習著,成長著。后來,錢老憑借著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國外留學的機會。1936年,他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獲得航空工程碩士學位,之后轉入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師從航天工程學家卡門,并很快成為卡門最重視的學生。但錢老并未因此驕傲,而是更加的勤奮學習,因為他認為這樣最能幫助中國,雖然外國人瞧不起他的身份,但他卻打破了偏見,并一直以中國人的身份而驕傲。后來,祖國解放,他壓抑不住自己的內心,急于回到祖國的懷抱,但深知錢學森價值的金步爾卻堅決不放行,并說出:“錢在何時何地都相當于五個師”。于是,他的歸國路陷入了無底洞,猶記得書中這樣寫道,錢學森說:“被美政府扣留,今已五年,無一日、一時、一刻不思歸國,參加偉大的.建設高潮。”
五年后,經過祖國的幫助,1955年,8月5日,他踏上了回家的路。我想,那時站在甲板上的錢老,眼睛注視的方向,定然是祖國的方向,心里想著的,定然是祖國。
從此,錢學森全身心獻身于新中國的“兩彈一星”這一宏偉的事業。
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錢老的這一生波瀾壯闊,跌宕起伏,充滿艱難險阻,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錢老說:“外國人能干的,中國人為什么不能干,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截?”就是帶著這樣的堅定與信念,終于,振聾發聵的爆破聲震驚了亞洲,撼動了世界,也迎來了全國的歡呼。錢學森,那是一個深入人心的名字,是一個為中國人民所記住的名字,更是一個讓中國自豪的名字,在我看來,這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名字,是愛國主義的象征,更是一種精神的體現,是讓中民族挺起脊梁的精神!
百年前,中國跌落成任人宰割的“魚肉”,今天,我們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百年前,陸上國門破碎,海上門戶洞開,今天我們有信心與能力打敗一切來犯之敵;百年前,貧困的夢魘嚴重地困擾著中國,今天,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正因為,有了錢老和錢老那輩人的負重前行,才有了如今繁榮富強的中國!
錢老,這盛世如您所愿!
錢學森傳讀后感 篇6
寒假期間我看了《錢學森傳》,錢學森是我國導彈、火前以及航天事業的莫基人,是人們心中的“科學圣人”。他的愛國之心、堅定信念和創新精神,使我心懷崇敬、感觸良多,印象最深的還是錢學森的堅持不懈的精神!
錢學森身上有看中華民族濃厚的傳統美德。他的奉獻精神,他的民族氣節,他的艱苦樸素,還有他的高尚品格,無不令人敬仰。其中給我最深的觸動是他愛國主義者的情懷,書中講述的愛國主義情懷是貫穿他整個生命的主旋律,當他身在異國他鄉,羈絆難歸時,他至始至終都堅持著“我要回國”的信念,時刻不肯松懈……還在美國法庭上大聲宣告:“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一腔熱血只報國,我的根在中國。”在經歷了長達五年的囚禁后,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還顧不上洗去一路的風塵就立刻投身到了新中國的科技建設中,以一個普通科學工作者的姿態積極工作。在條件艱苦的荒漠,成功研發了“兩彈一星”,為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發展做岀了杰出的.貢獻。錢學森28歲時就與導師一起完成“卡門錢近似”公式,創立火箭與航空領域中的若干重要概念,開創工程控制論、物理力學兩門學科,為人類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岀了重要貢獻,展現了科學的力量和價值。
我豐常地敬佩錢學森堅持不懈的精神,與他所遇到的困難相比,我們這些生活在蜜罐、搖籃的孩子們所遇到的挫折好比是沙灘上的一粒碎沙一樣不起眼!當我們學習中遇到一點點“難題”是,總是很輕松地放棄了,轉而問家長,問老師。可是,這一點點的挫折與錢學森所遇到的那樣多而且十分艱難的挫折相比,自已的那些掛折又能算些什么!
所以,我們要向錢學森學習他那堅持不懈的精神,努力克服一切挫折,勇住直前!
錢學森傳讀后感 篇7
今年暑假我讀了《錢學森傳》,這本書讓我了解了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的事跡。
1911年,是一個災難深重的年代,錢學森出生在杭州,后來隨父親全家搬到了北京,在北京度過了少年的學習生涯。他從小立志成為一個有用的人,長大后報效祖國。于是他勤奮刻苦,埋頭苦讀,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并得到了去美國留學的機會。
留美期間,深知中國科學技術落后的錢學森,更加刻苦地學習科學知識,并立志學成后回國,拯救中國科技。在美國,他致力于前沿科技——宇宙火箭技術的研究,很快他就成了知名的火箭專家。就在錢學森準備回國時,戰爭爆發了,于是有人指控他加入了共產黨,他很快就被FBI抓了起來。通過多方努力,FBI不得不釋放了他,重獲自由后,他拋棄了在美國的`優厚待遇,懷著滿腔的愛國熱情毅然回國,因為他要實現少年時的志向,盡自己所能報效祖國。
一回國,錢學森就全身心地投入了他熱愛的科技工作,不僅造出了中國第一枚火箭,把中國的第一顆衛星發射上了太空,還為國家培養了很多的科技人才,為中國的導彈技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錢學森是一個充滿愛國思想的偉人,他為中國航天事業做出了杰出貢獻,所以人們尊稱他為“火箭之父”,“導彈之父”,“航天之父”等等。
錢學森之所以有這么多的成就,是因為他熱愛祖國,從小樹立了遠大的理想,認真學習,刻苦鉆研。我們作為祖國的接班人,也要以錢學森爺爺為榜樣,熱愛祖國,好好學習,以后才能像錢學森爺爺一樣為祖國的偉大復興出一份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錢學森傳讀后感】相關文章:
《錢學森傳》讀后感09-29
錢學森的經典語錄07-27
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09-19
錢學森的主要事跡12-01
錢學森讀書筆記06-09
我的偶像錢學森作文09-25
錢學森主要事跡09-29
關于《錢學森》教學設計10-16
《錢學森》讀后感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