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日記范文8篇
一天即將過去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日記寫什么內容才新穎、豐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日記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日記范文1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屈原誕生的,到了現在已經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了。而端午節的這天有非常多的習俗,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懸菖蒲艾葉。這天一清早,奶奶將鄉下帶來的菖蒲艾葉掛到了門上。我很好奇,就問奶奶,奶奶告訴我,這是為了驅瘴,艾葉有藥用功能,驅蚊子、蒼蠅,凈化空氣。原來,端午節還有這些習俗呀!這下我知道了。
吃粽子和黃魚,到了中午桌上突然多了幾樣平時少見的東西——粽子、黃魚。我很奇怪地問奶奶:“今天又不是過年怎么吃粽子呀?”奶奶笑著說,“今天是端午節呀,所以要吃粽子和黃魚。據說這天人們把粽子裹成尖角形投入江中,尖角形能嚇跑魚蝦,里面的米能喂飽魚蝦,它們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體,這是人們對屈原的敬愛。”現在我才知道吃粽子還有這講究。
賽龍舟、掛香囊。晚上看電視我還知道端午也有賽龍舟、掛香囊的習俗,坐在一邊的'媽媽告訴我:“相傳當年屈原跳江以后,人們舍不得屈原,紛紛駕船竟相趕去救屈原,一會兒工夫就看不見了,后來,人們就用這種方式來紀念屈原。另外,人們還用五色的線纏繞香囊,有驅邪、保平安的美好愿望。”
這些,都是端午節的習俗,怎么樣,是不是覺得非常的多呢?其實,還有很多有地方特色的端午節的習俗等著我們去發現呢。
端午節日記范文2
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因為這樣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呵呵,不知為了“吃”哦,因為嘛!嘻嘻,我也說不上來。可是,端午節可以做我想做的事,那就是:與哥哥比賽吃粽子。
端午節的粽子極為美味,我多想再吃,因為,那是心靈手巧的.媽媽為我包的,我特別喜歡吃媽媽做的飯。端午那天,我去哥哥家,我把媽媽包的粽子,慢慢地從小口袋里拿了出來。哥哥說:“你帶粽子啦!我媽媽還沒給我包
呢!”“恩,我帶了。”我說“哥哥,你的媽媽真沒給你包啊?”“我還騙你不成,恩,我們玩跌粽子吧!”告訴你吧!跌粽子是我和哥哥一起創的游戲,游戲規則是:
一個人哪一個最大的粽子,另一個人哪一個最小的粽子,然后大粽子包開皮,小粽子也是包開皮。大粽子與小粽子黏在一起,吃一口,把一顆棗去掉,然后,大粽子去打小粽子,那樣小粽子的米粒就大大粽子里來了。哈哈!我是大粽子。 我和哥哥一直分不出上下,因此,我很是悶悶不樂,想:“哥哥,這是我提的游戲,還贏不了你?”哥哥突然一擊,我輸掉了。哥哥高高興興的把兩個粽子放進嘴巴里。饞得我直流口水。我向哥哥哀求道:“哥哥,給我一個吧!”哥哥說:“不行,你剛才在說我的時候怎么不想你愛求我啊!”原來,哥哥看透了我的心思,我慚愧無比了。
端午節日記范文3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因為今天放假,所以我起的比平時稍晚一點。當我睜開眼睛的時候,卻發現我的手上腳上都被帶上了五彩線。五彩線是由紅、粉、黃、綠、藍五種顏色組成的,很鮮艷。媽媽告訴我說,端午節帶上五彩線會給自己帶來好運的。
在洗完臉后,我就來到了餐桌前。滿滿的一桌,真豐富啊;有大大的三角形粽子,還有香噴的雞蛋、鴨蛋、鵝蛋。看著這么多好吃的,我的口水禁不住流了出來。
我已經迫不急待地想和他們做游戲了——頂雞蛋。
我在盤里隨手拿了一個個頭較大的雞蛋,先和爸爸來了一個對決。而我的力氣太小了,一個回合下來,就輸給了爸爸。但是心里卻不服輸。心想:“可不能這么算了。”我又去洗鵝蛋,想和媽媽較量一番。
只見媽媽在盤子中左挑右選的,好像里面藏了大將軍。我好奇地問媽媽:“你在選什么?難道鵝蛋還會有什么不同嗎?”聽完后媽媽耐心地說:“你看這鵝蛋好像都一樣,其實里面的學問大著呢!首先你要看蛋的`形狀,要選“小頭”尖一點的,這樣的蛋會比較有優勢一些;其次要看鵝蛋的外殼,光滑、細膩、顏色勻,這樣的蛋殼更硬一些。根據這些特點選,一定能獲勝。”
我半信半疑地選了一個鵝蛋,就開始跟媽媽較量起來了。
我雙手緊緊地握著鵝蛋,使上了渾身的力氣,頂啊,頂啊,只聽見叭的一聲,我趕緊收手,緊張地看了一下手中的蛋,我手里的鵝蛋竟然還沒破,還是好好的,“原來是媽媽手里的蛋碎啦,太好了,我贏了!我贏了!”我興奮地邊喊邊跳,爸爸也高興的拍手表示祝賀,媽媽看著我高興的樣子也笑了。
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日記范文4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四,明天就是端午節了。
吃過早飯,我和媽媽搭乘爸爸的摩托車去街上湊熱鬧。路上,交通顯得有點擁擠。行人比平日里增加了不少,車流也時斷時續的。交警為了特別保證節假日里的交通安全,在交叉路口增設了崗哨。我們只能緩慢地行進。我沿途看見不少的婦女手提著大把小把的我叫不上名來的'藥草往家里趕。這是往常所沒有的景象。端午節時,不少的人家都要買很多的藥草,曬干后存放在家里,平日里用來泡澡或沏茶用。至于艾葉、蒲草之類的買回家后就直接插在門窗上,用來避邪驅五毒。我們好不容易來到了MM廣場,停好車后,準備去采購一些過節用的東西。因為人多,一不留神,我們就走散了。我和爸爸不知不覺地來到了集貿市場附近的路段。這里比平時添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路兩邊,一字兒排開,地面上擺放滿了各種各樣的藥草。那些從鄉下上來的農人們今天忙得是不亦樂乎。他們覺得這些東西比他們栽種的農產品似乎搶手得多。路口處,有一個老太婆在賣一小包一小包的東西。我對此頓生了好奇心。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買了一小包,從中取了一小點,撒放在了我的頭頂上,并告知我這種東西叫雄黃。據傳說,人們在端午節時帶上它就能避邪。呵!天下竟然還有這等事。我越發地對端午節感興趣了。
我們轉悠了大半個上午,才戀戀不舍地回家的。
端午節日記范文5
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飄逸出濃濃的粽香,歡聲笑語傳遍了街頭巷尾,我家也不列外,這不,我們都忙著包粽子呢。
包粽子需要蘆葉和糯米,如果你喜歡哪種餡,就可以在糯米里加點。我和外婆先來到河岸采蘆葉,只見蘆葉綠油油的,在河岸邊跳著搖擺舞,外婆叫我采又大又亮的蘆葉,因為這種蘆葉才好包粽子。十幾分鐘過去蘆葉終于采完了,把它都放在熱水里泡軟了就能包了。開始包粽子了,我學著外婆的樣子,笨手笨腳地包起來,結果我一會兒拿蘆葉,一會兒舀米,一會兒拿繩子,一不小心手一松,米撒了一地,我的第一個粽子沒有成功。我灰心喪氣,覺得自己學不會了,正當我不想做的時候,奶奶的一句話忽然在我耳邊回響了起來:“失敗乃成功之母。”于是我又鼓起信心學起來。
這一次我并不是像上次那樣了,我吸取了第一次包粽子的教訓。我注意了握粽葉的姿勢和包粽子的方法,我先把粽葉一卷,直到洞卷尖了為止,然后又用勺子盛了一勺糯米,再放了我愛吃的赤豆,最后把蘆葉按照順序纏繞包裹,直到裹得結結實實的,用線給綁起來,一個粽子就包成了,雖然樣子沒有外婆做的那么好看,但總算是我的'第一個作品,我心里喜滋滋的,開心地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
煮了一小時,粽香飄出來了,我品嘗著自己包的粽子,覺得味道真是不一般。
端午節日記范文6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端午節。這一天,全國各地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
聽媽媽說,端午節的由來還有一個故事呢。據說,是為了紀念古代楚國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自盡的,當地的居民都趕來營救,但是去撈了半天也沒撈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喂魚,漸漸地就成了風俗。端午節也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我們這里也有習俗就是吃粽子、掛艾草、貼葫蘆。今年的端午節,我和媽媽在大門上貼上了做工精美的葫蘆,掛上了艾草,聽說這樣是可以驅邪的。
今天的美食就是吃粽子了。奶奶要包粽子了,我連忙走過去觀看,還迫不及待地要幫忙。以前,我看到的粽子有兩種,一種是竹葉做的,另一種是竹筒的。粽子餡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紅棗的、豆沙的、水果的`、肉餡的,這些餡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非常好吃。
奶奶今天準備的是紅棗和豆沙餡的,都是我愛吃的。奶奶先把竹葉卷成一個圓錐形,然后把泡好的紅棗或者豆沙餡放進去,再放點米,接著就把竹葉包起來,然后用線把粽子捆好,這樣連續包了很多個。我也學著包,鼓搗了半天才包了一個,雖然樣子很難看,但是心想,一會兒就會吃到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別提多高興啦!
粽子終于包好了,奶奶拿來鍋,加了半鍋水,就把粽子放到鍋里煮起來。粽子煮了半個小時,停火后又悶了半個小時,香噴噴的、熱騰騰的粽子終于出鍋了。媽媽還精心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吃飯了,全家人圍坐在餐桌上,吃著這香甜可口的粽子,每個人臉上都綻放著快樂的笑容。
今年的端午節,我覺得非常高興,不僅懂得了端午節的來歷,還學會了包粽子,吃到了香甜可口的粽子。
端午節日記范文7
周末的清晨,太陽已升了半截,我才遲遲醒來,房間里有人來過,窗簾已經拉開,陽光照進來,被太陽照得發亮的飛塵在空氣中輕松地飄著。昨夜睡得很飽,我伸了個懶腰,準備起床時,一股淡淡的苦味鉆進我的鼻子,我不禁皺起了眉頭,一會兒那苦味又成了輕微的香氣,在鼻孔里打轉,我這才明白過來,原來是艾葉的香氣。
走出臥室,奶奶早已在客廳了,見我忙過來問:“你醒了!今天端午,我煮了艾葉水,快來洗把臉!”
我走進衛生間,鏡子前擺著一個水盆,盛著墨綠色的艾葉水,我俯下身子,捧起一把來洗了把臉,頓時神清氣爽,從頭到腳整個人都清醒了過來。
洗漱完畢后我便走到客廳活動一下,看見奶奶正坐在幾個大鐵盆前,盆里盛著糯米,包粽子用的粽葉,紅棗等材料,“你去學習吧,中午給你蒸粽子吃!”奶奶一邊用雪白的糯米塞滿粽葉,一邊熱情的對我說。我點點頭,就進屋學習了。
中午,到了飯點,爸爸媽媽也下班回家了,一家人團坐在桌前,等著端午的粽子上桌。一會,奶奶便端著一盤粽子快步走了過來,把盤子往桌上一端,就坐下來和我們一起開始吃。
我終于按耐不住吃粽子的迫切之情,抓起一個,捧在手心,拆開外面的白線,扒開粽葉,露出亮紅的晶瑩剔透的紅棗和被粽葉染得白中透綠的糯米。一口咬下半個,香甜的糯米在口中綻開,滑嫩的紅棗也將自己的甜膩占據了整個口腔,奶奶看著我狼吞虎咽的樣子,一面興奮地說著自己用了多好的'粽葉,紅棗又是從哪買的,臉上紅紅的,像喝了酒一樣。
端午的味道是清新淡雅的,像清晨的陽光,微苦的艾葉;端午的味道是幽香四溢的,像清香的粽葉,馥郁的香包;端午的味道是甜蜜美好的,像香甜的粽子,團圓的一家。
端午節日記范文8
今天,我終于迎來了我期盼已久的節日————端午節中午,我抓起一個粽子就吃。哇,香味撲鼻。我吃到的粽子的餡有:肉,糯米,板栗,香菇,綠豆和花生。我吃著吃著,忽然又想,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呢?于是,我便去查,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知道了。。據說,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詩人屈原,也正是因為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節定為“詩人節”。屈平(約公元前399年—約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但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后又因頃囊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等。在我國歷史上,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說法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
相傳,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真是有趣呀!
【端午節日記】相關文章:
端午節日記08-12
端午節的日記10-29
端午節的日記11-28
端午節日記11-17
端午節端午節快樂日記01-20
有關端午節的日記08-11
端午節日記集錦08-11
必備端午節日記08-17
端午節優秀日記06-25
端午節的小學日記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