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推薦】潑水節作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潑水節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潑水節作文1
清晨,小鳥賣弄清脆的喉嚨在枝頭唱歌。太陽公公也爬上了山腰。今天,我的心情格外的美好,因為,今天是潑水節。爸爸、媽媽,弟弟,我們一家四口開開心心的去潑水廣場過潑水節。
小時候我家住在景洪,每當過潑水節,我和弟弟就十分高興,嚷嚷著讓父親給我們買新的水槍。每當看見別的小朋友拿著炫酷的水槍,我們就十分羨慕。父親看到我和弟弟羨慕的眼神,就說:“我給你倆一人買一個水槍。”于是,我和弟弟手拿酷炫的水槍,開始給我們的水槍灌滿水,滋滋的水槍噴出一陣陣水花。裝備齊全,我們就出發前往潑水廣場。一路上車窗緊閉,路邊人熱情高漲,路過的車子,都被陣陣巨浪沖擊著。大家的煩惱好像被水沖走了,留下的只有無限歡樂。歡樂的氣氛讓我特別興奮,我一到廣場就迫不及待的跳下車,結果直接被大水槍沖擊的瞬間全身濕透,整個廣場已經是人聲鼎沸,人山人海。我和弟弟也拿著水槍瘋狂掃射,這一波操作真是猛如虎,阿!直接沒水了,我們必須趕緊逃,大盆大盆的水直接潑在我的身上。我拿出一個水盆,廣場上有水池可以無限續水。一盆一盆的水嘩嘩嘩嘩的從眾人身上流下,同時嘩啦啦的水也從我自己身上流下。正午太陽也是十分毒辣,讓清涼的潑水節變得熱辣。
大概是上午兩點的時候,我們換上干衣服去河邊觀看抓魚比賽。聽說這個滿是荷花的池塘里有一條很大很大的鯉魚,要是誰摸到它,可以獲得最高獎金。一等獎1000元,二等獎800元,三等獎500元。幾個年輕力壯的男子便在比賽一開始就跳去水池里抓鯉魚。一條又一條的大鯉魚被抓上岸了。突然,一條十分碩大的鯉魚從湖面上魚一而出。幾個選手爭先恐后地沖去抓魚。最后,大鯉魚被抓到了岸上。在一條條鯉魚上稱以后,結果漸漸浮出水面。各位選手手上抱著他們抓到的魚在臺上留影紀念。最后,魚兒們被放生回了池塘里,抓魚比賽到此結束。我們也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看見游街的隊伍裝扮十分富有民族風情,上面的傣族小姐姐不斷給路人潑水。路邊的人被水潑到,并沒有生氣的,反而特別開心,因為在景洪,潑水是代表祝福。
街上的燈光漸漸亮起來了,我們也回到了家中。我童年的夢也漸漸醒了。那份快樂的童年再也回不去了,正如冰心所說的,童年是夢中的真真中的夢,這是一件令我快樂的事,也令我充滿無限回憶的事。
潑水節作文2
傣家人喜愛潑水節,因為“潑水節”是傣族人民送舊迎新的傳統節日,人們祭祀、拜祖先、潑水、丟沙包、賽龍船、放火花……節日期間人們會大擺筵席,宴請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
傣族人民中間流傳著一個神話:遠古時期,一個無惡不作的魔王霸占了傣族地區,還霸占了七個民女做妻子。姑娘們滿懷仇恨,合計著如何殺死魔王。姑娘們從惡魔的話中發現了他的致命弱點,夜里,便偷偷消滅了惡魔,可是頭一著地,地上就燃起大火。姑娘們立即拾起頭顱,大火就熄滅了,惡魔也隨之消失。為了避免大火再燃,禍害百姓,七姐妹決定輪流抱住惡魔的頭,每年一換。在每年換人的時候,人們都給抱頭的姑娘沖水,以便沖去身上的血污跟成年的疲憊。后來,傣族人民為紀念這七位機智勇敢的姑娘,就在每年的這一天互相潑水,從此形成了傣族辭舊迎新的盛大節日——潑水節。
潑水節也是未婚青年男女們尋覓愛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時節。潑水節期間,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歡做“丟包”游戲。
丟包那天,姑娘們都婷婷玉立,她們很善于打扮,一個個用獨具特色的服飾把自己裝扮得如花似玉,給人一種婀娜多姿的感覺。最后打著花傘,手中拿著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表示愛情的信物。,來到“包場”。
姑娘們與小伙子們分列兩邊,相距三四十步,開始向對方丟花包。姑娘們如果喜歡那一個小伙子,便有意地向這一個小伙子丟包,如果這個小伙子不喜歡對方,便不去接;如果小伙子也喜歡丟包的姑娘時,便爭著去接。小伙子拿到包以后,又向那一個姑娘丟去,姑娘也喜歡他時,便搶著去接包。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丟來的花包,就得把事先準備好的鮮花插在姑娘的發頡上,姑娘若是接不著小伙子丟來的包,就得把鮮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這樣男擲女接,女擲男接,彩包在男女之間穿梭,猶如彩蝶飛舞。丟著,丟著,彩色的包似乎長著眼睛,專門飛向意中人手中。彩包劃出一條條感情的弧線,愛情之網就越織越緊密,丟著丟著,有心的小伙子跟癡情的姑娘成雙成對從丟包場上溜走了,偷偷跑到僻靜的地方傾訴衷腸或小聲對唱情歌。很快,雙方就會在一起“吃小酒”,“吃小酒”講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熱的;第二道要鹽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熱、深厚跟甜蜜。
傣家的潑水節真是辛福美滿呀!
潑水節作文3
兒時去過云南,恰好四月中旬,這也就迎來了傣族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潑水節。
潑水節相當于傣族的新年,異常隆重。所以一大早我們就與傣族一樣穿上隆重的節日盛裝先去往佛殿拜佛。聽聞導游說這叫做賧佛。
隨著人群來到佛堂,只見前面的人抬著白象綠馬,后面的人手捧鮮花、貢品,虔誠的放在佛祖跟前并端坐聆聽佛爺誦經。一輪經誦完畢,人們將一尊佛像抬至院中,眾人紛紛將水滴在佛祖身上,人們說這稱為浴佛。視線轉向一個木雕彩繪的龍背槽內,木雕龍栩栩如生,宛如神龍下凡;一位身著盛裝的姑娘將清水緩緩倒入,流入龍口澆潑在龍口下花房中的漢白玉佛身上,及其壯美,引得游人們紛紛拍照,這便是龍噴香雨潑佛身。
之后人們便來到了寬闊的廣場和街道上,烈日當空,人們用柳枝灑,用瓢潑,用盆傾瀉而下。嬌美的卜少,健壯的卜冒,把積蓄了一年的熱情用水釋放出來,開始了他們的狂歡。峽谷的風吹熱了一顆顆年輕的心,一條條飛舞的水線又融化了一張張凍過的笑臉。一次次手臂的揮動,把狂熱與柔情都注進了焦渴了一年的紅土地中。我也在其中歡騰著,雖然互不認識,但心中都有一份美好的祝愿希望送給他人。象腳鼓響起來了,芒鑼敲起來了,大家跳起來了,一種節奏深深地震撼著我的心,思想如潮水,如涌動的人群一樣,也不斷翻騰。沉睡的峽谷醒了,大地也變得澎湃激蕩。
當然不止這些,寬闊的瀾滄江上,一艘艘龍舟也升了起來。水船扎以彩花,裝扮成龍、孔雀、大魚等形象,數十名健壯的男女青年奮力劃槳前進,兩岸觀眾如云,鑼鼓聲、喝彩聲響徹云霄。
夜晚,各村寨燃放爆竹,這是傣族人民自制的煙火。點燃引線,火藥燃燒,如火箭般直沖云霄,在空中噴放出絢麗的煙火,如花團錦簇,群星閃耀,光彩奪目,照亮了整個熱情的.夜晚。
每年的潑水節都是傣族人民團圓的日子,如我們的春節一樣,一盆盆清水就是對人們最好的祝愿,像是把一年的福氣都粘上,雖然我們語言不同,地位不同,但在這一刻所有人都是同一級別,都是一家人,用著不同的方言說著共同的祝福。
潑水節作文4
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的節日風俗各有不同。比如說:苗族的龍船節,藏族的望果節,壯族的中元節……每個民族的各種節日都各具特色。下面,我就給大家說說傣族的潑水節吧!
在我剛上三年級的時候,我去了一次云南,知道了潑水節的來歷。
我們到云南的那一天,剛好就是潑水節。
在開始之前,我拉住了一位傣族的小姐姐,讓她給我講講潑水節的來歷。
小姐姐在我的“死纏爛打”之下“舉白旗投降了”,開始娓娓述來:“潑水節,可是我們傣族最隆重的節日呢!也是云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的。潑水節要舉行三至七天。第一天叫做麥日。”
“嗯?麥日,干什呀?割麥子?”我好奇地問。
“唔——其實和你們那里的農歷除夕差不多,就是送舊。這一天,每家都要收拾房屋,打掃衛生,準備年飯和節日中的各種活動。”
“也就是掃房子嘛。不過,為什么要準備年飯啊?又不是過年。”
“就知道你會這么問,哎呀,是因為潑水節的第三天就是傣歷的元旦喲!而且,每到潑水節,我們就跑到附近的山上采集一些鮮花和樹葉。在今天,男女老少就都穿上節日的`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前洗浴,之后,就開始互潑啦!”小姐姐越說越興奮,讓我也忍不住想“一潑為快”了!
“那還等什么?趕緊走吧!”我拉起小姐姐就跑了。
在廣場上,人們都拿著采集的鮮花和樹葉,然后沾了些水,就開始互潑。你潑我,我潑你,一朵朵晶瑩的水花在空中盛開,這朵朵水花象征著吉祥、幸福與健康,大家互相潑啊潑,到處都是水的洗禮,到處都是水的祝福,到處都是水的歡歌!一朵朵水花,一串串笑聲,潑水節,成了歡樂的海洋!
到了晚上,人們都站在廣場的空地上,將燈燭點燃,放進了自制的“大氣球”里,利用空氣的浮力,把一盞盞孔明燈放飛上天。
漫天的孔明燈像星星一樣,一閃一閃的飛向遠方,給漆黑的夜空點綴的十分美麗。
在皎潔的月光下,孔明燈帶著傣族人民的美好祝愿,和那顆善良樸實的心,漸漸的飄向遠方,而人們,卻還留在廣場上久久不肯離去……
泱泱中華,孕育了傣族人民,也是他們有了一顆純潔樸實的心。潑水節,就是傣族人民勤勞與智慧的結晶啊!我喜歡這個民族,但我更愛他們那顆善良而樸實的心!
潑水節作文5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云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歷新年,相當于公歷的四月中旬,節日一般持續3至7天。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歷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網瑪”,竟為歲首,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節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節日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開始互相潑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們一邊翩翩起舞,一邊呼喊“水!水!水!”,鼓鑼之聲響乇云霄,祝福的水花到處飛濺,場面真是十分壯觀。
潑水節期間,傣族青年喜歡到林間空地做丟包游戲。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內裝棉紙、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綴以五條花穗,是愛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過丟包、接包,互相結識。等姑娘有意識地讓小伙子接不著輸了以后,小伙子便將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姑娘,雙雙離開眾人到僻靜處談情說愛去了。
潑水節期間還要進行劃龍舟比賽。比賽在瀾滄江上舉行。一組組披紅掛綠的龍舟在“堂堂堂”的鑼聲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聲中,劈波斬浪,奮勇向前,把成千上萬的中外游客吸引到瀾滄江邊,為節日增添了許多緊張和歡樂的氣氛。
放高升和孔明燈也是傣族地區特有的活動。人們在節前就搭好高射架,屆時將自制的`土火箭點燃,讓它尖嘯著飛上藍天。高射飛得越高越遠的寨子,人們越覺得光彩、吉祥。優勝者還將獲獎。入夜,人們又在廣場空地上將燈燭點燃,放到自制的大“氣球”內,利用熱空氣的浮力,把一盞盞“孔明燈”放飛上天,以此來紀念古代的圣賢孔明。
此外,放河船、跳象腳鼓舞和孔雀舞、斗雞等,也是潑水節期間的活動內容。近幾年來,還增加了民俗考察、經貿洽談等內容。使潑水節的活動更加豐富多彩。潑水節每年在西雙版納州和德宏州同時舉行。西地均可從昆明乘飛機直達。1961年4月13日,周恩來總理曾參加過西雙版納的潑水節。從此以后,潑水節的規模越來越大,每年都有數以萬千的中外游客視為一生中最難忘的經歷。
潑水節曾經是印度婆羅門教的一種宗教儀式,其后為佛教所吸收,經緬甸傳入云南傣族地區,時間約在十三世紀末至十四世紀初,距今有700年歷史。隨著南傳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增大,潑水節的習谷也日益廣泛。
潑水節作文6
今天我們去了傣園,傣園是幾個傣族村落合在一起的大型村寨,非常大。
我們一到傣園便發現這其實并不是一個旅游景區而是傣族人民居住的一個超大型村子。我和爸爸租了臺電動車,駛去前面打探一下情報……
這個傣園果真和我預料的一樣,其實就是一個加大版的沙崗墟,但是物資種類比沙崗墟多多啦。大家在里面東走走西逛逛,體驗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
“咦?”我和爸爸一路根據路牌指引,來到了潑水廣場,發現今天有潑水節的活動,我仔細想了想,不對啊,今天不是潑水節啊。上網查了查資料,原來傣園天天歡度潑水節,是個招攬游客的項目。
到了潑水時間,啊——好“黑”啊!一套潑水服就要60元(租借的),而且樓上的雅座一人就要30元,樓下的每一個座位都要買他們店里的東西才能坐。除了參加潑水活動的人,我們本著節約的精神,就在免費的大棚里休息。
哇,主持人坐在大象上主持的呀!潑水時間到了,只見主持人讓那些傣族姑娘進場做一些儀式,接著讓我們跟著傳統習俗一起歌舞,再接著就到了激動萬分的潑水時刻了。參加潑水節的人們分為左右兩方對峙,氣氛十分凝重,主持人的一聲令下打破了這份凝重。雙方二話不說先就是一頓亂潑,后來根本都分不清敵我了,亂成一團。但是所有人都不示弱,看著亂潑并不能損對方的`士氣,有人便進行一對一的公平對戰,當然,也有多人混戰。
接著我們將視角轉向小伙伴們,他們對戰的是本地的幾位傣族姑娘,只見我們中最小的一員“虎將”——元寶哥用力地舀起一大盆水,舉過頭頂,然后手一晃全部倒在自己的頭上,大家哈哈大笑,元寶自己也笑了。小詹小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給了對方一陣傾盆大雨,傣族姑娘也不是吃素的,畢竟潑過那么多場水,懂得配合。一人潑完另一人上,潑給小伙伴的水密集的讓人喘不過氣來,就這樣大家你潑我一下,我潑你一下的交替著潑水。
開心的時候時間總是過的很快,潑水時間結束之后大家都顯得意猶未盡,小伙伴們約好泳池再戰之后,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傣園。
潑水節作文7
俗話說得好呀“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呀!在各個民族的活動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德昂族潑水節了。
這個習俗來源于一個古老的傳說:一個忤逆的兒子在清明節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雛鳥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決心好好待奉母親,這時,他母親正在向山上走來,為兒子送飯,不小心滑了一跤。兒子趕來扶她,她卻以為兒子要來打她,一頭撞死在樹上。兒子痛悔莫及,把樹砍下來雕成一尊母親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灑著花瓣的溫水中清洗。以后就演變為一種習俗。
德昂族潑水節與傣族的潑水節又相似又不同,多在公歷4 月中旬左右舉行。臨近節日,人們忙著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龍、水桶等潑水工具。老年信徒們齊集佛寺,搭建潑水節時為釋迦牟尼雕像洗塵的小屋、架好水龍。水龍是由一根粗木頭雕鑿而成,長約四五米,彩繪一新,上有槽口。潑水時,姑娘提桶端盆,把吉祥之水倒入槽中,流向小屋的的佛像,為佛洗塵。然后,由德高望重的長者手持鮮花,蘸水輕輕地灑向周圍的`人群,向大家祝福,祝賀新年的開始。這時,人們開始興奮起來,紛紛互相祝賀新年,年輕人將水桶高高舉頭頂,將水滴灑在老年人的手上,祝愿人們生活快樂、健康長壽。老人們則伸出雙手,將水棒在手中,口念祝詞,為年輕人道喜、祝福。這種儀式之后,人們便以象腳鼓為前導,排成長隊,擁向泉邊、河畔,唱歌、跳舞,互相追逐、潑水。潑水節既是德昂族人民歡度新年的典禮,又是男女青年談情說愛、尋找心上人的好時機。德昂族流行一種贈竹籃子,并乘夜深人靜串姑娘時,將籃子分別送給自己所中意的姑娘,最漂亮的那只,要送給自己最喜愛的姑娘,以此表達自己的愛意,試探對方的反應。因此,這時每個姑娘往往都能收到好幾個竹籃,然而姑娘究竟鐘情于誰呢?這就要看潑水節那天姑娘背的是誰送她的那只竹籃了。到了這一天,姑娘們人人都背上了一個精致美觀的竹籃,但究竟是誰的呢?這下可忙壞了小伙子們,他們睜圓雙眼,緊盯著姑娘們身上的竹籃,仔細辨認著心上人所背的是否是自己送給她的那只竹籃。對對情人相遇后,便互相盡情地潑水、嬉戲,以表達自己激動、喜悅的心情。
潑水節作文8
傣家人喜愛潑水節,因為“潑水節”是傣族人民送舊迎新的傳統節日,人們祭祀、拜祖先、潑水、丟沙包、賽龍船、放火花……節日期間人們會大擺筵席,宴請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
傣族人民中間流傳著一個神話:遠古時期,一個無惡不作的魔王霸占了傣族地區,還霸占了七個民女做妻子。姑娘們滿懷仇恨,合計著如何殺死魔王。姑娘們從惡魔的話中發現了他的致命弱點,夜里,便偷偷消滅了惡魔,可是頭一著地,地上就燃起大火。姑娘們立即拾起頭顱,大火就熄滅了,惡魔也隨之消失。為了避免大火再燃,禍害百姓,七姐妹決定輪流抱住惡魔的頭,每年一換。在每年換人的時候,人們都給抱頭的姑娘沖水,以便沖去身上的`血污和成年的疲憊。后來,傣族人民為紀念這七位機智勇敢的姑娘,就在每年的這一天互相潑水,從此形成了傣族辭舊迎新的盛大節日——潑水節。
潑水節也是未婚青年男女們尋覓愛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時節。潑水節期間,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歡做“丟包”游戲。
丟包那天,姑娘們都婷婷玉立,她們很善于打扮,一個個用獨具特色的服飾把自己裝扮得如花似玉,給人一種婀娜多姿的感覺。最后打著花傘,手中拿著
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表示愛情的信物。,來到“包場”。
姑娘們與小伙子們分列兩邊,相距三四十步,開始向對方丟花包。姑娘們如果喜歡那個小伙子,便有意地向這個小伙子丟包,如果這個小伙子不喜歡對方,便不去接;如果小伙子也喜歡丟包的姑娘時,便爭著去接。小伙子拿到包以后,又向那個姑娘丟去,姑娘也喜歡他時,便搶著去接包。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丟來的花包,就得把事先準備好的鮮花插在姑娘的發頡上,姑娘若是接不著小伙子丟來的包,就得把鮮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這樣男擲女接,女擲男接,彩包在男女之間穿梭,猶如彩蝶飛舞。丟著,丟著,彩色的包似乎長著眼睛,專門飛向意中人手中。彩包劃出一條條感情的弧線,愛情之網就越織越緊密,丟著丟著,有心的小伙子和癡情的姑娘成雙成對從丟包場上溜走了,偷偷跑到僻靜的地方傾訴衷腸或小聲對唱情歌。很快,雙方就會在一起“吃小酒”,“吃小酒”講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熱的;第二道要鹽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熱、深厚和甜蜜。
傣家的潑水節真是辛福美滿呀!
潑水節作文9
中國的傣族是一只有著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人口近百萬。泱泱華夏,盛開著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節日風俗。讓我們走進傣族,了解傣族的一些節日和習俗吧。
傣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自遠古以來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國西南部。傣族人居住的竹樓是一種干欄式建筑。竹樓近似方形,以數十根大竹子支撐著,懸空鋪樓板;房頂用茅草排覆蓋,竹墻縫隙很大,既通風又透光,樓頂兩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樓分兩層,樓上住人,樓下飼養牲畜,堆放雜物,也是舂米、織布的地方。有機會真想去體驗一番,一定別有風趣的。
潑水節是傣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關于潑水節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呢。
很早以前,一個無惡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麗富饒的`西雙版納,并搶來七位美麗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們滿懷仇恨,合計著如何殺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紀最小的姑娘儂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點。原來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頭發勒住自己的脖子,機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紅頭發,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頭就掉了下來,變成一團火球,滾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樓被燒毀,莊稼被燒焦。為了撲滅邪火,七個姑娘輪流抱著魔王的頭,其他姑娘不停地向上面潑水,終于在傣歷的六月把邪火撲滅了并把魔王的頭扔進了江里。鄉親們又開始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從此,為了表示對七位姑娘的懷念和感謝。這項活動延續至今,成為傣族人民辭舊迎新、祝福吉祥的節日——潑水節。在傣族人看來,水是圣潔、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萬物才能生長,水是生命之神。
我仿佛可以看到:人們打成一片,水花四處飛濺,如果你在行走,或許一盆水就會從天而降,如果你在盛水,準備攻擊別人時,說不定水槍正向你噴水,這時候的你甚至會感到天地間只剩下一道水簾,你幾乎永遠都沖不過去,想逃避攻擊,也無從躲避。“水!水!水!”人們大聲吶喊著。廣場上鑼鼓喧天,到處是歡笑,快樂的水花到處飛濺,場面十分壯觀。隨著笑聲的增多,水量也變得充沛,由潑變倒,變傾,變澆,在潑水節,讓人們一起潑一盆吉祥、幸福的水,讓快樂浸透我們的每一個毛孔。
潑水節是傣族傳統文化的結晶,是一個快樂而幸福的節日。
潑水節作文10
傣家人喜愛潑水節,因為“潑水節”是傣族人民送舊迎新的傳統節日,人們祭祀、拜祖先、潑水、丟沙包、賽龍船、放火花……節日期間人們會大擺筵席,宴請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
傣族人民中間流傳著一個神話:遠古時期,一個無惡不作的魔王霸占了傣族地區,還霸占了七個民女做妻子。姑娘們滿懷仇恨,合計著如何殺死魔王。姑娘們從惡魔的話中發現了他的致命弱點,夜里,便偷偷消滅了惡魔,可是頭一著地,地上就燃起大火。姑娘們立即拾起頭顱,大火就熄滅了,惡魔也隨之消失。為了避免大火再燃,禍害百姓,七姐妹決定輪流抱住惡魔的頭,每年一換。在每年換人的時候,人們都給抱頭的姑娘沖水,以便沖去身上的血污和成年的疲憊。后來,傣族人民為紀念這七位機智勇敢的姑娘,就在每年的這一天互相潑水,從此形成了傣族辭舊迎新的盛大節日——潑水節。
潑水節也是未婚青年男女們尋覓愛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時節。潑水節期間,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歡做“丟包”游戲。
丟包那天,姑娘們都是婷婷玉立,她們很是善于打扮,一個個用獨具特色的服飾把自己裝扮得如花似玉,給人一種婀娜多姿的感覺。最后打著花傘,手中拿著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表示愛情的信物。,來到“包場”。
姑娘們與小伙子們分列兩邊,相距三四十步,開始向對方丟花包。姑娘們如果是喜歡那個小伙子,便有意地向這個小伙子丟包,如果這個小伙子不喜歡對方,便不去接;如果小伙子也喜歡丟包的姑娘時,便爭著去接。小伙子拿到包以后,又向那個姑娘丟去,姑娘也喜歡他的時候,便搶著去接包。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丟來的花包,就得把事先準備好的鮮花插在姑娘的發頡上,姑娘若是接不著小伙子丟來的包,就得把鮮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這樣的男擲女接,女擲男接,彩包在男女之間穿梭,猶如彩蝶飛舞。丟著,丟著,彩色的包似乎長著眼睛,專門飛向意中人手中。彩包劃出一條條感情的弧線,愛情之網就越織越緊密,丟著丟著,有心的小伙子和癡情的姑娘成雙成對從丟包場上溜走了,偷偷跑到僻靜的地方傾訴衷腸或小聲對唱情歌。很快,雙方就會在一起“吃小酒”,“吃小酒”講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熱的;第二道要鹽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熱、深厚和甜蜜。
傣家的潑水節真是辛福美滿呀!
潑水節作文11
傳說在遠古的時候,傣族地區有個惡魔,他作惡多端,濫施威武,弄得莊稼無收,人心不寧,民不聊生。人們恨透了他,可是想了很多方法都對付不了。后來,惡魔霸占了七個美麗的女孩或公主(稱其為公主主要是為了表達對姑娘們的贊美之意)做妻子。姑娘們看到自己的同胞過著悲慘的生活,決心找到消滅惡魔的辦法。聰明的七姑娘從惡魔的話中發現了他的致命弱點,即惟有惡魔自己的頭發才可以置之于死地。一天夜里,惡魔酩酊大醉后沉沉地睡去,姑娘們勇敢地從他的頭上拔下一根頭發,緊緊栓住他的`脖子。果然,惡魔的頭顱立刻便掉了下來。可是頭一著地,地上就燃起大火。眼看將釀成災禍,姑娘們立即拾起頭顱,大火就熄滅了,惡魔也隨之消失。為了避免大火再燃,禍害百姓,姐妹們決定輪流抱住惡魔的頭,每年一換。在每年換人的時候,人們都給抱頭的姑娘沖水,以便沖去身上的血污和成年的疲憊。后來,傣族人民為紀念這七位機智勇敢的姑娘,就在每年的這一天互相潑水,從此形成了傣族辭舊迎新的盛大節日——潑水節。現在,潑水的習俗實際上已成為人們相互祝福的一種形式。在傣族人看來,水是圣潔、美好、光明的象征。世界上有了水,萬物才能生長,水是生命之神。
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佳節,也是傣族最重要的節慶,每年陽歷四月(相當于傣歷五月)舉行,一般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為“麥日”,類似于農歷除夕,傣語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舊。此時人們要收拾房屋,打掃衛生,準備年飯和節間的各種活動。第二天稱為“惱日”,“惱”意為“空”,按習慣這一日既不屬前一年,亦不屬后一年,故為“空日”;第三天叫“麥帕雅晚瑪”,才是新年,叫“叭網瑪",意為歲首,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節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節日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開始互相潑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們一邊翩翩起舞,一邊呼喊:“水!水!水!”,鼓鑼之聲響徹云霄,祝福的水花到處飛濺,場面十分壯觀。據稱此乃帕雅晚的英靈帶著新歷返回人間之日,人們習慣將這一天視為日子之王來臨,是傣歷的元旦。
傣族是個愛水、戀水、惜水、敬水的民族,每到潑水節,傣族人民就到附近的山上采集一些鮮花和樹葉,潑水的時候用它沾滿清澈的泉水,灑向親戚,灑向朋友,灑向遠方的客人,把自己最美好的祝愿奉獻給別人。傣族人民信仰龍是吉祥、幸福的象征,每到潑水節,人們紛紛向龍潑水,預祝生活美好,年年五谷豐登。
潑水節作文12
最近,班級里流行“尖叫”潮,幾乎每個同學都有“尖叫”瓶子。你一定會奇怪:這與“潑水節”有什么關系呢?告訴你,關系可大了!不信,且看我慢慢道來:
瓶子獨特:
“尖叫”的瓶子并不是那么老式,它擁有獨特的活塞,既可以噴射又不改平時的吸吸潮,真是一舉兩得。飲料喝完了,那些調皮的孩子便開始動腦筋,準備在活塞上大花工夫。
(課間十分鐘,是我們最快樂的時間,大家一改上課時的“冷清”,在不大的空間里盡情嬉戲。)
新型玩法:
這幾天,教室里總是有不和諧的尖叫聲,經過“班級福爾摩斯”調查,證明有人用“尖叫”瓶子噴射他人,造成驚慌。消息一傳開,那些“造反派”開始騷動,班級里大半部分人開始效仿報仇血恨。從此,尖叫聲頻頻出現在課間十分鐘里。
笑聲不斷:
一段美妙的音樂響起,同學們用“超音速”拿出瓶子,還沒等任課老師跨出教室大門,一些同學就開始了大戰。一不留神,老師的手臂被“美容”了。老師見狀,覺得莫名其妙,嘴里嘟囔著:想不到,這么遠,雨滴也能滴到,科技發達了,雨滴也發達了。說完,便自認倒霉的走了。一瞬間,全班同學哄堂大笑。
隨即,“潑水節”開始了。
陳之晗發出了“九牛二虎”的威力,向前座的俞佳銘射擊,俞佳銘像一只受到驚嚇的小兔子,迅疾地拿出瓶子發起報復。隨著一聲尖叫聲,陳之晗這位“絕代美女”,被“打”成了“丑女東施”。
女生陣容不算厲害,男生陣容才算厲害呢!瞧!那些男生相互一陣連擊,跟“二十星連珠”一樣,個個全被“掃射”了。我們來“觀賞一下他們的“帥氣”吧:這位的頭發半濕半干,成了一只十足的擁有蓬亂羽毛的`公雞;這位衣服呈現的樣子如一塊顏料布;這位則是褲子上被偷襲,一些人故意挑撥似的高聲喊:大家來看啊,有人尿出了!……
這班級“潑水節”比西雙版納的“潑水節”還要熱鬧,這“尖叫”飲料真尖叫!這是我的感受,那么你呢?
(后記:尖叫聲在此后幾天便消失得無影無蹤,原來是“老”班下了命令:凡是再玩者,全班一個月水費全他包!哎,這真是“好景不長”啊!這發起者也只好認命,鄭重地宣布:班級“潑水節”取消!盡管“潑水節”取消了,但它帶給我們的快樂我永遠不會忘卻。
潑水節作文13
說到傣族,人們一定會馬上想到潑水節,是啊,潑水節可是傣族人民最熱鬧的節日了。今年,我跟隨叔叔嬸嬸還有姐姐一起到民族文化村過潑水節。
這一天太陽火辣辣的,刺得人眼睛睜不開。汗水順著臉頰,濕透了衣服。等了很久,嬸嬸坐不住了,直嚷嚷:“明明說6:00集合,現在才4:30!你來那么早干嘛?”我附和道:“就是嘛!熱死了!”叔叔不耐煩地說:“等等,行不行?我的大小姐!”時間在我的眼里過得是那么慢,等啊等,人終于齊了。可是還要看表演才能去玩兒。我變得煩躁起來,眼不時地四周望望。
“琳琳,拿好盆,我們要去潑水咯!”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以至于差點摔了個“狗啃泥”。終于到了。哇!真是水世界耶!你看,四周都是水,四周還散布著噴泉。我深吸了一口氣,跟著叔叔一起走進去了。
還沒走多遠,“嘩”,一盆水潑了下來,我火冒三丈,拿著盆去裝水,準備報仇。正當我準備進攻時,不知是誰把我推下了水坑,水花四處飛濺,我大聲叫道:“叔叔!”話音剛落,我卻成了“攻擊目標”,幾個人使勁兒用水潑我,我根本沒有反擊的余地。這時,“救星”嬸嬸把我拉了出來。我把頭發抹到一邊,裝一盆水,“嘩”地潑到了那位“欺負”我的叔叔,他竟然沒有立刻反擊,而是說了聲“有種!”第一次戰斗成功!而我第二次的計劃,就是跟隨叔叔他們,攻擊“大群體”。我不管他三七二十一,對手有多強,我就有多強!“嘩,嘩,嘩”幾盆水酒潑出去了,但我們還是失敗了。胖叔叔拍拍我的肩頭,說:“夠猛!潑水你貢獻最大!”我叉著腰,一副得意洋洋的派頭。有了大人的鼓勵,我更加有動力了!抓著盆裝水,啊!你說怎么了,我……我把盆掰爛了!叔叔看見了,大方得把他的盆讓給了我。我有點過意不去,但后來,我又在洗手間發現了一個新盆!哈哈哈哈……我玩得意猶未盡,但那夏威夷裝扮的主持人卻說,要先看表演。沒辦法,只得先告一段落咯!
你還別說,這主持人雖然打斷了我的.美好時光,但他也挺好玩的說選什么“潑水寶貝”。阿花姐姐,胖叔叔,宋叔叔,小綿羊阿姨一大堆的人都要我上去,我可沒那個膽兒,但胖叔叔在后面推我,等我跑到半路,“潑水寶貝”已經選了,我沮喪得回來了,叔叔阿姨們也很替我惋惜。不過沒關系,沒有當上潑水寶貝,我也依然很開心。
這是我第一次過潑水節,原來潑水節這么好玩啊,希望以后我還有機會參加這么有趣的傳統節日!
潑水節作文14
在我的童年回憶錄里有許多令我喜怒哀樂的事情,但令我記憶最深的卻只有幾件,其中一件就是我7歲時的一個“杰作”。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六,妹妹和姑姑姑父來到我們家做客,姑姑姑父和父母在聊天,而我和妹妹在陽臺玩水。水玩膩了,妹妹對我說:“姐姐,我們換個游戲吧!”我一時也變不出什么花樣,突然妹妹用手接了一捧清水往下灑,然后拉著我趕緊躲了起來,我問妹妹她在干嗎,妹妹說:“姐姐,不如我們今天兩個人一起來過個“潑水節”吧,我拍手叫好。于是我們姐妹倆一個拿著塑料瓶子往下灑水,一個拿著水槍“瞄準“敵人。
一開始我們一個人都沒有灑到,誰知妹妹一生氣把一小桶水全部灑了下去,底下的人就被襲擊到了,生氣的破口大罵,我和妹妹連蹦帶跳地鼓掌起來,不鼓掌不要緊,一鼓掌底下的人就發現我們了,還好我躲在了洗手池底下,底下的人還以為是妹妹灑的,于是就跟妹妹說:“小朋友,不要亂灑水啊!”我心里的石頭終于放了下來。接下來,我們不是灑水了,我們是玩真人水槍CS,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這水槍更加是厲害了,不管是什么地方,你只要一射,百分之九十九會打到人,但你要小心,不要被人們發現了喲!但水槍好用是好用,但難免會出現一些失誤,比如說我把水槍拿反了,結果一按開關,倒反噴了自己一身的水,還有妹妹水槍的水用完了都不知道,還著急地說:“水槍怎么壞了啊?”
但天真的我們還不知道,就在我們休息的時候,有一個被我和妹妹噴到好幾次的'阿姨上來投訴了,害的大人們還得賠不是,等到阿姨走了以后,媽媽和姑姑生氣地問我們姐妹倆說:“坦白從寬,抗拒從嚴,說,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我和妹妹假裝沮喪著說:“我們在過“潑水節”嘛!”
爸爸問:“有你們這么過潑水節的嗎?”我和妹妹大聲辯論起來:“有,我們兩個自己發明的,我……我們長大還要當科學家呢!”說完,我和妹妹一起比了個自豪的動作,都得大人們哈哈大笑。
現在回想起這件事,我還會咯咯大笑呢!
潑水節作文15
水珠漫天飛舞,
水花比比皆是;
人們歡聲笑語,
齊唱傣家歡歌。
沒錯,這——就是傣族的潑水節——一個隆重的節日,一個必不可少的節日,一個令我向往已久的節日。
今年暑假,我有幸在云南西雙版納勐臘橄欖壩親身體驗了一回“潑水節”的歡樂。
“潑水節”活動在一個圓形的大廣場上進行。我們都換上了傣族的傳統服飾。
活動前,首先舉行了一場隆重的儀式。人們打起了大鼓,吹響了號角,全場氣氛立即變得肅穆起來。接著,一位中年男子身穿黃袍,頭戴金冠,手執話筒,威嚴地坐在一張藤椅上,由一只大象馱著,莊嚴的.繞場三周。同時與所有在場的人一起,亮出嗓子,放開聲音,盡情地大聲喊叫到:“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 ”三周繞畢,從東邊涌出一群傣家姑娘,約摸二十出頭的樣子,長得很俊俏,手挽一張花傘,上著短衣,下著筒裙,足蹬一雙繡花虎頭布鞋,跳起了優美的、歡快的、流暢的舞蹈;又從西邊冒出一群傣族姑娘小伙兒,或扮孔雀,或扮蝴蝶,或扮青蛙……或者干脆什么也不扮,一襲素衣長紗兒,翩翩起舞,但不多時,便又款款地退了下去。正當人們被東邊姑娘們的舞姿所吸引住時,忽然,只聽見主持人用傣語厲聲高叫到:“放——水——!!!”。須臾間,但覺眼前一亮,噴泉就噴出了水。頃刻間,水便溢滿了大半個廣場!潑水活動此時正式開始。
起初,人們“對潑”,也就是不管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端著盆子舀著水就潑,若是被潑到了,就還得“回敬”人家一盆,顯得甚是雜亂無章。接著,方才跳舞的姑娘們,紛紛棄了花傘,端了盆子,對著人群形成了一個“包圍圈”,把跳舞時還沒用完的勁兒,全都用在了對人群的潑水上;而人群呢,也盡量地圍成一個圈子,向她們潑,也同樣是使盡了全身的力氣。人們潑著、笑著、鬧著,盡情地徜徉在這歡樂的海洋中。
在主持人的引導下,各人自朝天空潑十七潑,最后又以一次“對潑”,為本次活動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我們也戀戀不舍地放下了盆,結束了這次“潑水狂歡”。
雖然,我早已返回家鄉,雖然兩地相隔千山萬水,雖然時間已過去一個多月,但我的耳畔仍回蕩著“噗噗”的潑水聲和“嘩嘩”的流水聲,我眼前還時常浮現出一幕幕歡樂的潑水場景。.
這次活動真是太有意思了!我相信,不管過去多少年,它依然會讓我記憶猶新;那些場景依然會讓我歷歷在目。
XX年9月6日
【潑水節作文】相關文章:
潑水節作文09-14
潑水節的作文09-18
潑水節作文09-15
【經典】潑水節作文12-05
潑水節作文【精選】10-11
有關傣族潑水節滿分作文-潑水節作文04-02
傣族園的潑水節作文800字-潑水節作文01-22
傣族潑水節作文08-16
潑水節作文【熱門】02-08
【薦】潑水節作文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