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樓春·寂寂畫堂梁上燕》原文及賞析
賞析意思是欣賞并分析,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玉樓春·寂寂畫堂梁上燕》原文及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玉樓春·寂寂畫堂梁上燕
朝代:宋代
作者:魏承班
原文:
寂寂畫堂梁上燕,高卷翠簾橫數扇。一庭春色惱人來,滿地落花紅幾片。
愁倚錦屏低雪面,淚滴繡羅金縷線。好天涼月盡傷心,為是玉郎長不見。
注釋
①“高卷”句:翠簾高卷,橫列屏風數扇。翠簾:窗簾。
②雪面:粉面,意為面目白皙。
③涼月:疑為“良夜”之訛。盡:猶“競”。
④為是:因是。
簡析
這首《玉樓春》抒寫閨怨,所創設的意境是:暮春時節,梁燕雙飛,落紅滿地。女主人公愁倚錦屏,感到“春色惱人”,好天良夜而玉郎不見,不禁淚滴繡衫。全詞意境優美,婉麗多姿。
上片寫卷簾所見,怨情油然而生。首句用梁間燕語,表現“畫堂”“寂寂”,以動寫靜,人物情感也寓于其中;“高卷”句在結構上是過渡;后兩句是觸景傷情:簾外“一庭春色”,本人公感到并不為己所有,故有“惱人”之感;而“滿地落花”則又使她想到青春難再!
下片首二句用“愁倚”、“淚滴”寫她觸景傷精時的容態;結尾二句,點出原由。對月懷人,深為“四美”(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難全而傷心。
在藝術上,此詞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意象的裝飾性特征。詞中的“畫堂”、“落花”、“錦屏”等都是較為典型的裝飾性意象,在顏色、形狀等方面都是有著鮮明的圖案性質的。這些具有圖案性質的意象構織出整體的圖案。這些意象,并非是詞人的興會所得,而是具有審美抽象性質的意象構織而成的,也就是說,它們沒有個體化的、殊相的特征,都是一種具有抽象意義的意象。它們缺少隨機感興的鮮活感,但卻具有一些可以相互詮釋的意味。文學語言的圖案化,在晚唐五代詞中是最為典型的。因此可以說,此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唐五代詞的共同特征。
拓展:
古詩簡介
《玉樓春·寂寂畫堂梁上燕》是五代十國時期詞人魏承班的詞作。全詞雙片五十六字,通過對春景的描繪,抒寫春宵懷人之情。
【評解】
暮春時節,梁燕雙飛,落紅滿地。愁倚錦屏,春色惱人。
好天良夜而玉郎不見,不禁淚滴繡衫。小詞通過春景的描繪,抒寫春宵懷人之情。
意境優美,婉麗多姿。
【集評】
元遺山《遺山集》:魏承班詞,俱為言情之作。如《玉樓春》詞,明凈自然,不著意雕琢而意境全出。
陳廷焯《別調集》卷一:“凄警”。“語意爽朗”。
【《玉樓春·寂寂畫堂梁上燕》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玉樓春·寂寂畫堂梁上燕08-10
玉樓春原文及賞析10-15
《玉樓春·春思》原文及賞析08-30
玉樓春·春恨原文及賞析07-24
玉樓春·春思原文及賞析07-17
玉樓春·春景原文賞析10-12
玉樓春·春景原文及賞析07-24
《玉樓春》原文及其賞析09-01
玉樓春·春恨原文、翻譯及賞析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