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記敘文(合集15篇)
相信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尤其是在作文中有重要意義的記敘文,記敘文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形式。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記敘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元宵節記敘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元宵節記敘文1
夜幕慢慢降臨,鞭炮聲越來越響。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吃團圓飯前放鞭炮便是我們家鄉的風俗之一,不過最熱鬧的還是放煙花。
當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逐漸消失的時候,我知道一會兒要放煙花了,而我一般不會放煙花,而只會賞煙花。因為放煙花時會產生好多的pm2。5,會嚴重影響到空氣的質量,產生霧霾天氣,從而嚴重影響到人們的健康。雖然我無法阻止人們放煙花。但我不會放煙花的!
“咚”的一聲嚇了我一大跳,回頭一看,原來是東方的天空中出現了一朵金黃色的煙花,她猶如仙女散花一般出現,又如劉翔一樣隕落!她照亮了整個東方的天空,好美麗的花!金黃色的煙花消失了,但在她升起的地方又出現了一個亮點,她紅紅的像火一樣灼手,又像太陽一樣熱情,在震耳欲聾的瞬間,一朵漂亮的煙花慢慢的開放,隨之煙花四濺,在她的中間又出現了一個煙霧構成的菊花圖案,好大好美。突然不知從哪里冒出了一些亮片一樣的東西,金黃色的一閃,迎來了噼里啪啦的一陣響聲,又快速消失了“放煙花了”。一群天真的孩子蹦蹦跳跳的跟在大人身后,點著捻,一顆會發光的樹像火炬一樣照亮了四周,煙花越噴越高,像火箭發射一樣一下子飛到天上去了,煙花的四周是那么的漂亮,像一個藝術家刻畫出的一件完美的藝術品一樣。小朋友先后點起了孔明燈。
元宵節雖好但鞭炮煙花還是盡量少放一些,雖然放煙花有節日的味道,但她會使空氣污染嚴重,所以我建議為了大家的健康要少放一些煙花炮竹!
元宵節記敘文2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合家團圓喜慶的節日。人們在元宵節里放鞭炮、吃元宵,真開心啊!
晚上七點在邢侗公園放禮花。我們全家六點三十分吃飽了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與我去看禮花,在路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有城里的、有農村里來的,有開車的,有騎三輪車的等等,我們一家邊說邊聊。到了邢侗公園你會看到公園門前,是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看禮花與燈會的,其中有拄著拐棍的老人,還有咿咿呀呀不會說話的孩子,熱鬧極了。時間到了,瞬間禮炮齊鳴,百花綻放,美麗的禮花姿態不一,變化多端,有的是半圓形、有的是扇面形、還有的是圓形、還有說不出來的一些形狀;有的像小燈籠、有的像瀑布,有的像向日葵,還有的像垂柳,最可愛的是像那一群群得小蜜蜂在百花叢中辛勤的采蜜,漂亮極了!真是五彩繽紛,火樹銀花,美麗極啦!真可以用一句詩來形容:“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禮)花開”。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燦爛美麗的時刻——元宵節。
元宵節記敘文3
今天是元宵節,但是元宵節的祝福在昨天就絡繹不絕得到來了——那是因為在我的家鄉(臨海),我們的傳統是正月十四過元宵節。
這說起來還有個傳說——和民族英雄戚繼光有關。據說當年戚繼光在我們家鄉(臺州)抗倭時,曾打算過完元宵節攻打倭寇,戰機密被泄露后倭寇決定元宵節當晚趁百姓過節、戒備放松時大舉進攻臺州府城——臨海。戚繼光又截獲了倭寇的信息,決定將計就計,于是通知全城百姓提前一天(正月十四)過元宵節。正月十五,過罷節的百姓躲了起來、眾將士在臨海縣城設下埋伏,倭寇進犯時整個城市紅燈籠高掛一派過節氣象,但是已人去城空,戚家軍來了個甕中捉鱉,大敗倭寇。倭寇向白水洋流竄,恰被潛伏在白水洋上峰嶺的戚家軍再次予以重擊。這就是著名的上峰嶺戰役。后來百姓為了紀念戚繼光,就將元宵節改為正月十四過了。
這個傳說是我小時候學校組織去上峰春游參觀戚繼光紀念祠堂時,當地的百姓講給我聽的。傳說歸傳說,究竟是否如此我就不知道了。沒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但是習俗卻一代代傳下來,認定就是“正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調”。
說起糟羹,可能有人又不知道了。元宵節,一般的地方習俗都是吃元宵。可是在我家鄉,我們元宵節吃的是糟羹。那也是我們獨特的習俗。糟羹分咸羹和甜羹兩種,咸羹我們方言又名“菜羹”,用肉絲、冬筍絲、香菇、木耳、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許來米粉、豆面,煮成帶咸味的糊狀食品。正月十五喝甜羹,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蓮子、甜棗、桂圓等做成。
呵呵,好多年沒有吃了,這么一說,口水就出來。哎呀呀……
當然,元宵節觀燈、舞獅子、踩高蹺也是習俗,還是很熱鬧的。我小時候有一個爸爸自制的高蹺,每年元宵節都會拿出來玩的,可惜呀,后來被我們弄壞了!
這就是我們這邊元宵節的習俗了。元宵節真熱鬧,真開心。
元宵節記敘文4
春節的腳步還沒走遠,元宵節就迫不及待地來到我們身邊。這一天,到處都喜氣洋洋,熱鬧非凡。
元宵節最美味的食物就是湯圓。圓溜溜的,雪白雪白的,像極了雪球。吃在嘴里,軟軟的,糯糯的。吃罷,唇齒留香,香飄四溢,美味至極!
吃了晚飯,我們一家來到街上,街上人流如潮,熱熱鬧鬧。街道兩旁擺放著各式各樣的燈籠:有蜿蜒曲折的蜈蚣燈,有栩栩如生的兔子燈,有光彩奪目的鳳凰燈……千姿百態,五光十色。“瞧!那個燈籠真好看!”媽媽指著不遠處的奶牛燈籠說。我們順著媽媽指的方向望去,那呆萌的奶牛燈籠真可愛有趣。一會兒看看東,一會兒看看西,仿佛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
我們在回來的路上欣賞著天空中綻放的煙花,像繁星點點,璀璨奪目。又似仙女散花,朵朵煙花爭先鞏后去打扮天空,整個天空成了花的海洋,美麗極了!大人們的喝彩聲,小孩子的歡笑聲,此起彼伏,處處洋溢著元宵節的熱鬧,喜慶。
我喜歡過元宵節。歡樂,祥和,團圓。
元宵節記敘文5
我喜歡過春節,因為可以收壓歲錢,還可以放煙花;我喜歡中秋節,因為可以吃粽子,還可以賞月;我更喜歡元宵節,因為可以吃湯圓,還可以拉兔子燈。
每年的元宵節,媽媽都會給我買兔子燈,但是在我大班那年的元宵節卻讓我難以忘懷。
“今夜月明人盡望……”正月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圓,就像玉盤似的。我們全體小朋友一起在豐鎮公園里“溜”著心愛的燈。
豐鎮公園里可真熱鬧,到處張燈結彩。一個個奇形怪狀的小燈籠上還有一個個燈謎。有的人在看燈,有的人在猜燈謎……
我們的燈各有特點,吸引了非常多游客。我拉的是紅紅的桃子燈,只要輕輕一拉它就會慢慢地打開,忽然從里面“飛”出一個騰云駕霧的孫悟空,游人看了不停地拍手叫好。小宇的孫悟空燈會揮動它的金箍棒。小李的龍燈會跑來跑去,眼睛還會發亮呢!小天拉的是最可愛的兔子燈,小樂也有一個會打開的蓮花燈。
興高采烈地拉著燈。我們一會兒并排向前跑,一會兒互相追逐,一會兒你追我趕。
所有的燈中,最多的是兔子燈,因為它善良、可愛,給我們的節日帶來了幸福 平安。
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的節日,具有名族特色,我喜歡過中國節。
元宵節記敘文6
今年元宵節,吃過晚飯,我們就去看花燈焰火了。
七點剛過,我們就會來到新市區看花燈。這里人山人海,花燈種類繁多,設計新奇,造型各異,府前街道火樹銀花,璀璨奪目,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們。
做生意人早早地擺好了攤位,有的人從幾十里外的農村坐車趕來還有的小孩騎在爸爸脖子上,手拿著糖葫蘆邊吃邊看。
八點多鐘,在市委大樓旁邊,一朵朵濱放的禮花騰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見漆黑的天空布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彩球,似一朵朵雪花,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我簡直被迷住了。
這些造花燈的人手還真巧,什么羊形、龍形,拖拉機形的……都能造出來,真了不起。當我們看到半小時,我驚訝地叫了一聲,因為在花燈會上我居然看見有三只活羊,據介紹,它們是從國外引進的新品種呢!真讓我佩服不已。有些大膽的人甚至還過去摸它,而那些羊只是晃晃腦袋不時地抬起帶頭“咩—咩—”的叫喚。然后又繼續吃他的草,真是讓人笑笑不得。當我們往回走時,看到一軍人在猜謎,其中的一個是:天下人間會七星。我和爸媽猜了許多次也沒有猜中……時間不知不覺得過去了三個多小時,但我們一點也沒有累。
啊!今年的元宵節真美啊!
元宵節記敘文7
元宵節,大家一定很熟悉吧。吃湯圓、放鞭炮、迎龍燈。家家戶戶還掛著大燈籠。一想起快要到元宵節了,我就興奮不已不得了。特別是迎龍燈,那時會有幾百個成千成百的人看著它走過大街小巷的,好似云天上穿梭的龍在人海中遨游全世界呢!
那時候我們會和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那笑聲也常常回蕩在我的耳邊。飯吃好了,我們就會買各式各樣的燈籠在大街上威武地走來走去。
我想快點來臨這一天,讓我們和家人一樣放煙花、吃團圓飯。其實學校里過元宵節也跟家里一樣溫暖,因為那里有無微不至的老師。熱情的好朋友。在學校里也一樣,格外的溫暖。
我們家家戶戶還會掛上五彩繽紛的彩燈。大家齊心協力的搞好元宵節活動。到時候我相信一定會喜笑顏開的,雖然天氣有點冷,但是我們的感覺肯定非常溫暖的。
心驚動魄的場面一定很精彩,我祝你們那一天一定要好好看一看哦。回校時,千萬別忘了說給大家聽。那一天,我等待著那一天。一定要珍惜一年一度才來臨的元宵節。
祝大家羊年吉祥、新春快樂!
元宵節記敘文8
正月十五元宵節那天,我們班舉行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猜燈謎活動。
下午我迫不及待地來到了教室,等人都到齊了,李老師便向我們講述了猜燈謎的注意事項。我們來到了會議室,映入眼簾的是一盞盞精美絕倫的燈籠,連在一起就像是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其中最精美的就是韋笑做的三陽開泰了,它是用龍眼籽和柚子皮做出來的羊。照完合影后,猜燈謎比賽就正式開始了。
我立刻飛奔到剛才就已經看好的那道題旁邊,信誓旦旦的對旁邊的裁判叔叔說:“這個題目的謎底是——告。”叔叔爽快地說:“對了。”然后就給了我一個紙條讓我去兌獎。兌獎后我繼續去答題,沒走幾步,我就發現了一個沒人回答的題。我看了看上面寫著李老師的謎語。我心里想這下可便宜我了,答對了還有一百元班級幣呢。于是我開始思考起來,可是十分鐘過去了,我絞盡腦汁也沒想出頭緒,我只好依依不舍的放棄了這道題。
我繼續尋找下一個目標,終于十分鐘過后我又找到了一題,上面畫著一個圓一個點,下面寫著打一成語。我腦子里靈光一閃就想出了答案,是——可圈可點。旁邊的叔叔也笑著說:“對了。”我欣喜若狂的跳了起來。
燈謎比賽結束了,我還意猶未盡,這真是一場有意思的活動呀。
元宵節記敘文9
我的家鄉在湖北荊山山麓,地屬襄樊管轄,是個版土面積三千八百五十七平方公里,總人口六十萬人的小縣城。原名思安,因境內有漳河,故改思安縣為南漳縣。
小學時有篇課文叫《西門豹》,講的是西門豹治河投巫的故事。課文里西門豹治的那河叫漳河,那時年紀小,以為這漳河便是這打從家鄉門前流過的小河,竟高興得手舞足蹈。后來才曉得此漳河非彼漳河,那漳河在河南安陽,比南漳縣城都有名。
南漳這小縣也終于沒負了“思安”這名諱,絕不樹大招風,恐怕出了湖北就再沒有人知曉襄樊有個南漳了。但又何必天下皆知呢?這畢竟絲毫不影響這小縣城的和樂。淳樸的家鄉人,就如此安定地在這塊山清水秀的土地上,一代一代生活著。老人們三兩聚在樹下閑聊,大人們起著自行車在不太寬敞的馬路上來回穿梭,孩子們專心地坐在講堂聽老師講解。街道或許并不繁華,沒有繁弦急管,也沒火樹銀花與燈紅酒綠,卻安詳而端莊。歲月就在小巷厚厚的落葉上慢慢流淌。
滿月象征著團圓、美滿。正月十五之夜是一年之中第一個月滿之夜,自然被這個一心祈求平安的小縣所看重。
提起元宵佳節,除了湯圓,我想更多人會想起賞燈。而在我的家鄉,正月十五上午的游街“鬧元宵”卻更被人們看重。
清早五點多鐘,便有大批人馬在水鏡廣場聚集。老人,小孩,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人都在隊伍里滿面春風。打腰鼓、劃旱船、扭秧歌,無人不迫切地表達著自己的歡喜。游行隊伍從大街小巷走過,路邊觀看的人摩肩接踵。調皮的小孩,拿出過年沒有放完的鞭炮,“刺啦”一聲擦燃往人群里一丟,吐吐舌頭跑掉了。只剩下母親無奈的苦笑、抱歉的賠罪及眾人寬容 的笑聲。獅子在街上上躥下跳,長龍在人海中上下翻騰。夾雜著震天撼地的鑼鼓聲,歡樂的氣氛沸騰到了極點。
元宵是團圓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頓豐盛的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點開始,萬家鞭炮齊鳴,當滿城的地面都被喜慶的紅色鋪滿時,人們便開始吃飯了。湯圓當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的湯圓最令我掛念——奶奶不會夾餡,所以總是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團。但這一點都不影響它的味道:煮好后盛起來,一人面前一碗湯,加上白糖與炒好的芝麻,絕不亞于蔣雯麗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湯圓”。
南漳不是個富裕的小城,沒太多的財力來舉辦燈會。可這并不影響家鄉人賞燈的情趣。小巷里,小販擺弄著各式各樣的花燈,牢牢拽著媽媽衣角的孩子睜大眼睛望著花花綠綠的閃光物,央求著。大人無奈地望著孩子,掏出錢交給滿臉笑容的小販。孩子得了心愛的玩具,高興得手舞足蹈。
每看到這些,我都會想起自己那如夢般干凈淳樸的童年——
提著哥哥的舊燈籠,在家里各個角落晃悠,唱著奶奶教的童謠:
“照啥子啊?照蟲蠅兒螞蟻。照死老(了)吧?照死老(了)……”
元宵節記敘文10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漢族傳統節日之一的元宵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被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那晚,我興致勃勃地來到南平南紡。那里可熱鬧啦!有燈展、放煙火等等。我左看右看,有的'人在陪自己的小孩買燈籠,面具。有的人在開心的拍照,還有的人在吃著糍粑。我和媽媽、哥哥、姑姑一起看燈展。燈展可漂亮了!有的是馬兒在動,好像真的一樣。有的是一條長長的龍,做的栩栩如生。還有的是蓮花燈,在湖上飄啊飄,飄到了遠處。燈展看完后,姑姑又帶我去看煙火,那些煙火雖好看,但是那聲音太大了。看完了煙火,姑姑叫我們去她家吃“元宵”,我客氣的說:“姑姑,不用了。謝謝你!"姑姑生氣地說:“那怎么能行呢,我做的元宵最好吃了。”“那好吧,謝謝姑姑!”
到了姑姑家,阿杰哥哥蹦了出,滿心歡喜地說:“老媽,家里來客人了?您不是說要給我出去買奧拉星大禮包、查理九世全套嗎?”
“還不趕快叫舅媽,真沒禮貌。明天 你自己去買,行嗎?”
阿杰哥哥這才晃過神來,他的心里想著奧拉星大禮包、查理九世。禮貌地叫了聲:“舅媽好!”
媽媽說:“好啊!”
“對了!忘了給你們煮元宵了!你們先坐,阿杰,你陪妹妹玩!”
等姑姑匆忙煮好了夜宵后,都7點了,“快來吃熱騰騰的元宵吧!”
大家伙吃了一碗,都稱贊好吃。今天真開心,因為有了元宵節。
元宵節記敘文11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今年我度過了一個特殊而熱鬧的無宵夜。
說特殊,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不在家過節。以前,每年正月十五,我們全家早早就準備好了去看花燈,每年,我都能欣賞到漂亮新穎、五彩繽紛的花燈,還會看到美麗迷人、五顏六色的焰火。聽媽媽說,張掖的燈展比臨澤更清亮,所以,我征得爸媽同意,到張掖姨姨家過元宵。
姨姨早早就煮好了湯圓,圓圓的,從口甜到心,但人和哥哥只吃了幾個就纏著姨姨帶我們去觀燈。
到了廣場,啊,真是人山人海,四周掛滿了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花燈,讓人目不暇接。有火紅的金魚燈,象征奧運的福娃燈,開屏的孔雀燈……今年是牛年,牛當然是主角了,有金牛鬧春燈,牧童戲牛燈,斗牛燈,一排排閃亮的花牛燈祝福人們今年身體牛,事業牛,生活越來越牛。
遠處,一閃一閃的燈塔吸引了我,我們費了好大的勁才擠到前面,高高的燈塔上鑲著漂亮的霓虹燈,紅的,藍的,黃的,綠的,五彩紛呈,聳立在廣場中央,美麗極了。
過了一會,我們又來到了甘泉公園,這里也掛了許多燈,特別是閃爍在柳樹叢中的,有可愛娃娃燈,美麗的孔雀燈,金燦燦的元寶燈,真叫人留戀忘返。
這時,隨著轟轟的聲響,廣場的天空一下子亮了起來,噢,原來是開始放焰火了,這可是我最期待的了,只見焰火像一朵朵漂亮的花在空中綻放,又緩緩消失,有的像美麗的流星一樣劃過天際,有的像天女散花一般,從遠處的天空慢慢飄落,美麗極了。
正月十五的張掖多么熱鬧,元宵節的夜景多么迷人啊!
元宵節記敘文12
在我的家鄉——汕頭,無論什么節日,我們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風俗。
就拿元宵節來說吧。那習俗可真多呀!讓我給你細細道來。
游神賽是家鄉元宵節必須舉行的,所謂的游神賽就是有幾個人或者十幾個人抬著一蹲人稱“老爺”的佛像,還有一些人是抬著一蹲人稱“觀音娘娘”的佛像,抬“老爺”的人一般都是比較多的,因為據說抬到“老爺”佛像的,那些結婚還未生子的人明年就會生男孩,抬著這兩蹲佛像的人就會在大街小巷上走一圈,后面還跟著一幫敲鑼打鼓的人,觀看的人也是人山人海,特別熱鬧,等這些人抬到村外后就開始賽跑起來,看看誰先把佛像抬到目的地,所謂的目的地就是在村里的廣場搭好的一個神臺,然后把佛像放進去后,人們就開始在廣場上擺起了各種各樣的祭品,祭拜起來了,祭拜的人特別多。在神臺的對面,有一個戲臺,村里特地請了戲班子來表演給神明看。人們祭拜完后就會放煙火,放鞭炮,熱鬧非凡。
第二個獨特的風俗是吊喜燈,因汕頭話燈和丁是同音,故點燈和添丁是諧音,所以家鄉人認為點燈是添丁的吉兆,人口暢旺浮現。如果去年結婚的人或者生了男孩的人,在今年的農歷正月十五的晚上就必須提著紅燈籠,拿一張紅紙寫上姓名貼到燈屏上,歡天喜地地掛在鄉中宗族祠堂的燈架上,剛結婚的象征著不久就會添丁,生了男孩的象征著家中添了丁。
元宵節的時候,我們不僅有游神賽和吊喜燈,還有一些好吃的粿品,其中“炸油角”是我們家鄉元宵節必備的粿品之一。據說,“炸”象征著發財,這是我們家鄉人一個美好的愿望,不管這些風俗象征著什么,但“油角”卻是我最喜歡吃的美食之一。
家鄉的元宵節對我來說是新奇的、熱鬧的,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迫不及待地想到我們的家鄉體驗一下?
元宵節記敘文13
月光如流水般灑在大地上,身邊仿佛有一股流水流淌著……一個個湯圓,一條條龍燈,一陣陣鞭炮聲,打破了這夜的寧靜。
天黑了,皎潔的月光照在湯圓上,把湯圓照得晶瑩剔透的。吃一個,甜甜的。
一陣“咚咚”的鑼鼓聲傳來,抬頭一望,只見兩條龍從遠處向神龍大酒店奔騰而來。我抬頭一望,哇!好大的兩條龍。那龍頭碩大而威嚴,龍須飄動,目光如炬,真有一種“神龍”的感覺。兩條龍都有二十幾米長,舞龍的叔叔都身強體壯。他們身穿五顏六色的衣服,而黑色則占大多部分,他們高舉舞龍桿,興高采烈地舞動著,看得我們眼花繚亂。
隨著密集的鞭炮聲,有節奏的鼓點聲,兩條巨龍上下翻飛,瞬息萬變,時而“蜻蜓點水”,時而“金龍盤玉柱”,時而“雙龍祝福”。這時只聽見轟轟的幾聲,街道的煙花爆竹四起,焰火四射,兩條龍在萬點火花之中,金燦燦的,猶如遨游在霞光云海之中,翻江倒海,活靈活現。片刻工夫,兩條龍一齊躍起,旋轉著,搖著尾,在爆竹聲中為大家拜年祝福。
忽然聽到幾聲巨響,天空中出現了幾個亮點,緊接著無數條“小蝌蚪"一起飛向天空。過了一會兒,又是一聲巨響。繽紛的煙花一次又一次劃破了寧靜的夜空,頓時天空猶如白晝,煙花星星點點的散落下來,好像一顆顆閃亮的星星。人們不禁歡呼起來,大家都不由自主地伸手去接,我也情不自禁地說:“到我這里來吧,我們一起去玩兒。”多么美麗的煙花,讓我應接不暇。一個多小時過去了,人們和我一樣,久久不愿離去。
這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元宵節啊!
元宵節記敘文14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的習俗有吃元宵、猜燈謎、逛廟會等。今年的元宵節,我們小區里舉行了元宵節燈謎會。
我早早地來到小區大廳里,等待活動開始。墻上被工作人員掛滿了彩條,五顏六色,節日的氣氛一下子就濃濃的。
時間到了,猜謎活動就開始了。我看到了一個“一字十二點”的字謎,我想都不用想,毫不猶豫撕說出了謎底:“斗!”負責的阿姨看我猜對了,就給了我一支鉛筆作獎勵呢。得到了獎勵,我更加努力猜謎了。我又看見了一個燈謎:“一個罐子兩個口,白天不走夜里走”。這有點難,有什么東東是兩個口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這時,我看到了掛在門口的紅燈籠,一下子就明白了:燈籠不就是兩個看口的嗎,而且只有在晚上才會亮。我把燈謎撕下去兌獎,獎勵了我一支圓珠筆,呵呵,高興。
后來又猜了很多“燈謎”,也得到了好多的獎品呢。
活動結束了,我們也都依依不舍的回了家。
元宵節記敘文15
今年元宵節,我和媽媽興致勃勃去猜燈謎。
天橋附近的天濟大藥房門前掛滿了一幅幅謎條,川流不息的人群仰望著謎語,苦思瞑想,都希望猜中幾條。我邊看邊猜,沒有猜中一條。忽然媽媽眼睛一亮,看見一條字謎“一字五筆畫,首畫是一,末畫也是一”。她脫口說出:“謎底上田”!經現場主持人確定,果然猜中了。我問媽媽是怎么猜中的。她說:“要有豐富的語文知識,才能猜好謎。多留心、比較字的形狀、結構、字意等,才能打下猜謎的基礎。”后來,我們又猜中了一條成語謎“很小”,謎底是“微乎其微”。
元宵猜謎,我不但得到了小禮物,更重要的是認識到語文學習對我們小學生是多么有用呀!
【元宵節記敘文(合集15篇)】相關文章:
難忘的元宵節記敘文02-22
元宵節日記合集8篇02-05
元宵節文案合集15篇02-21
元宵節文案(合集15篇)02-20
端午節記敘文合集15篇01-07
圣誕節記敘文(合集3篇)01-07
元宵節記事作文合集8篇03-01
元宵節那天作文合集7篇02-06
元宵節舞龍作文合集7篇02-04
關于元宵節日記合集10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