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杜秋娘雜詩原文及賞析
賞析,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杜秋娘雜詩原文及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雜詩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青天無云月如燭,露泣梨花白如玉。
子規一夜啼到明,美人獨在空房宿。
空賜羅衣不賜恩,一薰香后一銷魂。
雖然舞袖何曾舞,常對春風裛淚痕。
不洗殘妝憑繡床,也同女伴繡鴛鴦。
回針刺到雙飛處,憶著征夫淚數行。
眼想心思夢里驚,無人知我此時情。
不如池上鴛鴦鳥,雙宿雙飛過一生。
一去遼陽系夢魂,忽傳征騎到中門。
紗窗不肯施紅粉,徒遣蕭郎問淚痕。
鶯啼露冷酒初醒,罨畫樓西曉角鳴。
翠羽帳中人夢覺,寶釵斜墜枕函聲。
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東西接御溝。
終日坡前怨離別,謾名長樂是長愁。
偏倚繡床愁不起,雙垂玉箸翠鬟低。
卷簾相待無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悔將淚眼向東開,特地愁從望里來。
三十六峰猶不見,況伊如燕這身材。
滿目笙歌一段空,萬般離恨總隨風。
多情為謝殘陽意,與展晴霞片片紅。
兩心不語暗知情,燈下裁縫月下行。
行到階前知未睡,夜深聞放剪刀聲。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
早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
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數日相隨兩不忘,郎心如妾妾如郎。
出門便是東西路,把取紅箋各斷腸。
無定河邊暮角聲,赫連臺畔旅人情。
函關歸路千馀里,一夕秋風白發生。
花落長川草色青,暮山重疊兩冥冥。
逢春便覺飄蓬苦,今日分飛一涕零。
洛陽才子鄰簫恨,湘水佳人錦瑟愁。
今昔兩成惆悵事,臨邛春盡暮江流。
浙江輕浪去悠悠,望海樓吹望海愁。
莫怪鄉心隨魄斷,十年為客在他州。
譯文:
其一
我勸你不要顧惜華貴的金縷衣,我勸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時。
花開宜折的時候就要抓緊去折,不要等到花謝時只折了個空枝。
其十三
時令將近寒食,春雨綿綿春草萋萋;春風過處苗麥搖擺,堤上楊柳依依。
這是為什么啊,此前我有家卻歸去不得。杜鵑啊,不要在我耳邊不停地悲啼。
注釋:
其一
金縷衣:綴有金線的衣服,比喻榮華富貴。
堪:可以,能夠。
直須:不必猶豫。直:直接,爽快。
莫待:不要等到。其十三著:吹入。早是:此前。
杜鵑:鳥名,即子規。
休:不要。
賞析:
此詩含意很單純,可以用“莫負好時光”一言以蔽之。這原是一種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得讀者感到其情感雖單純卻強烈,能長久在人心中繚繞,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它每個詩句似乎都在重復那單一的意思“莫負好時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變化,重復而不單調,回環而有緩急,形成優美的旋律,反復詠嘆強調愛惜時光,莫要錯過青春年華。從字面看,是對青春和愛情的大膽歌唱,是熱情奔放的坦誠流露。然而字面背后,仍然是“愛惜時光”的主旨。因此,若作“行樂及時”的宗旨看似乎低了,作“珍惜時光”看,便搖曳多姿,耐人尋味。
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勸君”開始,“惜”字也兩次出現,這是二句重復的因素。但第一句說的是“勸君莫惜”,二句說的是“勸君須惜”,“莫”與“須”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復中的變化。這兩句詩意又是貫通的。“金縷衣”是華麗貴重之物,卻“勸君莫惜”,可見還有遠比它更為珍貴的東西,這就是“勸君須惜”的“少年時”了。至于其原因,詩句未直說,那本是不言而喻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貴如黃金也有再得的時候,“千金散盡還復來”;然而青春對任何人也只有一次,它一旦逝去是永不復返的。可是,世人多惑于此,愛金如命、虛擲光陰的真不少呢。一再“勸君”,用對白語氣,致意殷勤,有很濃的歌味,和娓娓動人的風韻。兩句一否定,一肯定,否定前者乃是為肯定后者,似分實合,構成詩中第一次反復和詠嘆,其旋律節奏是紆回徐緩的。
三、四句則構成第二次反復和詠嘆,單就詩意看,與一、二句差不多,還是“莫負好時光”那個意思。這樣,除了句與句之間的反復,又有上聯與下聯之間的較大的回旋反復。但兩聯表現手法就不一樣,上聯直抒胸臆,是賦法;下聯卻用了譬喻方式,是比義。于是重復中仍有變化。三、四沒有一、二那樣整飭的句式,但意義上彼此是對稱得銖兩悉稱的。上句說“有花”應怎樣,下句說“無花”會怎樣;上句說“須”怎樣,下句說“莫”怎樣,也有肯定否定的對立。二句意義又緊緊關聯:“有花堪折直須折”是從正面說“行樂須及春”意,“莫待無花空折枝”是從反面說“行樂須及春”意,似分實合,反復傾訴同一情愫,是“勸君”的繼續,但語調節奏由徐緩變得峻急、熱烈。“堪折——直須折”這句中節奏短促,力度極強,“直須”比前面的“須”更加強調。這是對青春與歡愛的放膽歌唱。這里的熱情奔放,不但真率、大膽,而且形象、優美。“花”字兩見,“折”字竟三見;“須——莫”云云與上聯“莫——須”云云,又自然構成回文式的復疊美。這一系列天然工妙的字與字的反復、句與句的反復、聯與聯的反復,使詩句瑯瑯上口,語語可歌。除了形式美,其情緒由徐緩的回環到熱烈的動蕩,又構成此詩內在的韻律,誦讀起來就更使人感到回腸蕩氣了。
有一種歌詞,簡單到一句兩話,經高明作曲家配上優美的旋律,反復重唱,尚可獲得動人的風韻;而《金縷衣》,起詩意單純而不單調,有往復,有變化,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作為獨立的詩篇一搖曳多姿,更何況它在唐代是配樂演唱,因此而被廣泛流唱了。
此詩另一顯著特色在于修辭上的別致新穎。一般情況下,舊詩中比興手法往往合一,用在詩的發端;而絕句往往先景語后情語。此詩一反慣例,它賦中有興,先賦后比,先情語后景語,殊屬別致。“勸君莫惜金縷衣”一句是賦,而以物起情,又有興的作用。詩的下聯是比喻,也是對上句“須惜少年時”詩意的繼續生發。不用“人生幾何”式直截的感慨,用花來比少年好時光,用折花來比莫負大好青春,既形象又優美,創造出一個意象世界。
這就是藝術的表現,形象思維。錯過青春便會導致無窮悔恨,這種意思,此詩本來可以用但卻沒有用“老大徒傷悲”一類成語來表達,而緊緊朝著折花的比喻向前走,繼而造出“無花空折枝”這樣聞所未聞的奇語。沒有沾一個悔字恨字,而“空折枝”三字卻耐人尋味,富有藝術感染力。
【作品簡介】
《金縷衣》被選入《宋詞三百首》,作者不詳,有的唐詩選本徑題為杜秋娘作或李锜作,是不確的。《金縷衣》是中唐時的一首流行歌詞。據說元和時鎮海節度使李锜酷愛此詞,常命侍妾杜秋娘在酒宴上演唱(見杜牧《杜秋娘詩》及自注)。歌詞的作者已不可考。
【杜秋娘雜詩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雜詩》原文及翻譯賞析07-19
雜詩原文翻譯及賞析10-07
山中雜詩原文及賞析02-26
《己亥雜詩·其五》原文及賞析06-25
《秦州雜詩》原文注釋賞析09-28
己亥雜詩其一的原文及賞析02-09
己亥雜詩-龔自珍原文翻譯及賞析04-08
己亥雜詩·其五原文及賞析04-12
己亥雜詩賞析05-11
唐朝美女杜秋娘簡介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