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更漏子·金雀釵原文及賞析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提起古詩詞鑒賞,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古詩詞鑒賞是富于創造性的精神活動,是對作品更深層次的探討和領悟。大家知道古詩詞鑒賞的方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更漏子·金雀釵原文及賞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更漏子·金雀釵
溫庭筠〔唐代〕
金雀釵,紅粉面,花里暫時相見。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
香作穗,蠟成淚,還似兩人心意。山枕膩,錦衾寒,覺來更漏殘。
譯文
那時我頭插金釵,面帶微紅的羞赧,在花知中與你短暫相見。你知道我對你的情意,我知道你對我的愛意,上蒼可以作證。香已燃成灰燼,紅燭只剩下蠟淚一灘,恰似你我二人心境。枕上的清淚漣漣,我感受著錦衾的清”,難耐更漏聲聲的敲打。
注釋金雀釵:華貴的首飾。白居易《長恨歌》:“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庇肿鹘鹁翕O。曹植《美女篇》:“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瑯玕。”里:雪本作“裏”,誤。時:鄂本作“如”,誤。“知我意”二句:上句主語是君,下句主語是我。憐:愛。香作穗:謂香燒成了灰燼,像穗一樣墜落下來。此處形容男子心”如香灰。山枕膩:謂枕頭為淚水所污。膩:指淚污。
題解
《更漏子》,又稱之為《付金釵》《獨倚樓》《翻翠袖》《無漏子》!蹲鹎凹纷ⅰ按笫{”,《黃鐘商》又注“商調”(夷則商)。《金奩集》入“林鐘商調”!对~律》卷四、《詞譜》卷六列此詞。
關于這首詞作者的說法有二,有人認為是溫庭筠所作,有人認為是李后主所作。
《尊前集》說這首詞是李后主為愛妻大周后所作的“挽悼之詞”。根據詞意并結合李煜其他有關悼念大周后的作品,確實很像李煜的作品。前半段寫二人夢中相會,后半段寫夜半對她的思念。與蘇軾悼亡詞“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有相似之處。這首詞見于五代趙崇祚輯《花間集》、溫庭筠《金奩集》、明代陳耀文輯《花草粹編》諸書中,一直被視為溫庭筠的作品。按《花間集》成書時間,當時李煜年方四五歲,且此詞風格與溫庭筠風格非常相似,故這首詞是溫庭筠作品的可能性較大。
注釋
[1]金雀釵:華貴的首飾。釵頭綴上金雀形的釵,古代婦女插在頭上用以挽頭發。如《長恨歌》:“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庇肿鹘鹁翕O。曹植《美女篇》:“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瑯軒!
[2]“知我意”二句:上句主語是君,下句主語是我。憐:愛。
[3]香作穗:謂香燒成了灰燼,像穗一樣墜落下來。此處形容男子心冷如香灰。
[4]山枕膩:謂枕頭為淚水所污。山枕,枕頭堆疊如山。膩,指淚污。
[5]夜來:《花間集》《金奩集》《花草粹編》《歷代詩余》均作“覺來”。
賞析
這闋詞寫的是夢醒之后的感覺和追憶,和另一首《更漏子·柳絲長》的手法近似又不似。近似的是都是在最后一句點明是夢。那里“夢長”是明說,而這里“覺來”則是暗示。但都是從夢中醒來的這一點則是無疑的。所不同的是:《更漏子·柳絲長》沒有寫夢境,只寫夢醒后的苦苦難眠;而這一首卻是專寫夢境,而把醒時的苦況則輕輕一筆帶過,章法極具變化。
此詞以女子的身分和口吻描寫其心理和感情,十分細致地表現了女子對男方的一往情深,以及對愛情的始終不渝。
詞的上片描寫女子與男方的花里相見。開頭三句,描寫女子整妝而往,在花叢之中與自己的情人相見!皶簳r”兩字,透露出此種相見乃私相約會,故只能一時而不能長久。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金雀釵,紅粉面”,應當是指夢中于“花里暫時相見”的人,不像是說自己。因為人不好自己夸自己是“紅粉面”的。所以詩人緊接著用醒時的口吻說:“花里暫時相見”。“暫時”是過后的衡量,是追敘的回憶,也是對于夢的一番惆悵。他們在花里暫時的、也就是匆匆的又見了一面了。這是自我安慰,因為聊勝于無;但也充滿了惆悵,因為畢竟是夢。相見在夢中,而又匆匆地醒了,所以詩人要突出地點明“暫時”二字,以示惆悵。正因為寫的是暫時在花中相見的一段情景,所以“金雀釵”、“紅粉面”當是相見時見到的那人的模樣。這種重復夢中的情景,正是在回味,在念念不忘。
上三句寫夢中之景,下三句寫夢中之情!爸乙猓芯龖z。”這里分明有一椿冤事在。憐,是包括愛與哀的意思。唯其愛,是以哀。這兩者有連帶關系。正因為人好而被冤,這才所以愛而哀。唯其知道愛而哀,所以詞人才要說:“知我意!笔潜硎緦Ψ健爸摇薄皯z我”的感激,這是寫情之深!按饲轫殕柼臁笔菍μ烀耸,指天以明心的意思,這是寫情之堅。由此可見,女子在會見時的感情是何等熾熱強烈。
詞的下片,描寫女子對男方的執著的愛情。從時間上看,寫的是“暫時相見”之后;從內容上看,則是對女子內心感情的進一步描寫!皶簳r相見”之后,女子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剛才花里相會時的情景,以及會見時燃燒在女子心中的愛情的火焰,不但沒有消失、減弱,反而更加鮮明、強烈了。于是,女子將這內心的感情,化成了默默的誓言!跋阕魉,蠟成淚”,是女子回房時看到的情景。香盡蠟滅,說明時已深夜。但更重要的是,這是一種見景生情,托物寄情手法的運用。在女子看來,這香作之穗,蠟成之淚,“還似兩人心意”,是“兩人心意”相合的心心相印的象征。“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李商隱的傳世名句。它以諧音雙關和形象的比喻,述說了對所愛者至死不渝的情思和無窮無盡的恨別,表明了自己的一往情深,愛之極至:若要不相思流淚,除非像蠶蠟一樣,身死灰盡。詞人此處的描寫,或許是對李詩的化用。
值得注意的是,這里說得是“兩人”面不是一人,是兼及男女雙方的,其特點是,男方的心意不是由男一方自己說出,而是由女子代為說出的。這樣寫,當然是以女子親身體驗到男方的憐愛為基礎的,但卻更是以女子本身的感情為基礎的。代男方言其心意,更可以見其自己的心意。
女子雖然知己之心,也知君之意,但畢竟只能“暫時相見”的現實,給她的心情罩上了一層陰影!皶簳r”之外的時間是多數的,大量的,而在這些時間里是不能相見的,這不能不使女子感到陣陣愁思襲來。故結末三句,詞人以枕膩衾寒,更殘漏盡,夜不能寐,來寫女子在“暫時相見”之后的孤獨和寂寞,這是非常符合女子此時此地的心理狀態的。也許,深夜難眠,孤寂難挨的女子,還在回憶著剛才“暫時相見”的情景;或者,正在想著下一次的“暫時相見”從這個角度說,此一結尾又是含蓄有味,余韻不盡的。
這闋詞很為前人所稱贊。它妙就妙在首先給人一個極美的意境,然后一下讓人落于冷寂的現實,造成感情上的巨大落差。而在這巨大的落差之間,如瀑布一樣的不是空的,不是一片漆黑,而是充滿感情的芬芳,濺射出忠貞的奇姿異彩。是以給人以感情上的純潔化,這在技術上較之從頭說起,有著極大的震宕。其實,如果按詞的內容來排列,恰好應當調過頭來,把末句放在開頭。更殘、夢醒,一個人睡在冰冷的被子里,想到剛才居然還夢見了情人。她還是那樣的漂亮,從服飾到顏色,然后想到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夢,從而想到彼此之間的深情厚意。詞人為了在寫法上突破一般化,是很懂得蒙太奇的手法的,一下把主人公最美的情景推到讀者的眼前,然后再夾以回敘。通過現實情與物的化入,最后才使人知道:啊,原來竟是一個夢!不由人不升起一縷惋惜之情而對于現實的理解。
由于溫庭筠的詞幾乎是完全訴之于視覺,溫庭筠只是加以組合,通過這畫面的組合變化,使讀者去理解詩人的創傷及思想。因此,這倒很合乎當代的電影語言。
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更漏子·金雀釵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李煜的金雀釵詞作賞析07-25
更漏子·柳絲長原文及賞析03-08
《更漏子·燭消紅》原文及賞析11-21
(精)更漏子·柳絲長原文及賞析09-24
金陵十二釵正冊——王熙鳳原文及賞析07-19
金陵十二釵正冊——惜春原文及賞析08-22
金縷曲原文及賞析08-24
滴滴金·梅原文及賞析08-26
子夜歌·三更月原文及賞析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