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答閨夢還原文及賞析
原文
關塞年華早,樓臺別望違。
試衫著暖氣,開鏡覓春暉。
燕入窺羅幕,蜂來上畫衣。
情催桃李艷,心寄管弦飛。
妝洗朝相待,風花暝不歸。
夢魂何處入,寂寂掩重扉。
譯文
丈夫年紀輕輕就去駐守邊關,妻子佇立于樓臺之上,遙望著頻頻回頭的夫君。
穿上新衫才感覺到春天的溫暖,梳妝之后看向窗外尋覓著春光。
偶有燕子飛過,透過羅幕探看,畫衣上繡的花將蜜蜂都引了來。
春意讓桃花李花競相開放,爭奇斗艷,心卻跟隨管弦之聲飄到遠方,仿佛到了丈夫的身邊。
每天清晨都盛裝打扮,等待離人歸來,可是春去秋來,花開花落,該回來的人還沒有歸來。
睡夢中也不見夫君的身影,醒后長嘆,只能再次將門窗關上。
注釋
關塞:邊關,邊塞。
覓:找,尋求。
羅幕:絲羅帳幕。
扉:門扇。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創作的一首五言長律閨怨詩,共12句,描寫思婦一天內心境變化,以景抒情,表達對邊塞之人的相思離愁。由試衫、開鏡、妝洗、入夢、掩扉等動作描寫描寫和心理活動,表達出來孤寂冷清的畫面。除首尾兩聯,其他各聯均用對仗。
詩人首句點題,因為要戍守邊關,年輕的丈夫無奈與妻子分別。如此凄婉動人的場景,作者一筆帶過,給讀者以無窮的想象空間。他只是描繪了送別的尾聲:妻子立于樓臺之上,遙望著頻頻回頭的丈夫,一直到再也看不見他的身影。這是送別的結束,卻是全詩的.開始。
離別之后,這女主人就陷入了漫長的相思之中,就算這樣也要堅持每天梳洗裝扮。穿上新衫,才感覺到春天的溫暖。梳洗裝扮后,她把目光投向了窗外。窗外生機盎然、花紅柳綠。偶爾有燕子飛過,透過羅幕偷偷探看她。不知什么時候,幾只蜜蜂也被畫衣上繡的花竟然能把蜜蜂引來,可見其以上的繡花多么逼真生動,表明思婦對這件畫衣的用心程度之深。這句將她百無聊賴卻又想借此給心上人帶來驚喜的心情彰顯無疑。
春季正百花盛開,爭奇斗艷,而女主人公的心緒卻紛亂如麻。忽然從遙遠的方向,傳來了悠揚的樂聲,大約是《折柳》吧!她沉醉其中,讓自己的心隨著樂聲飛向遙遠的邊塞,飛到丈夫的身邊。
上面四句借對外物描寫,來烘托女主人公的心境。而下面筆鋒一轉,又轉寫女主人公本人。她想著丈夫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回來,于是盛裝打扮,等待著離人歸來。而春去秋來,花開花落,盼望的人還是沒有回來。夜漸漸深了,她進入了夢鄉。但她卻陷入了“惟夢閑人不夢君”的新的苦惱中。最后她醒了,重重的長嘆一聲,“唉——”在寂靜的夜里,這一聲長嘆竟是回聲重重。在重重的回聲中,她無奈的再次把大門關上了。
作者多用側面烘托的手法,借助帶有感情色彩的事物來抒情。另外,這首詩對于人物心理描寫的方式又可稱得起是別具一格。句句不直接描繪心境,可句句寫的都是心境。如果要將這首詩翻譯成為意識流作品,那就韻味大減。好比將一個曲曲折折的迷宮拉直,明了易懂,但趣味卻蕩然無存了。
張若虛
張若虛(約660—約720),唐代詩人。揚州(今屬江蘇)人。曾任兗州兵曹。生卒年、字號均不詳。事跡略見于《舊唐書·賀知章傳》。中宗神龍(705~707)中,與賀知章、賀朝、萬齊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詞俊秀馳名于京都,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并稱“吳中四士”。玄宗開元時尚在世。張若虛的詩僅存二首于《全唐詩》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陳隋樂府舊題,抒寫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宛轉悠揚,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艷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
【代答閨夢還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閨蜜結婚祝福空間說說06-20
寫給閨蜜的結婚祝福01-23
閨蜜的結婚祝福語02-24
好閨蜜結婚祝福語01-28
閨蜜結婚的個性祝福語06-26
寫給閨蜜的結婚祝福語05-24
閨蜜結婚搞笑祝福語摘抄03-11
閨蜜結婚感人祝福語大全02-24
閨蜜結婚賀卡祝福語大全02-17
好閨蜜結婚紅包祝福語02-12